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12345678» / 12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多年未出山,普及电影原声兼总结贴--续 50. 迪米屈.提欧姆金 Dm... [复制链接]

21#

哈姆雷特
莎翁的另一部名剧。音乐也和上一篇类似,古典乐迷最爱的电影原声类型(准确说,应该说是电影剧音乐)。
试听页面:http://www.chinamp3.com/album/html/480/album24032.php

(转)莎士比亚的这部名著曾多次被搬上银幕,

丹麦王子哈姆雷特从父王的鬼魂口中得知叔叔克劳迪杀兄篡位的秘密,但却一直犹豫该如何着手报仇。结果哈姆雷特误杀未婚妻奥菲莉亚的父亲,导致她因此发疯坠河而死。他的母亲后来也误饮毒酒身亡。优柔寡断的王子终于在怒不可遏之下杀死万恶的叔叔。。。
调整大小 DoyleHamlet.jpg (, 下载次数:0)

jpg(2011/1/18 13:02:44 上传)

调整大小 DoyleHamlet.jpg

我的淘宝小店:杰长老耳机音响店
TOP
22#

再死一次
听了一遍,应该是惊竦片,但是配乐很动听,也有很惊竦的片段。
试听页面:http://music.sina.com.cn/yueku/a/82284.html
(转)私人侦探迈克·丘奇接受委托帮助验明一个丧失记忆的女子的身份。在催眠术专家富兰克林的催眠术作用下,陌生女子回忆了英国女钢琴家玛格丽特· 斯特劳斯过去的经历。玛格丽特1948 年嫁给德国移民音乐家罗曼·斯特劳斯。第二当他因用一把剪刀谋害他的妻子而被处以死刑。陌生女子醒过来后恢复了说话能力,迈克为她的魅力所倾倒,称她为“格蕾丝”。富兰克林第二次向她施催眠术。格蕾丝开始不清罗曼和迈克二人的身份,竟将他们互相混淆。迈克自己也在一次催眠术的作用下,回忆起斯特劳斯夫妇生活中更多的细节。迈克的朋友皮特认出格蕾丝就是对剪刀的形状特别着迷的女艺术家阿曼达· 夏普。原来玛格丽特是被少年时代的富兰克林杀害的。他的母亲在罗曼家当管家,并暗恋罗曼,他妒忌母亲对罗曼的爱,就杀害了玛格丽特嫁祸罗曼。迈克发现玛格丽特转世再生的女人阿曼达处境危险,急亡赶到她的工作室。此时,富兰克林已经给她送来谋杀用的那把剪刀,企图逼她自杀。富兰克林和迈克决一死战时,被阿曼达的剪刀刺死。迈克和阿曼达终成眷属。
82284_150150.jpg (, 下载次数:0)

jpg(2011/1/18 13:12:40 上传)

82284_150150.jpg

我的淘宝小店:杰长老耳机音响店
TOP
23#

都是男人惹的祸
记得没错的话,好象又是莎翁的剧。非常唯美的配乐,弦乐如丝般,动听极了。
试听页面:http://music.sina.com.cn/yueku/a/59514.html
(转)<都是男人惹的祸>由英国才子肯尼斯·布莱纳执导,改编自莎翁喜剧<庸人自扰>,布莱纳向来是公认的莎剧高手,这部影片同样处理的赏心悦目,妙趣横生,尤其是布莱纳与艾玛·汤普逊分饰剧中两个对白犀利的配角,大有反客为主的精彩表现.而配乐仍旧由肯尼斯.布莱纳的多年搭档派屈克·道伊担任.派屈克·道伊的音乐古典优雅,清新细致,向来善长诠释这类带古典文学气质的电影,而在这部影片中,派屈克为剧中莎士比亚的二首短诗谱曲,是配乐中最精釆的作品.

  
第一首曲子是Sigh No More Ladies,这首曲子的词恬静淡雅,对男人的见解却也鞭辟入里,八成是译名<都是男人惹的祸>的灵感来源,原声带中的独唱演出由派屈克·道伊亲自出马,优美的吟唱伴着柔柔的的吉他,显得深情款款,和Strike Up Pipers里,层层迭迭,高潮迭起的合唱编曲大异其趣,但同样悦耳动听,为影片开场的The Picnic也是这首主题,而且收录了艾玛·汤普逊优雅迷人的吟咏,将整张原声带的高雅气质妆点的十分文学,但在紧跟着的Overture中,音乐气质忽然一变,凯旋的战士抵达,音乐在英姿焕发的鼓号乐中展现欢欣鼓舞的气氛,第二个动听的主题以鼓号乐的型式在结尾段落登场,这个主题旋律也以这种鼓号编曲的型式出现在女主角希柔的婚礼中(Hero's Wedding),这是本片的第二个主题曲,即Pardon Goddess Of The Night,这首曲子的歌词,在剧中是男主角向女主角忏悔的悼亡辞,因此合唱的版本气氛十分哀伤,以低沉凝重的合唱做为前导,然后以独唱铺陈出深情唯美的愁帐和哀悼,独唱的部份同样由派屈克·道伊出任.Sigh No More Ladies与Pardon Goddess Of The Night这两首主题曲不仅词意优美(当然,是莎士比亚写的嘛!),曲更是谱的诗意盎然,同时在配乐中也扮演着吃重的地位,特别是Pardon Goddess Of The Night,除了上述的鼓号编曲之外,在You Have Killed A Sweet Lady,Choose Your Revenge等曲目中,也是一首优美的Love Theme,将冰清玉洁的女主角沈冤难昭,死中求生的委屈和哀戚刻划的楚楚可怜,让人打从心里心疼.
  
除了这两首动听典雅的主题曲之外,配乐中还有许多出色的主题旋律,一个是代表男主角克劳帝欧和女主角希柔这一对金童玉女的主题,在The Sweetest Lady,A Star Danced,Hero Revealed中,将男女主角之间的眉目传情,互诉情衷,与破镜重圆描绘的细腻甜美,柔情似水.而另一个主题当然是班内狄克和碧翠丝这一对旷男怨女的主题,在The Gulling Of Benedick,It Must Be Requited,The Gulling Of Beatrice,Contempt Farewell中,以俏皮可爱的编曲描述一群好事之徒,如何用计撮合这一对欢喜冤家,清新喜感中仍不失典雅细致,加上布莱纳与汤普逊精彩的表现,即使是一个古古喜剧看起来仍旧妙语如珠,生气勃勃,尤其是最后一段以鼓号乐烘托着“好幸福”的慢动作镜头,更是将班内狄克和碧翠丝的喜悦表现的极为兴奋浪漫.而 Did I Not Tell You,Benedick The Married Man中的主题旋律,不论是轻快的小号,或流畅的弦乐,也都表现的十分愉悦迷人.
  
