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slie
- 论坛博士后
- 19720110
- 27155
- 28495
- 2003-01-24
|
66#
t
T
发表于 2011-04-11 15:04
|只看楼主
怎样教他们精打细算买音响
分类:
2010/03/03 21:54

 细读此文,纵然不能使你立刻成为专家,但临阵磨枪...... 联考过了很可能就会有人求教你──当然是音响技术的长期读者──选购音响的诀窍及方法,虽然你也装过或修过几部扩大机,但走进琳琅满目的音响店真的就能做一明智的选择吗?为免于你「误人子弟」,我们特请苏天豪先生赶译此文,希你尽速熟读以备不时之需,使你的后进老弟心服口服!
──编辑部 假如有这么一天,我们突然想到要对市售音响器材各机型间搭配组合的可能性加以分析的话,此时就算我们把这个分析的范畴限制在有限的购买预算中,也可以看出下述的统计不是开玩笑的:例如我们假设买扩大机的预算是100英镑(约为8.500元台币),唱盘是80英镑,唱头是20英镑,而扬声器、调谐器和卡式录音座则为100英镑,在这种预算范围中,音响店可以提供的厂牌和机型(以唱头为例,能有27种之多,唱盘也不下于21种),以其搭配的可能性依排列组合算来,可以有五千二百万套的组合(正确的数字是52.436.160)!如果说要一套一套的去试听,就算你每一套都只听上5分钟,也要499年才听得出一个结果来! 当然我们不可能有这种美国时间来这么做,故而本文的目的就是要替你省下那些你听不出结果的时间。 而我们一切说明的出发点,都是出自你所要的只是一套「物有所值」的音响的假设,换句话说,是要能让你觉得赏心悦目,又不致有得不偿失的感觉。 首先我们要声明一点,以下数章并不是为了那些爱凑热闹的角色而写的。 坦白的说,如果你对音响器材的选择完全基于有多少个旋钮、多少种指示、用的是红灯或绿灯,那么你就全然不该买这本杂志。 诚然,精美的外观对诸多挑剔的音响专家也有某种程度的影响,但是如果所发出来的声音不忍卒闻的话,也无济于事。 我们也不打算向你推荐这么一套器材,如果你买了就会在亲友间出名,或许我们所推介的器材会使人印象深刻,但绝不是因为其外形像协和机的座舱般动人,或是像出自设计中心般有来头,其动人的原因必然在于再生出来的音响效果能让人瞿然端坐。 但这又不是因为其高音使人如坐针毡般猛烈,或是低音如地震般惊天动地,而是因为再生出来的声音能完全临摹现场的音乐;而音质也能和乐器所奏出来的极为类似,每一个音符都能清晰的表现出来,并能有空间感和透明感,同时也要让人充分有圆润和临场的感受。 由于空间和文字所造成距离的限制,我们对你的助益有限,因此一切完全要靠你自己和你所选择的音响经销商来做决定。 而在此我们所能告诉你的是如何在琳琅满目的机种中去芜存菁,及如何缩小一些诉诸耳朵的选择差距(包括售货员基于本身利益所在而施加于你的压力);以前我们提过,但是值得一再重复,那就是哪怕贵一点,也要选一间好一点的音响经销店(最好是由同好们所推荐的),能提供充分的解说,特别是能让你带回去试用一阵子。 同时,多花一点钱而使整个系统得以正确组合起来,也是值得的。 另一个要点是:不要重金买进整套音响,却又吝于区区而用上一些别脚的导线和插头,妥当采用一切附件,不仅能使器材免于受损,更不会有哼声、嗡嗡声、爆裂声,以及「哎呀!怎么只有一个喇叭有声音!」等情事发生,同时还会使声音更加完美。
