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23456789 / 9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民族音乐世界 [复制链接]

81#

洪都拉斯的卡利夫纳传统音乐~~~
Garífuna来源于非洲文化,是指祖先迁移到美洲、具有非洲血统的中美洲和加勒比地区黑人。他们遍布中美洲和加勒比,其中有的村寨里还保持着非洲文化、语言和风俗习惯。





TOP
82#

上几张唱片不错的,也很好听~~~~








TOP
83#


TOP
84#



TOP
85#



TOP
86#



TOP
87#

印度西塔琴大师Ravi Shankar:



TOP
88#

POLKA  波尔卡


最后编辑xiaobaxi 最后编辑于 2009-06-30 19:22:49
TOP
89#










TOP
90#

SMITHSONIAN FOLKWAYS 出的这套秘鲁传统音乐很不错,出过7张,此张唱片为这个系列的第5张,我只收到其中的4个品种~~~~~~
秘鲁的安卡什地区传统音乐 :








TOP
91#

印度音乐
       印度音乐的起源是隐藏在音乐创作者美丽的神话之中。印度人认为印度音乐 是由湿婆神「Shiva」所创造的。在印度,对於古代音乐之权威者中,最伟大的人物,即使在今日的印度仍然 受到音乐家们尊敬崇拜的,应该是13世纪初的莎兰咖提瓦(Sharangadeva)这位圣者。之后由于伊斯兰教入侵北方, 逐间影响南北音乐风格的区别, 而北方信伊斯兰教的国王阿克巴(1542-1605 A.D)则是一个非 常喜爱音乐的君主。因此,在他治理期间,其宫廷乐师Tan Sen开创了北印度音乐之先河, 印度音乐的raga(拉格)受到他的影响,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另外印度 的室内乐,亦从阿克巴大帝即位之后,与印度寺院的音乐、戏剧等,一并获得了很好的发展。
  印度音乐要素中,拍子占有极为重要地位。印度人对於拍子相当重视,这是来 自於他们自古以来的作诗法和诗的韵律之观念。因为在印度,无论是梵语或是地区方言,全部的音节都是适应 其时间的长短而被分类的。另一方面,由於印度的诗完全没有所谓的强弱音节之分,所以他们以时间的长短分 配做为分割法。目前的印度语言学者,对於诗中各种各样的拍子仍然相当的重视,而且也要求的非常严格,甚 至有些学者仍然依照诗的韵律法来教习。印度人对於节奏的感觉或有关时间之继续,皆非常的敏感和熟悉。这 也是印度人所以很容易将歌词或诗配上音乐或将音乐填上歌词或诗的原因。除此之外,印度人对於各种各样节 奏组合的预判能力也很强。例如印度人在鼓的即兴演奏中,能够很快速地而正确地判断大鼓的节拍法,是由二 拍加四拍或由七拍加二拍加七拍…..等节奏型组成的。
  印度音乐如同其他民族音乐一样自成一格,强烈反映出其风土民情与生活型态。 印度音乐极富宗教性,一如印度的文明著重於心灵的精神层面一般,民族音乐复杂、神秘而多样化,且具有冥 想的性灵音乐特色。
       印度音乐大致可分为南印度音乐与北印度音乐两派,虽然演奏乐器及歌曲风格不同, 但音乐用语及理论却是相通的。西塔琴是北印度的代表乐器。北印度音乐受回教文化及波斯音乐的影响,属宫 廷音乐一类,与具有印度教浓厚色彩的南印度音乐性质大异其趣。
北印度古典声乐  Dhrupad:
印度最古老的宫廷音乐塔鲁帕德(Dhrupad),塔鲁帕德(Dhrupad)原意为银河的诗歌,以优美旋律见长,因此表演形式以声乐为主。
此张唱片的演唱者f.wasifuddin dagar是演奏宫廷音乐Dhrupad的Dagar世家的第20代传人。
Ustad F. Wasifuddin Dagar

Ustad F. Wasifuddin Dagar represents the 20th generation of dedicated dhrupad singers in the Dagar family. He is the nephew of Ustad N. Zahiruddin Dagar and son of Ustad N. Faiyazuddin Dagar, the legendary younger "Dagar Brothers". Though traditionally his family has always performed dhrupad as a duet, Wasif (shorted form of his name) successfully presents the dynamic of a duet in a solo performance by maintaining the distinct musical approaches and styles of both his father and uncle.










