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udwig2000 在 2005-9-23 11:55:18 发表的内容 楼上两位消消气,回到瓦格纳的音乐上来吧!文学不是这里主要讨论的范围。“鸡生蛋还是蛋生鸡”的争论是会没完没了的。 |
先感谢你的好意!
真有点抱歉,不能同意你的看法,因为不是我要讨论瓦格纳《指环》的文学话题呀!
其实我很少很少在168发言,来这里看看,主要关心的是卖唱片的消息。对这里的各种争论和讨论,都很少很少参与。一般发言看似争论的,如果有参与,其实我觉得是有意义的话题交流意见。很遗憾,BBS上总有人喜欢给人定性。
《指环》的这个话题,是非很清楚,不是你说的那种说不清楚的问题。现在我来回答这个问题清楚在哪里。
《尼伯龙根之歌》是德国的英雄史诗,属于民间神话传说,特点是每四行一节,每行中间有个停顿,主要是为了过去民间艺人口头朗诵的方便。也被后人称为尼伯龙根诗体。《尼伯龙根之歌》原作者不清楚,人民文学出版社1994年版, 是钱春绮翻译的中文本。
人民文学版的这部史诗《尼伯龙根之歌》与瓦格纳的《尼伯龙根的指环》不尽相同,前面我已经用《三国志》和《三国演义》说明了。怎么能肯定《尼伯龙根之歌》“就是瓦格纳所依据的神话的原始文本”?
瓦格纳的《尼伯龙根的指环》,实际是根据二部作品编写的。一个是冰岛历史学家兼作家斯杜罗申的北欧神话《埃达》,虽然篇幅不长但对瓦格纳创作的主题思想影响很大。还有一个才是13世纪以前的德国民间史诗《尼伯龙根之歌》。所以,叫人去读这个传说,是个误导。
国内目前可以看到的瓦格纳《指环》的文字读本有二种,书名都叫《尼伯龙根的指环》。一种是我前面说到的刘雪枫召集外文所的德语行家翻译的,上下册,包括了瓦格纳全部歌剧剧本。
另外一本是人民音乐出版社2003年版本的,鲁路翻译,只有“指环”的剧本。前面有周士红的文章,介绍创作背景,特别强调本书是“力求原意符合原文风貌的译文”。这本书的封面写着“四连剧《尼伯龙根的指环》”“瓦格纳编剧作曲”。为什么不建议大家去看看这二本书呢?
瓦格纳一生致力于歌剧的改革。瓦格纳是集编剧、作曲、场景设计、音响效果、指挥和演出于一身的。即使是任何一个歌剧的外行,只要听了《指环》的一幕,第一感觉就是为什么全剧都是唱,没有说一句话!当一个人说“歌剧中对白很多”,你觉得他说的是《指环》,还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