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如果阿巴多、海丁克、普列文、夏依等走了的话...... [复制链接]

121#

捷弗里·泰特 Jeffrey Tate

泰特于1948年4月28日生于英国撒利斯伯里,一生下来他就是一个脊骨分裂症患者,骨盆变形,双腿麻痹,严重的身体缺陷给他以沉重打击.儿时他有一段很长的时间是在医院里渡过的.在父母的鼓励下,泰特决定学医,不过,他最爱的还是音乐.在继续他的钢琴学习的同时,他还进入剑桥大学医学系学习,并领导大学的合唱团.一边学医,一边学音乐,这对一个伤残者来说是多么困难呀.然而,他成功了,当他取得医生资格成为圣托玛斯医院医生之际,又以钢琴家的身份加入伦敦歌剧中心(1970年).既是医生,又是钢琴家,两者很难兼顾,最后他还是放弃了医院的职务,选择了音乐,因为他太热爱音乐了.他在伦敦歌剧中心工作了6个月之后,转入皇家歌剧院任钢琴指导.在这7年期间,他曾协助过指挥家索尔蒂、C.戴维斯、克里普斯、施米特-伊泽尔特斯泰特(H.Schmidt-lsserstedt)、C.克莱伯和普里查德(J.Pritchard)的排练事务,并协助布莱兹在拜史伊特音乐节(瓦格纳《尼伯龙根的指环》演出100周年)、卡拉扬在萨尔茨堡音乐节、普里查德在科隆歌剧院、莱文在纽约大都会歌剧院的演出工作.
    他的重大突破是在1978年,他以一瓶啤酒的代价应邀在瑞典哥德堡歌剧院首次指挥演出全新制作的比才《卡门》之后,泰特一帆风顺,青云直上.1985年6月,他首次指挥伦敦皇家歌剧院演出全新制作的理查·施特劳斯《阿里阿德涅在纳克索斯》.次年,他兼任特别为他新设置的职位----伦敦皇家歌剧院、英国室内乐团首席指挥.夏季,他应卡拉扬之邀首次在萨尔茨堡音乐节指挥蒙泰威尔迪歌剧《乌利塞还乡》世界性首演,同时还指挥亨策(H.W.Henze)的歌剧世界性初演.将首次演出交给一位英国指挥家,这在萨尔茨堡音乐节历史上还是第一次,足见泰特是一位令人惊异的音乐天才.
    在1987年萨尔茨堡音乐节中,他还指挥德累斯顿乐团、英国室内乐团演出音乐会.同年,他在日内瓦大剧院成功指挥演出了利贝曼(R.Liebermann)的新歌剧《山林》(Forest).接着又在ROH指挥演出新制作的马斯内《玛侬》,8月,带领欧洲共同体青年乐团赴东柏林、西柏林、维也纳巡演布里顿《战争安魂曲》.翌年初泰特与英国室内乐团赴美国巡回举行音乐会.夏季,他被委任为法国国家乐团首席客席指挥.他与伦敦交响乐团在1988年萨尔茨堡音乐节的演出,极受好评.他在1989年法国普罗旺斯音乐节指挥演出的莫扎特《女人心》,倍受欢迎,1989年起他出任鹿特丹爱乐乐团音乐总监兼首席指挥.90年代以来,泰特仍以欧洲作为大本营,兼顾歌剧指挥、音乐会指挥.

泰特的CD,散见各大唱片公司,具有代表性的CD有:
巴赫《小提琴协奏曲》(BWV1041,1042) ECO
贝多芬《小提琴协奏曲》、《庄严弥撒曲》 ECO
贝多芬《璐璐》 ONF
布鲁赫《第一小提琴协奏曲》 ECO
胡佩尔丁克《汉泽尔与格蕾泰尔》 SOBR
莫扎特《早期交响曲集》、《圆号协奏曲集》(NO.1-4) 《小号协奏曲集》(安东森) ECO
(以上为EMI出品)
莫扎特《钢琴协奏曲集》(内田光子) ECO
奥芬巴赫《霍夫曼的故事》 德累斯顿乐团
(以上为PHILIPS出品)
康特卢布《奥佛涅山区歌曲集》 ECO
理查·施特劳斯《阿拉贝拉》 ROH
(以上为DECCA出品)
TOP
122#

