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678910111213» / 42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699楼关于(发烧)线材是否在音响系统中有作用(兼谈音响系统搭配)... [复制链接]

181#

回复 179楼kick的帖子

恭喜老弟!你现在发烧的路上又上升了一个层次,离终极目标越来越近......!
       当一套系统及听音环境确定下来以后,要想让系统忠实的再现音乐的本质,就要进行供电系统的调整(包括地线及供电专线,前后级和音源电源线的选择......)。再进一步,就要进行系统的震动调整(包括音箱,前后级,音源等等)。此项调整不外乎就是:钉,垫,架的选择与调整。它们的终极目的就是要使整个系统的震动为零(理想状态下),或者使系统各部分的震动彼此抵消(此震动包含听音环境震动和器材本身工作时产生的震动)。听音环境的震动包含大地震动和噪声震动;器材本身工作时产生的震动与器材的质量,几何尺寸,空间形状等等有关......。此处省略100万字!!!
       发烧友常说的一句话就是:玩儿音响,玩的就是电流和震动......。就是这个道理。
TOP
182#

还有个事也蛮奇怪,以前没有感觉到。
工作的时候调音量,发现电位器有轻微振动。
TOP
183#

回复 182楼kick的帖子

不奇怪,这是在有信号通过电位器的情况下,旋转电位器导致阻值发生变化而带来的机械振动......。很久以前,在研究所做过这个实验......。
TOP
184#

舅舅,你也送我一套吧
TOP
185#

昨天,看电影,前面换过一个doepke空气开关,声音居然很娇嫩。
今天,听张明敏,《中国人中国心》sacd,严重怀疑,录音的电源或处理过程中,是用doepke空气开关。
TOP
186#

回复 180楼kick的帖子

“相当于给她们药,她们还不要。”谈恋爱不是买音响,哪有一分钱一分货的行情?
TOP
187#

黑胶系统,是每个发烧友达到一定阶段时,都有无法回避的问题。它会让人又爱又恨!调整到位,效果超好,让人有一种横扫天下,睥睨一切的自豪感;反之,即费钱,又费力,会给自己一种鸡肋般的沮丧感觉......!
       每个男人,生来都具有对纯机械装置喜爱的本能......。从幼年时,对上弦的小玩具,到少年时,对滴滴答答的小闹表......都具有无限的好奇和热爱。我敢说,每个男人,或多或少都亲自拆解过这些机械小玩具。
TOP
188#

前天把我吓了一跳,抱功放的时候,用力不均匀,差点掉下去,脚下还不稳,使出吃奶力气稳住,下面是西班牙架宗的玻璃,肚子上被功放的散热片弄出五个小伤口。
玻璃一块3000,功放还可能砸坏,掉下去麻烦大了,损失也会不小。
TOP
189#

回复 187楼cui_xibo的帖子

老师说的都是经验之谈
TOP
190#

前天把我吓了一跳,抱功放的时候,用力不均匀,差点掉下去,脚下还不稳,使出吃奶力气稳住,下面是西班牙架宗的玻璃,肚子上被功放的散热片弄出五个小伤口。
玻璃一块3000,功放还可能砸坏,掉下去麻烦大了,损失也会不小。
kick 发表于 2020/7/30 13:44:59
大部分烧友都有过的糟事......
TOP
191#

我的黑胶之路源于幼年时期。那时家中有一台手摇式唱机,唱片是黒电木一摔就碎的那种。这种唱片家中大约有一二百张吧,内容我记得好像大部分都是京剧。什么梅先生的贵妃醉酒,苏三起解;马先生的徐策跑城等等之类......。
       WG时期,这些唱片随着家中藏书和一架德国钢琴等等,一起列为封资修而被没收......。
       80年代中后期,由于经常往返于日本,所以先后带回来先锋落地组合音响(全套尚存),健伍落地组合音响(音箱扔了),狮龙落地组合音响(送给小学同学也是自小玩伴)。虽然这些组合音响中,都带有简单的LP唱机,但现在看来效果都不咋地......。可是那时自认为很好(比小时候家中的手揺唱机,好上百倍),一键式启动,放完唱片自动停止(傻瓜式)......。有了唱机,就得一定要有唱片呀。于是乎,在国外期间,一有时间就疯狂的购买(不管好坏......)。这个时期,交了不少的学费......
TOP
192#

