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了一个早上,从头看完了这个帖子。好帖呀!各有各理,都是认真有水准的发烧同好!
楼主的盲听试验只是想证明自已对声音差异的分辨能力。十次答对七次,可以算是老烧了。不烧的人,恐怕连三次也答不对。“只能乱蒙一气了”。
盲听问题的本质是对声音熟悉及记忆的程度。
任何听力正常的人,做任何次盲听试验,都会正确无误地马上听出自已家人的声音。大家相信不?即使家人改变音高、发声也听的出谁是父亲,谁是叔叔。
不同的线材肯定会对整个系统产生不同的作用。这个差别对有的人极有价值,对有的人价值不大。这个视个人对音响的要求及对声音的理解而定。
因本人对各类提琴的声音记忆深刻。《年青时在乐队拉琴十多年。》所以此类盲听只要用一段提琴独奏作信号。在几次类似的盲听试验时成功率极高。“故当地未接触过乐队的烧友视本人为金耳”。呵呵,小把戏而已。实际意义其实沒有。
总言之,如果一切的音响手段是为了听音乐。那么量力而行获的好的音质是理性和感性都有价值的事情。“我认为动手派也是一种高雅的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