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2021222324252627» / 33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试听享声Soundaware D300REF参考级DSD数字转盘。 [复制链接]

查看: 305415|回复: 329
231#

最苦的还是“欲罢不能”,一如吸烟上瘾,就算现在狠心扔了一包,今晚半夜三更又忍不住偷偷跑出去买。。。
食古轩主 发表于 2018/8/19 15:30:21

老兄动手能力超强,期待在硬盘盒摩改方面大展身手!我等动手能力弱的,期盼有大侠经验的分享!(我一直主张专业人做专业事,不搞摩机20年了,且当初摩机的水平也不高,目前只有一个MF47万用表、两把电烙铁,最近一次动烙铁都是5年前了)
最后编辑马背上的水手 最后编辑于 2018-08-19 15:49:44
也无风雨也无晴,此心安处是吾乡
TOP
232#

回复 228楼马背上的水手的帖子

上瘾不可怕。可怕的是只知其然,不知所以然。知道晶振作用大搞晶振。知道SATA,USB,数字音频2种晶振的频率吗?可以同步吗?每个阶段数字音频是什么格式?什么格式的数字信号是解码芯片才能用到的。回答不了这些,所有的折腾就是白费。先分清什么是数字信号,什么是模拟信号吧。你偏的太多了。在往下,质疑你在误导。
玩的是乐趣 享受的是音乐。
TOP
233#

回复 228楼马背上的水手的帖子

上瘾不可怕。可怕的是只知其然,不知所以然。知道晶振作用大搞晶振。知道SATA,USB,数字音频2种晶振的频率吗?可以同
truemusic 发表于 2018/8/19 20:15:41
用模拟思维解决数字问题确实是吃力不讨好。
TOP
234#

呵呵,从古至今,从来不乏觉得自己头上那片天很大的人!

经过两天补课(跑偏到琢磨怎么剥树皮了),个人坚持认为,发烧硬盘盒的时钟必须保证,晶振应符合这几点:1、有源晶振;2、带温度补偿(恒温晶振结构复杂、成本太高,不敢指望);3、有较好的精度、较低的噪音和较小的失真。无源晶振从理论和实践上都无法达到HIFI的要求。
原因如下:
1、采用无源晶振是为了节省成本,低成本的思维贯彻始终,所以无论是相应的晶振、芯片、外围RCL元件都尽量使用廉价品,质量、精度、离散性、温漂等,都难以保证;
2、无源晶振DPLL电路对外围元件的要求非常高,但负载电容非常小,12.5~15pF,容易被外部因素干扰而难以保证。比如,电容引脚的等效输入电容的数值通常是1~5pF,需要加以考虑(所以这个负载电容一般用2只22pF的电容串联);而且,印刷电路板的线间分布电容数值也高达数pF,这是很难控制的。在度娘一系列搜索中,见到IT专业人士遇到晶振无法工作的情况,分析其中一种原因就是PCB走线不合理,线路过长导致不工作;
3、硬盘工作环境温度从0下几度到50多度都有可能,温度变化的影响必须予以考虑,而无源晶振无法解决这个问题。

以上看法,请林总这样的专业人士指正。
最后编辑马背上的水手 最后编辑于 2018-08-20 02:22:50
也无风雨也无晴,此心安处是吾乡
TOP
235#

今天继续下单,买了另一家的发烧SATA信号线,380元。目前查到网上一共有3家出品,都买下了,总共不到1000元。准备花一两个月时间慢慢比较不同线材的效果异同。
明天动手改造左边的硬盘盒,计划只改SATA信号线,晶振暂时不动,与右侧硬盘盒进行对比。
经过这段时间的对比试听,已经决定彻底放弃ORICO硬盘盒+线电的方案,摩改欧博X1,左侧硬盘盒供视频用,右侧硬盘盒供音频用。
最后编辑马背上的水手 最后编辑于 2018-08-20 02:24:52
也无风雨也无晴,此心安处是吾乡
TOP
236#

这段时间明白一个道理:凡有数字处,必有时钟!(这对业余人士而言,是一个欣喜的发现,但对专业人士而言,可能就是简单的常识了。)

于是猜测,硬盘中也应该有时钟、有晶振?!感谢互联网,现在获取知识性的信息太容易了,一系列搜索下来,果然如此。
贴个图:
硬盘电路板.jpg (, 下载次数:0)

(2018/8/20 1:58:42 上传)

硬盘电路板.jpg

也无风雨也无晴,此心安处是吾乡
TOP
237#

貌似硬盘的晶振也是普通民用级别的,心里又不爽了。
但这个问题恐怕无法解决,估计没有人敢胆大妄为到摩改硬盘的程度吧?!至少搞音响的专业人士和业余人士不敢,如果IT界也有喜欢HIFI的发烧狂人也许例外。
理论上还有一种可能:也许有实力的大公司可以向硬盘厂大批量定制(数十万只到百万只的数量级)ODM/OEM,前提是如果真的定制硬盘(晶振只是一个因素,也许还有其他的未知因素)可以显著提高音质、并且被市场认同接受。
最后编辑马背上的水手 最后编辑于 2018-08-20 02:26:09
也无风雨也无晴,此心安处是吾乡
TOP
238#

凡有数字处,必有时钟!
顺着这个思路,又开始推理:
时钟贯穿于数字电路的全过程,从信号读取、转换、传输、接收、处理等环节都有时钟;所以,不同环节时钟的一致性是重要因素。
所以,知道了下一节课该补什么了:同步与异步处理。
也无风雨也无晴,此心安处是吾乡
TOP
239#

强烈要求E版做个享声P1的测评,上次看有个坛友也提了,一直都没有评,当时回复说没有货了。。。。。。。。。。。现在P1网上有些差评的,究竟如何还是相信E版的评测!
TOP
240#

凡有数字处,必有时钟!
顺着这个思路,又开始推理:
时钟贯穿于数字电路的全过程,从信号读取、转换、传输、接收、处理等环节都有时钟;所以,不同环节时钟的一致性是重要因素。
所以,知道了下一节课该补什么了:同步与异步处理。
马背上的水手 发表于 2018/8/20 2:18:58

数字系统部缺了时钟,确实不行,如分体转盘+解码,那么加一个外置钟则是必须的,提升很大,赞同。但我个人不建议深入到硬盘,USB等太过底层中去,毕竟那是开发者去做的。
对硬盘虽然也做过一些比较,但不深入也不是很上心,也就是简单的比较了一下机械和SSD的区别。
Sata线更换成两百来块的以后也就停止了,没有继续比较,兄台有结果,请告知一下。
兄台的热情,从文字中可以看得出,无它,玩的开心就好。
不过感觉有点喧宾夺主了,这是e版的评测帖子,请e版多说说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