TOP
92#

(转贴)
      木塔姆(muqam/mugam/mugham)简介木卡姆渊源于西域土著民族文化,又深受伊斯兰文化的影响。根据传说,叶尔羌汗国的拉失德汗与妻子阿曼尼莎汗邀集汗国各地熟悉木卡姆的民间艺人,在音乐家喀迪尔汗.叶尔羌的主持下,对当时散失的木卡姆进行了一次系统的加工和整理,使木卡姆得以定性和发展。
     “木卡姆”,为阿拉伯语,意为规范、聚会等意,这里转意为大曲,是穆斯林诸民族的一种音乐形式,十二木卡姆就是十二套大曲,这十二套大曲分别是:拉克、且比亚特、木夏吾莱克、恰尔尕、潘吉尕、乌孜哈勒、艾且、乌夏克、巴雅提、纳瓦、斯尕、依拉克等木卡姆。维吾尔十二木卡姆的每一个木卡姆均分为大乃额曼、达斯坦和麦西热甫三大部分;每一个部分又有四个主旋律和若干变奏曲组成。其中每一首乐曲既是木卡姆主旋律的有机组成部分,同时,又是具有和声特色的独立乐曲,为木卡姆伴奏的乐器有沙塔尔、弹拨尔、热瓦甫、手鼓、独他尔等。
十二木卡姆的源流,从时代和地域因素上讲,一是由古代流传下来的传统音乐的基础上发展成的套曲和歌曲;二是地方音乐,即库车、喀什、吐鲁番、哈密和和田音乐以及刀郎音乐。这种时代和地域因素相互交织渗透,浑然一体。十二木卡姆还有一些地域性变体,其中比较有名且具一定特色的当属刀郎木卡姆和哈密木卡姆。
      在现代维吾尔语中,“木卡姆”除“大型套曲”意思外,还具有“法则”、“规范”、“曲调”等多种含义,它由十二部木卡姆组成,每一部又由大乃格曼(大曲naqma)、达斯坦(叙事诗dastan)和麦西热甫(民间歌舞maxrap)三大部分组成,含歌、乐曲20至30首,长度2小时左右。全部演唱完十二木卡姆需20多个小时。木卡姆体裁多样,节奏错综复杂,曲调极为丰富。生动的音乐形象和音乐语言,深沉缓慢的古典叙诵歌曲,热烈欢快的民间舞蹈音乐,流畅优美的叙事组歌,在艺术成就上是无与伦比的。《十二木卡姆》,是维吾尔音乐的脊梁,是打开维吾尔族文化的金钥匙,是中国、印度、希腊和伊斯兰古典音乐精华的融合体。
     早在在维吾尔族祖先从事渔猎、畜牧生活时期就产生了在旷野、山间、草地即兴抒发感情的歌曲,后来经不断融和、衍变,到公元12世纪,发展形成了“博雅婉”组曲,这就是“木卡姆”的雏形。“木卡姆” 正式纳入中华民族的文化宝库是与一位伟大的维吾尔族女性--阿曼尼萨(公元1533-1567年)密不可分的。1547年,酷爱音乐和诗歌的阿曼尼莎,成为以新疆莎车为国都的叶尔羌汗国的王后。她召集大量乐师和木卡姆演唱家,大规模整理“木卡姆”,使之系统化和规范化,并改掉了原“木卡姆”歌词中难懂的外来语词汇、古维吾尔语词汇和陈旧的宫廷诗词,同时还创作了“依西莱提安库孜”这一新木卡姆。从而整理出结构完整、体系严密、朗朗上口、易于理解的全新“木卡姆”。 19世纪,这套“木卡姆”被逐步精缩为十二部套曲,每部套曲约演奏两个小时。这被浓缩后的“木卡姆”,定名为“十二木卡姆”,但无文字纪录。
      今天,木卡姆分布地区很广,种类繁多。阿拉伯、波斯、土尔其、印度以及中亚等地均有木卡姆,但就其种类来说,目前在世界上,新疆的木卡姆种类最多,有一系列带有地域性特色的套曲,如《哈密木卡姆》、《和田木卡姆》、《刀朗木卡姆》、《伊犁木卡姆》等。
      长期以来,十二木卡姆是师徒相传,口传心授。这种传承形式,在岁月风尘的荡涤下,极易耗散。加之十二木卡姆体系太庞大,词意太深奥,曲牌太绵长,完整死记硬背下来非常困难,到解放前夕,十二木卡姆已濒临灭绝。为了抢救这濒于失传的音乐瑰宝,1950年,文化部派出音乐家万桐书、刘炽等音乐家组成“十二木卡姆整理工作组”开始了艰辛的挖掘、整理工作。音乐家们找到“十二木卡姆”的唯一演唱者、维吾尔族著名老艺人吐尔迪阿洪老人,用一台老式钢丝录音机录下了十二木卡姆的全部内容。用了将近6年时间,才将曲谱、歌词整理完毕。经过整理和编辑,1960年,正式出版了《十二木卡姆》:包括古典叙诵歌曲、民间叙事组歌、舞曲、即兴乐曲340余首。
      新时期,新疆继续加大十二木卡姆的拯救力度。上世纪八十年代相继成立了自治区木卡姆研究室、新疆木卡姆艺术团。同时出版了《维吾尔十二木卡姆》、《哈密木卡姆》、《刀郎木卡姆》、《吐鲁番木卡姆》等书籍和光盘。1996年,新疆艺术学院成为了木卡姆表演艺术班。
     “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

