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56789101112 / 12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四眼”看指挥家 [复制链接]

201#

阿本德洛特屈尊于莱比锡广播交响乐团,令人惋惜,相比同样为纳粹服务的卡拉扬、伯姆等,他就没那么幸运了,看来社会制度扼杀了许多优秀的艺术家。战时他曾与富特文格勒在瑞典演出贝九交,比较两位大师的特点很有意思。

[upload=jpg]Upload/20049291744685545.jpg[/upload]
TOP
202#

上山砍柴 在 2004-9-29 15:26:30 发表的内容
ADWS兄留意过马勒作品和舒伯特作品的现场的那种区别吗?


大型乐队和小型乐队的区别只是缩小各种乐器乐手的编制,得到音响较为厚重而已。当然象马勒作品的配器较舒伯特丰富,大型乐队在这方面有一定的优势。
TOP
203#

五大巨头名气最小的大概算老克莱伯了,很多人是通过小克莱伯才开始注意他的。这与他过早去世留下的唱片稀少有关,听过他指挥皇家音乐厅乐团的贝3、5交,不缺任何刺激性的元素。老一辈指挥家对贝多芬的理解令人感动。
[upload=jpg]Upload/200492916255460303.jpg[/upload]
TOP
204#

我以为你以为克伦佩勒是英国人呢。
加德纳、若林顿、霍格伍德区别很小吗?
你都认真听过吗?
TOP
205#

上山砍柴 在 2004-9-30 9:54:05 发表的内容
回避当然需要,没听过的东西就随便说我没有这习惯。
说说他们的不同?我以前的帖子有说过一些。有兴趣可以翻翻前面的帖子。


看来你承认自己确实没听过,所以没勇气说,我就知道一个没听过的人的反驳是多么的苍白无力。
TOP
206#

而有幸听谭盾谈中国传统文化就更有意思了。
听他谈音乐史同样有意思:“也许人们会发现,贝多芬被一个中国人,被我谭盾否定掉了。”
还有许多有意思的细节,懒得说了。打字麻烦。
TOP
207#

darajan 在 2004-9-30 19:18:21 发表的内容
ADWS 在 2004-9-30 8:44:23 发表的内容
darajan兄觉得“历史感有余,精致感不足”,认识对了一半,“精致感不足”,乃你听历史录音的错觉,正如你说的“当时录音技术的折射”造成的,并非不精致,是因为当时录音技术还不足以完全还原这些细节,所以拿它他同3D、4D比难免错觉。
贝多芬交响乐本来就是历史的产物,它当然具有历史的烙印,其实卡拉扬、阿巴多、加德纳的贝多芬同样有历史的烙印。


错觉很有意思,我们且来谈谈。好像我在看一个黑白电视机,然后感叹道,这色彩真丰富啊,你看不要被黑白电视的错觉所迷惑了,这画面其实是异常绚丽的,我看到了很多红色,蓝色。
你到底看到了什么? 我的耳朵非常诚实的告诉我,我听到了一些不精致的东西。然后你的大脑开始加工了,这是历史造成的,不要被耳前的状态迷惑了。----?有这必要吗?  我们要理性的看待,我们要尊重大师,我们要尊重历史或者一些权威的历史评价。我想,除非你回到过去,亲耳听到那些杰出的演绎,你怎么能欺骗自己的真正听到的东西呢? 我们再也听不到4D录的瓦尔特的马勒了,听不到了,不要去幻想了,因为我很满意听到当代大师在相对技术成熟下的演绎。如果现在没有,则又另当别论了。

我再次强调历史价值是一回事,但我不会整天去为了某某原因守在这“评良心讲”都不精致的音乐面前。
有人可能会去买个黑白电视机去想象色彩多么的美妙。我敬佩他们,但不感苟同。

再者,那么是否真的技术直接造就了那些音乐,非也!技术只是很小的一部分。我所谓的不精致只是很小一部分包括技术。绝大部分是,这种演绎正的缺乏细腻的变化。这是对音乐的理解诠释问题,我所谓的历史感,是对当时的(较之当代)我以为并不太理想的相对统一的演绎风格的说法。你看托斯卡尼尼,他的处理精致吗? 我认为就算他想要细腻,可能当时的乐队还没有这个技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啊。
当然没有他们,可能没有后来的人,我们现在可能还无法听到那些杰出的演绎,但毕竟,后来者的绝对意义上的杰出是明显的。



darajan 兄新意啊,这也是大多数不听MOMO录音的理由,假如你将卡拉扬、阿巴多、加德纳的贝多芬立体声录音还原成MOMO录音,恐怕你会觉得“历史感不足,精致感更不足”,哈哈,开个玩笑。
TOP
208#