另外两个让人觉得比较黑暗的主题,一个是全片唯一的坏人的主题,The Conspirators当然就已经可以闻到王子心怀不轨的味道,这个主题虽然听起来坏坏的,却坏的不温不火,还很有气质,不愧是个高贵的贵族阴谋家,The Prince Woos Hero则描写王子陷害希柔的“阿劣”计谋.另一个主题是克劳帝欧误会希柔时的主题,克劳帝欧中了小人技俩,误以为希柔不忠,既悲伤又愤怒(The Lady Is Disloyal),而在婚礼上悔婚,希柔无故遭到不白之冤的羞辱,名节涂地,伤心欲绝(Take Her Back Again),但在Die To Live中,神父要希柔忍辱负重,以死求生,希望有朝一日沉冤得雪,这个主题听起来很具戏剧性与冲突性,但也很有旋律性,在这张质感十分明亮轻快的原声带中,是属于气氛比较令人紧张的,不过听起来只是会使你操心担忧的那种紧张,并不是会令人难受的那种紧张.
  
每年金像奖总不免会有不少遗珠之憾,电影配乐这个项目自然也不例外,尤其某些音乐家似乎总是得不到金像奖的青睐,英国作曲家派屈克·道伊就是一个例子,他的音乐总是典雅清新,馨香四溢,他为几部古典气质的影片所谱写的主题曲,更是雅致动听,赏心悦耳,特别是这一部<都是男人惹的祸>,旋律悦耳动人,轻快典雅,其中两首主题曲更是清丽脱俗,怡情怡性,特别在合唱的表现上, Strike Up Pipers将Sigh No More Ladies编的华丽缤纷,欢欣热情,彷佛连阳光都灿烂了起来,而Pardon Goddess Of The Night细腻唯美,真情流露,都是上乘的音乐作品,其中Pardon Goddess Of The Night这首作品,派屈克·道伊还让导演退稿四次,第五次才过关,可谓得来不易,不过也不得不令人赞赏导演的品味卓越,只是这样的作品受限于金像奖的原著规则(因为词出自莎士比亚的诗句,所以不符合原著歌曲的规定),居然完全与金像奖绝缘,连提名都没有,实在令我十分纳闷可惜,不过奖每年只颁一个,但得到的未必是最好的,所以如果你也喜欢电影歌曲,别只注意狄士尼的作品,还有很多十分精彩的“金奖遗珠”,也许更耐人寻味呢!!
59514_150150.jpg (, 下载次数:0)

jpg(2011/1/18 13:16:52 上传)

59514_150150.jpg

最后编辑zjize 最后编辑于 2011-01-18 13:56:08
我的淘宝小店:杰长老耳机音响店
TOP
24#

理智和情感
终于到我喜欢的理智和情感了,呵呵!推荐去找来看看,李安导演简奥斯汀的作品。电影非常值得一看,音乐就更不用说了,动听得不行,里面有段钢琴的主题,非常的像肖邦夜曲的感觉!
试听页面:http://www.chinamp3.com/album/html/479/album24031.php
(转)由著名华人导演李安执导的《理智与情感 Sense and Sensibility》一片,将简奥斯汀描写十八世纪英国女性爱情与婚姻的同名名著搬上银幕。导演通过镜头给我们展示了两对终成眷属的情侣,更是将当时妇女们的日常生活状况、聚餐、舞会和社交等各种场合完美复原,带我们回到那个充满钢琴曲、诗歌和爱情,同时婚姻又被金钱左右,显得格外现实的年代。
  
这部电影以其紧凑、跌宕起伏的剧情、凄美悠扬的电影配乐、演员们的出色表演,获得了第六十八届奥斯卡六项提名,虽然最终只拿到最佳改编剧本奖,但这是我最喜欢的名著改编电影之一。由英国作曲家Patrick Doyle执笔的原声配乐更是本片的一个亮点,古典悠扬的音乐,配合李安导演独特的镜头视角,精确美妙地传达了剧中每个人物的感情。



我想,除了这部配乐的部份管弦主题,让我觉得过于平淡而有些模糊外,这张原声带其实有非常好的音乐,而且,这是会令人觉得原声带中的音乐,比在电影中更好听的电影音乐之一,因为当中有些音乐在电影中原本是比较零散简短的,但Patrick Doyle将它们做了适当的结合与延伸,同时两首主题曲在电影中原本只是由演员清唱两句,但在原声带中有完整动人的表演,因此,原声带中许多轨音乐都有完整而怡人的独立性,成为非常优美的独立乐章,而又让人感到更加惊喜的,是音乐曲式种类上所呈现的多样性,从诗意盎然的歌曲,古典优雅的钢琴协奏,甜美的竖琴独奏,到活泼轻快,或者柔和感伤的管弦乐章,展现了各形各色的音乐表现手法,而且每个作品各具风姿,古典音乐作曲手法的应用,在同类古典文艺电影配乐中,可以说是难得的丰富多变,而且气氛揣摩的典雅优美,古色古香,又散发着亲切怡人的亲和力.

导演李安在搜罗了诸多与原著作者珍.奥斯汀同期的诗词作品之后,选定了Weep You No More Sad Fountains与The Dreame这两首诗做为主题曲的歌词,用来点出玛丽安最初天真浪漫的本质,与因爱受伤后,在感情与心境上的成长,Patrick Doyle为这两首诗所谱的曲,出色的表现了这份用意,Weep You No More Sad Fountains洋溢着纯真,热情,充满想象力与丰富情感的气息,而The Dreame则幽幽沉淀下来,成为一份内敛而成熟的独白,平静柔和中透露着些许怅然,这是继<亨利五世>,<都是男人惹的祸>等作品之后,Patrick Doyle又一次为古典文学诗词谱曲,效果依然相当动人,旋律密切的与词意的情绪起伏呼应成一体,足以让人觉得这些词句仿佛本来就应当发出这样的旋律,而且Doyle并没有重复过去的歌曲型态,而赋予这部作品独有的音乐表现,令人格外激赏.

以整张原声带呈现的效果来说,有一些非常高潮迷人的段落,不过也有一些比较感伤而显得低迷的音乐,这些情绪比较低的演出并不是不好,不过一来其中的管弦主题并不够抢眼,二来,其它比较出色的几段乐章非常抢眼,因此,以我个人来说,这使我很容易想要按跳过去的选择钮,将焦点集中在那些比较吸引我的音乐上.