     “木卡姆”为阿拉伯语,意为规范、聚会等意,这里转意为大曲,是穆斯林诸民族的一种音乐形式,集歌、舞、乐于一体。“中国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艺术”是流传于新疆各维吾尔族聚居区的各种木卡姆的总称, 其以 “十二木卡姆” 为代表,十二木卡姆就是十二套大曲,这十二套大曲分别是:拉克、且比亚特、木夏吾莱克、恰尔尕、潘吉尕、乌孜哈勒、艾且、乌夏克、巴雅提、纳瓦、斯尕、依拉克等木卡姆。
       木卡姆音乐现象分布在中亚、南亚、西亚、北非19个国家和地区,新疆处于这些国家和地区的最东端。得益于横贯欧亚的古代陆上交通大动脉--"丝绸之路",维吾尔木卡姆作为东、西方乐舞文化交流的结晶,记录和印证了不同人群乐舞文化之间相互传播、交融的历史。因此,"中国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艺术"被人们赞誉为“华夏瑰宝”、 “丝路明珠”,并于11月25日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为第三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

历史·特色

      “十二木卡姆渊”源于西域土著民族文化,又深受伊斯兰教文化的影响。公元十世纪到十三世纪在(新疆)南疆塔里木盆地发展并形成了两只文学,即以吐鲁番为中心的北部高昌回鹘王国佛教维吾尔文学,和以喀什葛尔为中心的南部黑汗王朝伊斯兰文学,产生和发展了两种文学语言(尽管两种文学语言的差别并不大)。公元十四--十五世纪左右,当北部吐鲁番等地也接受了伊斯兰教以后,这两只文学才合二为一,于是统一的近代维吾尔文学(即所谓察哈台文学)诞生了。
      这是一个及其重要的历史时期,文化特别是文学语言的统一,为一切文化产品的创作和传播提供了前所未有的良好的社会环境和文化基础。也就是在这一时期,诞生了众多的文学家、诗人和音乐家及文学艺术作品,《十二木卡姆》就是其中之一。
       提到《十二木卡姆》的诞生,就要提到在叶尔羌汗国的王宫中一个重要人物--可德尔汗,他是当时中亚一带著名的音乐家,也是王宫中的高级乐师。此公不但精通音乐,在维吾尔族及中亚、西亚的历史、哲学、诗歌方面也具有很高的造诣。