 I 扩大机 要选择合适的扩大机有两个方法,第一个方法是把所有的售价和你的扩大机预算相当的机种加以比较;另一个方法则可能比较符合你对品质的要求,即以输出功率为比较的著眼点。 现在,我们就从功率谈起,到底扩大机要有多大的输出功率才能配合你的聆赏环境呢?这可能是最大的症结所在,因而趁早弄清楚是极为重要的一点。 有一种简略的概算法,能轻易的评估出音响系统的功率需求,即每1.000立方呎(28.3立方公尺,而1坪约为3.305平方公尺)的室内容积,每声道就要有12到17瓦的输出。 由此而衍生出两点有待说明,其一为上述规则适用于Hi-Fi性能的追求,其二为各扬声器因系统设计不同,而使得感度或效率不一而足。 严格说来,这两点之间是相互关连的,但是我们可以很明显的看出一点,即功率大一点远胜过小一点。 因此要决定扩大机的功率也不太简单,坦白说,每声道低于9瓦的输出,就不足以在毫无失真的情形下,能有应付音乐中渐强音的功率余裕。 然而,在做成任合选择时,你认为扩大机该有多大的音量,心里还是要有个数,如果你一定要一个绝对的准则,我们只好坚持到底的说最少有8瓦,而较为适当的数字是每1.000立方呎的室内,每声道要有12到17瓦。 现在再来说明一下和功率有关的一点,功率扩大机的额定功率是由制造厂家所订定的,要知道各家的说法概不相同,对门外汉而言极易引起困惑。 大多数的扩大机其功率表示法是在某特定负载阻抗下的均方根(rms)值,此一特定阻抗通常是8欧姆,要注意4欧姆阻抗的功率值如不是用在4欧姆的扬声器上(事实上大多数的扬声器都是标称8欧姆的),而用来推动8欧姆的扬声器时,输出功率会显著的下降。 同时要注意一些峰值功率(peak power)、总功率(total power)、及音乐功率(music power)等说法,比起我们用来比较扩大机性能的「均方根(有效)功率」而言,会比较少──有时差得很多。 至于说扩大机面板上的控制旋钮,通常应当有低音(bass)和高音(treble)的音质控制,有时候还会有辘声滤除电路(滤掉唱盘所生的辘声),以及刮声滤除电路(滤除高频的杂音──特别是唱片上刮痕所生者)。 在规格表上你同时还会看到「频率响应」等诸如此类的新奇名词,在此也一并说明一下。 频率响应的数值应当在20Hz到20.000Hz(20KHz)的范围内,其宽限的程度是-3dB,如果能比-3dB还好,好比说是20~20KHz -1dB,则就更加不错了;信号杂音比(讯噪比)最少要有50dB,如果能有60dB更好;串音当有40dB,50dB则更好;失真在1%左右还是可以接受的,但是仍和失真的种类有关,举例来说,有一种失真称做交越失真,就是极为令人不快的,而由于制造厂家和评论家们都不太重视这种失真,是以最好选择低于1%的机种,同时在买进以前要反覆的以各种音量试听。 某些扩大机上还有一种「响度控制」的装置,尽管说这不一定是必需的,但如果电路设计恰当的话也是极为有用的,这种观念是在低音量时提升低音和高音,来配合人耳的听觉特性,以期获致更自然的效果,有时候这种装置和音量控制连动的,音量调低后就自动做必要的提升。 实际品质的测试是就整个系统听出来的,故而某一项组件工作不当时,整个系统就无法正常工作,也不能获得预期的效果了。 在做成决定前,要牢记在心一旦买进后就要步入Hi-Fi的境地,故而一定要确实的去试听,并且要尽可能的吹毛求疵,其著眼点是要尽量避免做出错误的决定,以免买了不久就又要开始考虑换机或升级的花费,如果你认为在某些方面多加投资就能获致更多改进,则不妨放心去做,因为到底要听美好音响的是你自己的耳朵,所得的乐趣也是你自己的,故而最好能一劳永逸,从一而终的只做一次选择就好。 II 调谐器和天线 想要有良好的立体声调频接收,一定要有良好的调频天线装置,就算你住在电台的发射天线附近,在阁楼或屋顶上装一具天线也是明智之举,至少也要装一具3节的八木天线,但如果距离发射天线35英哩以上时,就应该装4节或6节的。 仅仅是在室内装一条简陋的偶极子天线是不太好的,因为你不仅可能收不到合适的立体声信号,更可能因为过往的车辆、温度调节装置及电器开关等而引起干扰。 连接天线的导线不是同轴(75欧姆)式的,就是双线(300欧姆)式的。 同轴的馈线通常有一个特殊的插头连接,才能插入调谐器的75欧姆天线端子,有些调谐器或收音扩大机是兼有75欧姆同轴电缆式或300欧姆平衡式两种输入端子的。 