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345678910» / 19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分享)蚂蚁博士拜年大贴:2004年鄙人购买唱片回顾展示100张 [复制链接]

121#

第三十八张:风潮唱片《迷路新娘》

[upload=jpg]Upload/200521915412682370.jpg[/upload]

上海音乐奇才刘星与林笛再度携手打造超现实力作──《迷路新娘》。十段故事、十首乐曲,搭配着浓烈的民族乐器,加上电子音乐铺陈出来的奇幻气氛,烘托出林笛那独特脱俗的歌声,时而温婉,时而豪壮,堪称这一季最引人的听觉惊艳。运用更丰富的民族乐器,在气势磅礴或温柔瑰丽的多变色彩中穿越一道道超現实风景,完成一趟自我追寻的生命旅程 这张专辑结合音乐与文学,由上海新潮流创作才女林笛唱出了一个远嫁新娘的传奇故事,却不局限狭义的愛情,而是一趟自我追寻的生命之旅。没有确切的时空背景,却有鲜明的人物典型,在丰富华丽的音乐铺陈中,穿越一道道超显示风景。 林笛继《魔境十日》成功融合民乐、摇滚及传统国乐之后,在创作中找到了自己的语言──这是中国人所熟悉的语言,一重与生俱来的传统文化基因;她发现自己深受这种情感和文化所感动,因此在专辑中注入大量民乐能量。
1  依兰依兰    
2  嫁
3  高地山歌    
4  谜语铜镜    
5  失语叢林    
6  阿加裏亚莱    
7  爱    
8  慕拉沙貝大战    
9  阳光退去了颜色    
10  療治时间的创伤
最后编辑蚂蚁博士
TOP
122#

第三十五张:《苍狼》经典原生态民歌演绎

[upload=jpg]Upload/200521812585313956.jpg[/upload]

这张唱片真是太好了,是我寻找也久的DD,在不经意间收到了,应该现在市场上肯定很多,价格在40元以内。
      大家听过原汁原味的西部(陕北)民歌(信天游味道的那种野性、苍凉、婉转)吧?这张唱片就是,里面有我们熟悉的《山丹丹开花红艳艳》、《三十里铺》、《天下黄河几十几道弯》、《走西口》等等经典民歌,我简直没法用语言来表达,只有亲耳聆听,才知这种令人脱胎换骨的声音!
01 山丹丹开花红艳艳
02 老老歌
03 上一道坡坡下一道道梁 萨克斯 苍郎
04 赶牲灵
05 泪个蛋蛋 钢琴 李晓亮
06 走三边
07 走西口
08 蓝花花 萨克斯 苍郎
09 三十里铺
10 黄河船夫曲 萨克斯 苍郎
11 老老歌 伴奏欣赏
12 山丹丹开花红艳艳 伴奏欣赏
13 上一道坡坡下一道道梁 伴奏欣赏
最后编辑蚂蚁博士
TOP
123#

该用户帖子内容已被屏蔽
TOP
124#

博士兄,你好!你的04年可是大丰收的一年,让人太羡慕了。
TOP
125#

第三十七张:经典民乐唱片《拍鼓翔龙》(DSD)

[upload=jpg]Upload/200521815405499295.jpg[/upload]

ISRC码: CN-A50-04-0216-00/A.J6  出版: 中国音乐家音像出版社 经销商: 广东太平洋影视有限公司  演奏:丁晓燕
这是2004年岁末买得最开心和值得的一张民乐唱片,里面阮乐器的演奏娴熟、大气、深情,伴奏乐队和谐、从容、一丝不苟,有机会建议大家也找来听听。
01 中阮协奏曲《汉琵琶情》
02 大阮独奏《松风寒》
03 中阮独奏《丝路驼铃》
04 阮族四重奏《玉关引》
05 中阮五重奏《拍鼓翔龙》
06 阮族五重奏《讯》
07 中阮与乐队《满江红》
最后编辑蚂蚁博士
TOP
126#

胡子 在 2005-2-18 17:14:31 发表的内容
呵呵,还是俺蚂蚁哥的宝贝多。

对了,我no23

呵呵,NO兄变胡子了,我风中浪子
TOP
127#

sly 在 2005-2-18 17:36:01 发表的内容
呵呵,NO兄变胡子了,我风中浪子
认得,认得,呵呵!似乎相当一部分人都换名字了!
TOP
128#

胡子 在 2005-2-18 17:14:31 发表的内容
呵呵,还是俺蚂蚁哥的宝贝多。

对了,我no23
是23号啊,哈哈,是我啊,UFO!!!一见原来新德克的老朋友,内心百感交集!
TOP
129#

马甲多了,眼花!
TOP
130#

第四十张:黄丽芬《永远是春天》

[upload=jpg]Upload/200521916402572403.jpg[/upload]