一开场的几段音乐都是我所谓的精华段落,先是主题曲Weep You No More Sad Fountains,非常优美的女声演唱,接着是法国号和弦乐交织而成的轻快乐章A Partcular Sum,这段高雅而甜美的作品时常出现电视广播媒体,兼具了古典气息与愉悦喜感,不过在表现上已经摆脱了<都是男人惹的祸>等作品中的喜趣效果,呈现出不同的感受.My Father's Favorite则是好的让人惊讶的钢琴演奏曲,典雅优美的气质根本不像这个时代的音乐作品,而整首作品的完整性则根本不像是电影音乐,乍听之下还误以为是选用的古典音乐片段,十分值得推荐.My Father's Favorite这段乐章在配乐中也有其它的变奏演出(如接下来的Preying Penniless Woman),相当于是一个配乐中的主题旋律,不过这些变奏或洐生的音乐,其欣赏性和完整性都不如Track 3.这段演出,同样的,Weep You No More Sad Fountains也是一个配乐中的主题旋律,但似乎除了Patience,以悠扬柔美的长笛演奏让我感到比较抢眼外,其余的器乐演出大多较为平凡,呈现近似管弦主题旋律那种感伤温柔的气质.

Devonsbire,Not A Beau For Miles等段落中引出了管弦配乐的主题旋律,一个优美而淡雅的主题乐章,带了些许感伤的气质,这个主题旋律其实听一两段还不错,不过听久了很容易觉得闷,一方面当然是因为这个主题的情绪比较低,也比较保守内敛,同时其它的乐章在娱乐性与音乐性上似乎都比这个主题来的出色一些,因此给我的感觉并不如其它作品来的迷人,只是这个主题在配乐中占的份量很大,也因此,这张原声带自Track 4.5.等段落之后,就进入一份幽静感伤的气氛中,当然,音乐的水准仍然很高,情绪仍然很美,不过有些”冷场”,浇熄了一开场几段音乐那种令人兴奋的感觉,一直到Steam Engine,Willougbby等作品.

Steam Engine与Miss Grey发展了一个十分可爱活泼的管弦主题,像轻盈愉悦的舞曲,Willougbby也是类似气质的管弦作品,但表现得又更出色,是我个人最喜爱的一段配乐,活泼欢乐,流畅优雅,简直就像在听莫扎特,这三段音乐依Track 12.13.14.的次序排列,可以说是这张原声带最有活力,最为迷人的一个段落,也为其前后几段感伤而淡雅的管弦配乐带来一点气氛的平衡,否则这张原声带的中段就不免要变的过于低迷了.紧接着这三段音乐的作品,是一首很悦耳甜美的竖琴独奏Excellent Notion,同样时常出现在电视广播媒体中,也是这部配乐最迷人的段落之一.

接下来的几段音乐,又回到以管弦主题做为主要铺陈的乐章,发挥出抒情柔美的质感,也表现了一些比较低沉挣扎的情绪,不过它们对我而言仍不能算是很迷人,其实这几段以管弦主题铺陈的乐章,听起来都差不多,还是有些把原声带带进音乐大同小异,情绪比较感伤的低潮中,但结尾配乐Throw The Coins以非常怡人的气氛重新将音乐拉抬起来,带向愉悦柔和的Happy Ending,这算是这个主题旋律最让我觉得迷人,至少,不沉闷的一段演出了,然后,音乐带入终曲The Dreams,仍由Jane Eaglen演唱,为故事划下一个典雅动人的句点.

整体来说,配乐中的管弦主题作品并不特别吸引我,但我却觉得这是一张十分值得推荐的原声带,因为当中二首主题曲,与几段乐章表现出来的气质,音乐美感,以及结构的完整性好的让人惊讶,二首主题曲,以及My Father's Favorite,Willoubby,Steam Engine,Miss Grey,Exellent Notion以及A Particular Sum等作品,都有很高的音乐独立性,也有各具特色的音乐美感,而且,这些音乐并不会类似Patrick Doyle过去写过的其它古典文学电影音乐,而有一份非常独立的音乐气质,这些”独立”的特质,使得这些乐章能独立于影像故事之外,独立于其它同类电影音乐之中,这正是我个人觉得特别值得推荐的原因.
1206420151.jpg (, 下载次数:0)

jpg(2011/1/18 13:26:49 上传)

1206420151.jpg

最后编辑zjize 最后编辑于 2011-01-18 13:55:26
我的淘宝小店:杰长老耳机音响店
TOP
25#

高斯福庄园
我的第一张道尔,非常喜欢的电影原声配乐,不过电影一直没有看。道尔的配乐,都是古典风格,单独听也很美,流畅而动听。
(转)故事发生在30年代的英国,高斯福德庄园名流云集。富有的庄园主威廉?麦考德和妻子西尔维娅邀请了一些朋友举办狩猎会。客人包括西尔维娅的姨妈康斯坦丝伯爵夫人,西尔维娅的姐夫安东尼?梅瑞蒂斯,大明星艾维?诺威鲁,以及美国电影制片人莫里斯?魏斯曼――他来英国为他的下一部“陈查里”电影作准备。

热闹的庄园里还有一群人,他们构成了与上流社会相对的另一个群体。这是庄园以及各位来宾的仆人侍从。男管家詹宁斯统管男仆,不过他的工作可不轻松,这其中有几个令人头疼的“特殊人”:英俊潇洒的帕克斯自小在孤儿院长大,性格孤僻,我行我素;魏斯曼的侍从亨利也搅得庄园颇为不安。女管家威尔森太太则指挥着一干女仆,其中最突出的是年轻活泼的艾丽丝。

伯爵夫人的女仆玛丽是个天真的女孩,她好奇地观察着这座庄园里的各色人等,逐渐发现原来上流社会和仆人的世界之间并没有截然分离的界线,相反,这两个世界由于种种复杂的关系产生了千丝万缕的联系,庄园轻松闲适的气氛下其实埋藏着令人不安的因子。

麦考德先生的富有使不少人都得依附于他,其中包括伯爵夫人和梅瑞蒂斯。但麦考德似乎并不受欢迎,女厨克劳福特太太就对他颇有怨词。性格乖戾的伯爵夫人亦不招人喜欢。西尔维娅表面上高贵优雅,其实她已经有了外遇。梅瑞蒂斯曾经是战争英雄,但如今已破产,正急切地需要麦考德为他投资。亨利是个投机分子,他来到庄园后立刻就开始追逐上流社会的富婆,另一方面也不忘与女仆们调情。帕克斯由于种种原因成了众人瞩目的对象之后,自然对亨利的放纵十分不满。女仆艾丽丝则与麦考德先生关系暧昧……

