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blog.sina.com.cn/s/blog_973e2dcc01019b7h.html假设:一个密闭的听音室,它的长宽高比例大小和容积是固定的。
1. 高中低频量感的平衡。
体现在金字塔分布上。
2. 密度的平衡:重量感。
密度高到一定程度,是否出现爆满现象?是否出现呆滞感,活生感下降?好比一杯水,当满了就会往外泄?
3. 音场结像的平衡:音场位置、宽度、深度、乐器与人声的大小比例平衡。
结像过大,大到一定程度,结像是否出现重叠?
4. 速度和控制力。
速度过快,是否音乐性下降?控制力过强,是否声音会偏紧?松容度欠缺?
5. 音箱摆位的平衡。
6. 器材的垫材和线材使用的平衡。
7. 器材配搭的平衡。
8. 音乐性和音响性的平衡。
...
“平衡”=“恰到好处”,“够用就好”,“物尽其用”,“钱用在刀口上”,这些关键词才是我的发烧理念和行动准则。
周末拜访一烧友,主人为追求高密度,用了两对喇叭线(最多时同时用了三对),并重新摆位,密度的确提高了很多,但音场全打乱了...,密度的过足,音场失去深度,乐器,人声没有了前后分离的距离感!同时失去了空气感。主人的环境和器材已够高班的了,见这:
http://blog.sina.com.cn/s/blog_973e2dcc01011zkz.html显然,当水杯已满时...,物尽其用、够用就好!
音响的调校,音场的营造放首位!正确的音场归根到底还是个“平衡”的问题,需诸多方面的配合。
1.音场形状:
音场是指器材所再生的乐团排列形状。由于受到频率响应曲线分布不均匀以及喇叭指向性、房间声波反射条件的影响,有些音场是内凹形的、有些是宽度大于深度的;有些是深度大于宽度的;有些音场形状就是四四方方。理想的音场形状当然要与录音时的原样符合。
2.音场位置:
包括音场的前、后、高、低。有些器材会使整个音场向聆听者逼近;有些则后退。有些音场听起来会觉得浮在半空中;有些则又像坐在音乐厅的二楼看舞台一般。形成音场位置的原因很多,像喇叭的摆位与频率响应的均匀与否皆为重大影响因素。
一个理想的音场位置应该如何呢?低音提琴、大提琴的声音应从较低的地方出来,小提琴的位置比低音提琴及大提琴高;如果录音时乐团有前低后高的排列时,音场内也要有前低后高的模样出现。像铜管就极有可能位置较高。至于整个音场的高度?坐着时两眼平视的高度应该是音场的略低高度。换句话说,小提琴应该在视线以上,大提琴、低音提琴应在视线下。铜管至少要与小提琴等高或更高。至于音场的前、后位置应该在那里?应该在「喇叭前沿一线」开始往后延伸。当然,这种最理想的音场位置不容易求得,因为它与聆听软体也有极大的关系。通常,从喇叭后沿一线往后延伸比较容易求得,不过,不能「后缩」得太多。
3.音场深度:
与「音场宽度」一样,真正的「音场深度」指的是音场中最前一线乐器与最后一线乐器的距离。换句话说,它极可能是指小提琴与大鼓、定音鼓之间的距离。有些器材或环境由于中低频或低频过多,因此大鼓与定音鼓的位置会前冲,此时,音场的深度当然很差。有些音场的位置向后缩,结果被误以为音场的深度很好,那是错误的。我相信,只要把握住「小提琴到定音鼓、大鼓之间的距离」这句话就不会错了。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