(转)广东太平洋影音公司推出的独唱专辑《永远是春天》,是作为献给共产党83岁生日的礼物。在广州举行的出版发行仪式上,许多群众对唱片爱不释手,一听到歌声就脱口而出:“这不是‘彭丽媛’吗?”仔细一看,才知道该专辑的演唱者原来是广东汕头歌舞团的青年歌唱演员黄丽芬。在强烈好奇心的驱动下,观众们请求演员现场表演。黄丽芬爽快地点点头,接着便一展歌喉,高唱《青藏高原》和《永远是春天》。此时,台下响起了一阵阵雷鸣般的掌声,观众们已经完完全全被这位演员美妙绝伦的歌声所征服了。这位年轻歌唱演员的出现,引起了一大批老一辈音乐名家名人的热切关注。于是,记者专程前往汕头市歌舞团,采访了这位“金牌”青年歌唱家。
  对于广大观众来说,黄丽芬是一个陌生的名字。但翻开她的从艺履历,却有辉煌的一页:“2000年第九届全国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优秀歌手奖”、“2003年第四届中国民族歌曲演唱大奖赛金奖”及“十佳演唱家”称号。在这张新专辑中,这位土家族歌手,以真挚朴实的情感,演绎了首首耳熟能详的歌曲,赋予这些熟悉的旋律以新的生命,被音乐界誉为中国歌坛新时代的“彭丽媛”,并引起了轰动性的效果。
  黄丽芬自幼学习京剧,后兼学民族声乐。曾先后在湖北省艺术学校、武汉音乐学院和中央民族大学学习。1998年获第八届“大红鹰杯”全国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民族唱法银屏奖。2003年获第四届中国民族歌曲演唱大奖赛金奖并夺得“十佳演唱家”称号,迎来了事业上又一个金色的秋天。2004年广东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上,黄丽芬首唱《永远是春天》和一曲京剧《咏梅》,并一炮打响。她成功了,十年磨一剑的酸涩,使她的泪水在心中涌动。她通过不断地实践,又糅和了通俗唱法的技巧,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演唱风格。音乐界权威人士对她的评价是:黄丽芬作为一名民族歌唱演员,嗓音可塑性强,并能实现较大的演唱跨度。在专辑里,她形成了与时代相适应的一专多能的演唱风格,向多元化发展,这是一种突破,同时也给广大听众带来独特的艺术享受。当记者看到黄丽芬,第一印象就是穿着典雅大方,为人朴实无华,眼睛特别有神,显得很机灵。采访中,记者了解到,黄丽芬是来自《龙船调》的故乡湖北利川市的土家族人,受母亲唱样板戏的影响,她从小就喜爱上了京剧,每天跟着母亲到河边洗衣服、唱山歌,感受母亲朴实的爱。就这样靠着自身的聪慧和对音乐的领悟,一步步地向音乐的殿堂迈进。后来,父亲发现她在音乐方面是一个可塑之才,于是,在她7岁那年,父亲只要得知周边地区哪个文艺团体有举办声乐培训班,他便会放下手中的活带着心爱的小丽芬去学习。每次,不管刮风下雨,父亲都是背着她,绕着弯弯曲曲、坑坑洼洼的山路,照常不误地送她去参加培训班,来回一趟要走6个小时的山路,父亲因此病倒了好几次,这样漫长的学习生涯整整坚持了好几年。黄丽芬动情地回忆着,“没有父母,就不会有今日的我,是父母伟大的爱造就了我!”正是父母一路上默默地支持,黄丽芬在音乐的道路上始终保持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并孜孜不倦地追求探索着。如今,黄丽芬已被家乡人称为山沟里飞出的“金凤凰”。
  黄丽芬欣喜地告诉记者,她已经离不开汕头这座南海之滨,是汕头人民的支持和关爱,使她决定扎根在这里。她还说,现在她很想继续读书,因为她总感觉知识无止境,艺术也无止境,艺术需要源源不断的知识来支撑,人要活到老,学到老。
01.道拉基
02.妹妹找哥泪花流
03.青藏高原
04.军民团结一家亲
05. 咏梅
06.愿亲人早日养好伤
07.山路十八弯 08.彩云追月
09.山丹丹开花红艳艳
10.谁料皇榜中状元
11. 珠江行
12.永远是春天
我是因为太喜欢黄丽芬的那首《咏梅》,所以才买了这张唱片,结果首首动听!
最后编辑蚂蚁博士
TOP
131#