米哈伊尔·普列特涅夫 Mikhail Pletnev

普列特涅夫1957年4月14日生于俄罗斯北方阿尔汉格斯克(Arkhangelsk),13岁被保送入读莫斯科音乐学院附属中心音乐学校,在钢琴导师季马金(E.M.Timakin)启发性的教导下,普列特涅夫学业大进,成为国家重点培养的音乐尖子,大有希望.16岁那年,他被派往参加1973年巴黎国际青少年钢琴比赛,赢得了他的第一个冠军.翌年,他以优秀的成绩毕业后直升莫斯科音乐学院,成为名钢琴家弗莱尔(Y.V.Flier)的入室弟子.期间,视奏、即兴能力特强的普列特涅夫接触了不少各类风格的作品,1个月内就能弹完贝多芬的5首钢琴协奏曲.师生虽然经常在音乐见解上有所争论,不过,弗莱尔非常爱惜这位嗜学不倦的学生,在病重期间仍然热心指导普列特涅夫参加1977年第五届全苏钢琴家比赛和1978年第六届柴科夫斯基国际音乐比赛(钢琴)的准备工作,结果普列特涅夫荣获两项的钢琴一等奖,却来不及见上老师最后一面,弗莱尔就已病逝,这使得普列特涅夫终生内疚.
    1990年,苏联解体不久,已有10年指挥经验的普列特涅夫,在艰难中创建了俄罗斯国家乐团.
    RNO于1990年11月16日首演的成功,震撼国际乐坛,次年6月获邀赴德国参加第三届波哥列利奇音乐节演出.10月,作为第一个俄罗斯乐团访问梵蒂冈,为教皇约翰·保罗二世的私人音乐会演出.不久又作为第一支俄罗斯乐团赴以色列巡演.随后,RNO还访问过美国和日本.
    1993年3月,RNO/普列特涅夫在莫斯科演出了一场纪念拉赫玛尼诺夫逝世50周年的音乐会,同年还首次在瑞士卢塞恩音乐节中亮相.1996年7月参加了美国亚特兰大奥林匹克运动会开幕式的活动.这支新兴的乐团,所到之处,都受到热烈的欢迎,好评如潮.
    集钢琴家、指挥家、作曲家于一身的普列特涅夫,又精通7国语言,成为现代乐坛不可多得的音乐全才.21世纪是属于普列特涅夫的.

1993年11月,RNO/普列特涅夫与DG签订独家录音合约,重点录制俄国作曲家的作品,已推出的CD有:
德沃夏克《斯拉夫舞曲全集》
格拉祖诺夫《小提琴协奏曲》
米亚斯科夫斯基《大提琴协奏曲》
普罗科菲耶夫《灰姑娘》(舞剧)
拉赫玛尼诺夫《第二交响曲》、《第三交响曲》
斯特拉文斯基《火鸟》
柴科夫斯基《交响曲全集》、《暴风雨》、《曼弗雷德交响曲》、《睡美人》
韦伯《音乐会曲》、《邀舞》、《奥伯龙》序曲、《俄罗斯序曲集》、《魔宫王国》
除钢琴、指挥之外,普列特涅夫还是一位颇有成就的作曲家,作品包括《交响3部曲》、《5重奏》《哈萨克主题幻想曲》(为小提琴与乐队)、《狂想曲》(为钢琴与乐队)等.另外,他还改编了柴科夫斯基《胡桃夹子》组曲、《睡美人》组曲为钢琴曲.
TOP
123#

我在10年前曾经看过Jeffrey Tate
在上海指挥上海交响乐团的演出,记得是老柴的第五(好像)。没有什么很深的印象。
TOP
124#

也许若干年后我们会看到她的东西。

塞西莉亚·赖丁格·阿琳 Cecilia Rydinger Alin
1960年出生的阿琳在北欧诸国十分活跃,演出频繁,她擅长乐队指挥,也擅长于合唱指挥,对歌剧指挥也颇有独到之处.1988年她被选任为瑞典乌普萨拉布奥曼那合唱团指挥,定期与瑞典管弦乐团合作,并客席指挥瑞典电台交响乐团、皇家斯德哥尔摩爱乐乐团和哥德堡交响乐团等.1991年,在斯德哥尔摩皇家歌剧院主办的指挥比赛中,她荣获一等奖,遐尔闻名.近些年来,她经常客席指挥斯德哥尔摩民族歌剧院、哥德堡斯托拉歌剧院、乌默奥诺伦斯歌剧院的演出.1994年起,阿琳出任瑞典卡尔斯塔德市音乐剧院首席指挥.
TOP
125#

