帐号 注册
密码 登录
登录或注册新用户,开通自己的个人中心
cyrus
蚂蚁博士 在 2005-2-28 14:06:16 发表的内容 第九十二张:臻藏美丽/ 江美丽得心情小栈 (1)[upload=jpg]Upload/20052281411184761.jpg[/upload]商品編號: XRCD9205 主 唱: 江美麗 發行公司: 金圓唱片 代理公司: 天碟唱片這位就是以前的『江音』,這是他最近推出的新唱片,有二集『江美麗的心情小棧1、2集』,分別有一般版及 XRCD 兩種版本,兩張唱片都帶有爵士樂風,建議買第2集,鼓手為黃瑞豐,表演相當火辣,其他樂手都為外國樂手,錄音是一流的水準,說真的,樂手演奏的精彩程度遠超過歌手本身,這種伴奏樂手有點喧賓奪主的唱片,只能說是不小心擦出的火花啊!第1集伴奏樂手和第2集都不一樣,錄音也是一流的水準。曲目:1.離情、2.掌聲響起、3.庭院深深 4.祝你幸福 5.楓林小橋 6.月光小夜曲 7.雲河 8.在水一方 9.流水年華 10.煙雨斜陽 11.偶然 12.不告而別.
蚂蚁博士
小反
kick
剑鱼
杰长老
蚂蚁博士 在 2005-3-11 8:42:44 发表的内容 杰长老好久回川?4月还是5月?这期间我可能要去广州办事!
蚂蚁博士 在 2005-3-11 9:23:26 发表的内容 反兄,要么同路?
下海捉鳖
蚂蚁博士 在 2005-4-2 12:34:07 发表的内容
发了在烧
iidd_cn
蚂蚁博士 在 2005-2-2 10:51:45 发表的内容 第二张:罗西尼《弦乐奏鸣曲》(转)听过《威廉·退尔》序曲的朋友都知道,那宏伟壮丽、热烈豪迈且异常动听的音乐给人们留下了深刻印象,此曲的作者就是在意大利歌剧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著名作曲家罗西尼·焦阿基诺·安东尼奥(1792~ 1868)。罗西尼,1792年2月29日出生于意大利的佩萨罗。其父是镇上的一位小号手,而母亲则是一位歌唱演员,在父母的引导下,曾到教堂唱歌,并在剧院演奏羽管键琴。可以说他自幼就获得了良好的音乐启蒙,因此,12岁时就能够创作出像《弦乐奏鸣曲》这样不朽的大型音乐诗篇。15岁时进入波洛尼亚学院跟随马泰学习作曲,跟随卡维达尼学习大提琴,在求学时期就创作了歌剧《德梅特里奥与波利比奥》,所以,在以优异的成绩毕业后,就开始了他辉煌的歌剧创作生涯。罗西尼是一位承上启下的意大利歌剧作曲家,因为他既是意大利古典歌剧的最后一位重要作曲家,又是意大利新歌剧的创始者。1810年,威尼斯剧院经理委托他写喜歌剧《结婚证书》。 1812年他的《试金石》一剧在米兰斯卡拉歌剧院上演。1813年又有正歌剧《坦克雷迪》和喜歌剧《意大利女郎在阿尔及尔》在威尼斯公演,初演即获成功,并使他名扬海外,因而,这两部歌剧又成为罗西尼歌剧创作生涯的标志与象征。1814年那不勒斯有两家歌剧院聘请他任音乐指导,从而为圣卡洛剧院创作了《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为那不勒斯写作的另两部歌剧是《奥赛罗》和喜歌剧《塞维利亚的理发师》。 1816年创作的这部喜歌剧《塞维利亚的理发师》初演并不十分成功,但后来便大受欢迎,而且成为意大利喜歌剧一大名作,也是罗西尼一生中主要的代表作品。这部歌剧充分体现出罗西尼十分辉煌的创作才华,又一直被人们认为是罗西尼喜歌剧创作的顶峰,是天才的创作。1824年罗西尼定居法国巴黎,就任巴黎的意大利歌剧院院长,在这里他又为巴黎写了3部歌剧,其中他的另一部杰作、英雄性的大歌剧《威廉·退尔》在巴黎上演后,同样取得了巨大成功。 《威廉·退尔》是一部具有爱国主义和浪漫主义的大歌剧,在法国大歌剧体裁的发展上起过重大作用。因此,此剧的成功,又使罗西尼一跃成为欧洲红极一时的作曲家。然而,此刻他却突然宣布退休,所以《威廉·退尔》这部伟大的巨著也成为罗西尼最后的一部歌剧。罗西尼是一位多产的作曲家,一生中共创作了富有鲜明的音乐戏剧特征的歌剧达39部之多,而且各具特色。他巧妙地将意大利歌剧的传统形式和自己独特的华丽风格结合在一起,音乐流畅而富有生气。他的喜剧歌剧机智、明快、典雅,有层出不穷的逗趣和恰到好处的管弦乐配器,永远保留着艺术的青春,给人的印象始终是自然流畅、妙趣天成,他创造的这种风格,对后代的许多作曲家产生了很大影响,不愧是19世纪意大利歌剧繁荣兴盛的奠基人。