       建立于十五--十六世纪的叶尔羌维吾尔汗国,是维吾尔族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其创建者赛义德汗在推广统一的维吾尔文化和文学方面发挥过及其重要的作用。阿布都热西提汗继承王位后,更是热衷于文化艺术事业的发展和完善,其本人也是一个通晓哲学、诗歌与音乐的文化人。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中,他结识了具有超凡的艺术才华的乡村女子--阿曼尼萨汗,受其诗歌与音乐才华的感染,汗王将她娶入王宫,做了妃子。《十二木卡姆》就是在王妃阿曼尼萨汗的倡导下,国王阿不都热西提汗的主持下,宫廷乐师可德尔汗的实施下得以完成的。这一文化项目是建立在维吾尔族丰厚的音乐文化基础之上,取材于维吾尔族民间的"木卡姆"及民歌资源,经过系统地加工、编辑和整理而形成的一个具有规范性和权威性的音乐套曲,演奏全套曲目需要24个小时。因此,《十二木卡姆》是一部完整的系统的音乐著作。
       然而,《十二木卡姆》不是一般意义上的音乐著作,其创作的社会文化环境、内容包含的丰富资源、音乐形式上的理论与实践以及整个创作过程,都使我们清楚地看到《十二木卡姆》是一部凝结着它的创作者们的知识、智慧和技能的音乐经典著作,是一部名副其实的宫廷音乐大典。它是科学与技术的结晶,是人文与历史的产物,这才是《十二木卡姆》的内在价值和应该享有的文化地位。在文化产品中,创作者的思想历程体现在艺术作品之中,这种丰富的人文思想意识及其形成过程才是艺术作品真正的价值所在。
       从时代和地域因素上讲,"十二木卡姆"一是由古代流传下来的传统音乐的基础上发展成的套曲和歌曲;二是地方音乐,即库车、喀什、吐鲁番、哈密和和田音乐以及刀郎音乐。这种时代和地域因素相互交织渗透,浑然一体。十二木卡姆还有一些地域性变体,其中比较有名且具一定特色的当属刀郎木卡姆和哈密木卡姆。
       "十二卡姆"的每一个木卡姆均分为大乃额曼、达斯坦和麦西热甫三大部分;每一个部分又有四个主旋律和若干变奏曲组成。其中每一首乐曲既是木卡姆主旋律的有机组成部分,同时,又是具有和声特色的独立乐曲,为木卡姆伴奏的乐器有沙塔尔、弹拨尔、热瓦甫、手鼓、独他尔等。
      “十二卡姆”又是古典诗歌的音乐表达形式,其歌词主要归功于察合台时期著名的诗人鲁特菲、纳瓦依、诺毕提、麦西热甫、依瓦依答、傅祖勒等人,自从阿曼尼莎汗将纳瓦依、傅祖勒等诗人的许多诗词填入木卡姆曲调,后继的木卡姆音乐家就不断地用纳瓦依、孜莱丽、麦西热甫等著名诗人的珍贵诗词来丰富"十二卡姆"。
        "十二木卡姆"中的达斯坦部分的唱词,则是由民间叙事诗组成的,其中包括《艾里甫与赛乃木》、《赛诺拜尔》、《迪拉热姆》、《巴巴·茹仙》等民间叙事中的代表性片断。