麦考德先生的死把庄园带入了惊恐的气氛中:他被人谋杀在书房里。庄园里的不少人似乎都有杀人的动机,这起案件一时间扑朔迷离。警察局的探长汤普森奉命前来调查,但这个装模作样的家伙看起来没多大本事,或许他们真需要一位“陈查里”来侦破这起谋杀案……
thumb87676.jpg (, 下载次数:0)

jpg(2011/1/18 13:32:22 上传)

thumb87676.jpg

我的淘宝小店:杰长老耳机音响店
TOP
26#

哈利波特4
始终以为,哈利波特4的配乐是这个系列最精彩的一部,厚重而气势磅礴,是哈利系列转为黑暗的最要的一部。而且,电影拍得也是最好看的一部。
(转)哈利·波特在霍格活茨魔法学校经过三年的学习和磨炼,逐渐成长为一个出色的巫师。新学年开始前,哈利和好朋友罗恩、赫敏一起去观看精彩的魁地奇世界怀赛,无意间发现了消失十三年的黑魔标记。哈利的心头笼上了一团浓重的阴云,但三个少年依然拥有他们自己的天地,霍格沃茨是他们心目中永远的伊甸园。然而,少男少女的心思是那样难以捉摸,三人之间的美好友情竟是那样一波三折,忽晴忽雨……哈利渴望与美丽的秋·张共同走进一个美丽的故事,但这个朦朦胧胧的憧憬却遭受了小小的失意。他要做一个普普通通的四年级魔法学生,可不幸的是,哈利注定永远都不可能平平常常——即使拿摩法界的标准来衡量。黑魔的阴影始终挥之不去,种种暗藏杀机的神秘事件将哈利一步步推向了伏地魔的魔爪。哈利渴望在百年不遇的三强争霸赛中战胜自我,完成三个惊险艰巨的魔法项目,谁知整个竞赛竟是一个天大的黑魔法阴谋。
thumb32323232.jpg (, 下载次数:0)

jpg(2011/1/18 13:52:57 上传)

thumb32323232.jpg

我的淘宝小店:杰长老耳机音响店
TOP
27#

最后的兵团
道尔又一部气势磅礴的配乐,其中也有温馨动听的部分。
(转)罗马帝国世界霸主的地位风雨飘摇,岌岌可危,士兵奥勒留(Aurelius)逃离军团去请求支援,不料想卷入另一场灾祸中。

12岁罗马小皇帝罗慕路斯·奥古斯都(Romulus Augustus)的父亲被人杀害,他和家人受到囚禁。弥留之际奥古斯都的父亲留下遗言,恳求奥勒留无论如何也要救出被异族软禁在卡普里岛的小皇帝。出生在视荣誉为生命的罗马的奥勒留,矢志实践自己的诺言,他的行动得到了兵团中两位朋友的鼎力支持,他们分别是身经百战的老兵Ambrosinus和大个子埃塞俄比亚人Batiatus,两人推举奥勒留为首领,后来拜占庭女战士米拉(Mira)也加入其中,这支四个人的队伍组成了最后的兵团,担负起拯救罗马帝国最后一位皇帝的重任……
86318_150150.jpg (, 下载次数:0)

jpg(2011/1/18 14:06:13 上传)

86318_150150.jpg

我的淘宝小店:杰长老耳机音响店
TOP
28#

24. Trevor Jones
他最出名的配乐肯定是那部史诗般的《最后的莫西干人》,然后就喜欢上了这个配乐家。
(转)  配乐作曲家Trevor Jones 崔佛·琼斯在科幻小说的配乐中大有名气,比如《黑色水晶》,《迷宫》以及《黑暗城市》,不过他也同时为电影配乐,诸如充满浪漫色彩的《诺丁山》,反映政治题材的《惊暴13天》,史泰龙的动作大片《绝岭雄风》等等。1949年出生于南非开普顿,曾经在英国就读于一流的电影学院,1981年的《亚瑟王神剑》成为他的第一部大制作。在随后的20多年,他所配乐的影片超过50部。1992年由于为《最后的莫西干人》配乐而获得金球奖,1998年又以《终极魔法师》一片的配乐而获得艾美奖的肯定。
12217326372694.jpg (, 下载次数:0)

jpg(2011/1/19 17:35:27 上传)

12217326372694.jpg

我的淘宝小店:杰长老耳机音响店
TOP
29#

最后的莫西干人
这是部史诗般的电影,也是部史诗般的电影配乐。刚开始时那段鼓,放好了那音效可让人终身难忘。


(转)一、《Last of the Mohicans》原声碟资料:

作曲家: Trevor Jones 和 Randy Edelman
指挥: Daniel A. Carlin 和 Randy Edelman
发行商: Morgan Creek

二、《Last of the Mohicans》原声碟花絮:

导演Michael Mann最开始要求Trevor Jones为他的电影作电子乐风格的配乐,但是后来他们发现管弦乐更为适合这部史诗风格的电影。Jones在有限的时间内匆忙的作了管弦乐配乐。但是电影不断地有剪切,配乐也不得不经常更换时间顺序,Jones就不得不反复修改。最后,随着发行时间不断临近,导演又召集Randy Edelman来为Jones无暇顾及的小场景配乐。Jones 和 Edelman最后以共同配乐的身份出现在电影的制作团队名单上。(虽然这样使这部原声碟很出名,但是也使得这部原声碟不被列入Oscar评奖的考虑范围。)

这部配乐于2000年重新录制发行,处理了一些原版中的诟病。新音轨也重新调整加到了电影中,Clannad的“I Will Find You”在新版中被去掉了。

原声碟花絮和资料翻译自Wikipedia。

三、《Last of the Mohicans》原声碟评论:

在电影史上一部电影同时雇用两位知名作曲家来配乐的情况并不多见,而将两人的作品同时放在一张碟里面的情况就更少见了。关于这张原声碟,与流言相反的是,半路改变作曲家(从Jones换为 Edelman)并没有使Trevor Jones和Randy Edelman两人相互猜忌。而且实际上正是二人的合作使得这张原声碟大受欢迎。此辑保持着全球销量最好的原声碟之一,而且开始在年轻一代中产生很多的拥蹴。

到底高销量应该更多地归功于Trevor Jones还是Randy Edelman呢?这个问题有待考证。原声碟的两部分是如何配合好的有着很大的分歧。有一点是肯定的,那就是Jones的前两首歌是原声碟的亮点(也正如你在电影里面听到的那样,除非你说你仅仅是在找Clannad乐队的歌)。主题旋律是那么的宏大和紧扣心弦以至于Jones在《Cliffhanger》(1993)和《Cleopatra》(1999)中使用了这个旋律的变种。第二首歌"Elk Hunt"使用了很强劲、生动的节奏使得电影一开始的场面让人记忆犹新。

Jones所做的那一半还是有一些不足之处—他作的主题旋律在第3首和第6首中过于冗长,这些旋律播放时间过长,一会儿你的脑袋就会晕乎乎的。总的说来Jones的配乐是以合成器为辅的,这个策略对他来说已被证明是很有效的。然而配过《Gettysburg》 (1993)和《Dragonheart》 (1996)的Edelman则是一个以合成器见长的配乐师。虽然使用了吉他和键盘乐,Edelman的音乐似乎与史诗风格的《Last Of The Mohicans》并不相配。这应该与他的工作时间紧迫有关,但或许是他的配乐风格根本就和这部电影无法搭配。