tj_cui 在 2005-8-6 19:45:55 发表的内容
我不喜欢巴伦波依姆,听他的勃拉姆斯小协(帕尔曼),我要睡着了




啊?是这样吗?天外高人!
TOP
126#

事实上W.Sawallisch已经行将就木,艺术生命少于可怜的5年,基本上将退出人们的视野。他的指挥生涯始于上世纪50年代,已经是不多的老一代大师的硕果仅存。而Pletnev、Marisson、Tate、Salonnen都只能算是偏安一隅,指挥涉及领域只能说都有所局限,都不能全面地演绎好古典、浪漫、现代乐派的德、奥、意、法、英、俄乐系的作品。承认他们在某一领域确实独领风骚,但不能成为托斯卡尼尼、门格尔贝格、富特文格勒和卡拉扬、伯恩斯坦,因为即使是瓦尔特、米特罗普斯、克伦佩勒、老科莱伯、巴比罗利、比彻姆、伯姆这样的大师都不仅仅指挥各自祖国乐系的音乐啊,以上的几位能及到上述几位前辈吗?
不可否认地是指挥的黄金世纪已经过去了,因为即使再出个把卡拉扬式的人物也无济于事,因为象上世纪群星闪耀的年代和富特文格勒、克那佩布许那样的人物几乎是可遇不可求的了。在21世纪,如果能再出现一位象Guido Canteli这样的年轻人都是幸之又幸的事了。
所以,现在我们能做的就是尽情地享用前一辈大师留给我们的无穷无尽的珍贵遗产吧,即使是单声道的录音,也总比没的强。(悖论吧)
TOP
127#

ludwig2000 在 2005-8-5 14:58:49 发表的内容
GXDFLC 在 2005-8-1 20:13:34 发表的内容
各位对郑明勋有何看法,似乎他走的路子和迪图瓦有些相似

郑明勋似乎对担任交响乐团的常任指挥不太感兴趣。不然以他的资历和名气,去竞争一下现在青黄不接的美国5大乐团的指挥也不是没有可能的(尤其是和他合作过多次的费城乐团,居然选了艾森巴赫这个70多岁的老头子而没考虑郑)。但是他好象并愿意去和别人竞争这些职位。











郑明勋 Myung Whun Chung

郑明勋是女小提琴家郑京和的6弟,生于1953年1月22日,比郑京和小5岁,自幼学钢琴,7岁就首次与汉城爱乐乐团合作演出,15岁移居美国,考进纽约曼内斯音乐学院,随赖塞伯格(N.Reisenberg)学指挥,跟班伯格(C.Bamberger)习钢琴.1974年荣膺莫斯科柴科夫斯基国际音乐比赛钢琴第二名,嗣后,进入朱丽亚音乐学院继续学指挥.1979年成为洛杉矶爱乐乐团朱利尼的助手,两年后升为副指挥.
1983年,郑明勋举家移居欧洲,经常出任各著名乐团的客席指挥.其中包括柏林爱乐乐团、慕尼黑爱乐乐团、阿姆斯特丹皇家音乐厅乐团、巴黎爱乐乐团以及伦敦主要乐团等.同时,他与姐姐郑明和(大提琴)、郑京和重组郑氏三重奏,再度活跃于欧洲乐坛.翌年,他出任德国萨尔布吕肯电台交响乐团音乐总监兼首席指挥,并多次到美国客席指挥纽约爱乐乐团、美国国家交响乐团、波士顿交响乐团和克利夫兰乐团等.
    引起国际乐坛注意的是,1986年郑明勋首次在纽约大都会歌剧院成功地指挥演出了威尔第的歌剧《西蒙·波卡涅拉》.在1988-1989、1990-1991年乐季期间,他是佛罗伦萨市歌剧院的客席指挥.1987-1988年乐季,他获得声望极高的阿皮亚蒂(Abbiati)奖状,以表彰他在意大利指挥的成就.1988年,郑明勋荣膺托斯卡尼尼大奖.1991年,法国戏剧协会和乐评家选他为"1991年度音乐家".
    1987年和1988年在佛罗伦萨,郑明勋成功地指挥演出了重新制作的《鲍里斯·戈杜诺夫》(穆索尔斯基曲)和《西蒙·波卡涅拉》.1989年5月音乐节,他指挥演出莫扎特的歌剧《伊多梅纽》,他还指挥不少其他歌剧院(如蒙特卡洛、热亚带、博伦亚、旧金山和巴黎)的演出,在巴黎歌剧院指挥演出了重新制作的《火天使》(普罗科菲耶夫曲).
    1989年5月,巴伦勃依姆被从巴士底歌剧院音乐总监职位上轰走,接任的是郑明勋,这一事件轰动了国际乐坛.
    5年间,郑明勋在巴黎大显身手,活动频繁,领导歌剧院上演了《特洛伊人》(柏辽兹曲)、《黑桃皇后》(柴科夫斯基曲)、《蝴蝶夫人》(普契尼曲)、《莎乐美》(理查·施特劳斯曲)、《漂泊的荷兰人》(瓦格纳曲)、《参孙与达丽拉》(圣-桑曲)、《姆钦斯克县的马克白夫人》(肖斯塔科维奇曲)以及其他作品,很受法国人的爱戴,被评为"最佳乐队指挥",还3次获得法国政府颁发的荣誉奖章,表彰他对法国歌剧的贡献.但是,好景不长,到了1994年9月,危机来了,歌剧院闹劳工纠纷,120名员工被解雇,郑明勋愿不支薪金留住音乐总监一职,被解雇的员工望能留任.不过,领导层嫌他权力太大,薪金太高(年薪60万美元,另加一次演出费15000美元),决定提前解约(原约满期2000年),郑明勋终于被迫离任.现在他是罗马圣西西里亚音乐学院乐团的指挥.
    1992年以来郑明勋是联合国的禁毒大使;1995年12月还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年度风云人物";1996年被韩国授予"政府最高文化奖".