最后编辑xiaobaxi 最后编辑于 2009-07-04 06:14:06
TOP
93#

西藏佛教音乐诵唱


TOP
94#






TOP
95#

意大利手风琴Riccardo Tesi
        继续我最爱的手风琴 作曲家,乐器演奏家和手风琴研究家,并致力于手风琴教学工作的一位让人尊敬的老师,这就是Riccardo Tesi,一个倍受各国乐迷喜爱的音乐家,也是意大利民族音乐的先锋代表人物之一。
      他的故事回到1978年,当时在Riccardo Tesi的家乡托斯卡纳,没有人知道全音阶手风琴这种乐器是怎么样的,是他复兴了意大利民谣中的手风琴音乐。1978年他发行了他的首张以民间音乐为主的专辑《Caterina Bueno》,那时候他还没有意识到这种乐器彻底改变了他的生活,在他24年的艺术生涯里,melodeon(全音阶手风琴的一种)成为他一生的挚爱,让他在年轻的时候可以停止学业,离开家乡,去到意大利南部的撒丁岛,花上所有的时间来学习和演奏Melodeon.
      在此之前,他从未接触过意大利传统音乐,当他开始弹奏全音阶手风琴,也是他学习传统音乐的开始,同时他还听摇滚、爵士和唱作歌手的作品,并开始创作他自己的手风琴音乐,逐渐形成了他自己特有的演奏风格。1992年他还与他组建的乐团Banditaliana,一个由他的家乡托斯卡纳当地出色的音乐家组成的乐团,被誉为意大利最好的乐队之一,也是国际世界音乐舞台上最重要的一支乐团,继续创作一些创新的和更绚烂的作品。经过这么多年的历练,如今他已是意大利民谣舞台上最杰出的melodeon演奏家之一。
      在Riccardo Tesi的音乐作品中,除了把他的家乡托斯卡纳的传统音乐融入到意大利、西班牙巴斯克、英国、法国和马达加斯加的传统音乐中外,也广泛地与爵士、 Liscio(意大利民间舞蹈音乐)和歌曲演唱结合在一起.同时他还是一个绝不拘泥于一种音乐形式的音乐家,在他看来,音乐只有好坏之分,他说:“我们的音乐不仅仅是民间的、抑或犹太的,而是可以演奏给各国民族的人们来听的.
      在通过与意大利和欧洲各国许多优秀的音乐家和唱作歌手的合作中,他们拓宽了更多的听众,让人们了解到全音阶手风琴也是一种出色的乐器。他和他的乐团Banditaliana活跃在爵士、民谣和世界音乐舞台上,当他了解到他的乐迷从年轻人到老年人都有的时候,他感到由衷的高兴,他说:我喜欢能用手风琴这一种乐器来“说”出各种语言。




TOP
96#

土耳其哨管~~~
The sipsi is a Turkish woodwind instrument. It is a clarinet-like, single-reed instrument  with six finger holes used mainly in folk music. Its size varies from region to region. The word "sipsi" is probably onomatopoeic, and is related to "zıpçi", meaning "whistle".  
A sipsi can also be a name for the maroccan pipe, used to smoke  kif - an inferior form of marihuana..  
The instrument's range is greater than its six finger holes would suggest, the upper registers being attained by breath control.



