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1415161718192021» / 25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试盲听不同电源线的结果 [复制链接]

查看: 61935|回复: 248
171#

原帖由 王蕴琦 于 2009-12-29 18:07:00 发表
原帖由 空手 于 2009-12-29 17:53:00 发表
唉,有时间在这儿大把码字,不会去听音乐啊?我常在想一个悖论,就是168越火说明真正的发烧友越少。

如果觉得电源线无用呢,就用随机线,多省事啊;觉得有用呢,费点钱而已,只要不是贪污来的,谁也拦不住。


说心理话,发烧友能真正静下心来听音乐的应该为数不多,因为包括我自己一直在无

  呵呵,我觉得我这方面算不上发烧友了,只能算冲动友:) 听到很好听的声音就会有想把那CD或者器材买下来的冲动,当然我时时还是能克制的。我从来不去追求什么高频延伸或者低频下潜的极限,只想有一套能听感平衡的系统,能听我的混血儿OLIVIA的老歌翻唱、老柴的天鹅湖、LINKIN PARK的摇滚、还有一堆的流行歌,春哥的CD也有不错的歌,呵呵:)
  ......后来发现,能同时听这些音乐的系统,老贵了,反而我装在汽车上的一套,倒还凑合,放自己用MP3转刻的刻录碟也不会觉得很难听。于是天天在车里开着音乐不亦乐乎。推荐楼上买一张《BEST OF OLIVIA》,好几个朋友都说很舒服的一张碟。
TOP
172#

原帖由 空手 于 2009-12-29 18:18:00 发表
[quote] 原帖由 王蕴琦 于 2009-12-29 18:07:00 发表
说心理话,发烧友能真正静下心来听音乐的应该为数不多,因为包括我自己一直在无休止的升级线材、接插件等,听碟片基本上等于是在听音效,一会儿觉得这里低频没有弹性了,一会儿觉得高音毛刺了,一会儿觉得歌者口型大了,这种心理好象是无法克制、挥之不去的,自然而然的会想到那上面去的,你说奇怪不奇怪,一般一张碟都不可能

是啊!通过此贴,我也质疑自己以前的发烧之路大方向有没有走对,是不是改换一换思路,如果有经济实力最应该升级的是什么。有时候一旦在一个领域不小心载进去了很难自拔的(往往有某个机缘巧合有“导师”引你入门)。虽然自拔的过程很痛苦,因为要改变一个人的习惯思维也不容易,就象一个戒淫的过程。
TOP
173#

原帖由 渔夫之宝 于 2009-12-29 18:26:00 发表
[quote] 原帖由 王蕴琦 于 2009-12-29 18:07:00 发表
[quote] 原帖由 空手 于 2009-12-29 17:53:00 发表
唉,有时间在这儿大把码字,不会去听音乐啊?我常在想一个悖论,就是168越火说明真正的发烧友越少。

如果觉得电源线无用呢,就用随机线,多省事啊;觉得有用呢,费点钱而已,只要不是贪污来的,谁也拦不住。

呵呵,渔兄还能时时刻刻不忘记自得其乐,尔等却是烧的如火如荼,无休止的被些微小的不满受尽煎熬啊!
TOP
174#

在发烧的这些年中,陆陆续续有些朋友到我家做客,进屋就惊叹你家怎么象“发电厂”一样,曾经为这些惊叹还沾沾自喜了好些时日,心想尔等的高级玩物岂是你们等闲之辈能了解的,所以此文开头的心情我想兄弟们应该都理解的。
TOP
175#

各位能内省,善也!

     好办!好办!
  从明天起先到音乐版块。
  
  学乐理、读音乐史后, 又能弹一首“致爱丽絲”就从168消失了。
在G弦上……
TOP
176#

原帖由 万众 于 2009-12-29 19:17:00 发表
     好办!好办!
  从明天起先到音乐版块。
  
  学乐理、读音乐史后, 又能弹一首“致爱丽絲”就从168消失了。


能把致爱丽丝弹好的人,技术水平不低的哦!
TOP
177#

   S兄:**速成,也快。不从基础上耒,做个夹生饭。就弹好此一曲,“理查、克莱德曼版”,也就大半年即好。贝多芬原谱可就二年以上了。“视天资多少而伸缩。”
在G弦上……
TOP
178#

原帖由 万众 于 2009-12-29 19:17:00 发表
     好办!好办!
  从明天起先到音乐版块。
  
  学乐理、读音乐史后, 又能弹一首“致爱丽絲”就从168消失了。


呵呵,也不可能如兄所说做到这么超脱,接下来应该是理清思路再发烧,在发烧的过程中不断调整并明确发烧方向。人人都能思路180度大转弯,大家都立地成佛了。
最后编辑王蕴琦 最后编辑于 2009-12-29 19:58:14
TOP
179#

原帖由 王蕴琦 于 2009-12-29 18:43:00 发表
[quote] 原帖由 空手 于 2009-12-29 18:18:00 发表
[quote] 原帖由 王蕴琦 于 2009-12-29 18:07:00 发表
说心理话,发烧友能真正静下心来听音乐的应该为数不多,因为包括我自己一直在无休止的升级线材、接插件等,听碟片基本上等于是在听音效,一会儿觉得这里低频没有弹性了,一会儿觉得高音毛刺了,一会儿觉得歌者口型大了,这


我觉得比如线材的作用没必要去质疑,线材是调音手段,是有用的。兄盲听10对7已经是高手了,我盲听的感觉与你一样,就是感觉很大的差别盲听时就变小。我不敢做10遍盲听的,我试过跟人赌赛3遍盲听,3遍全对为赢,错1遍即为输,我还是能赢的,5遍就输面大了,没经过专业训练根本没那么好的听觉记忆力。

倒是调音,我的方法是往“中庸”调,我现在很少做AB对比,太累了。常常是所有的线材接妥以后得放两星期这样,两星期里就是正常的听音乐,想放什么放什么,两星期下来差不多交响、人声、弦乐、钢琴、大小编制都放过了,在此过程中就能明白到底是亮了还是暗了、快了还是慢了、厚了还是薄了,然后对症下药试试别的接法。如此反复几回,声音就会越来越平衡。其实平衡的声音最让人满足,诚如渔夫兄上面说的,汽车里的音响听感也是不错的,反而是没调平衡的HIFI音响没法入耳。
不求甚解,不拘小节
TOP
180#

我朋友今天又到我这里来玩,看来他还真来劲了,竟然跟我说要把他的旧款老式sony AV功放那天搬过来PK我的纯功放进行盲听比较,看我听得出差别吗,哈哈晕死。。。太无理了。。。想玩死我。。。 你们说要不要应战?
最后编辑王蕴琦 最后编辑于 2009-12-29 21:15:26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