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1213141516171819» / 24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听LP的一个奇特现象,本人百思不解 [复制链接]

查看: 29869|回复: 233
151#

felixcat 在 2006-4-26 7:41:23 发表的内容
dr kuang 在 2006-4-25 22:04:02 发表的内容

最近有个惊人的准备挨砖的发现:LP在人耳最敏感频段的信息量比开盘母带高,经过母带转制的LP其声音效果受到了模拟开盘母带的制约,LP这一格式商业发行的唱片中真正最高规格是未经开盘模拟母带“污染”的45转直刻唱片。


问几个问题,顺便说说我的看法:

1.  "人耳最敏感频段" 具体指的是哪一个频段呢?——假如不能确定具体的数字的话,能否用大概的数字或者文字说一下呢?

2. “信息量”指的是什么呢?是指细节么(也就是说是否说麦克风传来一个细节,同时用LP直刻和用开盘母带录制,最后发现LP能听到这个细节而母带则没掉这个细节)?还是指在敏感频段LP的失真度比开盘带小?或者还可能指的是其他什么?请邝版尽可能清楚地说一说好吗?

3. 先不看技术指标(因为这早已完全说明问题了),我们直观来看看:

开盘母带的原理是直接把电转为磁,记录磁;而LP,不管什么样的转速,原理是电 -> 磁 -> 刻针机械能 ->机械能转为移除母盘物质的能量,最后记录这种移除的效果(坑纹)——LP要经过这么多个步骤,每个步骤的物质都不同,难道我们还有可能相信:

**“电 -> 磁 -> 刻针机械能 ->机械能转为移除母盘物质的能量,最后记录这种移除的效果”**   此种模式的敏感频段信息量要好于  **电->磁,直接记录磁**?!

近来发现邝版似乎想把讨论观点逐步导向“LP是目前世界上最优秀的录音载体”哦!——尽管我很理解、很体谅“用高价买来的东西,心里想尽可能多地赞美它”这种心情,但是我们不能把它们的客观属性随意地扩大化啊!尤其是邝版在论坛上是有一定影响力的,这样缺乏论据的观点很容易误导其他网友的。

你想想:大家一看,哦,有资历的邝版说LP在敏感频段的信息量竟然大于开盘带(实际上并不是的),俨然是录音史上的终极产品了,那结果肯定是助长了国内炒作的风气(国外由于物质比较丰富,容易获取,所以人们反而不容易被误导)。我语言能力不够好,有些意思可能表达不出来,但说实话,我强烈地觉得目前国内病态的炒作气氛,很大一部分原因便是来自于一些有资历的人士的某些缺乏证据的、打擦边球式的、很有暗示性的言论。

我以上的意思仅仅是只论事不论人,如有言语不当请多多包涵。


人耳最敏感频段如果由其他人提问我可能会详细分析回答,你问的就不必了——明知故问!
驱动刻碟机的功放在60年代就已经用到200W胆机,磁头有几多瓦?一个是全过程的微弱信号,一个是放大后的信号,无视这一点而含糊地说电磁转换要么是对技术的无知,否则是否有点居心叵测?
在没有提出具体可信的数据前,拜托不要说这么肯定的话,请列出能够令人信服的在500~5000Hz频段内开盘磁带和直刻LP之间的技术指标对比来说明问题——如果有经过一定播放次数和保存年份后的比较更能说明问题——而不要随便妄下“实际上不是的”结论,这不是一个从事基础理论研究的科研人员应有的态度。
众所周知的事实是绝大部分LP是由开盘母带制作成的,对于LP爱好者来说LP的某些技术指标是否超越母带其实意义不大,或者对个别对LP唱片有莫名仇恨情结的人来说这就可能有除去音乐和音响欣赏的意义,必除之而后快甚至不需说明理由?
另外被迫补充说明一个情况:作为一个音乐音响爱好者和LP唱片爱好者,我喜欢的原因只因为其音响效果,我更希望的是可以用比买正版CD便宜的价钱购得我认为比CD音响效果更好的LP唱片,而不会愚蠢到认为80年代初的数码格式制品是最佳的数码音频载体,还要花费“比买头版LP更加难以想象的价钱”去罗致和炫耀,最可惜的是二手唱片价格并不由我和你的观点来左右而是由供求关系决定,甚至我和你都不能经受诱惑而屈服于市场决定的价格。而且“病态的炒作之风”在我所接触到的事实是:买旧版CD的比买头版LP要严重得多!
TOP
152#

我知道这句话是针对我来说的。但是我可以很肯定地说,我对LP的态度不是仇恨,并且也不是“莫名”的。假如我真的仇恨LP,那我为什么还要花钱买它?为什么还要用它来制造情景氛围?为什么还要这么细心地存放它?


