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1011121314151617 / 17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又是关于电源线的问题,这个测试是否属实? [复制链接]

查看: 28787|回复: 166
131#

回复:又是关于电源线的问题,这个测试是否属实?

呵呵,姑且不論音響,各位不知有曾看過電視廣告或者其他相關報導。

很多人信誓旦旦說在盲喝之下,百事可樂和可口可樂是一模一樣的,是分不出差別的。

也許發燒友在吵所謂--盲聽到底有沒有用,值不值得信賴,變數有多少.......,那二種可樂到底有沒有差別,這可以提供大家一個有趣的思考方向。
◎請多用夏威夷自古流傳下來的「荷歐波諾波回歸自性法」--對不起、請原諒我、謝謝你、我愛你,這四句話來靜心以及和人分享,一定會讓你富在工作。
◎「張明彰博士的故事」局部內文—
「.....華人是一個很奇怪的族群,他們可以為自己的汽車添上最好的汽油,為房子做最好的護理,可是對自己的身體健康就不捨得投資。」
TOP
132#

回复:又是关于电源线的问题,这个测试是否属实?

问题不是出在盲听有没有用,而是盲听的人。

没有一点经验或只经过简单培训的人去做这种事结果当然有问题。你让一对小学生去审议相对论的论文,行吗!水平不足够!当然这是个比较极端的例子。

上面说的几条低端电源线差别不大,有两个可能。
1。确实差别很难小,很难分辨
2。差别是那种普通人难以辨认的差别。怎么说呢,高低频的延伸,量感比较容易识别,但声音的密度感,声场的稳定度,从容度,频段过渡的顺滑程度等等等就不是每个人都能理解的了,理解都不能,怎么让他去辨别?!
TOP
133#

回復:又是關於電源線的問題,這個測試是否屬實?

ray_ji兄說的極是。

小弟我也用簡單的論述,一般初燒的樂友,對音響發出的聲音能量,在初燒還不是很有訓練過的大腦裡面,要把這些「複雜」的、「陌生的」資訊量、情報量要一一分析,那對初燒的樂友算是很難的事情,顧左邊右邊沒注意到,注意人聲,其他樂器又出來了.........,腦袋瓜裡的CPU不當機就好了咯。

所以燒友常常會拿蔡琴、鄧麗君的聲音來試系統,一來二位女歌手的曲調不是很快,對大腦要分析還容易一點,二來二位女歌手的歌聲,在不同系統上呈現出來的「年紀」往往不同,這只要到其他燒友家去聆聽對照幾次,馬上就能了解的。

個人建議就是從一些曲調比較慢的曲子,先專心注意比如女歌手歌唱,練習久了,能分辦了,再練習分辦其他樂器等等。

這樣就容易學會分辦了,會分辦了,呵呵,那恭喜,踏入燒錢之路。

至於說低端的電源線差別不大,小弟我以前也曾在這裡PO文過,不妨拿一條電腦用的電源線,和用一般水電工用的八平方電纜,自行DIY做成的電源線來比較,這「對比」大了一些,對初燒的燒友,辦別程度應容易許多。

另外說回來,系統對一些換線等不太容易聽出來,基本上和電源處理以及環境中低頻駐波以及器材避震有很大關係。

一碗湯加了一大堆鹽巴,能品嘗出湯裡面原來食材的鮮味嗎?太多鹽巴就可以形容成中低頻駐波(請參考松香味兄的精彩PO文)。
◎請多用夏威夷自古流傳下來的「荷歐波諾波回歸自性法」--對不起、請原諒我、謝謝你、我愛你,這四句話來靜心以及和人分享,一定會讓你富在工作。
◎「張明彰博士的故事」局部內文—
「.....華人是一個很奇怪的族群,他們可以為自己的汽車添上最好的汽油,為房子做最好的護理,可是對自己的身體健康就不捨得投資。」
TOP
134#

回复:又是关于电源线的问题,这个测试是否属实?

电源线的作用我不否定,但要我用一个很高的价格换取一丁点的改善,我不干!除非我像家诚哥有米
多谢哩个世界赐予了贝多芬哩个人!!
TOP
135#

回复: 又是关于电源线的问题,这个测试是否属实?

原帖由 仁厚里权少 于 2007-12-30 8:42:00 发表
电源线的作用我不否定,但要我用一个很高的价格换取一丁点的改善,我不干!除非我像家诚哥有米


前面我已经说了,各种器材的投资比例,每个人根据自己的情况,都应该有自己的标准
TOP
136#

回复: 又是关于电源线的问题,这个测试是否属实?

原帖由 abrams 于 2007-12-30 1:23:00 发表
。。。另外說回來,系統對一些換線等不太容易聽出來,基本上和電源處理以及環境中低頻駐波以及器材避震有很大關係。。。


看了松香兄的空间处理的帖子,就应该知道,好的环境能让好的器材出好声,同时也更能暴露有问题的器材的问题。

在一个很差很混乱的环境里,好零件和差零件的差异确实很难分辨。hifi的高端指标很难在差环境里呈现出来。

我以前感觉有一些引进版或刻录版的CD甚至好听过原版或差别不大,系统和环境有一定改善后,基本可以否定这种认识。当然,个别例子我不否认。
TOP
137#

回复:又是关于电源线的问题,这个测试是否属实?

换线是有差别的!!!!!!!!!!
TOP
138#

回复: 又是关于电源线的问题,这个测试是否属实?

原帖由 hflp 于 2007-12-30 22:30:00 发表
换线是有差别的!!!!!!!!!!



这个我认同。比如用麻绳和电线区别就很明显,一个出音,一个不出音。


我是个初哥,不过我认为RAY_yi说的有理,很多东西都会改变声音的,而且改变不一定就是正面的。我觉得真正影响声音的就是音源、功放和音箱,其他的东西就像滤镜一样,对声音有各种各样的影响,但都不是根本性的,如果有根本性的影响,说明那个东西本身有问题,比如说麻绳。


感觉玩发烧音响的人可能都有点神经质,他们并不追求音乐本身的内涵,而是追求自己想象的声音。可惜的是,声音这个东西并无固定和统一的标准,所以只能自娱自乐,而不能和别人共享美妙。
TOP
139#

回复: 又是关于电源线的问题,这个测试是否属实?

原帖由 ray_ji 于 2007-12-29 17:22:00 发表
刘盛汉说过一张名片放在音响器材上就能对声音产生影响. 两年前我把这话当笑料, 两年后我自己也发现了同样的情况.

以前为什么会当笑料呢? HIFI修为不够, 调音技术不够, 听过的系统不够班.

两年前我分辨公房接滤......


神棋,名片,这些太容易做盲听试验了,不用拔线。不会没人做过吧?呵呵。。。果然叫发烧友
我还是继续保持37°好了。
器材为音乐而服务
TOP
140#

回复:又是关于电源线的问题,这个测试是否属实?

说得太多也没用,都是坚持己见的。无用论者拿出一个试验出来向全球公开了,有用论者觉得无需做这样的试验,因为差别太明显。谁可笑?呵呵
器材为音乐而服务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