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4567891011 / 11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完全不用任何反馈而非常靓声的晶体管Hi-Fi放大器 [复制链接]

查看: 18026|回复: 107
91#

上海老肖 在 2005-10-14 0:53:19 发表的内容
lrszy兄,有几个问题想探讨一下:
1、    你在主帖中提到你的功放的信噪比:>105dB(不接信号输入短路),这个指标对于合并机来说是非常高超的,很多合并机是达不到的,包括很多纯后级也不一定能达到105dB。但你的朋友davidliu兄说:“lrszy兄说这台机子制作时只是初步的样机,还有许多地方有待改进,零件的筛选还不够严格,对信噪比感觉有一点影响!”。如果你信噪比真能大于105dB的话,是很值得骄傲的,而不会“对信噪比感觉有一点影响!”所以令人看了感觉很疑惑。如果信噪比还有问题的话,就打算招资生产是否风险太大?
2、    功放中电压级有负反馈和无负反馈技术是一把双刃剑,关键是看如何灵活应用。一味认定无负反馈胜有负反馈还为时过早,要争世界第一更是没有必要。7年多来我已做了二、三十台电压无负反馈功放,但从未有过想去争世界第一的说法。同一个线路,你说你是零反馈,我说是有反馈。每个人看问题的眼光不同,结论更不同,对于读过电子基础知识的人来说都明白这点。

开心果兄,输出阻抗8到16。负载再低的话,功率不能成正比上升。实验时的那台,输出功率25瓦。另外96只管是两声道用,12只管并联(不包括推动)。但都是高电流管。开心果兄,我已不想在此跟帖了,有什么问题需要讨论请E-mail联系。谢谢!



谢谢您的答复。
TOP
92#


上海老肖兄发表于 2005-10-14 0:53:19 :
lrszy兄,有几个问题想探讨一下:
1、 你在主帖中提到你的功放的信噪比:>105dB(不接信号输入短路),这个指标对于合并机来说是非常高超的,很多合并机是达不到的,包括很多纯后级也不一定能达到105dB。但你的朋友davidliu兄说:“lrszy兄说这台机子制作时只是初步的样机,还有许多地方有待改进,零件的筛选还不够严格,对信噪比感觉有一点影响!”。如果你信噪比真能大于105dB的话,是很值得骄傲的,而不会“对信噪比感觉有一点影响!”所以令人看了感觉很疑惑。如果信噪比还有问题的话,就打算招资生产是否风险太大?
2、 功放中电压级有负反馈和无负反馈技术是一把双刃剑,关键是看如何灵活应用。一味认定无负反馈胜有负反馈还为时过早,要争世界第一更是没有必要。7年多来我已做了二、三十台电压无负反馈功放,但从未有过想去争世界第一的说法。同一个线路,你说你是零反馈,我说是有反馈。每个人看问题的眼光不同,结论更不同,对于读过电子基础知识的人来说都明白这点。











非常高兴能和上海老肖兄探讨有关问题:
1、关于信噪比的问题:105dB是本样机不接输入信号而电位器关死时测试的,本样机的电位器是直接安装在前面上的,从电位器到本样机的信号输入插头有较长的一段距离,并采用的是屏蔽不是很好的普通信号线连接,测试时电位器关死,这段线对测试的信噪比没有影响,但开启电位器后就会有一点点影响,当然电位器的品质好坏也会对信噪比有影响,当时在davidliu兄处试听测试信噪比时是接入了CD的信号线和电位器开启在一定的位置上时测听的,但也是在耳朵贴近喇叭才听出的。另外我说还可以进一步改进是指:可以对电源变压器进行屏蔽,对电压放大器进行屏蔽,选用的品质好的电位器并尽量贴近信号输入插头处安装和选用屏蔽好的信号线,当然还有做成全平衡式放大器等等。
2、应该叫做晶体管无反馈的HI-FI(或线性放大)技术,本人的晶体管(电压放大)无反馈的HI-FI(或线性放大)技术的特色是局部和环路完全没有交流和直流的反馈,但失真确很小,保真度高,工作和增益稳定。也就是说它的开环性能非常优秀,信号放大根本不用负反馈就已达到HI-FI的高要求,消除了由负反馈带来的不良影响,显而易见它的优势是明显的。如果它没有优势,我想大家包刮你也就不会去苦苦的研究它,也就不会有你的朋友baiteng兄用你的功放后,让国外的功放变成了土炮和将他的近10万的功放抛了。关于要争什么世界第一的问题,这样来说吧,同样的一个创新成果与发明你不宣布出来,而他人宣布出来了,他人就是第一,就象商标注册一样谁先注册就是谁的。何况还不知道我的创新成果与发明与你的是否一样。总之现在来谈争什么世界第一是没有必要的,也没有意义的,而有意义的是发明的成果,它是晶体管无反馈的HI-FI(或线性放大)放大器吗?
TOP
93#

