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鲁克纳第一交响曲
如果没有瓦格纳,那么在奥地利安斯费尔登出生的这个老实巴交的农民永远只能是一个乡村教堂的管风琴师。由于长期生活在农村,性格木纳,所受教育也不多,布鲁克纳的音乐创作始终不能有出头之日,也就是数量不少但不很杰出或者说不很引人注意。
布鲁克纳第一交响曲的创作动机很有可能是因为瓦格纳的音乐所给予他的启发。在一次音乐会上,他听了一位朋友所指挥的瓦格纳歌剧的完整演出,布鲁克纳呆住了,似乎马上就有了要创作第一交响曲的冲动,这部歌剧就是——《汤豪塞》。在布鲁克纳从晚年一系列辉煌过后回顾他的这部第一交响曲时,他称它为“冒失的顽童”。但是千万别以为他写这部听起来朝气蓬勃的交响曲的时候还是个孩子,好像门德尔松、好像肖邦那样,要知道他开始写作时已经四十岁了,这点岁数一个莫扎特已经活够了。
第一乐章有着舒缓的开头,但是高潮来得也非常突然,很多研究者认为这一乐章就是在描述布鲁克纳对于《汤豪塞》序曲的最近印象,从中可以看出些瓦格纳音乐的元素。开始几个主题的再现非常自由,在结尾的地方完全改变了,好像又有一个英雄的主题,相比以前更大的高潮。整个乐章就像在描写布鲁克纳本人的亲身经历,也会有感受到一个悠闲的农民在散步。
第二乐章是有着浪漫主义时期所特有气质的慢乐章,虽然和布鲁克纳惯有的慢乐章风格有些相异,但是确实给人更广阔的沉思的空间。引到中间的时候,让人感觉更加的温暖,速度加快,心里充满着无限的希望。这也许是渴望受到瓦格纳评论的急切心情,或者是听到瓦格纳音乐后渴望能够获悉瓦格纳音乐中的精髓的迫切心境。尾声消失在沉寂中的缥缈。
第三乐章谐谑曲,一上来就是狂暴的引子宣告强有力的主题。令人想起了布鲁克纳第九交响曲中的谐谑曲,不知道它们之间有什么本质的联系。这一乐章也是非常有活力的,配器讲究精制,在浪漫主义交响曲中并不多见。
末乐章与第一乐章有些呼应,开始时没有引子。布鲁克纳在许多年后,考虑到这样突如其来,未经预告就呈现的主题是非常鲁莽的,就好像一个“冒失顽童”未经宣告就破门而入大声喊叫。这个末乐章是四个乐章中结构最复杂的。让人听了有些反感,有些潮起潮落的感觉。在宏大的气势中结束,酣畅淋漓。
由于不像大多数标题性作品那样,这部作品的主题不是显而易见,这种类型的交响曲是非常耐人寻味的,它不代表什么,但是又好像说了好多好多。一个四十岁的作曲家所创作的东西不可能像浪漫青年时期那样通俗。所以就需要我们听者有更多的生活经历,然后才来感受这样的内涵颇深的大型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