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1819202122232425 / 25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试盲听不同电源线的结果 [复制链接]

查看: 61934|回复: 248
201#

原帖由 星座2号 于 2009-12-30 20:39:00 发表
哈哈,我的一个朋友曾经跟我做过一个试验,我一直认为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的味道是不同的,而且差别很大,他在我面前摆了10个杯子,分别装着两种可乐,让我品评,结果我只评对了3个,确实有些不可思议,明明两种可乐味道不同,可就是那么怪。。。。。。。


呵呵,我也正想说这个,盲喝两种可乐基本会失误,但明喝时,大家都知道,百事要甜些,可口要清爽些。
其实,关于盲听,我最希望有好事者,搞一个国货与洋货的盲听对比,参加的最好都是洋货死硬派,特别是那些说只有洋货才有音乐味的各大论坛知名大侠,呵呵!呵呵呵!
TOP
202#

国货不好吗?攻关力度不够吧,看人家剑桥每年那么多产品跑到WHATHIFI上面去,想想人家花了多少钱?又比如国内南方某航空公司鼓吹自己得了什么五星钻石服务奖,其实服务真的不是一般的差......奖这个东西,做个参考。
  不过希望国货在细节上再完善点,不然相近的素质,论品牌知名度等,还是选洋货的多。心理问题。
TOP
203#

原帖由 王蕴琦 于 2009-12-28 9:24:00 发表
原帖由 shotchen 于 2009-12-28 8:58:00 发表
喇叭线和电源线的变化没有认真对比过。但不同的信号线是绝对有区别的,很久以前自己买音响和帮同事调音响时,就因为换了一条电源线,使买家感觉到找到自己需要的声音,而买下一套音响的(连信号线)。有的线的风格是内敛的,有的是活跃的。一听就能分别出来。

喇叭线和信号线我朋友也相信有变化

只能说他的认识不够,电声的理论知识和电器的理论知识差别很大。
TOP
204#

原帖由 乱刀侃翻 于 2009-12-28 22:11:00 发表
上面那位兄弟,我随便说说,你也别生气,音响这个行当需要的不仅是电学的知识,HIFI需要的是电声学,而HIEND需要的是电声学与人类听觉科学的知识,在这个行业,基本没有什么高科技,要做出好东西,需要的是跨界的边缘学科的整合能力。


老兄是行家。很多人以为学过电子学就能了解音响,这只能说明他知识面太窄了。
最后编辑bollerluo 最后编辑于 2009-12-31 00:09:07
TOP
205#

原帖由 乱刀侃翻 于 2009-12-29 0:20:00 发表
原帖由 三星带花 于 2009-12-29 0:09:00 发表
原帖由 乱刀侃翻 于 2009-12-29 0:01:00 发表
为什么会对最终的声音产生明显的影响

这个还是有很大争议的,并不是结论哦。明显,和盲听不出,二者显然是个矛盾体。


这个矛盾我不回避,所以怀疑盲听试验的主观一方的可


如果,两条导线,在网络分析仪面前,所有的数据一样,那么声音是绝对一样的。测量导线需要的是包骆阻抗图,不是个电容电感表。
一个熟悉测量的人,用失真仪就可以测量不同导线的分别,一个不熟悉测量的人,你给全世界最好最全的设备他,他也不知道该怎么测量分别。
TOP
206#

其实大家也不用去分析这、分析那,有空自己做做盲听实验,就知道是什么感觉了,实验做的人多了,体验报告多了,自然也就能下结论了,最终还是要对得起自己的耳朵,现在光我一个人盲听对比不能代表什么,我建议大家先盲听自认为实力悬殊的线材,循序渐进。。
明天大多数烧友应该都在家休息,有空不妨拿“鸡线”和“烧线”比划比划,比较电源线的程序还是比较简单的,只要在机器后面拔插就可以了,一点不复杂,有LP或朋友帮忙就可以了。
TOP
207#

盲拳打死老师傅~~
TOP
208#

回复 206# 王蕴琦 的帖子

别说是换线,我系统搞下清洁,将全部线材扒下来清洁完后重新接回都能听出差别!
TOP
209#

原帖由 NHJJHCH 于 2010-1-1 12:06:00 发表
别说是换线,我系统搞下清洁,将全部线材扒下来清洁完后重新接回都能听出差别!

那就是我前面说的接插件表面氧化层所引起的,有些好的清洁剂能除去表面的氧化层,使线材恢复到本来面目,声音自然是有所不同,还有比如你原来的接线柱和接插件之间有点松掉了,拧拧紧接触紧密了,声音也是有变化的。
最后编辑王蕴琦 最后编辑于 2010-01-01 12:13:46
TOP
210#

有的高级电源线用在几万的设备很好用,用在几十万的设备不是很明显,用在更高级的系统犹如泥牛入海。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