虽然两部分不太合得来,原声碟还是发行了。人们通常会选择他们喜爱的部分聆听,但是很多人坚持认为这两部分就是不搭配,没法听。Jones的主题旋律如此的交响化,以至于Edelman的音乐听起来就像简单的填充材料。对我个人,我愿意买来这张原声碟仅听头两首,虽然它们加起来还不足3分钟。这里Clannad的歌值得提一下,它是此碟高销量的又一个原因,这首歌在原声碟中很显眼。总的说来,这张原声碟还是很成功的,因为它将电影中音乐作了最佳筛选,当然这包括了Jone最好的配乐和Clannad新世纪风格的歌曲。

原声碟评论翻译自http://www.filmtracks.com/titles/last_mohicans.html。此碟在 Filmtracks的评分是4.16/5。
thumb332344.jpg (, 下载次数:0)

jpg(2011/1/19 17:42:42 上传)

thumb332344.jpg

我的淘宝小店:杰长老耳机音响店
TOP
30#

为自由而战
电影没有看过的,音乐是凝重而大气的,里面有把莫扎特的费加罗的婚礼改的片段。
(转)老牌电影原声作曲家TREVOR JONES的2007年作品<为自由而战>.配乐方面TREVOR JONES与英国交响乐团合作,影片原声的主旋律听起来高雅,不拖泥带水,轻快的长笛以及英国管(中音双簧管)为主要乐器,外加中提琴和竖琴做伴奏的原声配乐.
试听页面:http://www.ssjj.com/musiclist/26157.html
thumb2323242323.jpg (, 下载次数:0)

jpg(2011/1/19 18:31:30 上传)

thumb2323242323.jpg

最后编辑zjize 最后编辑于 2011-01-20 11:47:29
我的淘宝小店:杰长老耳机音响店
TOP
31#

绝岭雄风
史泰龙的绝唱,后面的就越来越差了。配乐一如特沃琼斯的大气而动人。
(转)故称事描述高途山抢险嫁队员加深贝在邢一次涅行动妖中令朋聊友旭攀惜山涤失手跌死料,算自则此不敢贼再獭攀疏雪山印。这回忍他搬和鞍哈拉尔秀及艺飞孝机女停驾缘驶员杰雌西收誉到澈一匿个飞卯机俩遇难的终求硒救信号后政赶去轧出即事地汞点斤,却坡发渝现这是验一帮抢劫了财烷政部邵巨款的匪徒宅,恐再怖搏分子的瘤飞机发生故障并降吗落衅在哟雪拔岭上影,呸同时还鹏胁缓持了人质域。挑于槛是疑同蓉他隆们救在屋山野粉中疑展殉开激烈搏斗,加肇贝玛在漠形势危草急下鞋被迫即披试甲札上甜阵,最蘸终瑟消八灭阅了衫这宰帮厕劫匪。
2004924183119.8612443.jpg (, 下载次数:0)

jpg(2011/1/19 18:46:31 上传)

2004924183119.8612443.jpg

我的淘宝小店:杰长老耳机音响店
TOP
32#

排队上天堂
什么烂译名,可去Go to hell了!Trevor Jones的温馨、浪漫之作,极耐听,里面有段吉它及人声都超好听。
(转)
  本片是一部融合温馨浪漫的爱情喜剧片,一位深爱其妻的老公为达成老婆临终的最后心愿,作出一连串滑稽可笑又令人感动的举动,影响周遭的人事物。在义大利的小城镇,马赛洛(尚雷诺饰)正陷入左右两难的困境中,她挚爱的老婆将不久人世,希望她死后能与她死去的儿子葬在一起,然而城里的墓园只剩下三个空位,墓园主人又不愿意扩建。马赛洛只好尽一己所能避免死亡之神降临小镇镇民身上,所以他不断做善事;捐血、指挥交通、保护儿童安全、总之不让任何人比他老婆先死!然而老天喜欢跟他作对…

For Roseanna是电影Roseanna's Grave在电影节上的名字,不知道什么原因电影原声碟被命名为For Roseanna。Trevor Jones作曲,伦敦交响乐团演奏。制作精良,古典、优雅,充满着弦乐特有的温暖。部分曲目是吉他协奏,洋溢着闲庭信步的轻松氛围。专辑有两首意大利语演唱的歌曲,氛围与专辑其他曲目保持一致。整张专辑旋律稍显单一,不过温暖的弦乐是非常耐听的。
试听页面:http://music.sina.com.cn/yueku/a/82308.html
4423332.jpg (, 下载次数:0)

jpg(2011/1/19 19:33:11 上传)

4423332.jpg

最后编辑zjize 最后编辑于 2011-01-19 19:33:11
我的淘宝小店:杰长老耳机音响店
TOP
33#

诺丁山
这部电影的音乐虽然好听,但更多是歌。里面琼斯的配乐只有几首,也没有歌有名。但还是值得一提。
(转)关于电影《Notting Hill》,是茱丽娅罗伯丝和休格兰特的经典浪漫爱情之作了,故事内容就不再细述。
  
  其实这部电影最值得称道的应该是它的音乐,很少有《 诺丁山》这样从头至尾都这么好听的电影音乐。
  永远会记得在片尾处的音乐,当茱丽娅在电影发布会上对休格兰特say yes时,那首《she》随之响起,然后是他俩的婚礼,《YOU’VE GOT A WAY》(你已找到出路)悄悄的接上了《she》的尾音,然后镜头切换到了公园之中,《FROM THE HEART》(来自心底)巧妙地作了收尾。

  《Notting Hill 诺丁山-电影原声专辑》,绝对值得你去收藏。
  这是环球音乐推出的一张堪称浪漫经典的重量级电影原声专辑。唱片中收录的十一首歌曲和两首配乐可以说曲曲动人心魄,充满着不可言喻地男女柔情。可能你会觉得这些歌曲风马牛不相及,而一旦了解该片的内容,突然之间又领悟这些歌曲的挑选其实都围绕着男女主人公的进展而展开。
  环球音乐公司旗下的不少大牌歌手,都加入了献声行列。两支男孩团体“Boyzone”和“98度”以年轻人特有的直露和朝气,演绎了R&B曲式的情歌,相当动听。著名乡村女歌手仙尼亚吐温演唱的那首“YOU`VE GOT A WAY”在经过特别混音处理后更显女性的温柔妩媚。除当红艺人激情演绎之外,活跃于60、70年代的前辈人物如艾尔格林、比尔威瑟斯等等也有佳作,为你共谱新世代爱情罗曼史,是现今不可多得的情歌大全
193c_b.jpg (, 下载次数:1)

jpg(2011/1/19 19:43:33 上传)

