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12345678» / 11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完全不用任何反馈而非常靓声的晶体管Hi-Fi放大器 [复制链接]

查看: 18041|回复: 107
1#
纵观目前的晶体管HI-FI放大器均或多或少采用了交、直流局部负反馈和环路负反馈来调控放大器的性能参数如:失真、频响、增益、稳定工作点等等,而目前所说的无负反馈HI-FI功率放大器都是指无大环路负反馈即末端电流放大无负反馈,而电压放大部分仍然采用局部负反馈和环路负反馈,负反馈的特点是事后控制,由于是事后控制,就会有延时存在,它对放大器相位、瞬态特性、互调失真等将会产生不良影响,使音质不佳。那么晶体管完全不用任何(局部和环路的交流、直流反馈)反馈的HI-FI放大器是否有可能实现呢?通过本人的研究与实践证明是完全可以实现的,晶体管完全一点反馈(局部和环路的交流、直流反馈)都不用,也能做出性能超群的Hi-Fi放大器。本人现已研究并制造出了世界上第一台完全不用任何(局部和环路的交流、直流反馈)反馈而非常靓声的晶体管Hi-Fi放大器。
晶体管完全不用任何反馈的Hi-Fi放大器采用了事前控制的理念,用事前控制技术来调整控制放大器的失真,使失真自然消除,用补偿技术来稳定放大器的工作和增益,使工作和增益都很稳定。放大器完全不用任何反馈并且放大器的负载也不采用有源负载,而全部采用电阻负载形式,这种最原始的形式能使放大器的放大线性不受反馈和有源器件的牵制和污染,对改善放大器的线性放大特性和瞬态特性等都非常有益,它使得放大是无拘无束、原汁原味地线性放大,表现在总谐波失真很小、频率响应很宽(10Hz~300kHz~600kHz, -0.2、-1、-3dB)、方波特性非常好(100Hz -100kHz方波无振铃、几乎不变形),另外,由于本放大器的特殊结构形式使得放大的波形很对称性,并具有共模作用,故信噪比也很高,耳朵贴近扬声器也很难听到噪音。本放大器由于完全不用任何(局部和环路的交流、直流反馈)反馈,使放大器的放大没有相位失真。如果放大器有相位失真,这就意味着信号的波形有错位,信号的波形会由于波形的错位而产生变形,使音质、音色、清晰度、解析力、瞬态特性等变差,互调失真等增大。本放大器具有很高的信噪比、总谐波失真低、无相位失真、瞬态特性非常好、频响很宽、动态大、波形的对称性好、工作稳定、增益高等特点。可用做Hi-F前置放大器和Hi-Fi功率放大器的电压放大。本人用此放大器做电压放大并搭配场效应管2SK214/2SJ77(推动级)、2SK1259/2SJ200(电流放大、每声道3对)研制出了一台晶体管完全不用任何(局部和环路的交流、直流反馈)反馈的Hi-Fi甲乙类功率放大器(用三极管效果也非常好)。经过测试主要参数指标如下:
额定输出功率:100Wx2(8Ω)、200Wx2(4Ω)
频率响应:10Hz~300kHz~600kHz, -0.2、-1、-3dB(8Ω、10V输出)
总谐波(THD)+噪音(N)失真:8Ω, 10W<0.045%, 15W<0.06%, 50W<0.25%
输入阻抗:33kΩ
输入灵敏度:375mV (相当于合并式的灵敏度)
信噪比:>105dB(不接信号输入短路)
增益:37.6dB±0.5
方波测试:100Hz -100kHz无振铃、几乎不变形(8Ω+1.33μ负载)
应当明白,完全不用反馈并能输出很大功率,而且失真又很小的功放,才是最优秀的Hi-Fi功率放大器,完全不用任何反馈的晶体管Hi-Fi功率放大器能做出在常用功率10W时的失真(TDH+N)<0.045%,15W<0.06%,如果再扣除噪音,失真值还更小,应该是非常优秀了。这也许是晶体管Hi-Fi放大器的一个新的突破,它将开创晶体管Hi-Fi放大器完全不用反馈的新时代。
与目前的一些国产高档功放(6000元以上)比较试听,本机胜出很多,我也不多说了,最好是自己亲自来比较试听和测试。才能体会到完全不用任何反馈的晶体管Hi-Fi功率放大器的靓声与魅力。
我非常愿意和有识之士的朋友一起来开发本产品,请联系广州的廖生。
    E-mail:lrszy@vip.sina.com
分享 转发
TOP
2#

