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345678910» / 196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浅谈超距与侧滑(结论在130页) [复制链接]

查看: 636332|回复: 1950
61#

该用户帖子内容已被屏蔽
TOP
62#

回复 59# Real 的帖子

早就说过支点臂在正常寻迹时这个零距根本不存在。
标出来只是让大家知道还存在这种状态,也为了更好地解释切线的方向。
TOP
63#

回复 62# 阿杰 的帖子

分析时
三种状态应用三支臂来模拟
TOP
64#

原帖由 what? 于 2014-4-17 19:45:00 发表
[quote] 原帖由 consequence 于 2014-4-17 18:36:00 发表
[quote] 原帖由 阿杰 于 2014-4-17 18:02:00 发表
有了前面的那个示意图,这个就好交代了。
这个帖子上所有的文字说明,仅限于这个支点以及这个圆,其他的圆按此注解类推。
针尖落在切点为零距,落在绿色部分为负距,落在蓝色部分为超距。
可以明显地


很明显,这两个"零距"定义完全不同,你看清楚点,阿杰的图唱针过不过唱片轴心 ?
倾谈音响 品味音乐 www.hiendlife.com,极品人生.
TOP
65#

感觉楼主这不是在考玩黑胶的心得,而是在考语文、美术
喜欢音响和音乐而不发烧。
TOP
66#

那行,大家觉得如何标注这个点?
反正问题的关键是切线的方向,并不在这里。
TOP
67#

32 #的视频

把唱头移到超距=0、》0、《0
三种情况来做
TOP
68#

原帖由 阿杰 于 2014-4-17 20:00:00 发表
那行,大家觉得如何标注这个点?
反正问题的关键是切线的方向,并不在这里。


真画出超距=0时,任何点都相切
TOP
69#

我觉得需要澄清 零距,超距,负距的定义和概念再往下讨论,否则连基本概念都不统一...谈何讨论交流.
倾谈音响 品味音乐 www.hiendlife.com,极品人生.
TOP
70#

原帖由 Real 于 2014-4-17 19:56:00 发表
分析时
三种状态应用三支臂来模拟


我用动态有效长度可变式唱臂来分析行吗?
我有考虑过这种原理的设计,不采用补偿角,有效长度在外圈正切时最短,在寻迹过程中慢慢增加,到内圈正切时最长。
整个寻迹过程中处于无补偿角正切,无侧滑力产生,是支点臂寻迹的最高境界。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