193c_b.jpg

最后编辑zjize 最后编辑于 2011-01-19 21:17:22
我的淘宝小店:杰长老耳机音响店
TOP
34#

总算是有人回了,汗!估计已快到无人之景,看样子要来点大众化的才行!
最后编辑zjize 最后编辑于 2011-01-20 11:49:11
我的淘宝小店:杰长老耳机音响店
TOP
35#

我的Trevor Jones
调整大小 DSC_0114.JPG (, 下载次数:0)

jpg(2011/1/20 12:24:55 上传)

调整大小 DSC_0114.JPG

调整大小 DSC_0116.JPG (, 下载次数:0)

jpg(2011/1/20 12:24:55 上传)

调整大小 DSC_0116.JPG

我的淘宝小店:杰长老耳机音响店
TOP
36#

来自地狱
补充一张,差点忘记了。Trevor Jones充满内省和人性的音乐,非常值得推荐!
本来已到手日版原装一张,可惜年少不懂事,给可恶的Snake骗了!
(转)专辑介绍:


  1888年伦敦东部的Whitechapel区,各色人种混杂其中,经常发生犯罪事件,**安的被绑架拉开了一系列恐怖事件的序幕,紧接着另一名**波丽也被残忍地杀害,这群可怜的姑娘们陷入了深深的惊惧之中,她们发现自己已成为连环杀手的猎取目标,一个接一个……

  这一系列罪案引起了一位探员弗雷德·艾伯林的注意。艾伯林不仅头脑灵活,还具有一种超自然的感应力量,这种奇异的能力经常在他办案中发挥重要作用,但遭受丧妻之痛的他不得不长期依赖鸦片来麻醉自己。艾伯林预感到将有惨剧发生,于是深入到这一黑暗地区进行调查,尽管当地居民对他怀着深深的排斥,艾伯林还是得到了**玛丽和私人医生威廉·戈尔的帮助。

  艾伯林逐渐发现失踪的安和她的孩子是一个重要线索,但她们的失踪与杀手不断制造的谋杀案之间究竟有什么联系呢?恐怖的阴云依旧不散,**们人人自危。一起更令人震撼的阴谋似乎开始浮出水面,但同时艾伯林自身也受到了严重威胁。此时他的调查也变得更加与自己息息相关,因为他已与玛丽坠入了爱河……

  视觉化的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使漫画成为了电影人的偏爱。而相对于今年炒得热火朝天的《蜘蛛侠》,这部影片虽然同为根据漫画改编的电影,多少显得有些寂静无声。实际上,原作在美国也是部颇有影响的作品,甚至被称为25年来美国最伟大的艺术作品之一。它的作者艾兰·摩尔是漫画界的领袖型人物,他的努力和成就不但使漫画作为一种媒体得以复苏,而且使其作为文学艺术形式得到认可。不过他的作品也确实不属于极其大众化的流行之作,尤其是这一部更因其暴力恐怖的内容难以广受欢迎,但仍然拥有相当一部份忠实书迷。

  好莱坞每年都要枪毙掉不计其数的剧本,而其中能够重见天日的却少之又少。本片即属于这样的幸运儿,在被埋没了几年之后,总算有新线公司肯替它出头。为了把这样一部已经享有较高声誉的漫画再现于银幕,公司也费了不少心思。

  他们为影片选择的是黑人导演休斯兄弟。尽管他们还比不上影坛的另外几对兄弟帮科恩、沃卓斯基、法拉里有名,但他们的前面两部低成本电影《政治威胁》、《死亡总统》还得到了不错的反响。作为黑人,能够打进电影制作圈在好莱坞也十分不易,而他们正是擅长于展现美国黑人绝望阴郁的生存环境。这部影片无疑是他们摆脱种族身份所带来的局限,拓宽艺术表现面的好机会。

  男主人公艾伯林这一角色,曾引起男明星们的普遍关注。传言接手这部电影的包括拉尔夫·费因斯、丹尼尔·戴-刘易斯、裘德·洛、布拉德·彼特等。但最终落到了约翰尼·德普(强尼·德普 Johnny Depp)身上。对他来说,有人把本片视为《无头骑士》续集。确实两部电影的类型和他扮演的角色都十分相似。只是此片中的艾伯林没有了《无头骑士》里的那种古怪精灵和幽默感,而代之以沉重抑郁和颓废。有趣的是,尽管德普本人并非瘾君子,但似乎好莱坞那些和毒品沾边的角色总会找上他。如《恐惧与厌恶在拉斯维加斯》、《大毒枭》等。


  本音乐专辑为《来自地狱(From Hell)》电影原声音乐,Music by Trevor Jones,tomchen1989发布于VeryCD.com,感谢下载支持!
试听页面: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CxURqmj9kqg/
thumb32232323.jpg (, 下载次数:0)

jpg(2011/1/20 13:04:06 上传)

thumb32232323.jpg

最后编辑zjize 最后编辑于 2011-01-20 13:07:24
我的淘宝小店:杰长老耳机音响店
TOP
37#

25. Harry Gregson-Williams
超喜欢他的天国王朝和毒家新闻。
(转)1961出生,在Harry Gregson-Williams事业的早期,20世纪80年代,他作为一名音乐教师在Hindhead的学校里授课(他的兄弟Rupert Gregson-Williams,也是一名电影作曲家,在这个期间也在这所学校授课)。之后在他曾经学习的Guildhall学校教授音乐和戏曲。目前活跃在电影及游戏配乐领域中。 Harry Gregson-Williams 哈瑞·格里森-威廉姆斯曾是电影配乐界金字招牌Hans Zimmer工作室旗下一员,过去曾参与 过「绝地任务」、「埃及王子」等大制作,近五年来开始独立创作,他近期的作品包括「落跑鸡」、「全民公敌」、「间谍游戏」及「绝命铃声」、「纳尼亚王国传奇:狮子、女巫和魔橱」等作品,其中最引人侧目的是梦工厂动画大作「怪物史莱克」。他是相当受嘱目的新生代配乐家,出身于音乐世家的哈瑞从小就学习乐器,并常在欧洲巡回演出,加上日后扎实的音乐名校背景、和深入非洲中东等游历各地的体验,使他的音乐兼具专业深度和不羁的活力。
476217f77356dd3c720eec00.jpg (, 下载次数:0)

jpg(2011/1/20 13:11:23 上传)