lrszy 在 2005-10-13 18:03:05 发表的内容
开心果发表于 2005-10-11 23:48:33:lrszy兄,老头子已指出了你的算法是错误的,但我还是从不同的角度再说一次。功率与功率增益是两个完全不同物理意义的概念。同理电压与电压增益、电流和电流增益也是两个完全不同物理意义的概念。你不应该犯张冠李戴这样的错误嘛。

更重要的是你错误的认为电压增益约为0分贝的射极输出级,就是无负反馈。

不过逢伦音兄说的也有理,“钻楼主的空子是没有意义的”。但是环路负反馈、本级局部负反馈和完全无负反馈,这三个负反馈在物理意义上是完全不同的。什么也应该把它们区分吧。
土炮友发表于 2005-10-12 21:20:49 :lrszy的说法是错误的,电压跟随器是一种电压窜联负反馈点路,它有接近100%的电压负反馈和很大的点流放大作用,也有比较大的功率放大作用(这些在教科书上可以找到).
你所说的只不过是无级间负反馈而已,现在很多厂家都这样做了.
lrszy兄谦虚点,平时多看点书.


对于功放输出级用的电压跟随器,书上教的是100%的电压负反馈电压增益为0分贝,也有功率增益,这些都是死的东西,不能死读书,读死书,要活学活用,才有创新(这也许是乱说了)。我们可以从另一角度和层次来理解功率增益为0分贝(即没有放大作用),当电压跟随器的输出阻抗与输入阻抗相等时,它的功率增益为0分贝,当输出阻抗大于输入阻抗时,它的功率增益小于0分贝,只有当输出阻抗小于输入阻抗时,由于电压跟随器的跟随作用才会有功率增益大于0分贝,所以把电压跟随器又叫阻抗变换器,之所以会用(功率=电压*电流)这个最基本的定律来引说电压增益为0分贝,功率增益为0分贝的含义了。不过在这里再谈功率增益为0分贝问题我觉得已没有多大意思,还是回到晶体管HI-FI放大器不用任何反馈的问题上来吧,最初开始的试验样机是不用电压跟随器的,直接集电极输出(方法也很多),效果也很好,但由于它工作于甲类且输出较功率小(要功率大就并管)发热量太大,最后才采用电压跟随器的这种输出方式。另外开发晶体管HI-FI放大器不用任何反馈的一个目的是想消除反馈带来的相位失真的问题,电压跟随器虽然是电压增益为0分贝的100%的电压负反馈,但也正因为它是电压增益为0分贝的100%的电压负反馈,才导致它的信号传输相位没有失真,相当于无反馈的设想,故只是把它当成了电压跟随(传输)与阻抗变换器。也许有人会反对这些看法是可以理解的,因为与书上教的有些不一样,也可能是胡说八道,但也正是这些不一样与胡说八道才会使人有创新,敢于去探索,才会有新的发现。