但是有些机型则因地区特性而只有两者之一,由于两者之间不能互换,按错了不同阻抗的端子,感度会降低,信号弱的电台杂音更多;我们最近曾测试过一种机型,由于严重的设计误差,300欧姆输入端的感度竟然比75欧姆端低上20多dB。 如果你只对接收本地电台的广播感兴趣,那么你就无须太过担忧调频单元的输入感度,但是如果你想要收到较远的电台,感度就得高一些了。 其典型的数值依IHF 30dB的表示法当为1.2uV,较差但仍可以接受的数值可能低至5uV,而等值的立体声感度要比单声低上24dB,例如说对前述30dB感度较高的接收机而言,其立体声感度为20uV,而感度较差的接收机,立体声感度是80uV。 同时你也要注意射频级的内调情形,遗憾的是评论家们都过于忽视此一数值,如果调谐器的射频内调特性差,在接收到两个或更多的强信号时,所生的内调现象就会在刻度盘上其他的位置接收到,在某些情形下,如果有强信号出现时,就不可能接收到任何若电台了,并在2个频道外产生混附效应。
 有时候你想收听一个极弱的电台,但却紧邻着一个极强的本地电台,此时你就要参照一下调谐器的邻近(adjacent)和相隔(alternate)频道的选择性。 有些接收机由于有极强的自动频率控制效果,实际上就不可能接收到紧临强信号旁的弱信号了,同时在某些情形下信号强的电台会对信号弱的电台产生干扰和噼啪声,因而无法收听,如果想要正常的收听到弱信号的电台,相隔频道的拒斥至少要有50dB,这种相隔频道测试是在强信号旁400KHz处完成的;如果你是住在机场附近,同时正位于繁忙航线的下方,你就该选一个假像拒斥比良好的调谐器,可以接受的数值通常都在65dB左右,就算有65dB的拒斥比,在刻度盘上某些电台位置的附近仍会有航空器所生的信号,约为6uV左右,故而干扰仍能听得出来。 有的评鉴会引用捕获率的数字,其优点为相当于调谐器能选择同一频率上信号强的电台,而拒斥信号弱电台的能力,此一数值对单声接收相当重要,当然对于立体声接收而言却是极为重要,捕获率有2dB或更好,就可以称之为优秀,反之比4dB还差的数字就有待加强了。 有许多评论家会列出限幅的临限电平,即在该点时调谐器有最大音频输出,过此再增加射频输入电平,输出也不会增加了,即令超过此限幅电平,嘶声电平会有可观的改善。 一个良好的调频接收机其临限电平大约和单声的IHF输入感度相当,故而任何有收听价值的广播其音频输出电平都是相等的;调谐器的失真特性也极为重要,因而仅仅说明单声道的失真数据是不够的,或者只是指出中心拒斥的立体声数据,即左右声道同时发射所测得的,也是不行的,有时候电台的广播中左右声道的偏移非常大,这个时候差一点的调谐器就会产生破裂声,特别是在该处的卜声为然,故而要注意广播信号中立体宽度部分中左声道或右声道单独的失真特性,调谐器在调近正中央的调谐点时,其失真也应当最低才对,有些调谐器的失真最低点和调谐中点相差很远,选购时要避之大吉,这个问题可以在收听一个强信号时找出来,即转动调谐钮以确定声音最佳点是落在失真能听出来的两点之间,此时调谐表也要指在最正确的调谐位置。 其他的规格要求 串音通常不会成为问题,尽管我们也曾碰到串音只有6dB的机种,简直不能输出立体声的信号,在整个音频范围内至少要有20dB的分离度,同时为了获致真正第一流的性能,调谐器最好能有优于30dB的分离度,特别是在中高频时为然,换句话说,在某些机种中,串音可能正是失真的来源而不是基本规格之一,这个时候宁可使串音的数字稍微差一点也无妨,以期能减少失真,然而某些工程师们,由于过于重视串音之为基本要件之一,因而忽略掉一味追求高分离度而引起的失真。 输入信号1mV时的信号杂音比(讯噪比)也是极为重要的性能之一,大多数的工程师是用CCIR(国际无线电通信咨询委员会)的加权滤波器来测试此一数值的,对一个合理设计的调谐器而言,上述滤波器所用的加权后其杂音幅度应该在峰值变动下至少62dB之处,而如果调谐器不致使有时会再广播中出现的杂音显著的增加时,此一数值应当优于-65dB。 