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nfred,你不是说我挺有个性的吗?其实,看了你林林总总地说了一大堆,觉得你也挺有个性的。
你的这个命题,当初,卡拉扬、伯姆去世的时候,也在内心思虑过,过了十几年了,说实话,乐坛再也没有重现上世纪的群星璀璨,再也未出现执乐坛之牛耳的巅峰人物。现经仍健在的这些指挥大师之中,阿巴多几乎就要成为长老级的人物了,他是最符合我鳞选指挥大师标准的了,但那是指他执掌柏林爱乐之前的事业,只是在近几年,阿巴多好像进入了某种羽化登仙的境界,这也就是他为什么在乐坛处于这么显赫地位的原因吧(当然,阿巴多本人还是一贯的为人内敛,这也是为什么那么多人热爱、企望他长寿的原因)。
在阿巴多之后,除了克利斯替安-梯勒曼,所有的人都是乏善可陈的了(不怕拍砖)。只有梯勒曼和高尔基耶夫符合我选择指挥巨匠的标准--同时涉猎歌剧和大型交响乐作品、从歌剧院起家最终向大型乐队作品进军的指挥,历史上,所有的大指挥家都是沿着这条道路走下来的,没有歌剧院的历练,成不了大气候,磨练不出好的乐队控制能力和综合领导才能,不能掌握好大型歌剧的指挥家,怎么都是缺了一只角的指挥家(就像切利比达克,不怕拍砖!!!)。梯勒曼和高尔基耶夫都是这么走上来的,尤其是高尔基耶夫,但他确实对掌握德奥乐队作品和德、意歌剧作品有些不得力,所以还只能看着梯勒曼渐渐向以往的那些老大师所站的云端递升……
呵呵,不拍拍砖。
议论得很热烈,连我也禁不住要说两句。建议设精和固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