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7891011121314» / 22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科学技术”与“科学理论”的关系、以及音响系统中的应用与实现... [复制链接]

查看: 21022|回复: 219
101#

K兄说得很有道理。但是有些现象好象不大容易理解。受过传统教育的,比如年龄大的也非常的“物奴”。再比如本来应该是“衣食足,知荣辱”的,可是目前的事实是衣食很富足的人,颠倒荣辱的也大有人在。难怪胡总书记要提出“八荣八耻”了。又谈政治了。
最后编辑胡敏强
TOP
102#

非常感谢KENTRYFO兄真诚的参与讨论,从KENTRYFO兄的发言能够感觉到积极探索努力向上的精神。不过你还是没有理解我这里所说的“平衡”的内涵。我前面已经做了解释,我这里所说的“平衡”指的是“思想认识上”需要同时重视理论、技术、“文化底蕴”三者的自我修养,并不是要把三者进行所谓的“平衡”。简单地说,就是“思想认识上”要同时重视这三者的自我修养提高吧。
我接触过一些专业或者业余的音响设计人员或音响爱好“发烧友”,他们理论、技术都有一套,但是不少的情况是翻来覆去搞了许多年,却搞不出什么名堂来。我就在思考,他们在理论、技术方面经过那么多年的实践、努力,或多或少都有提高吧?为什么就搞不出些名堂呢?个人认为大概就是没有重视“文化底蕴”方面的自我修养提高。“文化底蕴不是水平标准、不是功力的表示,”这我同意。但是作为个体,他在“文化底蕴”方面的自我修养提高却能够反映出一个人在“文化底蕴”方面的自我修养的水平和功力。我们常常认为某人很有气质,这应该也是“文化底蕴”的潜移默化和重视自我修养的一种具体表现吧。好了,如果我们说他的气质好就是“水平高功力深”,这显然不对;但是他具备了这些“气质”,就比较容易处理好许多别人不易处理好的事情。这时候我们认为他“水平高功力深”,我看就没有什么不对了。搞音响设计或者爱好、“发烧”,也同样存在类似情况,“文化底蕴”的潜移默化和是否重视自我修养,他完全能够影响我们的“水平和功力”能否发挥。
TOP
103#

总结大哥哥,你所言确为事实。但是,中华民族文化底蕴确实具有比较大的优势!
    我们不能仅仅停留在对音乐的认识上去研究音响文化问题,而音响人聆听的音乐也不仅仅是“古典音乐”与“西方音乐”,更不是仅仅靠聆听音乐去提高自己的音乐修养和文化修养........
         个人认为:如果把心思完全放在以外国的音乐理论去学习、理解音乐,我们走的很大可能是弯路,何况音响?为何会有这样的想法呢?
    一直以来,存疑:不同民族的、一切形式的沟通是否能够真正传情达意?简单地,文字的翻译之中毕竟还存在一个各自文化的理解问题.........文化基因与生物基因的问题.......如果双方没有各自对对方深入的理解,沟通是无论如何不完整、不完善的。如果作为个体,那还好办,双方都能设身处地,深怀诚意得了。作为整个民族和相对还存在时间、地域封锁的国家之国民之间,考虑到内部的相互影响,不能不承认的是:难以形成和谐的交流!
     我们的现状是:以五四运动为始、以文化大革命烈,整个地自觉放弃本有的文化,但自有的文化不是自觉可以放弃的!所以学习中不得不呈现“洋不洋、土不土”的现状,经过改革开放又从价值观上完成了向“物奴”的转化........
        目前,经济与技术的发展固然快得很,这特别反映在中国这个国度,但是,人文关怀乃至文化的发展、人的生存状况、人的心灵环境是否有发展?发展的速度是否在减退?跟现经济发达地区这种发展是否有可比性?.......
       这些问题,不但关系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前景及其意义的理解,同时,揭示着音响文化中的方向把握的重要性!
    我的观点是:国人,要学习西方,请先学习中华!这里有适合我们的充分的营养!音响,如果作为事业要争一日之长短,必须用自己的、本民族的方式去理解、发现、创作!


