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一个帖子:来自家电Fly Mouse 的兄。
论CD机芯对音质的影响
刚才在好友的帖子里看见几位兄弟聊起CD机芯的重要性,其中一些观点,在烧友中有一定的代表性。所以我觉得有必要就我对CD的了解,为大家做一个简单的介绍。
本人不才,在1998年的时候因工作需要,作为为美国Highpoint公司光盘刻录软件开发项目的负责人,对CD机芯、ISO9660、CD-DA、CD-XA等有过比较深入的了解。当时我们对刻录机和光驱的读盘性能进行过测试,刻录机是台湾OEM的产品,机芯是Philips CDM12.1,CD-ROM光驱是Sony的,型号记不起来了。测试软件是我们自己开发的。我们的软件可以设定读取速率、读取次数、读取错误时是忽略错误继续往下读还是尝试重复读取,并能显示读出的数据以及错误之处。我们发现对于大多数质量不算太差的盘,不论是CD-ROM(数据光盘)还是CD-DA(即激光唱片),不论是用刻录机还是光驱,都可以一次准确读出来。但对于质量较差的盘,采用Philips机芯的刻录机读出的正确率通常要高一些,但也有例外情况。
另外,与很多人的想象不通,光头读取的数据,并不是直接输出,而是要经过纠错和解码,才能得到需要的数据,因而机芯的性能并不是特别重要,因为一张CD的实际数据量,并不是区区650M,而大约是这个数的3倍。CD光盘上的数据,采用的是里德-索罗门编码,这多出来的数据,就是用于纠错编码,以保证光盘在受到一定程度的损害时,上面的数据仍然能够通过纠错,100%正确的读出。
很多人以为机芯的转速一定要很准很稳,否则输出数据流的码率和Jetter就会出问题,其实这也是一个误解。因为从光盘上直接读出的数据,还要经过相关电路的解码和纠错,光盘上读出的数据,是先送到一个缓冲区(RAM),然后解码和纠错电路对其进行处理以后才输出到后级。因此CD转盘输出的数字信号的好坏,与机芯的机械部分关系很小,主要在后面数字电路的处理部分。数字电路的时钟的好坏,以及数字输出电路的设计,直接影响到数字输出信号的质量。
当然,好的CD机芯在读取质量差一点的光盘时有一些优势,但对于质量较好的盘,如果采用的相同的控制电路,数字输出信号的质量没有什么区别。
***************************************************************************************
我这个帖子想说明的是,高级CD机芯(指的是光学机械部分)对于音乐的重放几乎没有意义(风花兄说的什么看得舒服、心理踏实、结实耐用、机械噪音低这几点除外)。因为不管机芯高级与否,只要它能够把“有效数据一个字节都不差”地再现出来,剩下的Jitter问题是电路部分应该解决的。
所以那些说什么高级机芯如VRDS比普通塑料机芯音质好、原版CD比刻录的音质好的人,完全是在误导他人。如果高级机芯配普通电路、塑料机芯配上优秀的电路,塑料机芯出来的声音完全可以超过高级机芯。
我发这贴的目的,是为了提醒大家不要因为某台机器采用了所谓的高级机芯就一定是好机器,就一味地去追捧,它采用好机芯的目的很可能是缺乏技术实力的厂商为了赚钱而搞的噱头而已。评价一台机器的好坏应该去考察它的综合设计水平。
设计的好,普通机芯也能出好声。至于为何顶级CD都用好机芯,我想除了机械噪声和耐用性的因素外,品味、形象、市场策略这些与音质毫不相干的东西才是它考虑的最主要的原因。
[ 本帖最后由 Fly Mouse 于 2006-2-15 12:24 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