476217f77356dd3c720eec00.jpg

我的淘宝小店:杰长老耳机音响店
TOP
38#

天国王朝
天啦,如此史诗般的巨作在电影院里由三个小时阉割成二小时后简直就是:惨不忍睹!配乐如史诗般,动听、宏大,充满异国情调而效果惊人!这张碟没有上TAS榜简直没天理了。
(转)最初导演Ridley Scott邀请了曾经有过多次合作的Hans Zimmer来为这部新作谱曲。当影片拍摄进入尾声时由于Hans Zimmer个人的原因,经他的推荐HarryGregson-Williams接下了作曲的任务。电影音乐里动员了123位唱诗班成员,以及一群来自伊斯坦堡的音乐家通力合作,在伦敦著名的Abbey Road录音室录制,擅长现代古典音乐手法创作的Harry Gregson-Williams,还采用了许多与影片时空相仿的乐器来彰显影片的历史背景,首先运用了中世纪的六弦提琴的冰冷寒颤的音色特质,拉开电影开场时的法国场景,等到男主角贝里昂踏进耶路撒冷时Harry逐步让包括了阿拉伯的小提琴与打击乐器、手摇风琴在内的回教乐器以及拉丁乐器,搭配伊斯兰教的合唱团合声演唱,慢慢渗进充满了悲壮与哀荣色彩的主体交响乐章之中,让影迷跟着主角的圣战之旅,一起回到影片所呈现的时空之中,接受一场兼具心灵与感官震撼的史诗乐章的洗礼。值得一提的是具有埃及血统,出生于比利时的女歌手Natacha Atlas以阿拉伯文演唱合声,也为电影音乐覆盖了神秘的面纱。
2009522349161242935356750.jpg (, 下载次数:0)

jpg(2011/1/20 13:33:45 上传)

2009522349161242935356750.jpg

我的淘宝小店:杰长老耳机音响店
TOP
39#

毒家新闻
这是部长久感动过我的电影及配乐!配乐低沉,充满内省和对主人公的同情,由Sinead O;connor演唱的歌曲和在最后由一个小男孩唱出那首Bad News的歌曲时,忍不住想哭!全力推荐的一部电影和配乐!



(转)名製片家 Jerry Bruckheimer 以及商业名导 Joel Schumacher 共同推出真人实事改编的电影【鍥而不舍】,看完之后还真让我感到惊豔;因为他是一部 Jerry Bruckheimer 的电影。在电影影评界中,Jerry Bruckheimer 製作的作品都反应两极,喜欢他的人会佩服他的商业电影操控能力,讨厌他的人会批评他老作一堆没大脑的废片。但是,这部【鍥而不舍】绝对可以叫这些影评人住嘴。故事是这样的:在90年代中期,爱尔兰首府都柏林 ( Dublin ) 还是一个除了战争之外什么都短缺的地方,当时有几个毒贩在互相争夺控制权,而他们所惧怕的不是警察,而是一名勇敢报导真相的女记者薇若妮卡 ( 凯特布兰琪饰 ),当家庭和责任相衝突的时候,她仍然能够成功的在两者间取得平衡,也因为她无惧恶势力的精神,使她成为了爱尔兰人民心中的英雄,可惜她在1996年不幸遭到暗杀,写下了悲剧的一页,但也因此促成了爱尔兰的修法,逮捕了当时许多罪行重大的罪犯。而女主角凯特布兰琪以本片入围2004年金球奖剧情累最佳女主角奖项。凯特布兰琪以满口爱尔兰腔的英文,演出这位具有使命感的女记者,影片更突显出新闻工作者所要面对的压力,除了恶质的採访对象,还有更多冷眼旁观的同业,道出新闻工作者在实行神圣使命的同时,连带而来的寂寞与凄凉。同样的,我也建议台湾的记者应该看看此片,什么叫做新闻工作者的神圣使命,是他们在报导烂新闻时,应该深思的。
电影中的音乐,因为故事背景的关係,自然的可以让 Harry 在爱尔兰音乐上做文章。讲真的,当时我拿著唱片,心在犹豫,只觉得它的份量好少;不过,我买下它是对的,至少它给了我一个愉悦的聆听感受,而且是越听越有感觉。这张专辑的音乐主轴是建立在爱尔兰式小提琴音色上,管絃比重不多,偶尔会加上一些 Harry 式的电子节奏,塑造了一种飘渺悽凉的氛围。这种音乐的质感,类似【神鬼战士】( Gladiator ) 部分的新世纪乐风,将人带入一个遥远的冥想国度。爱尔兰籍光头女歌手Sinead O'Connor 所演唱的两首歌曲「One More Day 」、「The Funeral」,极为真挚,实实在在的将这张专辑加分不少,真的很难想像要是没有她的詮释,这部电影会少了些什么。我觉得,这两首既悲情又充满生命斗志的主题曲,充分展现了薇若妮卡坚毅的一面。而且,这两首主题歌曲是由 Harry 亲手编曲、作曲以及管絃製作的,因为我个人比较喜欢主题歌曲由作曲家自己做的,所以我对这张专辑表示肯定,毕竟作曲家有诚意。纯音乐的演奏由第二轨的「Dublin 1996 」开始,小提琴的独奏带出了主旋律,音乐氛围遥远飘渺,又带些丝丝哀愁,其间加入了一段电子节奏,不过是相当沉重的电子音色。或许 Harry 藉由这种意像,表现出都柏林令人沮丧的一面。这首曲子的音觉空间深广又纤细,展现了 Media Ventures 的细腻的录音品质。既然是以爱尔兰为故事背景,自然少不了〝应景〞用的民族音乐。第三轨的「Driving」和第六轨的「Research」是整张专辑最具有爱尔兰民族风味的快板舞曲,跳跃似的小提琴拉奏让人不禁起舞,但是「Research」的后半段却感伤起来,衔接著「Traynor Lies」的情绪描写,钢琴、弦乐和出色的电子节奏处理,让音乐深具打动人心的力量。第五轨「The Killing」则是最相当抢眼的一首纯音乐曲目。它照样是以独奏的小提琴为主角,并以苏格兰风笛、弦乐和鼓击为衬,缓缓地流露出动人无比的主旋律,情绪感染力很强但是不煽情,维持著 Media Ventures 的高水準情感挥发,是我个人相当喜爱的曲目之一。至於另一段出色的纯音乐曲目则是「Conversations」,同样也是主旋律的变奏,但是古老音色似的小提琴、钢琴、吉他、弦乐和电子节奏,全都巧妙的混合在一起,编曲十分複杂纤细。
除了刚刚提到的两首由 Sinead O'Connor 演唱的主题曲外,由 Brian O'Donnell 所演唱的「Bad News」,则是整张专辑最打动人心的曲目。这首曲目是在描写薇若妮卡惨遭谋杀的场景,所以这段音乐的走向该如何进行呢?Harry 在唱片内页中有撰文提起这个歌曲的由来。他在 2002 年四月从洛杉磯的工作室飞到都柏林,寻找一些作曲的灵感,那时候导演 Joel Schumacher 还在那里进行拍摄。他在一个陌生的国度里想东想西时,忽然一个小男孩的歌声,让他彷彿找到天籟般狂喜,感动了他,於是他逐步寻找探究声音的来源,发现是一个在街上歌唱乞讨的男孩。之后,这个奇妙的际遇促成了这首动人曲子的产生。Harry 拿了录音机之类的器材请他唱一些爱尔兰的民谣,最后他回美国之后,从这些录音中选出「Fields of Athenry」这首民谣,并加入他的音乐进去。无疑的,「Bad News」是【Veronica Guerin】最棒的曲目,Harry 利用错综细緻的管絃编曲,结合了苏格兰风笛、小提琴、法国号独奏以及进行曲的鼓乐节奏,让后段的音乐宛如一股向上昇华、光芒万丈的力量,十分动人,堪称 Harry Gregson-Williams 的代表作之一。
因为片中一些深沉诲暗的情节,Harry 也充分利用了电子乐的特性,营造的相当出色,而且不会变成在玩弄音效。「Preparations」是专辑中最先开始的阴暗曲目,厚重低音反覆的流转,并适时加入了电音摇滚来增加力道。「First Warning」以及「Deceit」、「The Beating」也都是电子音色的经营,这种电音营造气氛的手法是很 Harry 个人风格的,这种质感彷彿是来自【间谍游戏】 ( Spy Game ) 的。 Harry Gregson-Williams 曾在访谈中声称,他个人不太喜欢去做那些很 Media Ventures 式的主流动作电影音乐,他坦言偏爱类似【Veronica Guerin】、【间谍游戏】的剧情片,或是【落跑鸡】( Chicken Run )、【辛巴达】( Sinbad: Legend of the Seven Seas ) 之类的欢乐喜剧片。然而,这些令人满意的作品都流露出 Harry 真诚不造作的音乐诚意和热忱。在【Veronica Guerin】中,他成功用音符表达出薇若妮卡的侧写 ( Profile ),利用小提琴和风笛,吉他和钢琴,以及最让人惊艳的童声运用,勾勒出薇若妮卡,一段来自爱尔兰的悲伤故事,也让这张专辑即使简短但却能以深具力量的音乐震撼人心,久久挥散不去那股悲愴的情绪。老实说,这是一张由 Media Ventures 的成员所写、但不那么 Media Ventures 的好作品。它绝对是 Harry Gregson-Williams 的代表作之一,而且其音乐深度可比 Harry 同年度的作品【辛巴达】还佳 ( 虽然两者是不同类型的 )。  

