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12345678» / 38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分享)蚂蚁博士拜年大贴:2004年鄙人购买唱片回顾展示100张 [复制链接]

查看: 66149|回复: 377
41#

新德克的兄弟伙都到168来了!!!看来新德克的网站快不行了!!
TOP
42#

第九张:《江河水》线装版,(碟号:FIM SACD 032/出版公司:FIM)

2004年最令发烧友心动的SACD碟片,就是FIM公司精心推出的如图所示的这张中乐唱片《江河水》,此碟是马睿先生在2000年底邀请中国二胡大师闵惠芬与年青的古筝演奏家李炜在温哥华灌录的一辑经典中国古典音乐,该碟一共收录了包括“江河水”、“昭君出塞”、“渔舟唱晚”、“高山流水”、“赛马”、“戏梦”、“二泉映月”、“蕉窗夜雨”、“游园,,、“春江花月夜”、“寒鸦戏水”等11首国乐经典名作,为使录制效果达到最顶级的境界,FIM第一次动用了目前世界最顶尖索尼DSD录音器材等其他极品器材作现场直接录音,并特邀索尼的SACD技术部董事Skinas为顾问。
《江河水》SACD/CD碟的CD 44.1kHz层是由30s DSD音乐母带配合HDCD编码处理,不像以往的SACD/ CD碟是用旧版母带作CD 44.1kHz层,为了确保质素,它的后期制作是在德国进行。此碟自去年9月开始正式推出后,不到两个月销量已是几千张,很快就成为软件中的热门话题,演录俱佳使它被全球几十位评论家认为是目前最佳中乐唱片。
在聆听此碟时,笔者也感到其质素的确非凡,说到Hi- Fi质素,碟中各曲之乐器不论是质感和音符之间的流畅性、乐器结象、线条清晰度、密度、动态、瞬变、音色的细腻度以及泛音立体感等都发挥出DSD的录音威力,就以第一首《江河水》、第六首的《戏梦》和第十首的《春江花月夜》三曲为例,其3D空气感和高低频延伸与以及泛音之佳足以令绝大多数发烧友心服口服。闵大师拉奏序曲“江河水”时弦声音调平衡,细节丰富、意境情感与神韵融合一体,而她运弓手法表现也清晰流畅,力道变化自然,抑扬顿挫的二胡音调沧桑感扣人心弦,使人的思绪不由地被哀怨琴音占据。
在“渔舟唱晚”一曲中二胡的泛音甜美与小提琴相比有十分相似,古筝配合也天衣无缝,在闵、李两人的合奏下,该曲不但可听性更高,表达的意境和感受也让人耳目一新。“赛马”一曲中在lmin24s一1min28s闵大师用二胡拉出的骏马嘶叫声逼真度之高令人惊叹。
此碟中青年演奏家柔情筝王李炜弹奏的古筝技巧也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李炜是当今用古筝成功演奏流行音乐的第一人,他演奏古筝的技巧豪迈且精巧,擅长将古筝的声音幻化成多种不同音色的乐器,声调变化异常丰富,另外他在演绎时手法变换极快常常来个大拨弦,其瞬变、动感之强让人出乎意料。由他编作的“戏梦”一曲编排流畅连贯,演绎深沉而大气,曲调的迂回引人人胜,古筝音色变化以及动态瞬态都达到淋漓尽致的效果,可听性极高,此曲在0~49s开始一段气度非凡,可用来了解器材的刻画能力。
该碟的其他乐曲的演录也达到最高境界,曲调的层次细节、质感定位和音色的准确度更是超越其他录音,它的
CD层音效意境之佳已令人称绝,但我听SACD层时其音效竟然更进三步,二胡、古筝与扬琴的乐器音色质感明显更自然逼真,曲调起落也更细致流畅,声音的密度能量度感更高,音色名贵慑人,每一个音符都能让人清楚地感受到演奏者投入的感情。
在接触这张碟之前,我过去也曾听过其他中乐CD录音中也有《江河水》收录的某些曲子,但如果说到在乐声中蕴含的感染力,它们与此碟的差别之大令人口瞪目呆,《江河水》一碟那种让听者全心感受每个音符和那种强烈的感染力以及绕梁三天的音韵美感实难以用文字形容,那简洁优雅的旋律和透彻无瑕的音色更让人迷醉。

[upload=jpg]Upload/2005221619076401.jpg[/upload]
最后编辑蚂蚁博士
TOP
43#

没办法啊,SACD需CD机支持才行。
TOP
44#

也许是我的器材档次太低吧!我也不喜欢XRCD!
最后编辑laoliu42
TOP
45#

GXDFLC 在 2005-2-2 18:11:52 发表的内容
哦,蚂蚁博士意思是说XRCD24比SACD声音更好啦,俺属贫农没米烧这些东西,只能玩玩CD听听音乐,一时好奇问问


商业炒作,XRCD24比SACD更好的理由在哪里??不要跟我说对比的,这玩意心理作用大得你想不到。

俺宁可听CD和SACD,绝不要XRCD抢我一分钱钱
TOP
46#

第十六张::《Arabesque竖琴天使》SACD版

[upload=jpg]Upload/2005231315758106.jpg[/upload]

