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时候按照我的经验,如果坚守309MM的轴间距,循迹内外圈肯定有误差,也就是会造成内圈或是外圈会有声音上会有不同
我举个例子IKEDA 407这只唱臂,它付尺规根本就是不准,如果您照著尺规开孔,我保证对不上AB两点
那超距呢?和上面一样的道理
所以我欣赏ELAC校规原理,它在AB两点提供许多数据可以参考,而且A点调整超距,B点调整角度,这在别的校规是无法比拟的
理论上唱臂制造的同时,厂商开发人员肯定精密计算过所有他们所公布的数据,这样可以得到最佳的唱臂效能,但是大家忽略了唱臂本身也有误差,
而且我强调的是唱臂原厂所付的尺规在我使用过的经验有80%以上是不准确的,按照原厂所附赠的尺去调整唱臂,有80%会所谓内外圈失真
结果大家误以为这是正常的?
VTA/SRA是怎么计算我认为不重要,你了解这名词的目的,针头在唱片凹槽是有角度的,但是这角度还是在一个范围之内,上下可以移动
您可以试著改变这个角度,它可以改变声音,我是拿它来当做调声的工具,但是重要的一点为什么VTA要设定水平呢?因为这水平有80%以上的唱头
绝对可以在唱头设定的VTA允许的范围之内,没错我的惊艳还是有不对的,这时候就要考耳朵,国外有人制作专业VTA/SRA角度工具,在用上几十倍
放大镜去看,我眼睛老花,自认无法达到这境界
VTA改变高度会怎样呢?您把唱臂拉高一点点。高频会漂亮些,放低一点点中低频会饱满些,但是要注意的是
VTA,针压和抗滑,这是一个三角关系,您必须用耳朵去了解这三角关系,你把他想像成一个等边三角形,要改变不能只动一个,有可能三者都得变动,
这样您能顺心的体会黑胶好玩的地方
不需要换器材换线,不需要换唱头,您也能改变声音,很好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