帐号 注册
密码 登录
登录或注册新用户,开通自己的个人中心
开心果
原帖由 松香味 于 2011-9-23 13:16:00 发表 原帖由 开心果 于 2011-9-23 13:06:00 发表侧滑力的产生,几位高手已经说清楚了,如果说已经象1+1=2那样是常识了,也许有点过分。不明白你还想保留什么观点。 再说一次也许你还是装糊涂~~~~~~~我前面的观点是:上面两个图都忽略了向心力,“图解
原帖由 开心果 于 2011-9-23 13:06:00 发表侧滑力的产生,几位高手已经说清楚了,如果说已经象1+1=2那样是常识了,也许有点过分。不明白你还想保留什么观点。
JWang
36.8℃
原帖由 LP 于 2011-9-23 19:47:00 发表 原帖由 中山张 于 2011-9-23 18:37:00 发表科幻片........了,黑胶系统运用洗衣机原理!!好耶............饮番杯茶先!!这个好茶呀!我不客气了。还有那白胎青花瓷幸福茶杯我也喜欢!
原帖由 中山张 于 2011-9-23 18:37:00 发表科幻片........了,黑胶系统运用洗衣机原理!!好耶............饮番杯茶先!!
原帖由 LP 于 2011-9-23 20:04:00 发表 原帖由 阿杰 于 2011-9-23 16:48:00 发表 原帖由 中山张 于 2011-9-23 0:30:00 发表您好LP兄!请问:当时您用这种唱机时,还记得是那一 那时候的翡翠牌唱机应该是在中山六路粤华街口附近购买的,大概是85年左右的事。当年我也在超波买了一台中华206唱机,唱头是压电陶瓷的,为此还托香港的亲戚买了一只audio-technica的AT11 MM唱头换上去。算算 二兄:阿杰确是老手来的,那时有个AT11 MM唱头好了不起,真是的!!!。我是在你讲的店买的,时间是84年,现还保存该机的说明书,那机在2000年才送人了,是我妈一直保留着,她说:我留着是你的心血成果。那是组合机,全是我自装的,有黑胶唱盘,双卡磁带,立体收音机,灯光的等,还留有可放50张黑胶唱片的格,2个12寸底音三路分音音箱,整机为落地式。
原帖由 阿杰 于 2011-9-23 16:48:00 发表 原帖由 中山张 于 2011-9-23 0:30:00 发表您好LP兄!请问:当时您用这种唱机时,还记得是那一 那时候的翡翠牌唱机应该是在中山六路粤华街口附近购买的,大概是85年左右的事。当年我也在超波买了一台中华206唱机,唱头是压电陶瓷的,为此还托香港的亲戚买了一只audio-technica的AT11 MM唱头换上去。算算
原帖由 中山张 于 2011-9-23 0:30:00 发表您好LP兄!请问:当时您用这种唱机时,还记得是那一
阿杰
原帖由 jacky70 于 2011-9-23 18:10:00 发表看来你也是文科出身.圆周运动没有离心力吗?针尖和唱片之间的作用力,无非是唱头重力,离心力,摩擦力,空气阻力,说起来麻烦,其实很容易理解.
原帖由 松香味 于 2011-9-24 0:34:00 发表要证明这个正切臂轨道摩擦系数仍然较高,具体方法是:用一条细长软线系上一个小吊锤,为了获得较高精确度,小吊锤质量不宜太大,一克左右就可以了,而细长软线长度不小于50cm,且细长软线的质量与小吊锤的质量相比可以达到“忽略不计”的程度。在【平行唱臂轨道】的上方高约50cm处【牢固】架设一把钢尺,系上一个小吊锤的细长软线另一端用【活结】的方式绑到平行唱
原帖由 开心果 于 2011-9-24 9:57:00 发表昨晚看到这试验,只因网速太慢,无法回复。阿杰兄,你的试验不能证明什么。试验唱头不动,一种情况是,没有侧滑力,所以它不动。另一种情况是有侧滑力,但该侧滑力小于滑轮组的静摩擦力,所以它也不动。所以这个试验不能证明什么。
原帖由 JWang 于 2011-9-24 11:08:00 发表怎么才可在点臂上看到侧滑力呢?很简单。首先去掉抗侧滑的装置,然后把臂后的重量调至为唱头悬在空中不下掉为止。这时臂会向内摆动,这就是侧滑力在起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