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12345678» / 13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电源线改变声音的原因分析和测试,以及让纯银线变得厚润耐听的方... [复制链接]

41#

我并没对镁声说电磁波这点提岀异议,既然镁声提出,再说一下,电磁波与距离成反比衰减,镁声的试验包括电磁波测试吗,还是书本上来?
最后编辑Real 最后编辑于 2015-11-07 23:27:47
TOP
42#

镁声在本帖提出高次谐波,电磁波,节点反射不同概念,用一个试验,加上想象推测。
TOP
43#

金属是一个“古怪”的东西,要研究下去,必须要花几年时间。

很简单的一个道理,为什么铜铝银不带磁性,而铁会带磁性?是碳原子作怪!

看来要研究到原子排列才能进一步解析金属内部的电子运动了.....

可怕吧,看不到摸不着的东西一般人怎样可以理解得透?

再如,点解人家的涡轮发动机可以使用数千小时,而国内始终没有超过100小时的寿命,点解人家的CPU可以高速运行,而国产CPU做不出如此水平?这个无不涉及到深入研究!

难得镁声兄可以在这个“硬骨头”上,花了不少功夫,希望能探讨出关键因素,不过知道了也很难全面实现全国产化,毕竟落后不是几十年的问题,而是tizhi的问题(不在探讨范围)。不过在发烧圈,还是很庆幸有众多类似镁声兄够胆钻“牛角尖”的烧友的。其实“发烧”就是代表一种钻研精神,难能可贵,知难而上,哪怕倾家荡产的,失去生命也在所不惜。国外今天能有如此成就,不就是他们大部分人都拥有这种精神吗?翻开历史纵深观看,如此例子比比皆是!

总之,实践出真知!只要够胆想,够胆做,就一定会实现目标的!
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TOP
44#

很不错的文章!拜读!
TOP
45#

原帖由 Real 于 2015/11/7 23:39:00 发表
镁声在本帖提出高次谐波,电磁波,节点反射不同概念,用一个试验,加上想象推测。


        您说的太对了!
        折腾这么久,就为了这个结果吗?——其实我帖子一早就说得明明白白:“  50Hz的工频电流属于低频范畴,电磁场变化频率较低,电磁辐射水平也较低,但2000Hz以上的谐波,就会引发不可忽视的电磁辐射。加上器材工作时内部电路产生的高频电磁波,一起在电源线导体的约束下传输、震荡。”
    
    这句话您没看懂吗?
    我打的字都是字典上的,专业知识都是教科书上的,一些图表是网上搜来的,某些结论是自己推测的。——我们地球人不都是这么写帖子么?
-


最后编辑镁声绕梁 最后编辑于 2015-11-08 20:40:42
.
.
————每一支导体,每一套钉垫,内部都潜藏着小小的精灵,只要找到并解除她的束缚,她就会为您深情地歌唱————.
.

.
.
.
TOP
46#

回复 43# 阿胆 的帖子

多谢阿胆兄。
的确,音响有太多未解之谜,学到老都学不完。只有大家把心得交流出来,才能互相促进。
.
.
————每一支导体,每一套钉垫,内部都潜藏着小小的精灵,只要找到并解除她的束缚,她就会为您深情地歌唱————.
.

.
.
.
TOP
47#



    前面说了这么多,主要是为了得出一个结论:电源线插到器材之后,流过的不仅是50hz低频电流,更有很多高频电流。这些高频电流同样受“趋肤效应”(请自行百度)的影响。有了这个结论,后面可以开始谈谈银线的问题了。
    
     纯银的电阻率是常见金属中最小的。也应该是做线材的最理想材料。但实际上,未经处理的纯银线声音薄,亮,并不耐听。其原因主要是趋肤效应造成高低频相位失真引起的。
    
     因此,一些开发银线材的著名厂家都要对银材料进行改造。例如杜兰把线材压成面条状,增大表面积,并在表面镀金,降低表层电子流动速度;银彩也是在银线表面渗金,填补晶界缺陷;kondo采用几十年的时效处理,把新银变成老银;某德国厂家把银材料做成管状,强迫电子都从表面流动。