除了歌剧外,罗西尼还创作了很多各种类型的器乐作品,但这些器乐作品与他的歌剧相比就没有那么显眼了,不过其中的《弦乐奏鸣曲》却是相当讨人喜爱的佳作,这部作品创作于1804年,令人难以置信的是,这时他只有12岁,因而这部作品又被人们誉为是罗西尼青年时代才华横溢的作品。《弦乐奏鸣曲》属于绮丽华美的室内乐作品,音乐清新,旋律优美,非常悦耳动听,是适合大众欣赏的古典美乐。这部作品共有6首乐曲组成,第一首乐曲是整部作品的精华,音乐轻盈曼妙,煞是醉人,美得难以形容。因此,人们常常单独拿出来演奏。这首乐曲为G大调,并由三个乐章组成。第一乐章飘逸爽朗,极为动听。开始,弦乐队整齐划一、干净利落地奏出华丽的旋律,在丝丝缕缕间透出晶莹璀璨的和谐之音,并像磁石般紧紧把你四引过去,主题动机在这里进行了反复呈示,使主题音乐更力n鲜明生动,并充满了生机勃勃。第二乐章是抒情的倡板,有一种温柔而婉约、绵延而深长的气息。第三乐章很短,急速的音乐具有孩童般的天真烂漫,活泼机灵而司爱,清晰流畅的旋律十分讨人喜欢,也是让人过耳不忘的优美乐章。第二首乐曲A大调,音乐悠扬、舒缓凝重。第三首乐曲C大调,乐曲流畅、轻盈从容。第四首乐曲降B大调,音乐端庄持重,气质高雅,别有一番意趣。第五首乐曲降E大调,叙事性的旋律温雅宜人。第六首乐曲D大调,也由三个乐章组成,音乐芳醇酣畅,单纯甘美,带着D大调特有的明朗,像太阳一样照亮万物,和谐的音乐美得令人陶醉。这6首《弦乐奏鸣曲》都是旋律优美动听,立意清新怡人的佳作,也是弦乐史上最光辉的音乐篇章,作品与海顿、莫扎特等音乐大师的风格一脉相传,充满了浪漫的古典风格特色,显示出罗西尼对浪漫主义的追求。在弦乐奏鸣曲这种格式的作品中,自有其突出萨地位,可以说是无人不爱的陈年佳酿。 .这部《弦乐奏鸣曲》,原是为第一小提琴、第二小提琴、大提琴及低音提琴所作的作品,然而这里的录音斟是由弦乐队的扩大编制来演奏,因此,弦乐队特有的亮丽而剔透的音色,散发出高贵的气质,细腻丰满的和声织体,使乐曲展现出另一种迷人的风采。负责演奏的圣马丁室内乐团,是由原任伦敦交响乐团第二小提琴首席的马利纳为中心组成的室内乐团,成立于1958年,因在伦敦的圣马丁教堂举行演出而得名。初建时只有11名弦乐演奏家和数名低音演奏家的小合奏团,由马利纳兼任指挥与首席演奏,后来他就成了专任指挥,很快该乐团就受到世人的注目,并扩大了编制,也开始涉足大型音乐作品的演奏,显示出非常积极的活跃姿态。他们的演奏是以清新的现代感觉,以及对作品的彻底研究而著称世界乐坛,在端庄、明晰的样式美之中,展现出活生生的感情。在这张唱片的演奏中就充分体现了他们将乐曲中最自然的美感挖掘出来的特色,并发挥出弦乐器那动人的音色,再加上他们那柔美纤细的演奏,把乐曲雕琢得精美绝伦、轻盈灵动。特别是他们快速的齐奏,神奇得就像一个人在演奏。他们不仅在演奏风格上把握得极有分寸,而且在声部组合之间的音色平衡,音乐力度、速度的整体调控等方面都极为考究,并紧紧与每个乐章各自的生动情景密切相连,使乐曲达到最理想和最佳的诠释,神奇的演奏令你发出由衷的赞叹。唱片录制于20世纪60年代,是著名录音大师威京生的骄人之作,人们都赞誉这是一张弦乐录音的顶级示范天碟,因为这里录出的弦乐质感柔滑如丝,乐器的擦弦声清晰可闻,不论大、小提琴的音色都美得无以复加,如仙音绕梁,百听不厌,更给人以三月不知肉味之感。只要你听过,才知该碟的录音是何等伟大。唱片是由英国迪卡唱片公司发行的双CD版,ADD录音,片号为 Decca443 838-2。唱片Ⅱ后附加的几首乐曲也非常动听,可以说这是真正应该人手一张的绝世天碟。如果你喜欢这部作品,还可以聆听飞利浦公司录制的以阿卡多为首的四重奏组演奏的版本,片号为 PHCP240245。它也是ADD录音,但音质上乘,尤其是唱片中的空间感和层次感极佳,第一、二小提琴、大提琴和低音提琴四件乐器一列排开,定位准确,真实感也强烈得如在眼前。四人演奏得深入浅出、天衣无缝,也是不折不扣的天碟。两个版本各有特色、各具风采,飞利浦版是按照罗西尼的原意用四件乐器来演奏,对乐曲处理得较慢且具凝重感。迪卡版是用弦乐队来演奏,处理得稍快,使乐曲显得华丽而活泼,更易让大众所接受。聆听两个版本,可以从中领略到不同音乐家对同一乐曲的不同感受、不同理解以及各自的处理方式,以提高你的音乐素养。[upload=jpg]Upload/20052210512859167.jpg[/upload][upload=jpg]Upload/20052210514364248.jpg[/uplo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