自1990年起,郑明勋与DG签定长期独家录音合约,已推出的CD有:
柏辽兹《幻想交响曲》、《哈罗尔德在意大利》 巴士底歌剧院乐团
迪吕弗莱《安魂曲》 圣西西里亚音乐学院乐团
德沃夏克《第三、第七交响曲》 VPO
福雷《安魂曲》 圣西西里亚音乐学院乐团
梅西昂《图伦加利拉交响曲》、《基督升天》、《被遗忘的祭品》 巴士底歌剧院乐团
普罗科菲耶夫《罗密欧与朱丽叶》 巴士底歌剧院乐团
里姆斯基一科萨科夫《舍赫拉查德》 巴士底歌剧院乐团
罗西尼《圣母挽歌》 VPO
圣-桑《第三交响曲》 巴士底歌剧院乐团
肖斯塔科维奇《姆钦斯克县的马克白夫人》 巴士底歌剧院乐团
斯特拉文斯基《火鸟》 巴士底歌剧院乐团
威尔第《奥赛罗》 巴士底歌剧院乐团
《天国之声》 圣西西里亚音乐学院乐团
最后编辑zelenka
TOP
128#

差点把他给忘了。
[upload=jpg]Upload/2005870214124667.jpg[/upload][upload=jpg]Upload/2005870215610713.jpg[/upload][upload=jpg]Upload/200587022619335.jpg[/upload]
TOP
129#

我不喜欢巴伦波依姆,听他的勃拉姆斯小协(帕尔曼),我要睡着了
TOP
130#

Sawallisch的勃拉姆斯是我最喜欢的勃拉姆斯。尤其他的勃拉姆斯第一,和伦敦爱乐的那一版,确实可以清晰地看见:他是德奥音乐最正统演绎的巨匠。
TOP
131#

zelenka 在 2005-8-7 0:22:50 发表的内容
差点把他给忘了。
[upload=jpg]Upload/2005870215610713.jpg[/upload][upload=jpg]Upload/200587022619335.jpg[/upload]


他只是个吊线的玩偶,整个乐团成员看都不看他一眼"指挥"(稍懂得音乐常识的都明白:看第一小提琴!),可悲!更可悲的是台下的哈喇(东北话:傻瓜,笨蛋)都瞅着看他比划....
TOP
132#

曼弗雷德 在 2005-8-6 21:47:03 发表的内容
Sawallisch的勃拉姆斯是我最喜欢的勃拉姆斯。尤其他的勃拉姆斯第一,和伦敦爱乐的那一版,确实可以清晰地看见:他是德奥音乐最正统演绎的巨匠。


我有他的勃拉姆斯第二、第三。确实是非常正统、非常好的演绎,前天才又刚听了一遍。
TOP
133#

这是中国最出名的“指挥”了。
我厌恶那些捉弄他的人。
他自己或许也开心,但是这终究是洋相而不是别的。
可怜的小孩。可恶的大人。
TOP
134#

serpent123 在 2005-8-7 17:45:23 发表的内容
曼弗雷德 在 2005-8-6 21:47:03 发表的内容
Sawallisch的勃拉姆斯是我最喜欢的勃拉姆斯。尤其他的勃拉姆斯第一,和伦敦爱乐的那一版,确实可以清晰地看见:他是德奥音乐最正统演绎的巨匠。


我有他的勃拉姆斯第二、第三。确实是非常正统、非常好的演绎,前天才又刚听了一遍。


很高兴能看见知音。萨瓦利什是我非常喜欢的指挥家。其实他的贝多芬也很好,尤其是田园,让我很陶醉的演绎。并且音效极佳,难能可贵的好录音!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