公司:风行唱片(www.funghang.com)
编号:FIM SACD M 045
收录了世界著名竖琴曲目,从莫扎特、肖邦、德布西等知名作品,到传统中国民谣通通都有。
法国天才型演奏家伊莎贝尔普琳演奏的竖琴,梦幻般的音色在这录音中发挥到了极点,柔韧的弹性、快速的瞬时与强烈的空气感让人迷醉。
FIM出品的发烧已经是信心的标志,这张竖琴天碟选录的都是经典名曲,琴音点点晶莹,多声道SACD最新录音,音场广阔,音色瑰丽,听出耳油。
TOP
47#

第二十张:教皇合唱团《黑夜极光》

[upload=jpg]Upload/20052313461866101.jpg[/upload]

全球销售百万的教皇(Gregorian)合唱团,是由莎拉布莱曼( Sarah Brightman)的跨界推手 Frank Peterson所打造的 12人组合,以传统修道院的人声吟咏,重新演唱诸多的流行曲目,如摇滚团伊凡塞斯演唱的《夜魔侠》片尾曲〈 My Immortal〉,及配乐大师 Jerry Goldsmith的〈天魔组曲〉等。
整体而言,对习惯聆听一般流行乐的人而言,听到这种唱诗班的吟唱跨界融合法,会有新奇的感觉,也会让人感动。
TOP
48#

第十四张:《江河水》(xrcd24限量珍藏版)

[upload=jpg]Upload/20052312181293177.jpg[/upload]

在SACD版《江河水》断版后,FIM于2004年年初重新制作了这款XRCD24版本,并且限量5000套,每张CD的封面上都有一个编号:xxxx/5000 。这张碟无论录音、演奏、制作上都是上佳之作。由于限量,现在可能市面上也不多了。喜欢民乐、喜欢收藏天碟的乐迷不可错过哦!
TOP
49#

第十五张:丁鲁峰《胡琴传奇》(雨果唱片)

[upload=jpg]Upload/20052312515633289.jpg[/upload]

唱片编号:HRP7246-2
国际知名胡琴大师丁鲁峰先生,是中国音乐家协会、中国民族管弦乐协会、北京二胡协会会员,兼任中央音乐学院板胡专科教师。
丁鲁峰先生所改革的双千斤板胡集高、中、低音板胡为一体,扩展了音域,增强了音色对比和艺术表现力,并借鉴了小提琴的和弦、跳弓等演奏技巧,把板胡的演奏技巧提高到一个新的境界。
丁鲁峰先生所创作并演奏的双千斤板胡独奏曲《美丽的塔什库尔干》,获得了一九八O年文化部器乐评比演奏一等奖、创作三等奖。由于他深入研究学习民间音乐与地方戏曲,所以对坠胡、京胡、嘟噜胡、四胡、马头琴、广东高胡等乐器的演奏,都是韵味十足、出神入化,是少数精通多种民族拉弦乐器的演奏家。
这张《胡琴传奇》让我们惊奇、惊讶、惊喜!他那帅劲潇洒的音乐家风范,在轻松掌握琴弓的推拉之间,每每营创令人感动的琴韵声响,致使观照当代民族乐坛的老将新秀,丁大帅所流露的艺术神韵与掌握多样胡琴的技能,实在无人可与之比拟矣。
丁鲁峰曾创作、改编过多首民族拉弦器乐作品,为日本JVC(Victor)公司灌录出版过《美丽的塔什库尔干》、《大起板》、《中花六板》、《悦乐》、《雨打芭蕉》等CD专辑,雨果唱片公司过往的专辑《管弦丝竹知多少》(HRP766-2 )、《路漫漫》(HRP772-2 )中,也收录了丁鲁峰独奏、主奏的曲目。《胡琴传奇》是丁鲁峰为雨果录制的一张个人专辑,录音时间是2002年8月,合作乐团是台湾高雄市国乐团,指挥者是中乐迷们熟悉的阎惠昌。
《胡琴传奇》收录了10首旋律优美的经典胡琴曲目,包括《美丽的塔什库尔干》、《万马奔腾》、《夜深沉》、《二泉映月》、《百鸟朝凤》《中州韵》、《双声恨》、《牧马人》、《大姑娘美》和《闹台》,其中几乎一半的曲目,中乐爱好者们想必已是倒前如流,熟悉得不能再熟悉了.这张专辑的卖点之一,在于这10首乐曲分别用10种不同的胡琴担任主奏乐器,展现出不同的种类胡琴的独特演奏技法.无论是哪首作品,丁鲁峰都将对应的胡琴的丰富表现力发挥出来,以此感染听众,以Track 1《美丽的塔什库尔干》为例,丁鲁峰采用了双千斤板胡进行演奏,这种经传统板胡改良而来的乐器,不仅在音域、转调上优于传统板胡,丁鲁峰的演奏凸显出新疆塔吉克族牧人能歌善舞的民族特性和他们对生活的歌颂、赞美之情,弓法自由、奔放、灵活、多变,琴声热情明快、富有弹性.以马头琴主奏的Track 2《万马奔腾》,也是一首有极高技术难度的乐曲,作品用马头琴模仿、描绘马群奔驰在大草原上的壮观景象,将这种乐器的特殊技巧结合蒙古族独有的音调及唱腔,全曲一气呵成,烘托出一股泰山压顶般的气势。
TOP
50#

clk 在 2005-2-3 12:26:02 发表的内容
對我喜歡流行的人來說,樓主的碟很陌生.可唉.............

      后面还多着呢!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