哼声的电平相当低,故而对大输入信号所做的未加权讯噪比的测试也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幅度为-60dB的50Hz哼声在任何情形下都不致很明显,但是如果哼声的频率主要是100Hz或更高,例如说来自调整或滤波不良的电源供应单元,-60dB的数字不能算是很好,再音乐或说话中休止的音节时就会有高音调的哼声出现;立体声广播时的讯噪比大约有65dB就很理想了,但是很难于测试出来,这是由于用来测试的仪器必须能拒斥14KHz左右的频率,否则指示信号或多工线路动作信号会干扰测试,并使测试失准。 如果你对广播节目有录音的兴趣,你就该选一种有优良多工滤波电路的机型,对慢带速的卡式和盘式录音而言,为求有适切的滤除效果,其最低的拒斥能力至少要有-50dB,有的调谐器对指示信号的拒斥能力很差,因而在放音时会有啸叫声出现。 有些调谐旋钮做得很不灵活,但有的却做得很平滑,因而很容易调谐选台,同时有的旋钮更附有后座力的装置,能使调谐钮立即变换方向而无需稍做停顿,而再选购时可以利用几个著名的电台频率来检测调谐刻度的精确性,如果误差在200KHz以上时,这种刻度就不够精确了,但如果每一座电台都能在100KHz的误差范围以内,这部调谐器在这方面的性能就算良好的。 至于中波的性能,要注意中波和长波的频宽不能太尖,使得声音含混,选择性精细能改进对本地和外来电台间的鉴波能力,但是这样也自然会减少了收听较远处中波电台的乐趣;同时也要注意到最强的中波和长波信号不致使接收机过载;有的调幅单元是用棒状陶铁磁体天线,有的装在机内,有的则是装在机后的支架上,有时候这种支架式固定的,使得天线无法测向移动,但是如果能转动的话,就能接收到较弱的信号了。
 III 唱盘、唱臂和唱头 首先唱盘要能寂静的、速度恒定的转动,其次要能让唱头尽可能输出清晰、纯真的信号给扩大机,其速度要像磐石般稳定,不会有瞬间的震动;其三为不得将其本身特有的现象加诸于输出信号上。 转速的恒定性主要和供电电压有关,如果电压下降10%到15%,转速可望降低甚微,大多数的厂家都标明转速对电压变化能容忍的宽限程度。 如果唱盘附有测速仪以及转速微调控制,则真实的速度可经由调整而获致。 呜声和颤抖声,为唱盘转速时慢时快所致,也很重要,因为这种现象不仅会使唱片内含的实际信号失真,并会经由唱针而为唱头所拾取。 呜声可能是最为明显的,任何人听过钢琴持续的音符其音调吃力的时高时低波动后,无疑不需任何进一步证明就能确定这种现象最好是不要出现。 至于颤抖声虽然不十分明显,但也同样令人不快,这是由于其失真特性会使高频的音质粗糙及恶化,失去音乐再生时所必需的干净和自然的甜美,而一座质量重的唱盘,由于其转动时的动量较不可能受到干扰──其重量和质量使这种情形不致发生,可以克服这种现象。 呜声和颤抖声的数字(通称颤抖率)也当列入考虑,其数字在0.2%时堪称良好,0.1%就极为良好,0.05%时就是很优秀的产品。 辘声,是最为令人不快的低频噪音,在音乐中较寂静的小节中就可以听出来,特别是用低频响应延伸的扬声器来听时为然,其成因是来自不良的轴承或者马达的震动,透过唱盘而传至唱针。 皮带驱动式唱盘有助于解决上述问题,因为马达的震动大部分为软而有弹性的皮带所吸收,因而不易传到唱盘,但是有一种直接驱动的系统,是一种全然不同的设计,马达直接带动转盘,故而没有任何传动的机构。 然而,不管是哪一种系统,直接驱动式也好,皮带传动或惰轮是也好,都逃不了要一个良好的轴承来让唱盘转动。 优良的数字 所有规格表上列举出来的数字,如果不注明其测试的方法,则毫无明确意义可言,好比说辘声的数字标明为-50dB,并不能表示出什么来,这个数字可能是在未加权的DIN(德国工业标准)A的情形测出来的,这个数字就是极为优良的性能表示,也可能是加权后的DIN B的情形,所测得的这个数字就极差,距Hi-Fi的标准还远,加权后即DIN B的数字通常都比在未加权即DIN A情况下测得的数字要好,这是由于两者测试辘声(及其他参数)的方法不同。 