有朋友发短信觉得该贴还是很有指导意义,并询问有关唱片的盘号问题,不知道究竟是指什么号码?是唱片的编号还是制作公司的编码?或者是光盘的编号?因为一张完整的唱片里面这样那样的编号真还有几个。
还有朋友向我询问李源的信誉问题,我没有和李源打过交道、也素不相识,所以保留答复的权利,但看见李源在这里公开售碟,可能与168的关系非同一般,还有这里的好些朋友都找李源买碟,我想应该没有什么问题吧,感觉得到李源应该是一个爱美人、爱生意、爱帮人的好人!
当然我帖子里面我买到的有些唱片,在市场上好象已经早就没有见到了,相信李源能够找到,如果实在喜欢,建议有心人将收网张得大一点(反正我是帮忙寻觅不到了)!
最后编辑蚂蚁博士
TOP
132#

第四十一张:《十面埋伏》电影原声音乐

[upload=jpg]Upload/20052209294014526.jpg[/upload]

唱片发行日期: 2004-07-16  唱片公司: 安乐影视
当年王菲的一曲《英雄》唱得英雄柔情万转,如今日本作曲家梅林茂为《十面埋伏》所做的音乐已让制片人张伟平底气十足。张伟平说,当初选择梅林茂就是看中了他所做的《花样年华》的感觉,“梅林茂为《十面埋伏》所做的音乐,是张艺谋所有影片中最令我感到震撼和陶醉的。”
    梅林茂是亚洲影坛知名配乐工作者,10余年来先后为王家卫的《花样年华》、黎妙雪的《恋之风景》等电影作品谱写配乐。而《十面埋伏》主题歌演唱者美国人凯瑟琳·巴特尔(kathleen battle),则是时下人气极高的国际歌坛巨星,她曾五度夺得格莱美音乐奖,还将在2004年雅典奥运会开幕式上主唱奥运会会歌。这也是张艺谋执导的影片中,首次启用国际巨星来演唱主题曲。
    这次章子怡也会献声《十面埋伏》,片中会出现一段插曲,就是章子怡在牡丹坊当“歌伎”时边歌边舞时唱出的。张伟平说“章子怡自己也有点紧张,毕竟以前也没有唱过。所以她一直没有对外透露,就连前一段时间自己的网站开通时都没敢说。但是她很勤奋,为了演好歌伎,唱好这段曲子,她还特地请了老师辅导。她很用心,唱出来的效果不错。”
    不过有评论认为,张艺谋在国际上有影响力的电影都具有深厚的民族底蕴,音乐作品也应如此,而主题歌《爱人》没能体现民族内涵和情感韵味,听上去更像西洋歌剧。更有影迷揣测片方的用心:张艺谋觊觎奥斯卡太久了,中国唐代的故事居然用英文来演唱,这多半是一个商业目的。
      (转)故事简介:
    唐大中十三年,皇帝昏庸,朝廷腐败,民间涌现不少反官府的组织,其中以飞刀门的势力最大。飞刀门旗下高手如云,以“杀富济贫、推翻朝廷”为旗号,甚得百姓拥戴。飞刀门总部设在靠近都城长安的奉天县境内,因而直接威胁长安的安全。朝廷深以为患,逐严令奉天县加以剿灭。飞刀门帮主柳云飞虽在与奉天县官兵的战斗中牺牲,但在新任帮主领导之下,飞刀门的势头不减反增。奉天县两大捕头:刘捕头(刘德华饰)、金捕头(金城武饰)奉命于十日之内,将飞刀门新任帮主缉拿归案。刘捕头怀疑新店牡丹坊的舞伎小妹(章子怡饰)是飞刀门前帮主柳云飞的女儿,逐用计将她拿下,押入天牢。二人并再度设下圈套:由金捕头化名随风大侠,乘夜劫狱,救出小妹;藉此骗取小妹的信任,查出飞刀门的巢穴,以便一举剿灭。
    随风依计救走小妹。逃亡路上,随风对小妹呵护备致,小妺不禁对他渐生情愫;而随风与小妹朝夕相对,亦被她的出尘气质深深吸引。星月之夜,二人终究按捺不住,狂烈恋火,眼看一发不可收拾……
  林外,罡风凛冽,隐隐杀机正悄悄地向他们进逼……
    随风、小妹,这对不应相爱、却爱得炽热的恋人,将面临怎样的命运?明明有爱,为何内心深处,总埋伏着深不可测的阴谋?与及看不见的颤抖……
     曲目:
    1.opening title
    2.佳人曲 - 章子怡
    3.the echo game
    4.the peonyhouse
    5.battle in the forest
    6.taking her hand
    7.leo’s eyes
    8.lovers - flower garden
    9.no way out
    10.lovers - erfu solo
    11.farewell - 1
    12.bamboo forest
    13.十面埋伏
    14.leo’s theme
    15.mei and leo
    16.the house of flying daggers
    17.lovers - mei and jin
    18.farewell - 2
    19.until the end
    20.lovers - kathleen battle
TOP
133#