最后编辑xiaobaxi 最后编辑于 2009-07-09 21:11:31
TOP
97#

~~~~~~~~~~~~~~~~~~~~~~~~~~
503px-Buckwheat_Zydeco-.JPG (, 下载次数:1)

jpg(2009/7/10 21:04:41 上传)

503px-Buckwheat_Zydeco-.JPG

PHOT0085-.JPG (, 下载次数:1)

jpg(2009/7/10 21:04:41 上传)

PHOT0085-.JPG

PHOT0086-.JPG (, 下载次数:1)

jpg(2009/7/10 21:04:41 上传)

PHOT0086-.JPG

PHOT0087-.JPG (, 下载次数:1)

jpg(2009/7/10 21:04:41 上传)

PHOT0087-.JPG

最后编辑xiaobaxi 最后编辑于 2010-12-01 01:26:23
TOP
98#

阿拉伯半岛传统音乐:




TOP
99#





TOP
100#

叙利亚音乐  
叙利亚是亚洲西部的一个文明古国,公元前3000~前2000年这里就产生了迦南文化。当时曾使用米兹玛尔笛、达拉布卡鼓、达夫鼓以及用羊角制成的号等多种乐器。在以后历史年代,叙利亚受到古希腊、罗马音乐文化的影响,但作为阿拉伯国家之一,现今的叙利亚音乐是以伊斯兰音乐为其传统的。
伊斯兰教兴起前,叙利亚是东罗马帝国的一个省。受基督教文化熏陶,教会音乐异常发达。7世纪,阿拉伯帝国征服叙利亚。661 年伍麦叶王朝把阿拉伯帝国的中心从麦地那迁到大马士革。叙利亚居民大多改信伊斯兰教,大批阿拉伯歌唱家和音乐理论家汇集大马士革,促进了叙利亚音乐的伊斯兰化。8~9世纪,叙利亚的音乐事业欣欣向荣,宫廷里拥有众多的男女职业歌手,此外还有来自波斯、希腊等国的歌唱家、诗人。当时女歌手阿扎?梅拉最负盛名,许多名歌手出自她的门下。16~19世纪上半叶,在奥斯曼帝国时期,叙利亚民族音乐一度陷于停滞和衰退,除一些民歌及用乐器伴奏的短诗颂唱外,不少传统乐曲失传。19世纪下半叶,随着奥斯曼帝国势力的衰退,叙利亚掀起了文艺复兴运动,音乐生活重新活跃起来。近现代的叙利亚音乐家在继承阿拉伯音乐传统的基础上,汲取了土耳其音乐的某些因素,创作出独具特色的叙利亚民族音乐。1946年独立后,叙利亚创立了东方音乐研究所和阿拉伯音乐学院,为发掘和整理民族音乐遗产采取了积极措施,特别在对本国穆瓦沙哈诗歌的挖掘整理上取得了可喜的成绩。现代叙利亚音乐大致可分为两大类:

基督教教会音乐 叙利亚曾是最早皈依基督教的国家之一,也是基督教赞美诗的发源地,其教会音乐有着悠久的历史,曾影响了中世纪欧洲的宗教音乐。它使用的8种调式与拜占廷教会音乐及天主教圣乐的8种调式相似,现代叙利亚教会音乐受阿拉伯音乐和土耳其音乐的影响,多使用复合节拍,基本上是单音音乐。相同体裁的唱诗往往使用同一调式。其主要体裁有礼拜歌曲、应答式赞美诗、经文歌、短圣歌和赞美歌等。一些赞美诗应用了阿拉伯穆瓦沙哈诗的格律。
古典音乐和民间音乐 其音阶、调式和节奏等与其他阿拉伯国家相似,作为调式和即兴演奏规范的玛卡姆是音乐创作的基础。传统乐曲有穆瓦沙哈、瓦斯拉赫、巴什拉夫、萨马伊、宰贾勒;伊斯兰教音乐有招祷歌、双节歌(开斋节和宰牲节)、古兰经吟咏等。流行较多的民歌有阿塔巴、穆拉巴、穆撒曼以及20世纪初流传下来的“巴亨啊!巴亨”(巴亨为亚伯拉罕的昵称)等。民间舞曲主要有戴别克,剑盾战斗舞和萨玛哈等。常用乐器有弦鸣乐器坦布拉、卡侬、乌德、拉巴卜、交兹;膜鸣乐器塔卜勒、达夫、纳加拉、达拉布卡;气鸣乐器纳伊和祖尔纳。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