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也算现场——具有参考价值的听音感受 [复制链接]

查看: 6609|回复: 52
41#

酒神 在 2006-5-2 0:16:07 发表的内容
每个人在发烧看法出发点是美好的,但在现实中有许多实际的东西制约着我们,例如,一分价钱一分声音,这是道理.光爱情没有面包是不行的.
俺又准备挨批了.



是的。但是得首先懂得爱情,然后才能够懂得玫瑰。正如首先懂得饥饿,然后懂得面包。对不懂爱情的人,玫瑰再多也无意义。
发烧友也应该首先懂得发烧,然后才能懂得器材,懂得如何去使用器材和调整与之相关的东西。
最后编辑胡敏强
TOP
42#

胡敏强 在 2006-5-2 0:51:59 发表的内容
你听到的当然是中低频,真正的超低频只有象狗这样的动物才能够听到。





那168上多狗了!!!


鼓出声频率本来就不低
TOP
43#

发烧的乐趣在哪里。
个人感觉还不是简单的钱不钱,器材多与少的问题。关键是个人对文艺作品的在声音表达上的艺术感悟性,以及对电子技术的相关把握性,两方面相互作用后的结果的感受上。这些是用钱买不来的。如果在不了解的情况下,器材多也会使自己不知所措,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但是如果了解、把握了某种“窍门”,可能还不需要花费太多的钱,太多的器材也是无意义的浪费。
最后编辑胡敏强
TOP
44#

我信神话 在 2006-5-2 1:21:58 发表的内容
平衡到一定程度的声音并不是时时低音隆隆,但当暴棚低音信息出现时(软件要过得去)有质有量的低音才给你带来震撼。

太玄了
TOP
45#

哈哈!老毛病还犯大了,又在想当然地给别人磕帽子了,看来你如果在文化大革命一定是好人才了。既然你认为说明不了问题,哪何必又要来“说明”呢?我又没有邀请你来讨论什么叫音响与音乐话题,你又何必自作多情,多此一举。难道这些感受就是你从那些另外的“范围”里的音响里听出的。
TOP
46#

李同志还是到此为止罢。珍惜再珍重。
TOP
47#

疑惑的问题:
    才到168不久,潜水了一段时间
有个问题很疑惑
很多朋友都说要多听现场,现场可以让我们得到现实的听感。
我想提出的问题是,现场有很多种形式,音乐厅、录音室、体育馆、露天舞台等。
那么各种的现场都有不同的表现
音乐厅---------个人认为是一台很大很发烧的器材,记得广州星海音乐厅落成后有媒体报道过,主厅当时的调音就是购入了一把巨大的管风琴挂在天花上作调音用,香港的某大发烧友也参加了调试,那么经过如此调整的现场会是真实的现场吗?有调整必然去其糟粕,取其精华,试问星海音乐厅里面的小提琴和在星海音乐厅外面草坪上的现场一样吗?连现场都要调音,那我们听现场会不会假?
再有一个小故事很令我有以上的启发
去年到广西来宾拜访视频烧友weiyu88888 兄、zhyu2602 兄,
午饭后路过一广场
一露天舞台上的一对破旧专业箱
发出了非常HIFI的鼓声
"呵!什么箱、什么功放,这么牛"
边走边赞
随着视角的改变
看到"破箱"后面有两人在打真鼓.

这种鼓声是没有什么堂音等等的鼓声,因为是空旷的露天,而脑的记忆只是和孩时春节、端午节时舞狮的鼓声作对比而得到。
那么回过头来,比如我们在星海音乐厅里听了×××的小提琴或钢琴,回到家中在自己的系统中找回之前的感觉,我想很难,一是不是现场录音,二是重播的器材在不同的工程师调较下有了不同的变化。
我们去追求的HIFI是否上了商家的当。
很多所谓的发烧录音,是否有录音师或监制的个人偏好在里面?那我们怎么去重现他们的偏好,我们又怎么知到他们加了什么减了什么?我们有条件去听录音的现场吗?
所以今天变得对HIFI产生了怀疑,真的值得我们去花如此多的米去升级吗?(花时间我花得起,因为是无米之人,有的是时间)。

玩HIFI是玩什么,器材或是让音乐感动自己?
我听老鹰乐队的CD远没有看DVD来得投入,记得第一次将老鹰乐队DVD放入DVD机打出100寸的大画面时,感染力扑面而来,从来没有如此感动过,抓起电话即和朋友分享感受,而我的视频系统除了100寸的大画面外,其余的都是低低档的器材。