——说句大实话:“发烧音响”乃至“音响文化”似乎只在中华文化圈成为现象!这是文化底蕴所在!
TOP
104#

中国音响总结 在 2006-7-12 17:48:23 发表的内容
都是喜欢玩的火气太大了不好,桑拿天会伤身体的,建议大家游泳去火发言多了也会上火的,说对了也游人说你错,说的不对游人说很好都是相对的辩论旨在心平气和那样和玩高级音响一样会发出平衡和谐的声音我发现论坛有不少这样的高人楼上和楼竹也算是一位。

这就是我要强调师承方式本身有优势的原因!话多——某些情况下,确实会形成“费解”!但某些情况又是一种诚意、只要不向自己提出过高的要求,不伤的。
TOP
105#

有道理,国外那些音响疯子全部都是古典或者爵士音乐爱好者,而且有些人说音响和音乐关系不大那才是疯话。
TOP
106#

同意作为个体应该平衡技术、理论、文化水平!不同意的是将技术、理论与“文化底蕴”进行平衡!文化底蕴不是水平标准、不是功力的表示,是一种社会氛围、是一种跨越时间与职业行业的思想行为共性、是一种集体的凝聚力和包容性、是一种个体不自觉的意识.......他是那么的宽泛、又是那么真实确实地决定着本主题的讨论方向,具体地决定着对“关系”的理解以及解决“问题”的方式。
TOP
107#

松香味 在 2006-7-4 13:13:35 发表的内容
谢谢csdam兄关于中国音乐、民乐方面的资料。我国的中学音乐教师的一些参考资料上有不少这方面的资料。其实,我国很多民族的民间曲目现在仍然保持着宫、商、角、征、羽五音调式结构(即1、2、3、5、6,),他们没有半音,这就是传统中国音乐、中国民乐最突出的特征。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事实是...................在1978年!

编钟,又叫歌钟,是我国古代的重要乐器。
1978年湖北随县城郊的擂鼓墩出土战国初期的曾候乙墓编钟,共六十五枚。被称为我国古代“编钟之王”是迄今发现的最大最完整的一套编钟.曾侯乙墓编钟铸造于两千五百年前的战国时代,它气势恢宏,总重量达到两千五百多公斤,加上横梁、立柱等构件,用铜量达五吨之多,这在世界乐器史上是绝无仅有的。更神奇的是,每一个编钟都能发出两个乐音,这两个音恰好是三度的关系。

曾侯乙墓编钟的音域宽达五个半八度,而且十二个半音齐备,是世界上已知的最早具有十二个半音的乐器。

曾候乙编钟每个钟体上都刻有错金篆体铭文,正面刻“曾候乙乍时”(曾候乙作)。钟背则记有与晋、楚等国律名的对应文字,共标有关于乐律的铭文2800多字,记录了许多音乐术语,在科学概念上表现出相当精确的程度,显示了我国古代音乐文化的高水平,表明我国早在公元前5世纪,就已使用十二平均律了,这比欧洲要早1800年。


....................................................................................................................

上列古物是在1978年始發現..........在這之前国人都以為中樂只有宫、商、角、征、羽五音调式结构(即1、2、3、5、6,),他们没有半音,以為这就是传统中国音乐........................... !!

++++++++++++++++++++++++++++++++++++++++++++++++++++++++++

因此....人云亦云.......依書直說......的心態很多时併不能学習到事實的全部!甚至走Y路!

小弟認為只有通過實踐来求真才是硬道理!....發燒音响人亦然!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upload=jpg]Upload/2006713350729542.jpg[/upload]


[upload=jpg]Upload/20067134175779681.jpg[/upload]
最后编辑csdam
TOP
108#

都是喜欢玩的火气太大了不好,桑拿天会伤身体的,建议大家游泳去火发言多了也会上火的,说对了也游人说你错,说的不对游人说很好都是相对的辩论旨在心平气和那样和玩高级音响一样会发出平衡和谐的声音我发现论坛有不少这样的高人楼上和楼竹也算是一位。
TOP
109#

....................................................................................................................
最后编辑csdam
TOP
110#

csdam 在 2006-7-13 4:18:02 发表的内容
....................................................................................................................

九日一回,还以为........
原来是有事实、有依据的.......
确实,中华民族乃至人类,历史上都曾经出现多次的遗忘,甚至是文明的多次倒退!更为奇怪的是:面对前人文明古迹的伟大与按现今的技术观念“自以为”高班的古迹时,总会有人提出:外星人.......哈哈,难道人类的自信竟然如此脆弱?(当然,并非否定外星人的可能性),何谓“高班”、如果用本时代的价值观去评价历史、用本位的生存状况去评价文明,往往不能正视!但是,从认识论去考察:造物主赐赋予人类以穿越时空的权力——无论是个体还是集体!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