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玩音响玩的是对“声音”的正确理解 [复制链接]

查看: 10281|回复: 72
41#

原帖由 时光车间 于 2009-12-7 9:51:00 发表
真实的声音与器材还原出来的声音是两种概念,用一种声音来鉴定另一种声音,意义不大,也没必要。
如果非要以真实声音来评判器材声音,那十几万的器材出来的小提琴声根本无法与3、5百块的学生小提琴声音的逼真、细致、生动相比,那十几万的器材还听个屁呐!


懂得“听声音”的人,一般不会认为他们会是一样的“声音”。“原音”、“原声”,与录音,与现场,与重播,正是他们不同又有关联,所以才有高保真的概念。发烧友一般只懂得不同,不明白关联。最常见的是,割裂或对立他们。

小提琴发出的“原声”,与小提琴演奏音乐时发出的“声音”,是不同的!

若干年前,在一场音乐会中场休息,一个资深烧友当面说,独奏小提琴的高频,不如他家的系统。喜欢说小提琴的烧友,真正一把好琴的原声多是听不出来的。
经常光顾《立体声》
http://lts.bbs.net
TOP
42#

乐器的原声?乐器演奏发出的声音?
有何不同?
TOP
43#

原帖由 时光车间 于 2009-12-7 10:09:00 发表
乐器的原声?乐器演奏发出的声音?
有何不同?


这就是发烧友不明白的所谓音乐性!真正音响该关注的“音乐的细节”,也是古典音乐的魅力。简单说,不同乐团的声音是不一样的,同一乐团演绎不同作品,音色可以不同。
经常光顾《立体声》
http://lts.bbs.net
TOP
44#

原帖由 老浦东 于 2009-12-7 9:59:00 发表
HI-FI系统出来的声音要“专业人士”方能听懂,这是个很大的误区!!!

说明现代HI-FI已偏离了“高保真”,变成了怪胎。

人就是追求真、善、美的,音响不同于绘画,是绝不允许抽象派出现的,只有美妙的声音才是好声音。

老浦东说:好听第一,居然有人反对,还有人附和,笑话、笑话。

如果不刺不毛就不是HI-FI,这种HI-FI要他作甚???

别走火入魔了,回到美妙的音乐中来吧

但我经常用绘画来与音乐比较!没错,每一个音符都是具体的,绘画不是吗,每一笔下去也是具体的啊。不过,当这些音符共同构成一部音乐作品时,当每一笔划共同构成一幅画面时,情况就会发生质的变化,那就是作品!是艺术!!是具体和抽象的结合物!!!是一种文化的载体!!!!
TOP
45#

原帖由 舒存 于 2009-12-7 10:13:00 发表
原帖由 时光车间 于 2009-12-7 10:09:00 发表
乐器的原声?乐器演奏发出的声音?
有何不同?


这就是发烧友不明白的所谓音乐性!真正音响该关注的“音乐的细节”,也是古典音乐的魅力。简单说,不同乐团的声音是不一样的,同一乐团演绎不同作品,音色可以不同。

海飞兹手里的小提琴,啥时是“乐器的原声”?啥时又是“演奏发出的声音”?哪个声音正确?
TOP
46#

原帖由 来者 于 2009-12-7 10:14:00 发表
但我经常用绘画来与音乐比较!没错,每一个音符都是具体的,绘画不是吗,每一笔下去也是具体的啊。不过,当这些音符共同构成一部音乐作品时,当每一笔划共同构成一幅画面时,情况就会发生质的变化,那就是作品!是艺术!!是具体和抽象的结合物!!!是一种文化的载体!


音乐与绘画和摄影,有某些相似点,但又明显不同。对比绘画摄影来说,音乐是多维的。现实中,音乐更多地被人们强调了他的主观性,即艺术性,忽略了他的科学性,即客观性。认识和理解这个客观性,其实对音响爱好至关重要。
经常光顾《立体声》
http://lts.bbs.net
TOP
47#

五百块的学生小提琴、六千块的学习钢琴,在俺六十平米、六米层高的中空客厅里的声音比展示会上十几万的器材的声音更饱满、清晰、细致,有更生动的音乐味,但俺不为因此而不听器材,乐器真实声音与器材还原声音,在时间、空间、需求各方面均是不同的声间概念,生拉硬扯非要把二者拉在一起评比,除了多此一举,就是自作高深聪明。
TOP
48#

原帖由 舒存 于 2009-12-7 10:23:00 发表
原帖由 来者 于 2009-12-7 10:14:00 发表
但我经常用绘画来与音乐比较!没错,每一个音符都是具体的,绘画不是吗,每一笔下去也是具体的啊。不过,当这些音符共同构成一部音乐作品时,当每一笔划共同构成一幅画面时,情况就会发生质的变化,那就是作品!是艺术!!是具体和抽象的结合物!!!是一种文化的载体!


音乐与绘画和摄影,有某些相似点

你刚好提到了一个我们几个朋友间也谈论过的话题,就是绘画与摄影。按理说绘画的保真度远不及摄影,特别是高清摄影,从HiFI角度来看,高清摄影绝对能够替代绘画!但事实并非如此,高清摄影不但丝毫没有影响绘画的艺术生命力,在各有所长的前提下,绘画更耐人寻味,更耐看,更有动感,特别是大型的自然风景作品,其意境非摄影所能完全表达!我估计这里涉及到一个艺术上“虚与实”的关系问题,就像齐白石画虾,三两笔就能令小虾栩栩如生,但如果用过细的笔画把虾画仔细了、画全了,那虾的动感反而差了,这就是人性特殊的感觉,非硬指标能反映。
本来音响只是工具,只负责“真实”重播CD的信号,本身应该没个性才对,但可惜世界上没有100%的保真音响和CD,所以就出现音响本身也参与到声音再造中来的现实!
最后编辑来者 最后编辑于 2009-12-07 12:24:20
TOP
49#

原帖由 舒存 于 2009-12-7 9:33:00 发表
原帖由 空手 于 2009-12-6 20:59:00 发表
顶谭工!

我甚至觉得对音响系统的表现更有发言权的恐怕不是硬件烧友而是软件烧友。


不要盲目崇拜迷信烧软件的!他们跟玩硬件的朋友一样,也分为不同的两类人,其中一类,也是不听“声音”的。


同意!

软件烧友跟硬件烧友一样,也有“木耳”。
不求甚解,不拘小节
TOP
50#

感情表达的方向对路就是好声,能轻易感受到演唱者、演奏者的技术功底就算成功了,再加上点自然形成的音色和质感就OK,如能再轻易感受到重播出录音中团体配合的精髓,系统和软件已很NB!
偶然的《SWING WHEN YOU'RE WINNING》至ROBBIE WILLIAMS 到PMC 并追逐摇摆乐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