玩视频有很多可作测试用的标准软件给你去调整,如对比、亮度比例不同理,测试软件的测试图上的表现是会有变化的。那么HIFI用什么标准去衡量。

我晕了,到底怎么玩HIFI。
由于晕了又晕,表达都有点乱了,请大家解救解救。
最后编辑剑龙
TOP
48#


李强:

呵呵!老毛病又犯了。
不管听什么现场,主要是对准确的音质音色的把握上形成正确的感受,帮助自己对系统的调整,不至于让人耳的主观性出来干扰,以至于使得系统不平衡,就难以准确表达声音在表现文艺作品时的艺术魅力。
至于对文艺作品的艺术感染力的感受问题,那就跟个人的文化修养有相当大的关系了,话题有得谈了。
我感觉发烧友在电子知识,甚至电子技术上应该具备一些响应的水平,以便正确把握器材,合理调整器材甚至房间;同时也要多多熟悉一些文艺样式、特点,多多了解一些文化和社会背景与文艺作品的相互关系,从而能够正确欣赏这些作品。两方面的结合,会使自己的发烧感受有新的突破。这跟什么秀才不秀才好象没有什么关系。
TOP
49#

剑龙 在 2006-5-2 16:24:06 发表的内容
疑惑的问题:
    才到168不久,潜水了一段时间
有个问题很疑惑
很多朋友都说要多听现场,现场可以让我们得到现实的听感。
我想提出的问题是,现场有很多种形式,音乐厅、录音室、体育馆、露天舞台等。
那么各种的现场都有不同的表现
音乐厅---------个人认为是一台很大很发烧的器材,记得广州星海音乐厅落成后有媒体报道过,主厅当时的调音就是购入了一把巨大的管风琴挂在天花上作调音用,香港的某大发烧友也参加了调试,那么经过如此调整的现场会是真实的现场吗?有调整必然去其糟粕,取其精华,试问星海音乐厅里面的小提琴和在星海音乐厅外面草坪上的现场一样吗?连现场都要调音,那我们听现场会不会假?
再有一个小故事很令我有以上的启发
去年到广西来宾拜访视频烧友weiyu88888 兄、zhyu2602 兄,
午饭后路过一广场
一露天舞台上的一对破旧专业箱
发出了非常HIFI的鼓声
"呵!什么箱、什么功放,这么牛"
边走边赞
随着视角的改变
看到"破箱"后面有两人在打真鼓.

这种鼓声是没有什么堂音等等的鼓声,因为是空旷的露天,而脑的记忆只是和孩时春节、端午节时舞狮的鼓声作对比而得到。
那么回过头来,比如我们在星海音乐厅里听了×××的小提琴或钢琴,回到家中在自己的系统中找回之前的感觉,我想很难,一是不是现场录音,二是重播的器材在不同的工程师调较下有了不同的变化。
我们去追求的HIFI是否上了商家的当。
很多所谓的发烧录音,是否有录音师或监制的个人偏好在里面?那我们怎么去重现他们的偏好,我们又怎么知到他们加了什么减了什么?我们有条件去听录音的现场吗?
所以今天变得对HIFI产生了怀疑,真的值得我们去花如此多的米去升级吗?(花时间我花得起,因为是无米之人,有的是时间)。

玩HIFI是玩什么,器材或是让音乐感动自己?
我听老鹰乐队的CD远没有看DVD来得投入,记得第一次将老鹰乐队DVD放入DVD机打出100寸的大画面时,感染力扑面而来,从来没有如此感动过,抓起电话即和朋友分享感受,而我的视频系统除了100寸的大画面外,其余的都是低低档的器材。

玩视频有很多可作测试用的标准软件给你去调整,如对比、亮度比例不同理,测试软件的测试图上的表现是会有变化的。那么HIFI用什么标准去衡量。

我晕了,到底怎么玩HIFI。
由于晕了又晕,表达都有点乱了,请大家解救解救。





真正有深度,有自省意识,接触到实际的思考.赞一个!
TOP
50#

歌剧心情 在 2006-5-2 13:25:27 发表的内容
我信神话 在 2006-5-2 1:21:58 发表的内容
平衡到一定程度的声音并不是时时低音隆隆,但当暴棚低音信息出现时(软件要过得去)有质有量的低音才给你带来震撼。

太玄了

***********************
的确玄!
最后编辑我信神话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