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理想与现实的差距……..浅谈抽样定理 [复制链接]

查看: 8232|回复: 68
21#

开心果 在 2006-3-19 13:56:12 发表的内容
nhyhs 在 2006-3-19 10:47:37 发表的内容
H兄的帖子技术含量太高 想跟帖都不知说什么

摄影方面还要多指点


Y兄,近来还烧啥?

帖子是深了点,简单的说就是音乐信号经过抽样后就不能百分之百的复原了。不能跟帖不要紧,能理解就可以了。


开心兄:

其实我们的结论是一致的,但有一点稍有不同:
“音乐信号经过抽样后就不能百分之百的复原了”,我倒是不愿意下这种结论。当然,理论上是可以的,实现很难。
按目前的DA解码技术来说,是无法完全回复的。其实解码器带来的影响甚至比音箱大的多,只是解码用的基本上都是商用芯片,显得差距不大。如果DA技术有较大的改进,带来音质的提高,一定很大。
目前虽然很难,不排除以后会有新型滤波器出现。所以,应该给烧友们信心。只不过应该强调,解码,解码长度及Jitter误差的影响是多大。

就我个人而言,不赞同动则以听感来衡量,主观性和客观条件影响太大。
TOP
22#

csdam 在 2006-3-19 0:40:20 发表的内容
开心果 在 2006-3-18 23:37:46 发表的内容
csdam 在 2006-3-18 2:22:06 发表的内容
這个示波器有問題?有掃描回饋殘映!!

消隐电路有些问题,不影响使用,就懒得修理了。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換粒高庒小电容就OK!難道你不董?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这个知道,只是为这个拆一次不合算,等大修的时候再说了。
TOP
23#

不会不会!说得好,可以理解,替你顶一个!
TOP
24#

H兄的帖子技术含量太高 想跟帖都不知说什么

摄影方面还要多指点
TOP
25#


klwx 在 2006-3-19 15:03:14 发表的内容

开心兄:

其实我们的结论是一致的,但有一点稍有不同:
“音乐信号经过抽样后就不能百分之百的复原了”,我倒是不愿意下这种结论。当然,理论上是可以的,实现很难。
按目前的DA解码技术来说,是无法完全回复的。其实解码器带来的影响甚至比音箱大的多,只是解码用的基本上都是商用芯片,显得差距不大。如果DA技术有较大的改进,带来音质的提高,一定很大。
目前虽然很难,不排除以后会有新型滤波器出现。所以,应该给烧友们信心。只不过应该强调,解码,解码长度及Jitter误差的影响是多大。

就我个人而言,不赞同动则以听感来衡量,主观性和客观条件影响太大。


同意前面的观点。
但我认为我们各自的着重点不同。您着重从工程的角度分析,属于实际误差的部分。我呢,着重从理论上分析,属于理论误差的部分。这两部分误差共同确定了信号恢复的总误差。

不完全同意后面的观点,因为音乐信号是拿来听的,如果耳朵不认可,好象也说不过去吧。
TOP
26#

开心果 在 2006-3-19 13:56:12 发表的内容
Y兄,近来还烧啥?

帖子是深了点,简单的说就是音乐信号经过抽样后就不能百分之百的复原了。不能跟帖不要紧,能理解就可以了。


为了儿子学习 听音乐的时间也少了 那有心思烧啥
家里已经封网了 只有在单位可以上会 还好今天周末 周末愉快!

你的帖子虽然看不懂 但还是喜欢 慢慢可以看懂的
TOP
27#

开心果 在 2006-3-19 17:33:13 发表的内容


同意前面的观点。
但我认为我们各自的着重点不同。您着重从工程的角度分析,属于实际误差的部分。我呢,着重从理论上分析,属于理论误差的部分。这两部分误差共同确定了信号恢复的总误差。

不完全同意后面的观点,因为音乐信号是拿来听的,如果耳朵不认可,好象也说不过去吧。


老兄你误会了。
我从解码器来说,是可以说的大家感兴趣一些,相信以后的解码技术会越来越好。
至于音乐,当然是拿来听的,我反对的不要动不动以听感决定一切,其实影响听感的因素太多了。
没有其它DX参与一下吗?
TOP
28#

nhyhs 在 2006-3-19 20:36:03 发表的内容
为了儿子学习 听音乐的时间也少了 那有心思烧啥
家里已经封网了 只有在单位可以上会 还好今天周末 周末愉快!

你的帖子虽然看不懂 但还是喜欢 慢慢可以看懂的  


天下父母心,你做得好,榜样级了。

纯技术的话题,枯燥得很,能喜欢的不多。
TOP
29#

高等数学我一窍不通,但觉得如果只从取样频率来分析抽样的失真可能是不够的,量化阶数的影响应该同样重要,当声音的强度在相邻两阶之间,无论多高的取样频率,量化时必然是失真的,这个在AD转换时就存在,后面的解码器再好也没有帮助。当然取样时量化的阶数越多,量化失真会越少。

无论是MP3,音频CD或者SACD,DVD影响音频解码器精度的最关键问题是时钟,而且还要是能被民用普及价格接受的时钟。对于使用者,就应注意如何让解码器的时钟能在最佳状态下工作——影响因素无非就是供电,温度,振动,电磁干扰。
TOP
30#

KLWX 在 2006-3-20 12:13:27 发表的内容
老兄你误会了。
我从解码器来说,是可以说的大家感兴趣一些,相信以后的解码技术会越来越好。
至于音乐,当然是拿来听的,我反对的不要动不动以听感决定一切,其实影响听感的因素太多了。
没有其它DX参与一下吗?


哦,明白了。

的确,影响解码精度的因素太多,值得分析和讨论。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