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89101112131415» / 17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崇高的管乐”——布鲁克纳交响曲 [复制链接]

查看: 20659|回复: 163
111#

zelenka 在 2005-9-12 9:55:41 发表的内容
阿布的 00号交响曲 是否见过?



布鲁克纳第00号交响曲

布鲁克纳最后一个作曲老师,年轻的歌剧院指挥Otto Kitzler给他布置了最后一项功课以结束学业:包括一部序曲、一首合唱作品和一部交响曲。我们的作曲家在3个月后完成了他的“学生交响曲”,又被称为00号交响曲。Kitzler对这部迷人的作品反应并不热烈,认为“缺乏某种灵气”。我怀疑他根本就没有好好地看过谐谑曲乐章。在我看来谐谑曲(虽然其中的三声中段部分确有所不足)是一部充满创意的篇章,比他早年创作的其他一些谐谑曲都要好。虽然布鲁克纳确实研究了大量瓦格纳作品,学习瓦格纳的和声和配器手法,是我并不认为Kitzler的指导给了布鲁克纳多少帮助。这部“学生交响曲”并没有表现出多少瓦格纳的影响,却到处可以看到舒曼和门德尔松的影子——尤其是终曲的开头部分,听上去简直就象是舒曼的手笔。

就象废掉许多其他不满意的作品那样,布鲁克纳虽然废弃了这部作品,但并没有销毁乐谱,这使得我们有机会演奏这部作品。此外,令人吃惊的是一年之后布鲁克纳就写出了精彩的d小调弥撒——他的首部代表作。

这部交响曲以第一小提琴上的舞曲风格的调子开始,并由乐队响亮的齐奏应答(这里我对铜管的演奏力度进行了修改避免粗糙的效果),这两个主题都得到了辉煌的发展。第二个主要的旋律是富于歌唱性的,出现在大调上,后面紧跟了一个具有英雄气概的段落。其后由长笛上的轻柔的旋律结束整个呈示部。乐曲的展开部手法老练,引入略微紧缩的再现部(我必须承认我漏掉了那个可爱的长笛旋律,它在这里被切掉了)。

第二乐章标记为“稍快的行板”,由弦乐器上恳求的音调开始。一个符点节奏引入双簧管上的轻柔的旋律。第一小提琴和中提琴轮流演奏着32分音符的跑句,这里可以明显看到莫扎特41号交响曲“朱庇特”慢乐章的影响。一个传统的g小调插段将音乐引入再现部分,这时“朱庇特”式的32分音符跑句由长笛、单簧管、大管接过。最后由圆号、定音鼓轻柔的二重奏结束整个乐章。

辉煌的谐谑曲由单簧管和大管上富有节奏性的主题开始,后继以弦乐顿弓演奏的乐句。不论是从音乐性还是管弦乐手法上讲都是十分富有灵感的。在中提琴和大提琴愉快的8分音符跑句的伴奏下木管乐和弦乐开始了柔和的三声中段,中段的主题由圆号和第一小提琴紧接着奏出。

终曲可能是全部四个乐章中最弱的一个,不过也包含了好些优美的片断,尤其是那个第二个出现的轻柔的切分旋律。在呈示部结尾处三连音占了统治地位。圆号轻轻的开始了舒曼式的展开部。经过其他的各调后在再现部的结尾音乐逐渐转入F大调;速度加快,最后这部明朗的交响曲在一片欢欣喜悦的气氛中结束。


——ZT
TOP
112#

山东大王 在 2005-9-12 7:15:09 发表的内容
俺看见过他的0号交响曲



布鲁克纳第0号交响曲

一个没有道理的评价会对一个缺乏自信的人造成多么严重的后果啊!布鲁克纳正是这样一个缺乏自信的人,他一辈子都认为自己所知不如当时的一些有才能的音乐家——尤其是那些所谓的权威人士。当Otto Desssoff(当时维也纳爱乐乐团的指挥)看过了这部作品第一乐章后问道:“可是主题到底在哪里呢?”这使得布鲁克纳十分沮丧,这一个愚蠢的问题可能也是使布鲁克纳撤回他的第二交响曲(指原版的第二交响曲,最近Paul Hawkshaw确认其完成于第一之后的1869年)的原因。但是在我看来,这个第一乐章不论是从内容还是形式上来看都是一部杰作。

在这个乐章中一个执拗的八分音符节奏伴着充满不安色彩的进行曲音调和带有切分节奏的可爱温柔的第二主题,并贯穿了整个乐章。这里第一、第二小提琴之间的的对奏表明在演奏这类音乐时将第一、第二小提琴组分开放置是很重要的,不然就会失去这种轮唱般的效果。木管乐器上的开放五度和结尾所运用的元素都显示出了贝多芬第九交响曲的影响。尽管如此,这个简洁的乐章仍然充满了创意的美感。除了可爱的三声中段和终曲的引子部分以外,这部作品的其它部分都再没能达到这样的水平。

行板乐章由弦乐器上的全音阶式陈述开始,接以木管乐奏出的短小的乐句进行十分模糊的转调,然后这两个部分均反复了一遍。柔和的第二主题群十分美丽,并且也带有切分节奏,让我们想起了第一乐章的第二主题。但是随后的木管乐演奏的部分就不象前面的部分那样富有创意。在这里我想提一个被忽略的事件,布鲁克纳在一封给友人的信中就提到了这个中间部分:“你会很惊奇的发现我几乎完全按照你的意思修改了行板乐章,整个中间部分都是全新的。”不过很不幸的是,这个伟大的作曲家老是会听从别人的一些很糟糕的建议……

