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玩音响玩的是对“声音”的正确理解 [复制链接]

查看: 10284|回复: 72
21#

怎样的理解才算“正确理解”?这个说法不好定义的。即使是各个HIFI音箱品牌的设计师,各自对声音理解应该都比较正确了,但取向还是明显不一样的。
每个人的理解水平都受个人情况所制约,应该说“玩音响的水平取决于个人对声音的理解水平”更贴切些。
TOP
22#

顶谭工!

我甚至觉得对音响系统的表现更有发言权的恐怕不是硬件烧友而是软件烧友。
不求甚解,不拘小节
TOP
23#

能放好每一张CD片,任何内容都不毛不刺,这样的系统就一定是正确的声音!!!

用这样的系统听声音是不需要对声音理解或不理解的,因为听上去“舒服”。

随便拉个不发烧的女同胞来听这样的系统,她一定会说:好听!

呵呵,现在市场上大部份音响器材由于过份追求技术指标而已经不“真实”了,把好好的CD片放出了“失真”,这算什么HI-FI???呵呵呵----------。
欢迎访问淘宝店:http://store.taobao.com/shop/view_shop-842906440f6f98c0679d50b162e7a065.htm
TOP
24#

回复 23# 老浦东 的帖子

老浦东兄:我不太同意你上面的观点。HIFI一定是要追求指标优秀的,“好听”不一定HIFI。如果一张录制较差且本身就有“毛刺”的碟片在某套器材上听的舒服了,那这套器材就不是所谓“HIFI”的了,当这套器材播放录音好的碟片时可能中高频会有些“过”。
音响产品设计首先是必须指标优良,好听(味道)只能够建立在指标优良的基础之上。
仅仅是讨论,握你的手!
注册品牌GMA:G—黄金、M—音乐、A—音响,用心创造黄金品质、音乐品味、音响产品。
TOP
25#

最近学习从东西很多
TOP
26#

为所谓“好听”而丧失准确是音响产品设计的大忌。真正准确了一定不会难听。准确的前提下又好听——HI-END
最后编辑谭工 最后编辑于 2009-12-06 22:20:26
注册品牌GMA:G—黄金、M—音乐、A—音响,用心创造黄金品质、音乐品味、音响产品。
TOP
27#

原帖由 谭工 于 2009-12-6 22:12:00 发表
老浦东兄:我不太同意你上面的观点。HIFI一定是要追求指标优秀的,“好听”不一定HIFI。如果一张录制较差且本身就有“毛刺”的碟片在某套器材上听的舒服了,那这套器材就不是所谓“HIFI”的了,当这套器材播放录音好的碟片时可能中高频会有些“过”。
音响产品设计首先是必须指标优良,好听(味道)只能够建立在指标优良的基础之上。
仅仅是讨论,握你的手!


当你的器材达到HI-END级了,就会发现世界上的正版CD碟是没有一张会“录制较差且本身就有“毛刺”的”。

有机会到广州演示时一定要请你听听。
最后编辑老浦东 最后编辑于 2009-12-06 23:44:10
欢迎访问淘宝店:http://store.taobao.com/shop/view_shop-842906440f6f98c0679d50b162e7a065.htm
TOP
28#

原帖由 老浦东 于 2009-12-6 23:43:00 发表
[quote] 原帖由 谭工 于 2009-12-6 22:12:00 发表
老浦东兄:我不太同意你上面的观点。HIFI一定是要追求指标优秀的,“好听”不一定HIFI。如果一张录制较差且本身就有“毛刺”的碟片在某套器材上听的舒服了,那这套器材就不是所谓“HIFI”的了,当这套器材播放录音好的碟片时可能中高频会有些“过”。
音响产品设计首先是必须指标优良,好听(味道)只能够建立在指

嗯,是的,反过来说:
如果发现世界上的正版CD碟有一张会“录制本身就有“毛刺”的”。
说明系统本身还有失真...
TOP
29#

是的,高!!!

声音毛、刺,就是失真。
欢迎访问淘宝店:http://store.taobao.com/shop/view_shop-842906440f6f98c0679d50b162e7a065.htm
TOP
30#

原帖由 谭工 于 2009-12-6 22:16:00 发表
为所谓“好听”而丧失准确是音响产品设计的大忌。真正准确了一定不会难听。准确的前提下又好听——HI-END


顶这句!
不求甚解,不拘小节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