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12345678» / 9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CD是目前民用领域内的终极声源? [复制链接]

查看: 18812|回复: 88
11#

回复:CD是目前民用领域内的终极声源?

如果还是不明白,你再想想,上面的D/A的来源数字信息,是A/D产生的数字信息.没有任何损耗的.

而我们平时接触的CD,是录音室录下来的数字信息的直接拷贝吗?
TOP
12#

回复: CD是目前民用领域内的终极声源?

原帖由 Raxel 于 2007-11-13 11:23:00 发表
CD就是在16/44.1 A/D和D/A之间多了个简单的批量压片过程吗?也就是说,现在录音室是这么工作的吗?乐队,歌手演唱,录音室录制成16/44.1,然后直接拿去压片,然后就发售CD片了?是这么简单啊?


在这个帖子里,既然原文的背景、做对比的“原材料”是已经混制好并且已经造出成品的SACD/DVDA,因此这意味着文章里的“A/D”这个字眼就是已经假设那些在压制碟片之前的“准备工作”都已经做好的了。
您回贴了但我没答复?请点击这里 <——(2007.12.10更新!请各位网友留意察看)
TOP
13#

回复: CD是目前民用领域内的终极声源?

原帖由 Raxel 于 2007-11-13 11:27:00 发表
如果还是不明白,你再想想,上面的D/A的来源数字信息,是A/D产生的数字信息.没有任何损耗的.

而我们平时接触的CD,是录音室录下来的数字信息的直接拷贝吗?


Raxel说的是jitter的问题,可以这样说A/D/A之后的声音相当于头版的效果,这样应该明白了吧。
TOP
14#

回复: CD是目前民用领域内的终极声源?

原帖由 felixcat 于 2007-11-13 11:30:00 发表
在这个帖子里,既然原文的背景、做对比的“原材料”是已经混制好并且已经造出成品的SACD/DVDA,因此这意味着文章里的“A/D”这个字眼就是已经假设那些在压制碟片之前的“准备工作”都已经做好的了。


我说的这么难理解吗?这个实验只是做了一个不切实际,在现实不存在的状态.它唯一可以说明的就是16/44.1这个格式本身,而不是现在CD的问题.
TOP
15#

回复: CD是目前民用领域内的终极声源?

原帖由 sprs 于 2007-11-13 11:33:00 发表
Raxel说的是jitter的问题,可以这样说A/D/A之后的声音相当于头版的效果,这样应该明白了吧。



我说的根本就不关jitter任何事情.
TOP
16#

回复: CD是目前民用领域内的终极声源?

原帖由 Raxel 于 2007-11-13 11:35:00 发表
原帖由 sprs 于 2007-11-13 11:33:00 发表
Raxel说的是jitter的问题,可以这样说A/D/A之后的声音相当于头版的效果,这样应该明白了吧。



我说的根本就不关jitter任何事情.



那么请教了:你说的是什么问题?我孤陋寡闻了,数字信号信号从压盘,再用光头读出来变成数字信号的过程中都有什么问题?
TOP
17#

回复: CD是目前民用领域内的终极声源?

原帖由 Raxel 于 2007-11-13 11:27:00 发表
如果还是不明白,你再想想,上面的D/A的来源数字信息,是A/D产生的数字信息.没有任何损耗的.

而我们平时接触的CD,是录音室录下来的数字信息的直接拷贝吗?


当然,卖的CD并不一定是100%等于“录音室录下来的数字信息”。所以这个测试里,把同样不一定100%等于录音室录下来的数字信息”的SACD上的信号转成CD格式文件,用这个来作为CD的一个“模拟工业替代品”,这样做很合理也和巧妙。

有一点要清楚,文章的目标是说明“模拟信号->CD”这个工业品在某些情况下听感等于“模拟信号->SACD”,所以用“模拟信号->SACD->CD”中“->SACD->”这个环节来代替“模拟信号->CD”里面“制作过程的音质改变”,这个方法同样也保证了SACD跟CD具有“同样的母带混音”这个公平的起跑线。按我看来,“->SACD->”这个反倒是CD让了一步了,因为我个人觉得专业录音室由模拟信号源直接制作CD对音质的恶话,肯定没有“->SACD->”这个做法那么大的。在让一步的情况下CD格式仍然能平分秋色,可见其厉害。
最后编辑felixcat 最后编辑于 2007-11-13 11:48:02
您回贴了但我没答复?请点击这里 <——(2007.12.10更新!请各位网友留意察看)
TOP
18#

回复:CD是目前民用领域内的终极声源?

其实说一个问题就行了: 便携式设备, SACD在近期内有可能吗?
TOP
19#

回复: CD是目前民用领域内的终极声源?

原帖由 sprs 于 2007-11-13 11:37:00 发表
那么请教了:你说的是什么问题?我孤陋寡闻了,数字信号信号从压盘,再用光头读出来变成数字信号的过程中都有什么问题?



数字信息在转换的过程,就是信息损耗的过程.

录音室现在基本都是多轨24/96, 以前是24/48, 要音效处理,要EQ,要mix,这些操作的背后就是大量数字运算的过程.最后转成16/44.1又是一层数字精度损耗.

把可能产生信息损耗的地方都省去了,变成直接A/D,D/A当然没问题了.
TOP
20#

回复: CD是目前民用领域内的终极声源?

原帖由 非音响发烧友 于 2007-11-13 11:40:00 发表
其实说一个问题就行了: 便携式设备, SACD在近期内有可能吗?


哈哈,妙!
您回贴了但我没答复?请点击这里 <——(2007.12.10更新!请各位网友留意察看)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