    除了上述原因,镁声认为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晶粒破裂扭曲:虽然某些厂家有号称单晶银的噱头,但行内都知道,即使目前全世界最好的单晶工艺,也只是做成6-8mm直径的单晶棒材,其单晶特性在变形率超过50%就会消失殆尽。到经过十几、几十道模具拉成1mm直径以下可用的银丝,长度延长了几十、几百倍,所谓的单晶颗粒早已经支离破碎,内部形成织构,听感也变得锋利刺耳(某些单晶铜线材也有同样的问题)。

    所以单晶银拉成所需要的细银丝后,想保持单晶特性的话,一定要增加晶粒再结晶的过程。再结晶过程晶核长大均需要合适的温度曲线及足够的时间,因此无法连续批量生产。这,刚好就给了我们DIY的空间!
-

.
.
————每一支导体,每一套钉垫,内部都潜藏着小小的精灵,只要找到并解除她的束缚,她就会为您深情地歌唱————.
.

.
.
.
TOP
48#










下面是镁声diy银线的全过程。










工厂内用9999纯银铸造8mm直径的银棒,然后拉丝,最终形成1~1.6mm直径的9999银丝。









把现在的9999银丝做成线材测试,声音很通透,但比较薄缺质感。在银丝表面镀一定厚度的纯金,可以降低表层电子传输速度,镀金线的声音立即变得厚润温暖,但高低频过渡比较生硬,同时速度也比较慢。














再经过渗金和再结晶处理,控制不同的结晶温度和保温时间,银线历经乳白、暗红等多种变化,实验了N次之后(临界温度下控温超过24小时,呵护晶粒生长融合),成品金银导体表面呈现暗淡的钛金色。1-1.6mm直径的导体,居然像面条一样柔软。




随便接上头尾听一下,声音厚润又辉煌,而银线的细节及延伸依然保留。这正是镁声最欣赏的声底!






最后编辑镁声绕梁 最后编辑于 2015-11-08 22:09:11
.
.
————每一支导体,每一套钉垫,内部都潜藏着小小的精灵,只要找到并解除她的束缚,她就会为您深情地歌唱————.
.

.
.
.
TOP
49#

  
        有了好的导体,只是个基础,距离成品线还差得远呢。感谢网友们对此贴的关注和回帖鼓励,后面有时间我会把自己学习和研究线材的心得说一说,并分享自己是如何设计和DIY一条心目中的理想线材的。

最后编辑镁声绕梁 最后编辑于 2015-11-08 22:22:59
.
.
————每一支导体,每一套钉垫,内部都潜藏着小小的精灵,只要找到并解除她的束缚,她就会为您深情地歌唱————.
.

.
.
.
TOP
50#

鼓掌  学习
TOP
51#

感谢楼主分享心得,言之有物!看来有的线材生产商打了埋伏,我一直也怀疑单粒晶体延展拉长后能否完整产生怀疑。
TOP
52#

镁声兄不是要转行搞咸菜开发吧。
TOP
53#

原帖由 Real 于 2015/11/7 22:09:00 发表
再请教,究竟CD产生不产生高次谐波呢?
产生
TOP
54#

回复 53# szlghyj 的帖子

对的,还有LP电机也产生高次谐波,可能没跃动电流,产生谐波分布也较恒定。(这里可引发对电源线的思考…………现先不去考虑,还是先努力记忆下下面的问题)

我的疑问是:谐波产生了,不干预它,能快速衰减吗?记得中学时物理老师告诉过我是不会的。
最后编辑Real 最后编辑于 2015-11-09 10:24:33
TOP
55#

原帖由 哆蕊咪 于 2015/11/8 22:53:00 发表
镁声兄不是要转行搞咸菜开发吧。

哈哈,本来都不是本行,何来转行?所有和音响有关的东东,我都感兴趣,都想探究其中的诀窍。
.
.
————每一支导体,每一套钉垫,内部都潜藏着小小的精灵,只要找到并解除她的束缚,她就会为您深情地歌唱————.
.

