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2021222324252627» / 37
发新话题

168挺有意思!----------浅议网上交流 【谢绝“老... [复制链接]

查看: 65620|回复: 362
231#

回复 225# 八先生 的帖子

音箱都存在一定程度的相位失真,这方面B&W公司的现代音箱设计上的确有一些优势,箱体圆弧设计降低了障板的指向反射面积,异曲同工地降低了前障板的早期反射失真(能与直达声叠加引起相位失真),高音单元独立出来安装几乎完全解决了前障板早期反射失真的问题,是一个非常好的设计理念。由于高音单元采用金属振膜,在超高频段容易出现强烈的谐振峰,可能这是引起高频听感不够细腻自然的主要原因之一。

下面提供一段关于金属振膜高音扬声器评测的短文供参考,是一个外老写的。

金属球顶高音

80年代中期德国在冶金技术上的进展(ELAC 和MB公司)使得薄型钛,铝球顶诞生,现在德国,挪威和法国有多家厂商可以供应此类单元。它们的声音可以做到非常透明,假如设计得当其表现与静电式扬声器不相上下。

其缺点在于欠缺自阻尼,但铝膜在超声波频段的性能要比钛膜略胜一筹。在现阶段,所有的金属球顶高音单元都具有显著的超声波段峰值,其幅度从3dB(优秀的)到12dB(一般的)不等。

……………………
最后编辑松香味 最后编辑于 2011-10-05 23:32:01
对于音响器材来说:绝对“理想的、忠实地还原”是没有的,也是做不到的;我们只是在朝着“音响器材各自应该具备的基本性能”方面尽量努力,使其各尽其责而已。目的就是尽可能地做到“理想的、忠实地还原”。
TOP
232#

原帖由 我爱LP 于 2011-10-5 23:14:00 发表
讲到信息量、音场这些元素,我发觉其实很多烧友都不怎么看重。记得高盈有一档卖西电等古董器材,用几瓦的古董胆机推一对硕大无朋的古董号角喇叭,足有4-5个电冰箱的宽度,高度就直顶到天花板了,店主经常用一些6-70年代国外流行来示范,声音嘛无疑是挺讨好耳朵的,特别是中低频,就是嘴型大得有点过分,有次我要求店主播只古典的CD来听听,结果当然是不怎么样了,神马信息量、音场都是浮云。不过这家店的生意却不差,而且


其实问题在于发烧友自己,绝大部分发烧友对声音的认识还是停留在感性阶段,典型的表现就是用一大推虚无缥缈的形容词来描述声音特性,比如说什么“湿润感”之类,让人摸不着头脑。这个阶段的发烧友会比较关注器材的档次,品牌和血统,通常会简单地以器材价值来评估声音效果。
TOP
233#

就唱针尺寸而言,信息量多数服从唱头价格
TOP
234#

原帖由 Dr kuang 于 2011-10-5 23:17:00 发表
对楼上松香味大侠关于信息量和音场关系不大的说法举双手反对。
我自己实际的经验是:当一套器材(包括声学空间,摆位,器材搭配)设置达到比较准确的状态时,音源信息量的变化对音场的改变立竿见影。不要说换唱头影响这么严重的改变,只是更换一对声源到前级的讯号线,音场就已经会有极大的变化了。


换信号线导致的音场变化主要原因是换上去的信号线相位更好了,信息量更大只是次要因素。
逗你玩儿
TOP
235#

原帖由 cj 于 2011-10-5 23:37:00 发表
就唱针尺寸而言,信息量多数服从唱头价格


非也,这个要符合“同一品牌”这个前提条件。至于不同品牌之间,价格和信息量并不完全相关,不少贵价唱头是以音色为卖点的。
TOP
236#

其实问题在于发烧友自己,绝大部分发烧友对声音的认识还是停留在感性阶段,典型的表现就是用一大推虚无缥缈的形容词来描述声音特性,比如说什么“湿润感”之类,让人摸不着头脑。这个阶段的发烧友会比较关注器材的档次,品牌和血统,通常会简单地以器材价值来评估声音效果
---------------
缺乏现场聆听经验
TOP
237#

原帖由 Dr kuang 于 2011-10-5 23:17:00 发表
对楼上松香味大侠关于信息量和音场关系不大的说法举双手反对。
我自己实际的经验是:当一套器材(包括声学空间,摆位,器材搭配)设置达到比较准确的状态时,音源信息量的变化对音场的改变立竿见影。不要说换唱头影响这么严重的改变,只是更换一对声源到前级的讯号线,音场就已经会有极大的变化了。

只是更换一对声源到前级的讯号线,音场就已经会有极大的变化了。这句话非常对,我遇到的情况即使更换一条电源线都会如此,原因到底在哪里?是信息量多少的改变引起吗?大家不妨另外开贴讨论,我一定去关注支持。
对于音响器材来说:绝对“理想的、忠实地还原”是没有的,也是做不到的;我们只是在朝着“音响器材各自应该具备的基本性能”方面尽量努力,使其各尽其责而已。目的就是尽可能地做到“理想的、忠实地还原”。
TOP
238#

换信号线导致的音场变化主要原因是换上去的信号线相位更好了,信息量更大只是次要因素。
-------------
发烧线牺牲平衡度做特别音色
TOP
239#

回复 234# ray_ji 的帖子

“换信号线导致的音场变化主要原因是换上去的信号线相位更好了,信息量更大只是次要因素。”
老实说,我对咸菜的材料和构造和声音关系是一知半解,但我觉得您得出上面这个结论好像可能在前面加上“我觉得”会比较合理些?
TOP
240#

更换换信号线导致的音信息量场变化(变化非改善),是发烧线牺牲平衡度做特别音色的结果 ,
TOP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