呵呵,没事,100年前的功放还全部都用正反馈呢
TOP
3#



用来推单拿如何?
TOP
4#

同意楼主的说法,因为本人现在用(已用4、5年了)的土炮功放的电路就采用楼主所说的基本电路。

总体上说,这种功放的声音特点是:声音更真实。
最后编辑开心果
TOP
5#

顶一下,希望是个好东西。能否上点照片呢?
TOP
6#

壮家汉 在 2005-9-17 21:48:39 发表的内容
lrszy兄真了不起!研制的过程一定流了不少汗吧!中国就需要像您、相位传真、38度5和徕卡等不畏权贵(洋货名牌)、自强不息、刻苦钻研的大侠。
小弟在朋友处听过一款北京的功放,它采用的是“双前馈全电流激励技术”,听感亦非常优越。从理论到实践,完全无反馈和前馈都应该比反馈更为优越。看来取消反馈已成为圈内有识之士的共同目标。
但是采用完全无反馈后,放大器的工作稳定度令人担心,请问lrszy兄解决了吗?


大环路反馈和单级负反馈只是电路技术中的两个不同流派。应该都能通过各自的技术手段做出高品质的音频放大器。就目前来说,任意贬低哪一个电路都是不太明智的,‘条条大路通罗马’究竟谁更好还是要通过大家评论才能有结果。
如果完全无负反馈能做出好功放,我个人认为这绝对是天方夜谭。但愿哪一位高手能把我搞得心服口服!
TOP
7#

大环路反馈改局部反馈对失真的改善,可以说仅仅是量的微变;电压反馈与电流反馈,只是把失真从一种状态转化成另一种状态,胆与石亦如此。就如高音喇叭振膜,无论用硬材料或软材料,终有超前或滞后的问题无法协调。“事前控制技术”和“补偿技术”如何处理在参与控制与调整放大电路的工作状态而不会对信号产生任何影响的?这是改变质而非量的关键。果真如此,将是HI-FI领域的又一次革命。期待下文。
TOP
8#

壮家汉 在 2005-9-17 21:48:39 发表的内容
lrszy兄真了不起!研制的过程一定流了不少汗吧!中国就需要像您、相位传真、38度5和徕卡等不畏权贵(洋货名牌)、自强不息、刻苦钻研的大侠。
小弟在朋友处听过一款北京的功放,它采用的是“双前馈全电流激励技术”,听感亦非常优越。从理论到实践,完全无反馈和前馈都应该比反馈更为优越。看来取消反馈已成为圈内有识之士的共同目标。
但是采用完全无反馈后,放大器的工作稳定度令人担心,请问lrszy兄解决了吗?


前馈和负反馈都是上世纪20年代贝尔实验室Harold S.Black发明的。“前馈矫正”(US专利号#1,686,792, 1925年2月3日申请, 1928年10月9日批准)是负反馈的前身,在当时是一个失败的发明
TOP
9#

lrszy兄真了不起!研制的过程一定流了不少汗吧!中国就需要像您、相位传真、38度5和徕卡等不畏权贵(洋货名牌)、自强不息、刻苦钻研的大侠。
小弟在朋友处听过一款北京的功放,它采用的是“双前馈全电流激励技术”,听感亦非常优越。从理论到实践,完全无反馈和前馈都应该比反馈更为优越。看来取消反馈已成为圈内有识之士的共同目标。
但是采用完全无反馈后,放大器的工作稳定度令人担心,请问lrszy兄解决了吗?
TOP
10#

是日本人发明的洼田电流放大器吧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