试听页面:http://www.1ting.com/album/8e/album_25138.html
s300_51a15976c4c65fb2231755c870dce3e6.jpg (, 下载次数:0)

jpg(2011/1/20 13:50:27 上传)

s300_51a15976c4c65fb2231755c870dce3e6.jpg

最后编辑zjize 最后编辑于 2011-01-20 14:15:29
我的淘宝小店:杰长老耳机音响店
TOP
40#

转一段影评给大家看:

(转)  《锲而不舍》,根据真实事情改编的一部电影,讲述爱尔兰女记者Veronica Guerin的记者生涯——她在报道了教皇猥亵男童案之后,又不遗余力去跟踪调查当地的大毒枭,尽管受到了种种精神上肉体上的威胁,仍然不肯放弃。毒枭们怕败露事机残酷地杀害了她,但是她的精神号召起了更多的人反对毒品。最终毒枭们被一一抓获,毒品得到了有效的抵制。Veronica 成为爱尔兰人们心中的英雄。
  
   似乎我已经过去了那个容易被热情激荡的年纪,看着她不畏艰险一次次进出虎穴、贫民窟、警察局、法庭……我只是觉得辛苦,觉得敬佩,而不再因为她的热情唤醒自己内心的使命感。看着她与丈夫、儿子生活在一起的幸福画面,忍不住微微笑起来,同时也问自己,假设我处于同样的情况,会不会如她这样坚持呢?大概是不会的。
  
   新闻学了三年,理想却这样容易击垮了,不知道老师会不会失望。小家的幸福与大家的发展相比的确算不得什么,不论是自己的理想也好,记者的使命感也好,眼前黑暗的现实也好,都需要在面对这种情况的时候选择对新闻的执著。但我却看到,自己就是一个想要幸福平淡生活的凡人,当家人的安宁幸福受到威胁时,我一定就放弃了……这么想来有些令人沮丧,原来这就是自己对新闻的态度,但是更不想对自己撒谎。
  
   另一个感触是一个国家或者社会对于新闻的态度,决定着新闻的力量。在影片里的爱尔兰,人们都相信记者们将坚持正义,相信新闻界会促进社会更好的发展,于是在Veronica被枪击后,她一瞬成了人们关注的热点。各个电视台都在播放相关的新闻或采访,公交车上都画上了她的肖像,甚至**们都知道她是一个英雄。正因为有了这样的重视,她的新闻报道才有了力量,她的死才最终唤起人们发自内心的呼喊。如果换一个社会,同样的努力会有同样的结果吗?我看不见得。
  
   个人的力量究竟能不能推动这个社会的发展,我一直抱有怀疑态度。在某些适当的时机也许可以,比如陈锋报道的“孙志刚案”,比如解海龙拍摄的“大眼睛”。但是什么样的时机或者说社会条件允许个人力量的推动呢?我敢说在这两个著名作品之前,有很多媒体曾经报道过收容所状况,有很多摄影家拍过失学的孩子,甚至作品也不见得差,只是时机,这个很玄妙的东西阻止了他们发挥力量。大多时候,个人的力量仍然是那么微不足道。
  
   Veronica在枪击之后接受诸多采访,在电视节目上倔强坚定地说:“我不会让他们得逞,我要追查到底。”那一刻观众们都在感动都在喝彩,而我感受到的是媒体的强势。 影片中的毒枭们个个有权有势,咳嗽一声都让人心惊胆寒,但是面对媒体的诘问,他也只能是在电视机面前大发雷霆;新闻界的优势在于,他们拥有话语权。有了话语权,可以得人心,可以主导一切。如果一个社会中新闻媒体有绝对的话语权——且是有良知的负责任的新闻媒体,那是这个社会的福气;就怕连媒体也得不到真正的话语权。
  
   影片的结尾,人们在街道两旁凝望着Veronica的棺柩送葬。一眼望不到头的人群带着庄重、肃穆,那种悲伤与崇敬一下子击中了我的心脏。画外音说,每一个爱尔兰人都会记得,Veronica死的时候,自己在哪个地方。一个人的生命可以换来这么多敬意,真是不枉此生了。马斯洛的人“自我实现”的最高需求就是这样么?实现自己的价值,而不是在尘世间碌碌无为的无名一世……人生,究竟求淡泊长久的小幸福,还是短暂但灿烂的辉煌?
  
   最后,提一下这部片子的配乐。我没有查到配乐大师的名字,很可惜找不到电影原声再听一遍。很多时候,片中的情节让我凝神,而音乐令我泪盈眼眶。爱尔兰的风笛带着不可抑止的感伤,悠悠扬扬,结尾处送葬时一个小男孩的歌唱,更让人感到内心深处的悲伤和空旷。
我的淘宝小店:杰长老耳机音响店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