故而看规格说明时一定要搞清楚这些数字所代表的意义,一般说来,我们把-60dB定为良好,-65dB非常好,-70dB时就相当优秀了,如果所引用的数字是未加权即DIN A情形所测得的,则-40dB堪称良好,-45dB非常好,而已-50dB为相当优秀的数字。 皮带驱动式的唱盘,马达悬置,通常和唱盘中心的轴承完全隔离,因而辘声大为减少,然而把转动自马达传送到唱盘的皮带再使用一段时间后就会磨损和拉长,皮带的材料有很多种,有时候,皮带用久了就会显得黏滞和聚满灰尘,如果小心的清理有时候还能使之恢复,但是通常皮带还会拉长些许,偶尔也会自带动唱盘的正常位置上滑落。 唱盘基座的选择也极为重要,因为室内有人走动经由地板传回的震动,或者是直接来自扬声器的声响回授,都会使唱盘的工作受到影响,良好的基座可以隔绝来自所处环境的震动,使得唱盘和唱臂能更为精确的搭配工作;要证实这一点,可以在唱盘上播放一张没有声音的唱片,然后用手指关节处敲击桌面、唱盘外壳或是靠近基座的任何东西,注意此时扬声器所发出的砰然声响,在最坏的情况下,如果前置放大器的低频提升也加足了,同时音量也旋得很大,就可以听到一阵很响的轰隆之声,这表示有很严重的回授正从扬声汽船回到唱头,这个时候你只有立刻旋低音量,或是减少低频的提升,很明显的是这种现象部分是由于声响的回授,部分是由于低频经由地板传回,故而其情况视所在室内环境之不同而会有所改变。 有的唱盘附有开关,启闭时会造成很响的滴答声,这种声音也相当恼人的,买的时候一定要检查一下,因为有时候过于尖锐的滴答声一响会使有保护电路的扩大机跳开。 二、唱臂 今日大多数的唱盘在售出时都附有唱臂,然而,对一些音响玩家而言,为了要使他的音响系统更加完美,他可能选用不同厂家的唱臂和马达,如果要了解他们这么做的奥妙,有必要先了解一些唱臂工作的情形,以及其和唱头的关系。 姑不论唱臂复杂的工程设计,其主要功能有二──支撑唱头,以及提供通路让唱头的信号得以传出,听起来其理论似乎很简单,但实际制作不良或设计错误的唱头反会成为狗尾续貂。 摩擦是唱臂的大敌,如果唱头有倾向要滑过唱片的表面,唱臂应当要能遏止这种现象,为了要使所生摩擦力低,就该有高水准的设计,虽然说这种讲究为必要表现在表面上,却也几乎能全面反映出成本之所在。 质量是另一个问题,虽然说唱臂可以轻易移动,唱臂的质量依然介入整个系统,有良好设计的唱头采用值轻的合金、管状的构造以及打孔的唱头壳来减轻质量,再加上重量轻的唱头,就能减低其再唱片上移动时整个唱臂的有效质量了,质量高的唱臂其循轨能力差,并使信号失真。 另一项有待克服的问题本质上是几何的问题,支轴在一端的直线型唱臂只能循着圆周的路径移动,这意味着原本应和音槽维持直角关系的唱针,实际在唱片上移动时其和音槽壁间的角度会渐渐变动。 要克服这个问题可以对唱臂采取补偿措施,也就是说使唱臂上装有唱头的一端弯曲,使得唱头转向唱片,其实这么做也只是一种妥协,因为仍有若干程度的循轨误差存在,只不过是使能控制的成分增多罢了。 根本上,音槽开始时误差最大,在唱片的三分之二时降至为零,过此又渐渐增加。 自然这种问题也可以如此解决,即在唱臂支轴的一端下工夫,以使唱针在唱片上的整个旅程中都能和音槽维持直角的关系,但不可避免的是质量会增加。 不要认为唱臂本身就是一个完整的实体,只有再与之配合的唱头也能表现良好时,才能发挥其完整的性能,在选择唱臂前要先决定采用何种唱头,然后再选一个最能匹配那个唱头特性的唱臂,好唱头配了差唱臂,或是差唱头装在好唱臂上,不仅使音质变差,还会使唱片受损──也因而增加了一项开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