上海kevin 在 2004-9-29 15:50:47 发表的内容
大型小型编制的区别在于音色厚,这句话只对一般,于弦乐声部是有效的。但是对于管乐就完全不是这么回事,弦乐一个声部基本是齐奏的,最多内外档音层关系。管乐则是一个乐器一个声部,一般双管编制的话,那么同一木管声部出来就不是和弦色彩,只是音层色彩。4管编制的话,出来的和声就是7和弦(4声部)。用厚来解释太过牵强。


谢谢上海KEVIN兄的回复,这些细节不是本专业恐怕是不清楚的。
我开始是感觉ADWS兄的说法有问题,因为我看过很多种现场,发现管乐部分是很复杂的,并非一个“加厚音色”那么简单。
最后编辑上山砍柴
TOP
209#

上山砍柴 在 2004-9-30 9:20:37 发表的内容
我听过诺灵顿全集、加迪纳1-2-5-6,霍格伍德1-2-9,没有听过麦克利什(我觉得应该是麦克利什,你可能把他打错成麦克拉斯,他们是不同的两个人),所以我后来引用你的话时把他省了,回避他是因为我没听过。在听过的这些中,我以为简简单单说一句大同小异是欠妥当的。
至于你听过多少,你自己明白。对吗?


哈哈,何必回避呢?既然柴兄听过诺灵顿全集、加迪纳1-2-5-6,霍格伍德1-2-9不妨说来听听,让我等认为大同小异的长长见识。
我听过多少,我自己当然明白,不然那敢妄下结论。
TOP
210#

回避当然需要,没听过的东西就随便说?我没有这习惯。
说说他们的不同?我以前的帖子有说过一些。有兴趣可以翻翻前面的帖子。
TOP
211#

张国勇光看名字不太象艺术家但人的修行其实是非常高的,
在深圳其间大力演绎肖斯塔科维奇和他俄国教育背景是有关的,
音乐会之前喜欢将演奏作品简单讲解一番其用心是良苦的,
作为北京音乐节的替补指挥意外得到表现机会却被上海人挖走深圳的损失是不小的。
TOP
212#

上山砍柴 在 2004-9-30 14:43:30 发表的内容
ADWS 在 2004-9-30 10:14:43 发表的内容
看来你承认自己确实没听过,所以没勇气说,我就知道一个没听过的人的反驳是多么的苍白无力。


话说到这份上好象已经没有说下去的必要了。音乐本来是愉快的东西,弄到狡辩的地步一点意义都没有。
关于麦克XX,我知道企鹅翻译为“拉斯”,但很可能是误译,企鹅误译人名很多。我怀疑的原因是“拉斯”主要搞歌剧,而“利什”是搞古乐的。当然我现在也没有肯定就是“利什”,有待查证。
再者,我前面真的简单谈过我上述这几张古乐碟,还上过一点图。


其实我一开始就在心平气和的谈指挥家,并没有和谁争辩的意思。我的结论式评论完全是个人的看法,自认切中本质,当然可能引不起你的共鸣。正如你的评论引不起我的共鸣一样,没有什么奇怪的。
麦(马)克拉斯和麦克利什完全是两个人。
麦(马)克拉斯乃澳大利亚指挥家,他和启蒙时代乐团在EMI录过贝交全集,此人有名的录音有苏伯特9交,天方夜潭(企鹅三星带花)等。
你说的麦克利什乃美籍法国指挥家,的确是搞古乐的,擅长法国早期古乐、歌剧。他从未录过贝交全集。
TOP
213#

企鹅上说的麦克XX我一直怀疑但没有时间查证,近年EMI的目录上也没有收有这套唱片。所以谢谢ADWS兄的查证。
TOP
214#

ADWS 在 2004-9-30 10:14:43 发表的内容
看来你承认自己确实没听过,所以没勇气说,我就知道一个没听过的人的反驳是多么的苍白无力。


话说到这份上好象已经没有说下去的必要了。音乐本来是愉快的东西,弄到狡辩的地步一点意义都没有。
关于麦克XX,我知道企鹅翻译为“拉斯”,但很可能是误译,企鹅误译人名很多。我怀疑的原因是“拉斯”主要搞歌剧,而“利什”是搞古乐的。当然我现在也没有肯定就是“利什”,有待查证。
再者,我前面真的简单谈过我上述这几张古乐碟,还上过一点图。
TOP
215#

mahler2004a 在 2004-10-1 0:07:17 发表的内容
最后说说古乐。我觉得是有价值的,跟砖头大哥大是两码事。所有买过ARCHIV唱片的人都会赞叹它们的艺术设计,那些美轮美奂的封面是否给过你复古的美感?而这些高质量的古乐带给你的复古之美,至少是封面的10倍。我要提这些伟大的名字:嘉德纳、哈农库特、平诺克、科普曼、麦克里希......他们的不懈探索还给我们一个本真的巴赫。哪怕他们只给过我们这么一个巴赫,都已足够伟大。
我有时庆幸自己是个怀疑论者,惟怀疑,所以总是尝试,总是接触一个又一个惊喜.......也许我也不理性,可是幸好我还在怀疑......