关于这点你的那个"三千万"已经说得很清楚了.
TOP
153#



关于LP中频背噪的问题你不必太在意那位澳洲女人的0dB以下测试结果——LP系统即使在没有播放的时候,她所用的唱头放大背噪都不可能达到这个水平,她的实验结果并不足信。我的观点是来源于一个实际常见的现象:在好的LP重播系统上,可以非常清晰地听到来自模拟母带的背噪。而部分直刻唱片,在正常的音响聆听距离上,无法用背噪来分辨出正在播放的是CD还是LP,而这对于使用模拟母带转录的LP来说,基本是不可能的任务。
信息量是指记录到细节的多少,瞬态反应的失真程度(或者说速度感更容易了解)。直刻LP在瞬态反应上明显优于磁带转录的LP和CD这是个客观现象,用多喇叭花的唱片在自己的系统上比较一下即可(喇叭花的唱片要找到直刻版LP,母带制作的再版LP和CD都较容易)。

另外,你一方面强调“国外的消费者比较不容易被误导”,另一方面又说“国外市场里买头版LP反倒比买旧版CD的要严重”,你希望我如何理解?

另外,你不妨自己翻看一下你刚开始上这个网站时所发的关于自己唱片收藏的帖子。
TOP
154#

该用户帖子内容已被屏蔽
TOP
155#

好看
最后编辑热茶
TOP
156#

因为有邝版让felixcat翻看一下自己以前发的贴子的话语,我作了些搜索想看看这位DX都有过什么表现,结果相当意外。
我们先来看看这段出自felixcat口中的奇文——

至于把自己花了大价钱收藏的一堆唱片摊开来拍照放在坛子上让人“瞻仰”,那绝对不是宣扬正确的欣赏观念,而是助长了庸俗的铜臭味而已,并且显得很幼稚。吸取这样的教训:某些日本收藏者,死去的时候除了剩下一副散发铜臭庸俗味躯体外,他生前引以为豪的“收藏”继续被其他傻子瓜分着,就像野生世界一样。  
http://bbs.hifi168.com/bbs/article.asp?ntypeid=11&titleid=79885&page=1

非常有趣,这个论坛本来就是大家交流听乐与唱片收藏的一个场合,LP用什么价格买并不重要,因为国内就是这样一个现实,但到了这位嘴里,却变得动机如此低下,什么“铜臭味”、“野生世界”之类的恶毒词汇全出来了。可是我发现当换成他自己所收藏的头版CD时,却又是如此津津乐道,仿佛只有他才是崇高与纯洁爱乐者。关于他自己“收藏的一堆唱片摊开来拍照放在坛子上让人瞻仰”一贴子比比皆是,由于论坛丢失了大量数据,只能找到05年以后的一些贴子,但也相当多和足以说明问题了。比如以下这些:

http://bbs.hifi168.com/bbs/article.asp?titleid=67863&ftdate=20050125&ntypeid=11

http://bbs.hifi168.com/bbs/article.asp?titleid=85801&ftdate=20051021&ntypeid=11

http://bbs.hifi168.com/bbs/article.asp?titleid=79194&ftdate=20050708&ntypeid=11

http://bbs.hifi168.com/bbs/article.asp?titleid=77806&ftdate=20050616&ntypeid=11

http://bbs.hifi168.com/bbs/article.asp?titleid=95840&ftdate=20060330&ntypeid=11

更有趣的是,这段话居然也是出自他的口中:假如仅仅是欣赏音乐的话,这里先不作讨论;我们收藏唱片,多多少少都对唱片的物质上的收藏价值感兴趣。

http://bbs.hifi168.com/bbs/article.asp?titleid=74287&ftdate=20050426&ntypeid=11

只许自己放火,不许别人点灯的现象同样存在于这次争论中,比如在他自己发的贴子里用了三个“千万不要误解”来表明对自己动机的悍卫,
(http://bbs.hifi168.com/bbs/article.asp?titleid=97351&ftdate=20060421&nTypeId=11)

同时却在与人讨论问题的时候,首先把矛头引向别人的动机“尽管我很理解、很体谅用高价买来的东西,心里想尽可能多地赞美它这种心情,”请问这种心情是你推测出来的吗?而在对别人进行了冒犯之后,居然会在后面紧跟一句“对事不对人”的鬼辩。这其实也是你的一贯伎俩。每次你都能以一种“绅士风度”首先对别人进行人身攻击,如果原先的数据能找回来,我会给你看看自己过去的更多类似表现。没记错的话,你就是因为目中无人横就是无理而被MOKA兄狠狠修理过一次。
最后编辑ACE
TOP
157#

科研级旗舰 在 2006-4-27 16:24:17 发表的内容
此图确实比较糟糕




这个这么糟糕的图是什么来历?
TOP
158#

如果真是3种唱头的话,那只能表示是唱头的频响曲线,而不是唱片本身的频响曲线吧。为什么呢?如果只显示GE曲线的话,看起来频响曲线也不到8K。后面的就不用我再多说了吧。
TOP
159#

该用户帖子内容已被屏蔽
TOP
160#

科研级旗舰 在 2006-4-27 16:24:17 发表的内容
此图确实比较糟糕



因为没有其它的文字说明,不知图片里的GE 、RS 、和V—15 各指什么曲线。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