本来就有负反馈,早这样说不就得了。
“......信号传输相位没有失真,相当于无反馈”。这种说法好象站不住脚。用运放作电压跟随器,在中、低频时也没有相位失真,能说这时无反馈吗?
最后编辑开心果
TOP
94#

lrszy 在 2005-10-13 18:03:05 发表的内容
开心果发表于 2005-10-11 23:48:33:lrszy兄,老头子已指出了你的算法是错误的,但我还是从不同的角度再说一次。功率与功率增益是两个完全不同物理意义的概念。同理电压与电压增益、电流和电流增益也是两个完全不同物理意义的概念。你不应该犯张冠李戴这样的错误嘛。

更重要的是你错误的认为电压增益约为0分贝的射极输出级,就是无负反馈。

不过逢伦音兄说的也有理,“钻楼主的空子是没有意义的”。但是环路负反馈、本级局部负反馈和完全无负反馈,这三个负反馈在物理意义上是完全不同的。什么也应该把它们区分吧。
土炮友发表于 2005-10-12 21:20:49 :lrszy的说法是错误的,电压跟随器是一种电压窜联负反馈点路,它有接近100%的电压负反馈和很大的点流放大作用,也有比较大的功率放大作用(这些在教科书上可以找到).
你所说的只不过是无级间负反馈而已,现在很多厂家都这样做了.
lrszy兄谦虚点,平时多看点书.











对于功放输出级用的电压跟随器,书上教的是100%的电压负反馈电压增益为0分贝,也有功率增益,这些都是死的东西,不能死读书,读死书,要活学活用,才有创新(这也许是乱说了)。我们可以从另一角度和层次来理解功率增益为0分贝(即没有放大作用),当电压跟随器的输出阻抗与输入阻抗相等时,它的功率增益为0分贝,当输出阻抗大于输入阻抗时,它的功率增益小于0分贝,只有当输出阻抗小于输入阻抗时,由于电压跟随器的跟随作用才会有功率增益大于0分贝,所以把电压跟随器又叫阻抗变换器,之所以会用(功率=电压*电流)这个最基本的定律来引说电压增益为0分贝,功率增益为0分贝的含义了。不过在这里再谈功率增益为0分贝问题我觉得已没有多大意思,还是回到晶体管HI-FI放大器不用任何反馈的问题上来吧,最初开始的试验样机是不用电压跟随器的,直接集电极输出(方法也很多),效果也很好,但由于它工作于甲类且输出较功率小(要功率大就并管)发热量太大,最后才采用电压跟随器的这种输出方式。另外开发晶体管HI-FI放大器不用任何反馈的一个目的是想消除反馈带来的相位失真的问题,电压跟随器虽然是电压增益为0分贝的100%的电压负反馈,但也正因为它是电压增益为0分贝的100%的电压负反馈,才导致它的信号传输相位没有失真,相当于无反馈的设想,故只是把它当成了电压跟随(传输)与阻抗变换器。也许有人会反对这些看法是可以理解的,因为与书上教的有些不一样,也可能是胡说八道,但也正是这些不一样与胡说八道才会使人有创新,敢于去探索,才会有新的发现。

嘿嘿,仁兄的解说是我想起了侯宝林老先生说的相声:画扇面。怎么越描越黑啊?
您少说两句,旁人虽有异议,但还不知您的水深水浅;您这么几次解释,可就是人看得很清楚了。呵呵................
TOP
95#



上海老肖兄发表于 2005-10-14 0:53:19 :
lrszy兄,有几个问题想探讨一下:
1、 你在主帖中提到你的功放的信噪比:>105dB(不接信号输入短路),这个指标对于合并机来说是非常高超的,很多合并机是达不到的,包括很多纯后级也不一定能达到105dB。但你的朋友davidliu兄说:“lrszy兄说这台机子制作时只是初步的样机,还有许多地方有待改进,零件的筛选还不够严格,对信噪比感觉有一点影响!”。如果你信噪比真能大于105dB的话,是很值得骄傲的,而不会“对信噪比感觉有一点影响!”所以令人看了感觉很疑惑。如果信噪比还有问题的话,就打算招资生产是否风险太大?
2、 功放中电压级有负反馈和无负反馈技术是一把双刃剑,关键是看如何灵活应用。一味认定无负反馈胜有负反馈还为时过早,要争世界第一更是没有必要。7年多来我已做了二、三十台电压无负反馈功放,但从未有过想去争世界第一的说法。同一个线路,你说你是零反馈,我说是有反馈。每个人看问题的眼光不同,结论更不同,对于读过电子基础知识的人来说都明白这点。











