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关于黑胶播放过程中侧滑力的详细解析----摘录一篇国外的权威研究... [复制链接]

查看: 27313|回复: 51
31#

用了楼主开发的黑胶规尺,确实更加精准,声音也有所提升,建议大家都能用到,就是调整好后尺子就闲置了,有点浪费,呵呵
LP:micro bl-91  唱臂:KUZMA  唱头:FR 1MK3
CD: DENON 961FA
PRE:柏林之声 897
AMP:MC2   1250
SPE:   丹拿S5.4

线材:范登豪 D501S,天仙配,高度风SPK-X7
TOP
32#

回复 30# 天藏 的帖子

其它不用看,看那里的全部的译文和评注就可。
唱臂的调节及原理

http://www.hiendlife.com/x1/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8973&extra=page%3D1
TOP
33#

原帖由 redsox 于 2014-4-16 11:13:00 发表
其它不用看,看那里的全部的译文和评注就可。


你说的对,我在计算中引用补偿角这个说法有误,实际有循迹误差,我会对我的数据做出修正,非常感谢。


www.jasmineaudio.net
TOP
34#

看下图对照你的图。


http://www.hiendlife.com/x1/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8973&extra=page%3D1&page=36



人家的14.3cm/sec peak不是假设的。
最后编辑redsox 最后编辑于 2014-04-16 21:46:06
唱臂的调节及原理

http://www.hiendlife.com/x1/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8973&extra=page%3D1
TOP
35#

原帖由 redsox 于 2014-4-16 21:45:00 发表
看下图对照你的图。


[url=http://www.hiendlife.com/x1/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8973&extra=page%3D1&page=36]http://www.hiendlife.com/x1/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8973&extra=page%


这条蓝线是我自己推测的,标题也是对摩擦力的推测。作者在椭圆针尖的那张图中并没有14.3cm/sec peak的测试曲线。但从他图中可以看出,调制速度的变化在椭圆针尖的情况下,对侧滑力的影响不如圆形针尖大,可以说影响小得多,我在最大调制速度和调制速度为零的两条曲线之间取一条中间值作为推测依据有问题吗?
www.jasmineaudio.net
TOP
36#

唱头不同针型的摩擦力变化


Kogan的测试数据反映出椭圆针尖与圆形针尖的侧滑力有很大区别,椭圆针尖的唱头侧滑力比圆形针尖的唱头大,前者大约是后者的1.6倍。这主要是由于不同针型与黑胶唱片坑纹的两壁接触面不一样大造成的。看下面的图,







由于接触面积大,所以摩擦力也大,这个应该不难理解。
所以设置抗侧滑力时,除了要考虑针压外,还要考虑所用针型。现在大多数唱臂的抗侧滑力设置装置是没有区分针型的。
www.jasmineaudio.net
TOP
37#

“测试结果说明,有抗侧滑力的唱针循迹能力要比无抗侧滑力的唱针强20%~25%。作者在文中提到,在无抗侧滑力的情况下,有一种办法可以增加唱针的循迹能力,那就是增加针压。与有抗侧滑力的唱针相比,要达到同样的循迹能力,针压要增加1~1.5g.”

有抗侧滑力的唱针循迹能力要比无抗侧滑力的唱针强?
我对作者的这个结论持相反意见。理由源以前年做的一项加抗侧滑和不加这两种方式的对比,以前在帖子里有描述过。


在其他条件都相同的情况下,针压尽量调轻到仅能正常循迹,加上抗侧滑以后马上就跳槽。而原本有加抗侧滑同样把针压调至仅能正常循迹的情况下,卸掉抗侧滑却安然无恙。这足以说明抗侧滑加上以后循迹变得更加困难,需要增大针压才能保证正确循迹。


试验非常简单,仅需几分钟,也无需动到超距和补偿角,不会有重新调试这些的麻烦,有兴趣的朋友可以试一试,看看是否如此。
喜欢音响和音乐而不发烧。
TOP
38#





仔细看上面这张图,1. 唱头被装在一只SME唱臂上测试, 2. 左边的小图是没有加抗侧滑力的状态,明显看到唱头的下层和上层是错位的。右边这张是加了合适的抗侧滑力的状态。

还有上面的两个图也很诡异。我们假设唱针与沟槽摩擦后产生了侧滑力,毫无疑问这个侧滑力是作用在唱针上,而不是作用在这个特殊唱头的上半部分。为何上半部分会错位呢?难道侧滑力有隔山打牛的神功?求解惑。
喜欢音响和音乐而不发烧。
TOP
39#

原帖由 what? 于 2014-4-20 3:06:00 发表




[size=1
这个图是正确的,你可以找一个阻尼胶比较软的唱头做实验就知道了,当没加侧滑力时受到向内的力比较大,针尖被唱片沟纹牵扯住,但整体唱臂受到向内力的影响产生惯性,就像开车时来个急刹车的道理一样,车虽然刹住了,但乘客还有向前冲的惯性,所以一般不加侧滑力的唱头久而久之会发现针杆会向右边倾斜,而如果侧滑力加得过于大的会向另一边倾斜
留声机脑壳淘宝黑胶唱片店http://shop102175991.taobao.com/
网络室内设计http://www.shejiben.com/sjs/1126466/case/
TOP
40#

LINN 12配SME3009臂声音如何?印象中LINN 12一般配自家唱臂。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