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敏强 在 2006-5-2 18:33:59 发表的内容
李强:
呵呵!老毛病又犯了。 不管听什么现场,主要是对准确的音质音色的把握上形成正确的感受,帮助自己对系统的调整,不至于让人耳的主观性出来干扰,以至于使得系统不平衡,就难以准确表达声音在表现文艺作品时的艺术魅力。 至于对文艺作品的艺术感染力的感受问题,那就跟个人的文化修养有相当大的关系了,话题有得谈了。 我感觉发烧友在电子知识,甚至电子技术上应该具备一些响应的水平,以便正确把握器材,合理调整器材甚至房间;同时也要多多熟悉一些文艺样式、特点,多多了解一些文化和社会背景与文艺作品的相互关系,从而能够正确欣赏这些作品。两方面的结合,会使自己的发烧感受有新的突破。这跟什么秀才不秀才好象没有什么关系。
|
胡敏强同志,请注意不要气急败坏,口不择言.如果你在此站的网名叫东太湖,我不会叫你胡敏强的.网络上讨论问题,还是要讲规矩的.如果你不懂,现向你郑重指出.如果还不注意,那我也会采取相应的措施.
以下对你的逻辑混乱和互相矛盾之处,作一简单指出,请自我反思:
"不管听什么现场,主要是对准确的音质音色的把握上形成正确的感受,帮助自己对系统的调整,不至于让人耳的主观性出来干扰,以至于使得系统不平衡,就难以准确表达声音在表现文艺作品时的艺术魅力。"
请问听现场,形成感受,对系统调整,不都是人(人耳)的主观能动性在起作用?离开了人的主观感受,思考和相应的调整,以上三点不是一句空话或不可能的事情?你做以上事情是拿了个机器纯客观的测试,抄录,照教条照做.自己的主观性不起任何作用?那你写这个帖子的目的是什么呢?就是为了说明一下:我听了现场了,我觉得我的音响系统很象现场,所以我的调整和系统是正确的.说实话,这一切不过是你自己出题,自己回答,自我评分,自我宣布.全部都是你的主观性在起作用.所以,你整个的推证过程没有任何意义,也说明不了任何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