.
.
.
TOP
56#

就像厨师一样,这个行业靠的是经验,没什么理论可言的。即便有一大堆金属物理学的理论知识也没用,照样也做不出来的。
TOP
57#

    有了好的导体,就要选择绝缘体。绝缘体绝非套根胶管这么简单,不同的绝缘体,影响着线材的分布电容和传输速度,几乎像EQ一样改变着线材的声音。例如PVC,介电常数比较高,而且随着频率而改变,是绝对不能用于发烧线材的。最好的材料是发泡铁氟龙和发泡PE,介电常数低至1.5以下,而且不随频率变化,所以不会带来染色。可惜的是,能做小直径发泡铁氟龙和发泡PE管子的厂家很少,更没有成品,必须要花大价钱批量定做,反复修改。但既然要diy理想的线材,再多困难都要去克服!

  


最后编辑镁声绕梁 最后编辑于 2015-11-30 08:50:14
.
.
————每一支导体,每一套钉垫,内部都潜藏着小小的精灵,只要找到并解除她的束缚,她就会为您深情地歌唱————.
.

.
.
.
TOP
58#

留个脚印来学习!
TOP
59#

        导体和屏蔽确定了,就是编织结构,杂波吸收、屏蔽和接地的处理了。由于其中的诀窍实在太多,先发一篇我之前写的相关文章供参考,有时间再细说。

        先声明一点,这篇文章写得比较早,有些观点还有局限性,后来又做了一些实验,个别观点有了新的看法。所以小文仅供参考,不值得咬文嚼字进行批判。

    音响系统的屏蔽、吸波与接地

玩音响,屏蔽和接地是最难以掌握的。一个原因是屏蔽和接地需要熟悉电工学、电磁学、甚至是电动力学方面的知识;另一个原因是不同的音响系统,同一系统不同的环节,对屏蔽与接地的敏感程度和要求是不同的,难有一蹴而就的方案。当系统采用了合适而且正确的接地方案之后,声音的提升是非常明显的,可以使音乐背景更黑、结像更鲜明、动态更大、音乐表现力更好。所以,即使屏蔽和接地似乎难以捉摸,但老烧们往往对此投入极大的精力去尝试对比。


一套音响系统,从大件到线材,都工作于无所不在的电磁场中。既受电磁环境的影响,也往外辐射电磁干扰。音源、前级、后级、排插、线材,其接收和辐射电磁波的特性是不同,因此往往要采用不同的屏蔽、吸波和接地方案。从这个方向入手,可以少走弯路,尽快掌握这一调声技巧。


一、排插


排插主要工作于50Hz的工频频率,属于低频范畴。对于低频,应该以静磁防护为主。磁导率高的材料的屏蔽效果是最好的。对于50Hz的电磁波的屏蔽,如果采用紫铜,需要9.45mm的厚度,采用铝材,需要11.67mm的厚度,而采用导磁效果好的铁板,仅需要0.17mm的厚度。因此,从屏蔽效果来说,用1-2mm的铁板做排插外壳就足够了,铸铁有良好的减振特性,综合效果会更好。至于很多发烧友用紫铜或者铝锭铣出排插,会带来不同的音染,也许适合某些系统(大量金属引发的电磁感应和震荡听感上会有泛音增加的感觉),但用多了,会影响解析力和乐器真实的质感。(也正是这个原因,国外一些顶级排插采用非金属材质来制作。)


虽然排插主要工作于50Hz,但供电系统输送来的电力不可避免会有射频干扰,同时器材工作时也会产生高频杂波反射回排插。如果杂波不能得到有效吸收,会在排插内反射震荡,造成声音的失真。所以有些烧友发现在排插内装入包好的石英砂、电气石、石墨、碳粉,声音更好,也是利用了这些物料的吸波特性。而某进口品牌的旗舰排插,内部贴有一片专业吸波材料,吸收的频宽更加科学合理,声底更加宁静。


二、音源


现在数字音源大行其道,无论是CDSACDPC-HIFI,工作时都会产生大量高频杂波,通过电源线、排插,对其他器材产生干扰。这种干扰也许不是耳朵可闻的噪声,却会恶化其他器材的工作状况,产生失真。可以做个试验,拿一台廉价的DVD机子插到音响系统空余的排插口上,一开机就能听出区别。


如果有条件,应该把数字音源独立使用一条电源专线;如果没有拉多路专线,那就在排插上再接一个排插,专门用于数字音源。多经过一个排插的传导,高频杂波可以得到一定程度的衰减。