clk 在 2005-2-3 12:26:02 发表的内容
對我喜歡流行的人來說,樓主的碟很陌生.可唉.............


可喜可贺!
TOP
134#

zjize 在 2005-2-20 12:42:10 发表的内容
我当然知道了,你是雨林和柏菲的战略客户嘛,嘿嘿,
难道你的XRCD比别人的CD还便宜??[/quote]

    岂止这点,嘿嘿,不愧是长老,悟性比较强,不过我买的XRCD比普通的CD(比如30、40元左右的)还是要贵一点点的,没有办法,天生玩唱片的料(不谦虚),哈哈!
      我为什么整死不买YLJ,这就是原因之一!
TOP
135#

第三十九张:大型管弦伴京剧唱腔《龙抬头》

[upload=jpg]Upload/200521916274946823.jpg[/upload]

唱片公司:中国科学文化音像出版社
唱片编号:CSCCD-383
《龙抬头》大型管弦伴京剧唱腔。伴奏是北京首席乐团;作曲由孟庆华、演唱于魁智、耿其昌、刘桂娟、关怀、陈俊杰、李胜素、李欣等;伴唱黑鸭子。其中碟中的《龙抬头》用传统戏曲声腔的结构构架,充分施展老生声线独特的魅力。《彩碟纷飞》通透的弦乐质感中,更能体现了青衣声腔的委婉,细腻。低回婉转的演唱诉说出旦角声腔中阴柔一面。《京剧情》是与意大利美声唱法的同一空间内,京剧声腔的魅力和“磁性”更有她屹立世界声乐之林的资格。该曲用两种唱法写作一首作品,新尝试地把各自个性浑然一体。整张碟的演录效果都很出色,对京剧有兴趣的朋友不容错过。
TOP
136#

蚂蚁博士 在 2005-2-2 13:25:38 发表的内容
第四张:(美国)阿隆·内维尔 首张爵士专辑《自然男孩》

[upload=jpg]Upload/20052213222852663.jpg[/upload]



我就不喜欢他,在JAZZ的世界里,他算老几!
TOP
137#

蚂蚁博士 在 2005-2-2 15:56:37 发表的内容
第七张:恐怖海峡的《Brothers In Arms》

[upload=jpg]Upload/2005221556620594.jpg[/upload]



老大,你也太有钱了吧。这张CD就好了,我帮你在YLJ中拿,40元。
TOP
138#

ZJIZE,你娃咋的了?我展示的唱片之所以没有标价,你知道是什么原因吗?我购买正版唱片的途径和价格,不是自吹,服倒了一大片人!
TOP
139#

蚂蚁博士 在 2005-2-2 10:51:45 发表的内容

[upload=jpg]Upload/20052210512859167.jpg[/upload]