强有力的谐谑曲包含了两个相互对比的主题:一个跨越两个八度,十分响亮,并以不同寻常的节奏进行;另一个是轻柔的门德尔松式的旋律。十分可爱的三声中段的第一部分反复了一遍(整个谐谑曲部分没有反复),而后经过了一系列柔和而美丽的转调回到了三声中段的开头部分,其中的长笛上的装饰性乐句非常引人注目。

终曲的开端充满向前的动力:单簧管和大管在每个小节奏着固定的十二个音,伴着长号上神秘的和弦和小提琴上的下行的旋律。随着乐曲的速度加快出现了一个强有力的齐奏曲调:这个曲调先以八度下行而后再上行十度,经过一个快速下行的过渡句后又是一个十度下行。这个粗犷的曲调以各种对位的手法进行发展。这里,布鲁克纳向我们展示了他向著名的Simon Sechter学习多年的成果。

第二个曲调由十二个振音引入上行的抒情旋律。虽然其他的指挥家通常喜欢在这里放慢速度,不过布鲁克纳并没有指出要改变原来“活泼的快板”这个速度,所以我认为在这里不必要改变速度。接着那个粗犷的曲调又回来了,随后我们又听到了开始的中板部分。在这个粗犷的曲调随后的一些出现过程中又加入了一些新的变化,如将曲调倒转。再现部分抒情旋律改由大提琴奏出,最后很自然的出现了所有曲调的要素。

六年之后,布鲁克纳谱写出了他应用对位法的杰作——第五交响曲的终曲。虽然目前这部作品中满了灵感,不过听起来怎么都有一点象对Sechter先生口味辉煌的对位法练习。


——ZT
TOP
113#

阿布的 00号交响曲 是否见过?
TOP
114#

该用户帖子内容已被屏蔽
TOP
115#

山东大王 在 2005-9-12 13:19:16 发表的内容
0号是否就是00号?



不是!看到你说见过0号交响曲后,就查了一下(这页顶上两贴的内容就是0号与00号的)。阿布的这两首我都没见过,哪位有此两曲的DX可否上个图?
TOP
116#

山东大王 在 2005-9-12 13:49:51 发表的内容
没有
前天在中屠看到索尔蒂指挥的O号
所以问问



为何不收上一张?
TOP
117#

上山砍柴 在 2005-9-7 0:43:06 发表的内容
[upload=jpg]Upload/2005970424924069.jpg[/upload]

很喜欢这封面


DG公司唱片封面设计绝对是一流的!尤其在DG的高价版唱片中,大部分的封面设计都可以称得上是艺术品,光看看封面就已经让人爱不释手了。
TOP
118#

该用户帖子内容已被屏蔽
TOP
119#

zelenka 在 2005-9-11 23:10:02 发表的内容
[upload=jpg]Upload/20059112394242710.jpg[/upload]

[upload=jpg]Upload/20059112395963106.jpg[/upload]



从指挥风格上论卡拉扬与约胡姆指挥布鲁克纳交响曲

卡拉扬有惊人的指挥技巧,与乐队的配合如水乳交融般天衣无缝,指挥风格严整、条理、完美、瑰丽、精雕细缕、热情洋溢、奔放豪迈、感情浩瀚、宏大、艰深。他擅长在忠实于原作的基础上,对作品进行精雕细刻、巧妙布局,甚至适度夸张,而这一切都围绕着塑造完美的音乐形象而进行。他的指挥动作洒脱大方,时而充满激情,时而又细腻精致。在指挥台上他经常闭目深思,使得乐队各声部之间达到了演奏室内乐般的默契。在他的领导下,柏林爱乐乐团展现出了一种有如金属般的亮色,被誉为卡拉扬“音响”。

约胡姆则是纯正的德奥风格、深邃的精神内涵。他的指挥可以说是德奥体系中最德国化的一种,他与富尔特文格勒相比,缺乏的是那种由于强烈的情感因素而导致的主观即兴发挥,而与卡尔·伯姆相比,也没有那种维也纳流派中的典雅、端庄和秀丽的风格,然而他却具有着德国风格中所特有的丰厚,沉重和深邃的特点,虽然有时听起来略显古板,但却恰恰从这种古体现了德国风格中的冷静、理智和逻辑清晰的特点。不同于卡拉扬那样宏大和厚重,而是一种较为适中和清晰的、很有分寸感的演释。

由于卡拉扬对作品进行 精雕细刻,甚至适度夸张 的指挥似乎对作品过于的人为修饰了。使其失去了作品原有的风格,失去了布鲁克纳的作品风格。阿布是个老实巴交的农民出身、缺乏自信,直到四十多岁才弄出个第交。其作品不同于其他浪漫主义时期的其他作曲家的产物。阿布的交响曲、合唱曲和管风琴曲在本质上都是宗教作品,显示出他作为罗马天主教徒的纯朴的信仰。他的音乐朴实的,更多的给人以内省、自我、朝圣的宗教情怀。何来瑰丽、热情洋溢、奔放豪迈、感情浩瀚呢?

约胡姆风格纯正,修养深邃,他的朴实、端正和深奥的艺术风格,的确是一种具有持久生命力的艺术风格,当今天已经厌恶了那种靠一时激情和哗众取宠来取悦听众的浮浅风格后,反过来再回顾和领略一下约胡姆那货真价实的艺术风格,便更加觉得他是那样的精致、珍贵和具有永久意义了
TOP
120#

封面设计不好看,算了。^_^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