数字音源专用的排插,需要提供的功率不算大,可以考虑采用高品质的滤波插座或者电源处理器,一方面可以提高供电的质量,另一方面可以吸收消减数字音源产生的高频杂波。台湾某音响品牌基于同样的思路,从镀层和绝缘上做文章,甚至开发了数字音源专用的插座芯,效果不同凡响。


三、功放


前级主要处理弱信号,自身产生的干扰较低,但对于外来干扰比较敏感;后级恰恰相反,自身产生的干扰比较大,对于外来干扰不算敏感。对于同一个品牌的前后级组合,两者可以共用一个插座,以实现原厂设计的接地流程,对于不同品牌的前级后级,最好分开不同的插座或专线,以便于调整地线的接地点。


四、单点接地


很多烧友已经知道,音响系统应该采取单点接地。但单点接地的含义很广,同时又有不同的实现方式,几乎每种方式都有不同的效果。在这里,镁声把自己摸索总结的接地法说一说。需要强调的是:为了好声,某些方法也许不符合安全规程。希望烧友们在试验的时候,一定要确认自己的器材处于安全性良好的工作状态,并咨询或委托专业电工操作。

1、地线质量


地线质量一个指标是接地电阻,另一个指标是地线噪声,这两个指标都需要用专业仪器测量。但利用万用表也可以对地线质量做一个初步判断。拔掉电源专线上所有的器材,分别测量火线--地线,火线零线,零线地线之间的交流电压,如果前两者都是220v左右,零地之间电压为零或者小于1V,那说明地线基本正常,可以使用。如果大于1V,那就要做特别的处理(后面的文章中会继续介绍)。

2、器材外壳的接地情况


根据3C标准,所有金属外壳的家用电器,外壳都必须接地。但也有某些进口器材外壳并没有直接接地。把器材上所有的电源线、信号线都拔掉,用万用表测量电源尾座地极和外壳(金属螺丝)的电阻,小于2欧的是直接接地,有几十欧的是通过电阻接地。

3、插上信号线之后的接地情况


把系统正常使用所需的信号线插上,测量各器材外壳之间的电阻。如果都小于2欧,那说明所有器材外壳是通过信号线的地极(屏蔽层)直通的,可以采取某件器材接地,其他器材浮地的单点接地方案。如果某件器材外壳和其他器材不导通,该件器材必须同时接地。

4、接地点的选择


至此,已经初步知道自己系统每件器材电源地、外壳、信号地是如何导通的。可以分别试听音源、前级、后级单点接地的效果。由于某些发烧电源线是采用不同地线材质结构来调声,地线浮起后效果会大打折扣,所以试验时尽量采用几条相同的电源线,最好是跟机线,避免误判。


以笔者调整过的系统来看,接地点选在音源、前级、后级,都有出好声的案例,但多数是后级单点接地比较好声。有时取不同的接地点声音各有千秋难分高下,那就可以保留两套方案,利用双掷闸刀进行切换,以适应播放不同的曲目。


五、吸波


前文说到,音响器材工作于复杂的电磁环境中,利用吸波材料吸收电磁杂波可以明显地改变声音。很多效果神奇的调音配件都是利用了这个原理。例如各种品牌的接地盒,利用特定的材料组合吸收杂波、模拟大地的等电位;某海绵线托含有碳粉,可以吸收线材内信号传输过程辐射出的电磁波,避免回授效应;利用复合吸波树脂材料代替塑胶,制作插接件的绝缘部分等等。


碳粉、铁氧体、导电纤维都是良好的吸波材料,价格低廉。动手能力强的烧友可以买一些回来自己DIY。但不同吸波材料吸收的频宽各不相同,需要合理搭配使用。有的材料高频吸收过多,会让小提琴的声音变成中提琴。有的材料用了声底宁静,但会变瘦不鲜活。还是那句话:调声的方法容易掌握,对声音的理解和平衡度的把握才是真正体现发烧友水平高低的地方。


.
.
————每一支导体,每一套钉垫,内部都潜藏着小小的精灵,只要找到并解除她的束缚,她就会为您深情地歌唱————.
.

.
.
.
TOP
60#

好帖,学习了!
以闲为自在,将寿补蹉跎。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