顺便也带回小克。

大哥大一喻确属当时兴起,不甚确切,言过了。 本意在于,说明近代的乐器可能更适合表达宏观的音乐,即无论谁的作品,哪怕当时他是为古乐器而写,但那个时候没有新的材料和技术。乐器的演化也绝对是优胜劣汰的结果。所以,现代人用古乐去本真,有非常的学术价值,但艺术价值就难说了。比如贝多芬的交响乐,我听了古乐版之后的感觉使我了解了一些事情,让我眼界大开,但近代的管弦乐团所带来的震撼是难以企及的。
比如我在希腊看到了最早的神庙建筑,是著名的雅典帕特农神庙的雏形,更是后来古罗马建筑的原型。他是最原始的神庙,当时的人因为某种功能和宗教设计了这样的建筑,但当时的材料,加工和结构比例都无法和后来的古罗马相提并论。古罗马的神庙作用和那座原始的几乎是差不多的, 我想如果当时罗马人都遵照那座神庙来建造的话可能将会是人类文明的灾难了。罗马人改良了材料和比例,使之更符合神庙建筑的美学和功能特性。那么近代乐器和编制的改良应该更符合音乐的美学及功能特性吧

至于
“另辟途径,极力寻找的新的方法“一说是有感而发。我的一位朋友,上音的研究生,他的课题不是浪漫派,巴洛克,他研究的重点是巴洛克以前和当代音乐之后的。为什么? 因为中间段都没有什么好研究,你在研究已经太难突破了。与此如果我要写一篇关于平面设计的论文,大概也会关注我们甲骨文和设计美学的关系。笔由心生,这里补充那句话的心理背景。对于这些古乐音乐家的伟大性,我并不质疑。
我现在的疑惑是,当古乐被演奏殆尽的时候,我们的后人还能演奏些什么,研究些什么或者以什么方式演奏。

啊...答案想到一个:我们伟大的谭盾,他不是写了一部“鬼戏”,用石头来演绎巴赫的平均律吗? 看来还是现代音乐会历久弥坚啊。(这里决无讽刺任何一派之意!)
最后编辑darajan
TOP
216#

ADWS 在 2004-9-30 8:44:23 发表的内容
darajan兄觉得“历史感有余,精致感不足”,认识对了一半,“精致感不足”,乃你听历史录音的错觉,正如你说的“当时录音技术的折射”造成的,并非不精致,是因为当时录音技术还不足以完全还原这些细节,所以拿它他同3D、4D比难免错觉。
贝多芬交响乐本来就是历史的产物,它当然具有历史的烙印,其实卡拉扬、阿巴多、加德纳的贝多芬同样有历史的烙印。


错觉很有意思,我们且来谈谈。好像我在看一个黑白电视机,然后感叹道,这色彩真丰富啊,你看不要被黑白电视的错觉所迷惑了,这画面其实是异常绚丽的,我看到了很多红色,蓝色。
你到底看到了什么? 我的耳朵非常诚实的告诉我,我听到了一些不精致的东西。然后你的大脑开始加工了,这是历史造成的,不要被耳前的状态迷惑了。----?有这必要吗?  我们要理性的看待,我们要尊重大师,我们要尊重历史或者一些权威的历史评价。我想,除非你回到过去,亲耳听到那些杰出的演绎,你怎么能欺骗自己的真正听到的东西呢? 我们再也听不到4D录的瓦尔特的马勒了,听不到了,不要去幻想了,因为我很满意听到当代大师在相对技术成熟下的演绎。如果现在没有,则又另当别论了。

我再次强调历史价值是一回事,但我不会整天去为了某某原因守在这“评良心讲”都不精致的音乐面前。
有人可能会去买个黑白电视机去想象色彩多么的美妙。我敬佩他们,但不感苟同。

再者,那么是否真的技术直接造就了那些音乐,非也!技术只是很小的一部分。我所谓的不精致只是很小一部分包括技术。绝大部分是,这种演绎正的缺乏细腻的变化。这是对音乐的理解诠释问题,我所谓的历史感,是对当时的(较之当代)我以为并不太理想的相对统一的演绎风格的说法。你看托斯卡尼尼,他的处理精致吗? 我认为就算他想要细腻,可能当时的乐队还没有这个技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啊。
当然没有他们,可能没有后来的人,我们现在可能还无法听到那些杰出的演绎,但毕竟,后来者的绝对意义上的杰出是明显的。
最后编辑darajan
TOP
217#

