发烧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8182838485868788» / 132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粗茶,老胆,旧唱片...... [复制链接]

查看: 1967136|回复: 1310
841#

上一楼内容里,发的图片中有这张唱片。
内田光子今年发行的一张钢琴录音,贝多芬一部变奏曲,新鲜出炉的作品:




购买这张唱片纯属好奇。

一是之前我的印象,内田是精雕细致型的,擅长莫扎特类的作品。我个人也认可她对于莫的理解与演绎,因而收了两套她与泰特合作(指挥英国室内乐团)的莫扎特钢协全集(德国银圈及日本三洋各1套),是莫扎特专家之一。
此后,也收了她演奏舒伯特的钢琴作品(菲利蒲公司录音),演绎得也挺不错的。
二是印象中内田好几年没出作品了,也可能有出但我好几年没有买过,因此看到她的新作品,还是比较好奇的,想看看她的演绎情况如何。更何况,还是贝多芬的。

这段时间反复听了好几天这张唱片。开始时,是不抱期望的。因为她从来不是贝多芬专家,哈哈。
听了一会,就从白天到晚上,反复的去聆听了。



大家知道,无论莫扎特还是舒伯特,与贝多芬,区别都非常大的。所以,一直以来以“莫扎特专家”为标签的内田,要演绎好贝多芬,不容易;虽然她也喜欢演奏贝多芬某些作品,但她主要的演奏风格,是精雕细琢、晶莹剔透型的。作品的演绎处理上,总体上更注重色彩、细节的营造,而力量、速度及突变,并不是她的专长。
何况今年她已经是74岁高龄,应付这类作品会面临更多困难。因此演绎贝多芬,于她而言,是不少的挑战;并且还是这部被认为是贝多芬钢琴作品中最为艰深的《迪亚贝利变奏曲》,是需要艰苦的练习以及自我的突破的。

但这部变奏曲,一开声就很快打消了我的怀疑;甚至如果不是提前知悉,是不会相信是内田演绎的--音阶的敲击干脆利落、力度的输出沉稳有力,与以往风格差别太明显了。你更难以想象这样的表现出自一个年逾古稀的老人之手。

难得的是以我的听感而言,在很多强音的演奏上,她并没有过多的借助重音踏板(借助重音踏板通常是细腻非力量型乐手常用手法),而是全部通过手部的爆发力去呈现。这样就能令整个作品能保持纯粹的质感及清晰的线条,而内在的音乐情感及艺术张力,也更为素净而饱满。

在艺术风格几乎已经固化的阶段,仍能取得这种程度的突破,非常难得。近年不多的、令我惊喜的一张作品。

霓虹下
夜太黑
怀里你孤单说着
要为玫瑰
附上夜的颜色
TOP
842#

老膽還有一支奇葩:西電205D




試一試?
TOP
843#

看到你發内田光子的唱片,記起來有一片(唯一)她一雙手做封面的片子,好像還是上榜的。PHILIPS的鋼琴CD都不錯,聼了布倫德爾的作品後來就不太聼其他的,想找内田光子的那個片子重溫一下,找了兩個小時,找不到!
TOP
844#

看到你發内田光子的唱片,記起來有一片(唯一)她一雙手做封面的片子,好像還是上榜的。PHILIPS的鋼琴CD都不錯,聼了布倫德爾的作品後來就不太聼其他的,想找内田光子的那個片子重溫一下,找了兩個小時,找不到!
化外村民 发表于 2022/8/23 6:20:56

你讲的应该是德标西的12首练习曲:






布伦德尔的钢琴唱片我也收有不少,其中他于菲利蒲的贝多芬钢琴协奏曲全集,我就至少收了两个版本:一个是录音室的版本,一个是现场音乐会的版本。印象中也都是上榜的。
布伦其实也演奏有一些莫扎特的作品,只是不如贝多芬的出名。
他较为近期的唱片,我收的是这套《艺术家的选择》:



这套唱片我挺喜爱的。尤其其中的贝多芬第四钢协,有一段时间我反复聆听,以及顺便用于音响器材的测试调校之中。

说到钢琴家,女性的近几年我比较关注王羽佳、陈萨的作品。留意着她们艺术理解的变化与成熟;而男性则比较关注索科诺夫,他的风格非常纯粹、贴近艺术本真,且他似乎并不喜欢录音室,而非常热衷于现场音乐会的录音。








凑巧的是,索科诺夫也演奏了不少莫扎特和贝多芬的作品,尤其是现场音乐会。

王羽佳、索科诺夫,我也曾与朋友们深入讨论过、向大家推荐过。

      
      

      

有一次无意看到王羽佳的某场演奏会视频,群里及线下与大家分享交流了她的变化。
包括与早前我着重讲过的中医朋友,他前几年开始学习钢琴,一起分析讨论过。
      

      
      

先扯到这。
请茶。



霓虹下
夜太黑
怀里你孤单说着
要为玫瑰
附上夜的颜色
TOP
845#

正是!平常鋼琴曲很少聼,恐怕是放到“冷宮”裏去了。
最葉公好龍的片子莫過於買了各種Horowitz的“天碟”,沒有完整聽過一曲...
TOP
846#

老膽還有一支奇葩:西電205D




試一試?