非常高兴能和老肖兄探讨有关问题:
1、关于信噪比的问题:105dB是本样机不接输入信号而电位器关死时测试的,本样机的电位器是直接安装在前面上的,从电位器到本样机的信号输入插头有较长的一段距离,并采用的是屏蔽不是很好的普通信号线连接,测试时电位器关死,这段线对测试的信噪比没有影响,但开启电位器后就会有一点点影响,当然电位器的品质好坏也会对信噪比有影响,当时在davidliu兄处试听测试信噪比时是接入了CD的信号线和电位器开启在一定的位置上时测听的,但也是在耳朵贴近喇叭才听出的。另外我说还可以进一步改进是指:可以对电源变压器进行屏蔽,对电压放大器进行屏蔽,选用的品质好的电位器并尽量贴近信号输入插头处安装和选用屏蔽好的信号线,当然还有做成全平衡式放大器等等。
2、应该叫做晶体管无反馈的HI-FI(或线性放大)技术,本人的晶体管(电压放大)无反馈的HI-FI(或线性放大)技术的特色是局部和环路完全没有交流和直流的反馈,但失真确很小,保真度高,工作和增益稳定。也就是说它的开环性能非常优秀,信号放大根本不用负反馈就已达到HI-FI的高要求,消除了由负反馈带来的不良影响,显而易见它的优势是明显的。如果它没有优势,我想大家包刮你也就不会去苦苦的研究它,也就不会有你的上海朋友baiteng兄用你的功放后,让国外的功放变成了土炮和将他的近10万的功放抛了。关于要争什么世界第一的问题,这样来说吧,同样的一个创新成果与发明你不宣布出来,而他人宣布出来了,他人就是第一,就象商标注册一样谁先注册就是谁的。何况还不知道我的创新成果与发明与你的是否一样。总之现在来谈争什么世界第一是没有必要的,也没有意义的,而有意义的是发明的成果,它是晶体管无反馈的HI-FI(或线性放大)放大器吗?
TOP
96#

问一个很菜的问题:"37.6dB约76倍"是如何实现的?既无环路反馈有无局部反馈,这样的晶体管放大器是不是一级放大就可以?.
最后编辑HD711
TOP
97#

请教一下:

这功放出售吗?大概多少钱?谢谢




.
TOP
98#

3.14兄发表于 2005-10-16 6:02:15 :
请教一下:
这功放出售吗?大概多少钱?谢谢






首先非常感谢3.14兄能关注这款采用晶体管(电压放大)无任何反馈的HI-FI(或线性放大)技术制作的功放,不过这台样机是不出售的,要等正式的产品出来了,才有售。
TOP
99#

在下对于baiteng兄于10于12发表的文章不敢认同,其实廉价也可以出的好声,玩音响是很有学问的,那些只靠高价补品玩音响的人只能是吃力不讨好的,君不见有些人几万元的组合比其他人的几十万的还好声吗?难道要好声非要一千块一个的点位器吗?肯定不是这样了,有多少音响名器用了这么贵的东西呢?难到就不好声了?本人的功放电路非常特别,点位器对它的声音基本没影响,也不需要很贵的补品,但是声音也很好。
TOP
100#

本人一直用双超线性无反馈功放今年换成了德颂V8I新甲类价钱比前者贵了二倍但音质各有千秋无反馈功放中音很好特别是听男声那磁性的声音让人久久不能忘怀,高音也很清澈低音也可速度快但不深。而V8I高音差一点但不刺耳中音与前者差一些,低音与前者比稍慢一点但下浅很深。总的来说比前者耐听些。这就是音响给我们带来的乐趣,你化了多几倍或十几倍的钱换设备音质的提高只是一点点并不是成倍或成十几倍的提高,见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