音乐爱好者和音乐研究者对音乐肯定是有些不同理解的,出发点很不一样,虽然最终可能殊途同归。
那大多爱好者总体是基于自己的耳朵,感觉派,我想正是这个,有些人很理性,但其成分也多不了哪儿去。我想大多数爱好者在看到哪怕是最浅显的曲式分析的文章都会惊异的要杀人的。

所以,理性,免谈!
我只相信自己的耳朵!
所以,下面对古乐团有个看法,这东西没有太大价值,管他麦克,马克,拉斯拉屎,无所谓。这只是弄音乐的要另辟途径,所以极力寻找的新的方法罢了。时代的变迁会产生许多正常的良性的进步,所以古乐就像我们的上海音乐厅,弄不好会成生不太好的作用。况且,我说过,音乐绝对有可能超越作曲家本人的期望(在各种情况下)。音乐是个扑朔迷离的东西。古乐好像是返璞归真了,不得了了,其实也没什么,不就是一台大哥大吗?(没准什么时候,Mororola会推出仿古砖头大哥大系列,绝对会风靡一时)
贝多芬如果听到4D录音,听到柏林爱乐,可能会觉得这是人类的奇迹,他的第十一交响曲会取名献给进步的时代。我的话完了,谢谢各位憋着肚子看完。
TOP
218#

感谢DARAJAN兄热烈流畅的文字,我之前说过“梗塞”之类的评语,现在看来我完全地收回,失敬。
黑白电视机的比喻很好,我之前一直想说说这个问题。我发现大抵在立体声时代到来之前去世的演奏家,无论其寿命如何,风格如何,身后的评价往往是愈炒愈高,具体的例子举不胜举了。相反活下来的那些人,要面对录音技术提高后因高还原而带来的压力。压力来自何方?来自于给观众想象的空间少了。之前听听杂音,听听炒豆声,所有人都会很宽容,音响的妥协给人以想象完美演绎的空间;而立体声特别是数码时代后,人们直接要求从唱片里还原完美的演绎,这个标尺是可怕的。
我们这样假想,把帕尔曼的琴音搞得细瘦干涩,模糊嘈杂,你还会指责他油滑吗?也许帕尔曼乐句链接处喜欢“炫”那一下子,在MONO录音中根本就听不见。克莱斯勒是否完美,你我都是道听途说。
最后说说古乐。我觉得是有价值的,跟砖头大哥大是两码事。所有买过ARCHIV唱片的人都会赞叹它们的艺术设计,那些美轮美奂的封面是否给过你复古的美感?而这些高质量的古乐带给你的复古之美,至少是封面的10倍。我要提这些伟大的名字:嘉德纳、哈农库特、平诺克、科普曼、麦克里希......他们的不懈探索还给我们一个本真的巴赫。哪怕他们只给过我们这么一个巴赫,都已足够伟大。
我有时庆幸自己是个怀疑论者,惟怀疑,所以总是尝试,总是接触一个又一个惊喜.......也许我也不理性,可是幸好我还在怀疑......
TOP
219#

亲爱的darajan大侠,你的这个看法“下面对古乐团有个看法,这东西没有太大价值,管他麦克,马克,拉斯拉屎,无所谓。这只是弄音乐的要另辟途径,所以极力寻找的新的方法罢了”我觉得你可能对诠释古乐或以古乐器演奏的音乐有误解,“阿奇夫”、“琴鸟”等唱片公司;平诺克、科隆古乐团、迦迪纳、霍格伍德等等团体和个人,他们所追求的恰恰是一定时期音乐本体的本真,这总不能说是“另辟途径”更无从说“极力寻找的新的方法”。至于喜欢不喜欢,好或不好都是个人的事,谁说了都不算。
TOP
220#

mahler2004a 在 2004-10-1 0:07:17 发表的内容
我们这样假想,把帕尔曼的琴音搞得细瘦干涩,模糊嘈杂,你还会指责他油滑吗?也许帕尔曼乐句链接处喜欢“炫”那一下子,在MONO录音中根本就听不见。克莱斯勒是否完美,你我都是道听途说。


与我心有戚戚焉!

我会一些音频处理,不妨将近现代的杰出演绎加上历史效果然后去和老前辈们比较一下。当然,这绝对不是一杆子打死。其实,我曾贴出一个贝九比较的帖子,可惜没人响应。当时我认为的最佳版本是从卡的DVD里录制的,属于模拟录音,效果很差,声部粗糙,层次含混,声音干涩。但对音乐的处理如何大家应该有耳共闻的。
我不明白这里的大多数高学历人士好像不太热衷贴个小段音乐什么的,虽然机械的比较结果毫无意义,不过我以为这才是玩麻,在不同场合不同时间不同心情下听不同版本很难有个感性的对比。而同时对比则提升趣味不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