这张XRCD真有点贵吧,KAO,80元就拿下了。
被抢钱了,普通版的声音已经很好了。
TOP
140#

顺便再介绍一下希尔德加德,也有很多翻译做希尔德佳。

从文艺复兴以后,西方音乐进入了一条快车道。在这五百来年间,各种题材体裁风格的音乐层出不穷,汇成浩浩荡荡的长河,其成就令人叹为观止。在总结或解释这种成就时,有论家提出了(西方文化圈中有,而其他文化圈所无的)几个特征,如复调的发展、精确的记谱法、系统科学的训练教育方法等,其中还有一个绝非不重要的,那就是明确的作者身份,用现在的话说,叫知识产权的责任人。这也就是福柯的知识考古学所考证的“作者的诞生”。
  在此以前的时代里,音乐往往是没有作者的。所谓格列高利圣咏(Gregorian chant),据说是教皇格列高利一世(约540-604)在位期间所认可编定的各地用于教会仪式的素歌(cantus planus)。在我们今天听来,它们每一首之间个体的风格差异、以及所折射出来的背后那位作者的情况,是极为模糊的。因此,就算我们知道Salve festa dies(祝颂节庆之日)、Crux fidelis(可信的十字架)、Vexilla regis(王旗向前进)等歌出自所谓最早的法国诗人Venantius Fortunatus(约530-609)之手,我们对格列高利圣咏的感受却并未有根本的改变,因为在这几首歌中,我们找不到明显区别于其他歌曲的个性。当然,格列高利圣咏的独特魅力也许就在于这不张扬其个性的朴素无华,人们在演唱时把自我融入权威与传统之洪流,在整个宗教团契一起静默瞻祷中获得灵魂的安宁。
  但是,在中世纪我们依然能找到有明确作者的音乐。我们能见到一些有着优美的语言、独创性的旋律的歌曲。这当中,有一个人是极其重要的,其歌曲至今还以深沉质朴婉约的美,打动每一个听众。她就是十二世纪德国来茵兰地区的一位修女,圣希尔德佳(Saint Hildegard 1098-1179)。
  在中世纪的历史进程中,十二世纪是非常重要的一个阶段。前几个世纪因蛮族入侵而导致文化大衰败的“黑暗时代”已经结束,西欧人缓慢然而实有成效地从事着文化的重建工作。在学术上,随着将辩证法引入神学研究,一个重要的历史时代:“经院学术”(scholasticism)的时代开始了。对后世影响极大的一种社会建制──大学,也在意大利、法国等地显露出它的雏形。人们开始重新与古代的优秀文化相接触,亚里士多德的著作正在陆续地被译成拉丁文。阿伯拉尔(Pierre Abélard,1079-1142)不仅作为杰出的辩证法大师而深受巴黎的学生们爱戴,更因其与埃洛伊丝(Hélo?se)的悲惨恋情而使后人为之扼腕叹息。在艺术上,一种新的风格,我们如今都很熟悉的,作为中世纪基督教艺术风格之代名词的哥特式风格(gothic),正在欧洲形成。而针对穆斯林而进行的十字军东征,也使欧洲人对外部世界有了更多的了解。总之,十二世纪为后来中世纪盛期文化的到来做了必要的准备。
  希尔德佳生于特里尔与美因茨之间绿草如茵的来茵兰的一个贵族家庭,是家中的第十个孩子。他们全家笃信宗教,她有两个兄弟是教士,还有一个姐姐也做了修女。他们家与当地的施潘海姆伯爵(Count Spanheim)家关系甚密。伯爵的妹妹尤塔(Jutta)在迪西博登堡Disibodenberg)本笃会修道院创立了女修院。希尔德佳八岁时就被送到尤塔修女的女修院。1136年,尤塔修女去世,希尔德佳毫无异议地被选为院长(Magistra)。
  希尔德佳是一位在中世纪极为罕见的女性,虽然她的名声主要是因为她的异象(Vision)。异象又叫通神、神见,是指人的一种不寻常的体验,能够看到(感觉到)日常的自然世界中所不可能发生的是。作为一种神秘主义的基础,异象在每一种宗教中都有其重要地位。在《旧约》中,摩西看见上帝从荆棘向他召唤(《出埃及记》3:4),自然也是一种异象。后来的先知们更是把他们从神秘的异象体验中获得的上帝的意旨传达出来,以警戒偏离正道的以色列民族。《新约》中最有名的一次异象恐怕要算是扫罗在去大马士革的路上所见到的。当时他一心要扑灭新兴的基督教。快到大马士革时,“忽然天上发光,四面照着他。他就仆倒在地,听见有声音对他说‘扫罗!扫罗! 你为什么逼迫我?’”(《使徒行传》9:3-5)。从此,扫罗改名为保罗,积极投身基督教的事业中,成为最重要的使徒之一。在教会的历史上,异象的报道代有所闻,尤其是在一些重神秘体验的隐修派别中。
