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1516171819202122 / 22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电子分频前级控制器 [复制链接]

查看: 102231|回复: 211
181#

         网上搜搜,一些箱型可以改造利用,或借鉴新制。三分频尽量用大喇叭低音,有利于低频下潜。各位烧友感觉不错的也请推荐。
     
  









TOP
182#

  







  













0012.jpg (, 下载次数:0)

jpg(2014/11/20 12:52:11 上传)

0012.jpg

最后编辑znd06 最后编辑于 2014-11-20 14:29:04
TOP
183#

       条件许可,应上三分频大箱,尽量用较大的低频好的低音喇叭,再声频域可近完整,本人制作实例12吋低音箱可平坦至30Hz,综合有效频响抵近20Hz。
       有种说法:“大型箱低音足,中高音粗。”这应是偏见。在优良电分和准确驱动下,只要喇叭够好,中高频绝不会粗,在丰满低频衬托下更显细腻精致。
低音箱整体


调整双峰


倒相口与喇叭综合

三分频连续

净得完成频响

注:高频端上翘为话筒没校正所致,高音喇叭原始为平坦。
非消声室,低频段起伏较大,近测很平。中高音衔接这段很理想。






最后编辑znd06 最后编辑于 2014-12-08 08:24:25
TOP
184#

       电分各路电平均可精密无级调整,可得到极佳的衔接,并且不影响驱动品质。反观功率分频,通常要在中高音单元回路串接电阻(电容),调配灵敏度,低音喇叭也要串接电感线圈,实际大增驱动内阻,失真势在必然。只不过多数烧友没与直接驱动对比,对声音区别未必清楚,所谓设计师也会将由此出现的失真变化美其名曰调声,这般调法咋来高保真?
    楼上测试实体



最后编辑znd06 最后编辑于 2014-12-09 08:22:20
TOP
185#

认真看见19页贴,很好。请教:3分频5单元,一个高音,二个中音,二个低音喇叭,组合。有什么好建议。另外,你的淘宝店收藏了,但未进店了解,你有定制箱体和单元吗?谢谢。
TOP
186#

回复 185# 吴川李董 的帖子

       回吴川李董:音箱方面还请看看18页文字。您的5单元关键是两个低音单元所在箱体的容积。通常平行布局,高音单元应相对听者头部为好,高度大约在1米-1.2米之间,带斜度的设计另说。外观整体形式有较大选择度,看个人审美。
       我比较倾向单只低音喇叭方案。中音箱最好独立空间,后面开孔。箱体找专业厂加工,出图纸和费用即可。喇叭按需要市面购买,一定要清楚其各项参数,特别是频响曲线。个人实践,并非越贵越好,比如高音单元,更喜欢平面磁场产品。
       我拿手的是高保真驱动,包括PC-HIFI音源,见头像所示。有别于传统方式,能让各喇叭出正声。
最后编辑znd06 最后编辑于 2014-12-10 03:40:53
TOP
187#

兄认为一个十二寸低音,二个六寸上下中音,二个(或1个)高音组合更合理?
TOP
188#

回复 187# 吴川李董 的帖子

       做为家用,中音若在5吋以上,一个就够了。所以一般三分频箱仅需高中低三只喇叭。
       用一只大低音喇叭的理由是;一群小孩也不似一个大人的声音,多个较小口径的喇叭通常并不能延伸低频下潜,只能更突出百来赫兹低频力度,这是此消彼长的关系,超低没有,次低就凸显,大的低音好的单元实际更完整,听感会宽松自然,并不会有什么突出。
       用多个较小喇叭做中音是为满足不失真声压需要,如我上面一款,那是3吋喇叭。一个喇叭能做到,就不必重复了。大场合需要高声压才需更多单元支持。
最后编辑znd06 最后编辑于 2014-12-11 09:20:52
TOP
189#

一般人使用电子分频,大半因素是因为可以满足个人可以自由调整自己喜欢的声音而已
但最终调整完成的声音好不好呢,见仁见智啦
TOP
190#

     你说的没错,好的电分仅负责良好的分配复合,管不了最终声音,但这是真HIFI必不可缺的一环。
     早上在HIFI标准一贴发言转过来:   HIFI直译即高保真,进一步说就是低失真,相对而言失真越低越HIFI。中外业内曾有明确技术指标限定,按理超标的不应以HIFI标榜。
      长期以来玩家(厂家)对电声问题的认识并不清楚,造成HIFI概念混乱,不少自我标榜的产品已经背离HIFI本意。
      造成乱象事出有因,人们发现高指标器材组合声音并不一定好听,某种失真反而听着顺耳舒服,于是转而以听感论高低了。例如胆石之争尽源于此。
        N多年前就告诉过大家,电声领域存在隐性失真(属原理失真),业界并未认识到,现有的测试不能体现,此失真来自电声转换环节,也就是功放推音箱(喇叭)这一段。由此引出若干失真的调声,波及到音源、前级、喇叭,以及功放本身。如此得到的所谓好听的电声实际是某几类失真的混合体,根本谈不上HIFI。
      只有消除了此项原理失真,其他技术指标才能按正比体现,HIFI才能名符其实。
      可见,如果功放驱动仍延用传统,即便喇叭再好,频响分合的再好,曲线再漂亮,声音肯定还是不能有本质改观。
最后编辑znd06 最后编辑于 2014-12-11 11:20:12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