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12345678» / 10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关于全频音箱的三大判断和三大难题 [复制链接]

查看: 31960|回复: 99
31#

Fostex是不入流的的全频单元,有机会应该多听听相对优秀一点的全频单元,诸如:英国LOWTHER,德国AER,美国WE755A,法国SUPRAVOX等等....,我曾经是英国LOWTHER的用户,现在听的是法国赛博威声SUPRAVOX(单盆)165-2000全频;
能仁自安,仁者寿.
TOP
32#

原帖由 溪秀兰 于 2009-4-10 22:28:00 发表
在八桂大地的中部,目前因公暂居福建厦门。原来玩Fostex  FE206ES-R全频喇叭单元、原厂背负号角箱,现在已经卖了。自然,没用过太好的全频。

真是想听听搭配好、够班的全频。

唉,溪兄这么坚持的人,也没把全频进行到底。FOSTEX FE206ES-R应该有十对的玩家,不知道都玩的怎么样了。这对喇叭素质应在劳达6A之上的。目前,现代全频,是走低Q全频的路子,这条路也只有劳达、AER、FOSTEX三家在走。前2款高频延伸要好些,但低频就需要在箱子和房间上找回来。因为前两款线性冲程比FOSTEX小。所以,也可听到劳达低频很难出来的说法。FOSTEX的全频,线性冲要大一些,所以低频容易出来。 关于价格,FOSTEX采用走市场的路线,所以定价要低,但其限量版的型号,并不比前两者落后,而日本本土限售的型号则更不可小看。

关于高频延伸,即便是劳达,在超高面前仍然要低头。所以,超高一旦加上了,一定就摘不下来了。当然,这超高的素质不能太低。我现在就是FE206ES-R加超高,与其搭配的都是垃圾器材。图里面小的,还有些问题,需要调整。

很多人说走全频是不归路,这个说法的道理在哪里呢?实际上,全频,特别是低Q全频,瞬态特别好(高Q全频这一点是偏弱的),因此,声音是非常直接、干净、具有活生感的,好像声音伸手就能抓住。全频和分频比起来,你能挑出很多毛病,这也不如那也不如。但它的声音你听起来是真的。打个比喻,听分频,你是听名琴的录音,是器材放出来的声音;但听全频,你听的却是普通琴的现场,是亲耳听现场的声音。FE206ES-R灵敏度98dB,装箱后可提高近3个分贝。只要1瓦的功率,你就已经站在舞台上了。
P1060610.jpg (, 下载次数:6)

jpg(2009/4/11 13:21:34 上传)

P1060610.jpg

最后编辑甩袖汤 最后编辑于 2009-04-11 13:36:31
TOP
33#

好帖子……
TOP
34#

好帖!正在关注全频。
TOP
35#

这贴将甩兄也来了。我那Fostex  FE206ES-R全频喇叭单元虽不是直接在你那儿团购的,可也是从你那流传出来的,原厂背负号角箱是在“广东箱艺”做的,你图片的箱子好象也是,超高也是Fostex,我的超高是古董的号角高音。
最愛奚秀蘭並因奚秀蘭而發燒
我發表的以奚秀蘭爲主題的重要帖子的鏈結:http://post.baidu.com/f?kw=%DE%C9%D0%E3%C0%BC
TOP
36#

这箱子是原厂推荐图纸,我的是自己做的,下料快2年了,才做起来。等调整好以后再上漆。“箱艺”也应是同样的图纸。就现在的FOSTEX T90A这个超高和FE206ES-R的搭配,是很合拍的。一般来说,超高的灵敏度要不低于箱子的灵敏度,高3个分贝-6个分贝左右,调整起来挺容易的。不用衰减电阻,直接在串联的电容容量上调整就行了。全频箱子声音的厚度,特别是现代低Q值全频声音的厚度,不是高Q值喇叭那样。高Q值全频或古董全频,高频很难做上来,且瞬态反映不是很快,这种声音,是那种老电影院系统的声音。声音浑厚温暖。但我们听这样的声音不是在舞台上的感觉,声音与听者有距离。低Q全频,声音是在身边的,特别是不是很大听音室的时候,听的人好像就站在舞台上,乐器的声音很清晰。比如,听爵士时的号,声音非常光辉震撼。这类全频能播好的音乐还是全面的,唯一感觉,就是低频速度和力度不如分频的低频。但低频量不会感觉少,速度也舒缓,听起来还是舒服的。至于厚度的问题,我不太主张系统很厚声,因为如果在舞台上近距离听乐器,声音不是“厚”的。

我不知道为什么很多听劳达的人,都不开大音量,把声音搞得远远的飘来的一样,很多人把听劳达的这种习惯冠了一个小音量美学欣赏的帽子。不知是否是劳达的低频和大响度下声音有容易走样的情况。有劳达的商家也是这样做的,真是比较奇怪。难道是怕损坏?
最后编辑甩袖汤 最后编辑于 2009-04-11 21:12:43
TOP
37#

有人说,如果说全频好,但国外的箱厂为什么不做全频?其实,这个问题很简单。厂子对产品的要求,是要生产成本低,特别是人工成本低,容易批量生产。全频用的号角,发达国家的人工成本是天价,没有办法做。而全频自玩,则优势就全出来了,因为我们自己动手,不会花费额外多少人工,中国人力成本低嘛。另外,低Q全频效率都比较高,不吃功率,全系统上的花费就不是很大了。全频号角箱一个比较不容易琢磨的问题,就是与房间的关联要比分频倒相之类的箱子大。这实际上是因为房间的地面,也是号角出口的一种延伸,所以,同一对箱子,好像在不同的房间,有比较不同的回放感觉。这就需要摆位调整。
TOP
38#

这箱子、喇叭的低音不差的,能够达到我的要求,原因还是在于三大难题……

加高音之后,音色有些变化,高频更“细幼”……

全频确实有种味道是分频没有的,歌手换气之际,面部表情的些许轻微的变化如在眼前!

全频的声场定位更是长项,听古典歌剧多人表演,轻而易举地分辨出演唱者的位置,包括演唱者边唱边在舞台上移动的位置,仅仅以此而论,我那套全频系统这样的效果10W之内的分频系统根本无法与之相匹敌!我自己的ProAc R1SC分频音箱号称“针点式结像”,也无法与之相匹敌!
最后编辑溪秀兰 最后编辑于 2009-04-11 22:05:08
最愛奚秀蘭並因奚秀蘭而發燒
我發表的以奚秀蘭爲主題的重要帖子的鏈結:http://post.baidu.com/f?kw=%DE%C9%D0%E3%C0%BC
TOP
39#

这贴还有探讨的潜力,顶顶……
最愛奚秀蘭並因奚秀蘭而發燒
我發表的以奚秀蘭爲主題的重要帖子的鏈結:http://post.baidu.com/f?kw=%DE%C9%D0%E3%C0%BC
TOP
40#

是有潜力的。看各位如何描述的全频声音特点,把全频声音归归类。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