  希尔德佳从小就有超常的感觉,能看见别人看不见的东西,还能预知将要发生的事,虽然她一直体弱多病。后来,她写道, 这种能力已经是她天性的一部分,当她还在她母亲的腹中时,就印刻在她身上了。但由于害怕这些异象的含义及后果,她一直不敢告诉别人。当尤塔还活着的时候,希尔德佳只把她的异象告诉尤塔一个人,而她自己似乎也把这种情况视作缺乏能力。后来,她成为了院长新的职务、新的责任,改变了她。同时,她也获得了可以向他人公开其异象之内容的神圣指示。她把情况告诉了她的忏悔神甫沃尔马(Volmar),他清楚其异象的真实性,又立即向美因茨大主教作了汇报。一个由神学家组成的委员会审查了她的异象,肯定了它们的真实性,并责成沃尔马帮助希尔德佳记录其异象。
  关于她的异象,希尔德佳自己写道:“当我四十二岁另七个月时,一道极其明亮的燃烧着的光自天而降,倾斜进我的整个心灵,象一片火焰,它不是燃烧我,而是使我燃烧。它点燃了我的全部心胸。就象太阳用它的光线温暖着物体。就在那一瞬间,我已能理解各卷书──诗篇、福音书及旧约和新约中的每一部”。
  在中世纪,尤其是在女修院中,有异象这一类神秘体验的人很多。在希尔德佳的同时代及稍后,就有舍瑙的伊丽莎白(Elizabeth von Sch?nau)瓦尼的玛丽(Marie d’Oignies),马格德堡的麦赫蒂尔德(Mechthild von Magdeburg)等;到了十六世纪更有著名的圣德兰亚维拉(St.Teresa de Avila),她的《生命》、《全德之路》、《内心大厦》,是灵修文学中的不朽篇章。但希尔德佳的异象与她们的异象有着明显的差异。在她们那里,异象首先是一种醍醐灌顶的至福状态。她们把自己看成是上帝的容器,长时间痛苦的静默瞻祷来迎接那心驰神往、出神入化、神魂颠倒的狂喜。十七世纪意大利雕塑家贝尔尼尼(Gianlorenzo Bernini)在罗马维多利亚的圣玛利亚(Santa Maria della Vittoria)教堂所作的大理石雕塑《圣德兰的狂喜》中,把圣德兰表现得充满了肉欲感。
但希尔德佳的异象却和她们不同。它们更具预言性和训导性,更象是早期的先知,有着一种《启示录》般的风格。在内容上,也往往是以对未来事物的预言来警戒人们。与其他女神秘主义者相比,她的异象更侧重其视觉特性,而非肉体的感受,因而也更冷静。在异象中,除了所能看到的东西以外,常常还能听到用明晰确定的拉丁语表达的指令。一言以蔽之,希尔德佳的角色不是上帝的容器,而更象是上帝的舌头。
  希尔德佳把她的异象下来编辑成的第一本书,名叫《认识上帝之道》(Scivias),分为三卷,分别收录了六个、七个和十三个异象。涉及智慧、信仰、人性、启示、救赎、教会、圣事等重大主题。全书最后一个异象与末日审判有关,后来她又把它改编成一部道德剧《德性之律》(Ordo virtutum),这是已知最早的道德剧,也有人认为它是歌剧的先驱之一。后来,她又编辑了两本记录异象的书:《人生功罪书》(Liber vitae meritorum)和《神圣工作》(De operarione Dei)。前者涉及德与恶之间的战斗,共提出了三十五对不同的德与恶。后者进一步从宇宙论的角度论述她的神学思想。她这三部著作,以及论文与书信中表达了深刻的神学思想。她与各个层面的人通信,包括数位教皇、皇帝、神学家如圣贝尔纳、以及普通神甫修女乃至工匠等,现存书信约三百封。有论者评价道:“其著作以清新独创的方式,涵盖基督教启示的各个方面;单单这一事实已使她跻身教会的一小群杰出博士之列。”其神学是以宇宙论(cosmology)方式展开的,以上帝的创世为开端,涉及人性在世界秩序中的位置,提出人是受造世界的中心;同时又将救赎历史与创世相联系,从而保证其体系的完整及基督在救赎中的独特地位。
  此外,令人惊异的是,希尔德佳还著有两部科学与医学著作《自然史》(Physica)和《病因与疗法》(Causae et curae),体现出在中世纪极为罕见的科学观察能力,虽然她的处方中,也会有象钻石、红宝石等贵重物品,以及鸵鸟、鲸鱼 、狮子、豹等在当时的欧洲并不容易见到的稀有动物。