化外村民 发表于 2022/8/23 5:50:16

西电的胆管早期备有少量,比如409A之类的。但近十来几年价格早已炒上了天,已经脱离了理性的范畴,就没有再跟风了。
同等素质档次的选择很多,同样德国的德律风根、西门子;欧洲的菲利浦、tungsram;美国的喜万年、RCA、西屋、GE等等不下二三十个厂牌,保守估计也备了不下一两千只了。不但自己够用有多,即使分享给那几十个用户朋友,也是够的。

霓虹下
夜太黑
怀里你孤单说着
要为玫瑰
附上夜的颜色
TOP
847#

补几张刚才提到的莫扎特唱片:两套钢协,右边纸盒装的是三洋版,中间单张的是德国银圈版:







也收了内田于菲利浦的莫扎特钢琴奏鸣曲全集。
只收了一版,德国银圈版:





之前提到了几位莫扎特专家。
左下角那张莫扎特钢琴奏鸣曲全集是内田于迪卡公司80年代的录音,2001集合成全集出版:







皮尔斯也是莫扎特专家,且也是肖邦专家,哈哈。提到莫、肖,就免不了会提到她。
其实内田也算是肖邦上取得过成绩的,如果没记错,她年轻时拿过肖邦钢琴比赛第二名(当时那几年她好像拿过两三个国际钢琴赛的前三名的)。不过后来她较少演奏肖邦的作品了。
霓虹下
夜太黑
怀里你孤单说着
要为玫瑰
附上夜的颜色
TOP
848#

”穀花香“,現在沾上班章,曼峨就是戴上光環,再加上老字,那就是閃閃發亮。有人理智分析班章的產量就那麽多,滿街的”班章“加在一起N倍于實際產量。拿到真貨,一是渠道二是價格,缺一不可。
TOP
849#

正是!平常鋼琴曲很少聼,恐怕是放到“冷宮”裏去了。
最葉公好龍的片子莫過於買了各種Horowitz的“天碟”,沒有完整聽過一曲...
化外村民 发表于 2022/8/23 10:41:45

暴敛天物啊,老霍的作品水平大都很高。尤其是晚期,乐曲中的静逸与透澈尤其难得。钢琴作品中,我因此也收有不少他的作品,这个唱片架上右边近20张就是他的:











有的唱片特别喜欢的,还备了两份。
比如这几张:



还有一些套装的没有上镜,印象中没有拍照。

前几年我在影音新时 代论坛上,与你那边(蒙特利尔)一位乐友在我一篇文章上进行过长期广泛的音乐讨论,其中有包括了Horowitz的作品。文章中我特别分析了他晚期作品演绎的重大变化。
霓虹下
夜太黑
怀里你孤单说着
要为玫瑰
附上夜的颜色
TOP
850#

”穀花香“,現在沾上班章,曼峨就是戴上光環,再加上老字,那就是閃閃發亮。有人理智分析班章的產量就那麽多,滿街的”班章“加在一起N倍于實際產量。拿到真貨,一是渠道二是價格,缺一不可。
化外村民 发表于 2022/8/24 0:25:54

讲到茶,感觉要收不住口了,哈哈!
班章、易武、冰岛、昔归,这些都是炒家热衷炒作的产物了,的确市面冒牌的多、良品极少。

这款谷花香,是勐海班章茶叶公司的07年的产品。该厂于2006年建厂,“老曼娥”是其注册的牌子,产品的原料采用布朗、南糯、班章的材料为主。虽然厂名及品牌有蹭热度的嫌疑,但经过朋友的筛选、再经我试喝品评,却是踏实做产品、性价比也不错的厂家。





这款07的茶品,除了品牌及厂名无法变化,本身的命名也没有蹭班章的光,而是正儿八经的根据原料的情况另外起了个匹配的名字:谷花香。并且名字右上方也注明了采用的是布朗山的原料,而非班章。
而“谷花香”这个名字,茶厂也用心的作了说明--因原料是秋茶,在稻谷开花的时节采摘、制作,并且工艺手法上,也令其隐隐具有谷花的香味,由此得名。

这款茶已经是4年之前找的了,当时拿了几件,一下就分完,并且随之绝版。这几年一直找不到,市面上偶尔找到一两家售卖,一试都是不行的。









当时在群里直接瓜分,一下就分完了。
并且这几只装茶的纸箱,搬到楼下的收购站卖掉,还创造了7元财富,哈哈







这个茶厂,我还筛选出来其他两款产品。
分别是06年布朗青饼、07年明前银毫:





这两款茶表现都比较满意。尤其是07年明前银毫,料与谷花香相近,但树更粗老,整体表现也更为浓酽、口感更为稠厚,也有春茶特有细腻,很迷人。
可惜都是试完之后想拿货均一概没货,在大宗批发朋友那里就已经被抢完了。

茶讲缘,只能随缘了。
霓虹下
夜太黑
怀里你孤单说着
要为玫瑰
附上夜的颜色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