拜见前辈。晚生庚申年人,一路穷烧二十余年,略有心得不知对错,敢请前辈指点。现将隔壁论坛发的贴文复制过来,敬请前辈斧正——
不吹不黑说胆机模拟味和石机数码味。早些年的石机和数码味的确不够细腻,那是因为技术不行。遥想十几二十年前的数码相机,五百万像素的数码相机售价好几千,怎么能跟当时的胶卷相机比?胶卷相机理论上是无限像素,可以无限放大而没有马赛克,数码相机就算到了现在,放到一定程度仍然会有马赛克。但是重点来了,现在的数码相机拍的照片,早已经超过了肉眼可见的分辨率,你放那么大干嘛?数字音乐包括所谓的数字播放器数字功放等非传统模拟设备,科技已经可以实现任何“模拟味”的模拟,换句话说,数码相机已经可以拍出来任何胶卷相机能够拍出来的照片,甚至比胶卷相机拍的还好,这个时侯,你还会买胶卷相机或者胶片唱机吗?所谓的模拟味、数码味之争,其实就是新鲜事物出现之初,科技水平不够高的时候两代产品共存期间的对比之争,老烧自然是用的老器材,对比了新器材就说这是“干冷硬”的数码味,不如自己听了多少年的模拟味好听,而这几十年前的“至理名言”也就流传至今了。现在的胆机好不好听?好听。高素质用心设计的胆机,只要有钱,玩个复古“情怀”也没什么不可以。但是石机或者数字音乐能不能替代原来的胆机或者模拟信号?绝对可以,因为现在的数字音乐设备已经可以模拟出任何你想要的声音。抛开情怀和钱不谈,你坐在一块幕布前,同样的音箱或者耳机不动,幕布背后,一台你挑选的胆机和一个数字音乐工程师用数字输出,你只管AB盲听,能听的出来吗?听不出来就不要纠结了,安心听音乐吧。
TOP
193#

a3521 您好!
       前辈万万不敢当,我只是比您虚活了几十岁而已......!
       您的观点我赞同,请您移步此贴98楼看看我对此问题的看法......。
TOP
194#

真是好舅舅呀!很羡慕您外甥女,哈!
树莓派 Volumio, modified, Leehee Decoder 9038pro, modified.
CD Emmlabs SACD CDSA
Pre-amplifier, Classic 877, modified
Power Amplifier, 956, modified
Speaker, Dynaudio Contour S5.4
TOP
195#

这是当时组合音响先锋自带的唱机(从相片扫描过来,可能不太清楚......)





TOP
196#

后来,大约是在80年代中期,世界特殊金属材料在早稻田大学举行,会议期间结识了中山宏建先生,中山宏建先生是一位狂热的音响与音乐爱好者。通过与他的交往,不断的提高了我对音响与音乐的认识;通过与他的交往,也让我认识了一些爱好音响与音乐的朋友......。中山先生也是一位黑胶爱好者,他教我怎样判别黑胶的各种版本与好坏,以及在市场上的大概价格是多少......。
       从那以后到2010年,我先后购买了多能士,欧博,盘王等多部黑胶唱机......
TOP
197#














TOP
198#

2016年底,在征得厂家同意的情况下,用我的老款型号,以旧换新找差价,换来当时的最新款:空军一号......。
TOP
199#

前辈,晚生有一个问题一直不明就里,敢情前辈不吝赐教。网上关于音频线、电源线的争论一直不绝于耳,前辈就这样的话题也有过相关看法,我想问的是,音频线材对于器材的影响,需要什么样的器材才能够表现出来?例如乡村高音大喇叭,用普通铁丝戳上去和千元万元的音箱线连上去恐怕不会有什么区别。我想这可能涉及到灵敏度的问题吧?还有就是电源的干扰和滤波。现在的家用电器和二十年前的家用电器已经不可同日而语了,无论是科技含量精密度还是变频之类的技术运用,都可以有效降低电能无用功,那么现在普通居家环境的电磁干扰还会达到干扰声音的程度吗?电源线那短短的几米,能够接收到这么多的电磁干扰能量以至于影响到声音吗?
TOP
200#

回复 199楼a3521的帖子

a3521您好!
       前辈不敢当,更不敢谈什么赐教......!
       关于线材的讨论,在各大论坛都有大量的论述......。这个问题,其实在材料科学领域是有严格地理论和试验基础来证明:线材在音频领域是有很大作用的。线材,其包含:成份,组织结构,编织形式,绝缘与屏蔽等等。其具有相关性,所涉及地学科非常庞大......。
       我们对其无需学习和研究的非常透彻,只要知道和了解线材有作用即可。
       我自己的经验所得告诉我,当一套系统的大概价格在10--20万以下时,线材对整体地音响效果,影响不太明显......。
       在前面我给外甥女的第一套器材时说到:当时我随便拿给她的线材,后来才发现4条电源线,2付信号线,一付喇叭线的总价值已达到30万以上(卡玛喇叭线,KONDO电源线和信号线)......。
       当时的配置是:金琅优闲6号+211单端分体后极+电子管前级+马兰士CD7。以上全套线材在这套系统中,并没有表现的像价格那样突出,只是表现的中规中矩而已......。
       当我送给外甥女第二套音响时:EGG伊萨贝尔+钟神老旗舰前后级+国产CD(现在已经是CARY306SACD)+自己DIY全套相位兄的线材。这套线材如果不算电源线头尾的话,共计不过人民币几百元而已......。而其表现,在整个系统中也是中规中矩......。
       以上两个实例,就充分说明了线材在音响系统中的辩证关系:当系统总值在10万或者20万以下时,靠高价线材来调整或提高整体的音响效果是舍本求末,用来买高价线材这些钱,还不如更换三大件来提高系统的整体效果好......。
       线材对于系统是否有影响?影响有多大?只要您在自己地系统中把前后级换成耳放,在耳机系统中就能体验到。虽然耳机系统:CD+耳放+耳机。但您只要更换其中的线材(电源线,信号线,耳机线),放一张您自己最熟悉的CD,就能充分的体会到其中的变化有多大(耳放要够好)......。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