  希尔德佳酷爱音乐。早期的教会领袖,往往担心歌曲的旋律太出风头,影响人们注意并理解歌词的内容。奥古斯丁就曾说:“但如遇音乐的感动我心过于歌曲的内容时,我承认我在犯罪,应受惩罚,这时我是宁愿不听歌曲的”(《忏悔录》卷十,章三三)。也许当初筛选编定格列高利圣咏,也有这方面的考虑。但希尔德佳却没有这种顾忌,可能她的信仰坚定无比,不会被音乐所弱化;更重要的是,她对音乐的看法与早期教父们完全不同。她说:“要是没有音乐,词语仅是空壳;被唱的时候,它们才活,因为词语是身体,音乐却是精神。”音乐之所以如此崇高,是因为它是声音,能够与那最高的声音想联系;最高的声音便是上帝之言(基督),它是一切受造物的生命。
  在希尔德佳的作品中,最为我们所关注的,莫过于她所作的七十七首歌曲。这是希尔德佳为她的姐妹们创作的礼仪歌曲,它们汇成一集,名为《天国启示的和谐交响》(Symphonie armonie celestium revelationum),包括交替圣歌(antiphons)、应答圣歌(respons)、继叙咏(sequences)、赞美歌(hymns)、一部《垂怜经》(Kyrie)、一部《 阿莱路亚》(Alleluia)等。这些歌曲,有着特别优美的歌词,短小简练,语言质朴纯净,是一首首珍贵的抒情诗。它们讴歌三一上帝,赞颂玛利亚、天使、远古的族长与先知、使徒、殉教者、还有其他许多圣徒。歌曲的伴奏音乐也是希尔德佳自己创作的,它们并未沿袭已有的圣咏格式,而是有着极强的独创性,旋律变化多端,既有一词一音的安词法(syllabic settings),也有高度花腔的配唱法(melismatic)。有时音域极宽,旋律近乎即兴发挥。
  希尔德佳之谜中很重要的一个,乃是她是如何获得这许多才能的?她自幼入修道院。在中世纪,修士和修女所受的教育相差极大。天主教会重视学术,在许多修会,尤其象本笃会和道明会,有专门从事学术研究的修士。中世纪经院学术的繁荣,就是这一传统的结晶。但修女们就不一样了。教会重男轻女,女性不可能担任圣职,教会学术机构中也没有女性的位置。修女的责任不是牧养教众,而是独善其身; 她一进入修女院,就算是“嫁给了耶稣”,她所能献给主的,也只是她的一“身”,她要用此身,去承受主的恩宠。这样说来,希尔德佳真是罕见(présieuse)。她既是修院领导,又是通灵者(visionary);既敬虔,又极端;既是诗人,又是科学家;既是医生,又是圣徒。
  长久以来,在天主教灵修史上,希尔德佳都是非常重要的人物;到了当代,尤其是六七十年代以后,也许和女性主义运动之深入有关,许多人,特别是女性学者,越来越对希尔德佳有兴趣。起初是在她的祖国德国,八十年代以后,又播延至英语世界,人们编辑整理她的作品,撰写她的传记,同时,对大部分人而言更为重要的是,录制她的歌曲的唱片。据一本希尔德佳作品选附录所载,到1990年,就有唱片如下:《上帝气息上的一支羽毛》(A feather on the breath of God)( 宾根的希尔德佳的继叙咏与赞美歌),Hyperion A66039;《中世纪及文艺复兴灵性音乐》(Geistliche Musik des Mittelalters und der Renaissance),TELDEC 66.22387;《宾根的圣希尔德佳的歌曲》(Ges?nge der hl.Hildegard von Bingen),Psallite 242/040 479 PET;《宾根的希尔德佳:德性之律》(Hildegard von Bingen:Ordo virtutum),Harmonia mundi 20395/96;《宾根的希尔德佳:交响(灵性歌曲)》(Hildegard von Bingen:Symphoniae(Geistliche Ges?nge)),Harmonia mundi IC 067-19 9976I。
最后编辑蚂蚁博士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