帐号 注册
密码 登录
登录或注册新用户,开通自己的个人中心
残阳如血
leslie
[size=+2][size=+2][size=+2][size=+2][size=+2][size=+2][size=+2][size=+2][size=+2][size=+2][size=+2]
鸟枪换炮 决战斗室
文 · 炜哥
鸟枪换炮喜若狂
且把旧爱换新欢
斗室恶战真悲壮
革命未成须再战
妙趣无穷自开怀
和初哥聊天之一发烧迷乐颠颠的星期天文 · 子旋
文 · 子旋
小弟家住新加坡西部12楼。客厅朝东,正对青翠葱郁的小桂林山,窗外悬挂的冷气压缩机被翘舌八哥占为鸟巢,清晨山岚还沉睡在静谧迷蒙中,我就被鸟儿吵醒。起身下楼,直奔对面售报小摊,买份新鲜出炉的《联合早报》。回到家挑一片CD滑入音屉,坐到皇帝位,翻到副刊谭舵主的“音响”专栏,猜那张素昧平生却又再熟悉不过的吟吟笑脸,今天又给读者奉上什么真经?这是一个普通的星期天早上,也将是典型“乐颠颠”的一天——为了音“乐”,东奔西“颠”。说起来,如果不算中学年少组装自己OTL高传真,学鲁班手艺乒乒乓乓自己动手做喇叭箱的初哥时代,真正在狮城迷上Hi-Fi,兜里也有几个闲钱让自己“烧”,也就这3几年功夫。正式“烧”劲正旺,乐颠痴狂的发烧龄。狮城乃卧虎藏龙之地,环岛Hi-Fi商店星罗棋布,天下名器应有尽有。但初哥误闯此阵,却很容易像刘姥姥进大观园,晕头转向不辨东西南北,甚至上了餐桌连鸽子蛋鸡蛋也分不清了,就怕白花了银子,想品尝鸽子蛋到头来却买到鸡卵。因此,苦读天书,按图索骥是省缺不了的入门功夫。然天书亦分高下,描图献宝者更有良莠之别。我面壁三年,览经书无数,真金白银也烧了一摞,方才醒悟到,要取Hi-Fi真经还是要拜读谭舵主的文章,好处是中肯实在,言之有物,读了就大概知道是不是自己要的那杯茶。即便是风花雪月,沉鱼落雁似的感性形容,抑或穿墙破壁,撼山摇海般的夸张表述,都不会让读者坠入云里雾里。谭舵主出天书传真经,我等则乐颠颠地环岛追追追。我拥有的第一台纯甲类合并式胆机,就是前年某星期天读了“小功率胆机的迷人世界”,当天下午即电召同为发烧友的阿Lah私家车,一路打探寻到厂家。听了几曲,果然如天书形容的那般“音色甜美”、“有血有肉”、“音乐气氛旖旎迷人”、“音响丰满开扬,敲击乐器的爆发力及瞬态迅速,干净利落……”。更重要的是,连谭舵主都用它,自己买了绝不会没面子的。当下刷卡取货,回家就换掉刚买不到一年的名牌AV晶体管机,无怨无悔用到现在,系统提升了也舍不得卖掉。我早晚必诵的天书除了《早报》副刊上每周一期的“音响”专栏,还有谭舵主主编的双月刊《视听艺术》。舵主和他麾下几位高僧(主编按:哈利路亚)撰经文介绍的发烧器材,往往都是我追读了又去追买,买不起至少也要追看追听的。我的书架型喇叭Leisure 2 SE,SACD播放机Marantz 17 S1,NBS电源线,多声道Super Cables Ply 3.4/S喇叭线,乃至现已铁了心必买的Richard Gray RGPC 400Pro电源供应器等,都是读了这些天书后自己再试听,满意后方才下槌的。目前的系统已经使用两年多,虽然简单,价钱也不贵,全套加起来也才六千多块(想象中大概和谭舵主书房里的那套“随便牌”还勉强有得一比),但却是非常喜欢的一套系统,能带给我真正的音乐享受。特别是夜深人阑,万籁俱静的深夜,从窗口望出去,正恰半个月亮爬上山坡,这时小功率胆机的本色尽显,半醒半梦中把我引入迷人的音乐世界。
Marantz 17S1 声底温馨甘醇
huuhuu
奇奇
小夜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