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12345678» / 23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四眼”看指挥家 [复制链接]

查看: 31846|回复: 220
1#
指挥家挥一挥棍子将声音搅和跟揉面团是差不多的,
干的湿的硬的软的松的脆的涩的韧的是任他一人胡搞的,
谈一谈指挥家们是我所感兴趣的,
斗胆妄言是因为168是大家的。

说到指挥那么卡拉的影响时间和范围是最大的,
风格是精准且注重以旋律张力表现涵义的,
特点介于富特和托斯卡尼尼之间是老生常谈的,
过于注重后期制作和个人形象的塑造是屡受病诟的。
最后编辑上山砍柴
分享 转发
TOP
2#

卡拉影响面最大但是富特的声望好象是最高的,
切利批判卡拉是经常要提富特是如何处理的,
骨子里是有悲剧哲学的基调的,
可惜他的录音全是磨糯的听起来只能有一半是揣测的

阿巴多先是有幸后不幸而现在又是有幸的,
指挥风格甚是现代也很简洁很坚决的,
灵感有点是来自老乡托斯卡尼尼的,
在当代指挥家中是独树一帜也是给拉图尔出了难题的。
TOP
3#

我越来越喜欢砍柴兄了

再补上莱纳/木拉汶斯基/斯维特兰诺夫/扬颂斯/
最后编辑阿龙
TOP
4#

一定要成为本论坛的超强标志性招牌精华贴子。

建议把指挥家系列搞完后,再搞演奏家系列。
演奏家系列可以分成钢琴类和大小提琴类。
然后是作曲家系列?。。。。。。天哪,还是别搞了,那么大的工程量得国家投资才成。
TOP
5#

霍格伍德搞古乐是自始至终的,
学者出身让他的唱片既古又新是让人欣喜的,
独具匠心地亮出某件乐器是让人耳目一新的,
最近偷懒可能因为市场是冷漠的。

布雷根是“吹而优则指”的,
指挥唱片是不多但评价是不低的,
我行我素地内秀是不影响他音乐的魅力的,
什么时候录个古乐版马勒是突发奇想的。
TOP
6#

小泽的地位先是用金钱堆起来的,
干着干着的确有大师水准也是事实的,
演绎干净秀丽是不是就是亚洲人能干的?
但是最终能到维也纳混也许又是商业目的的。

郑明勋是从小乐队起家的,
巴士底律、圣契西利亚是他赖于起家的,
用心现代音乐是卓有成就的,
那么迷恋宗教音乐也许只是工作需要的。
TOP
7#

瓦尔特因为在衰退之间赶上了立体声时代所以是幸运的,
为马勒和布鲁克纳的演绎奠定一个“标准模式”是功勋卓著的,
旋律的流动感及在顿挫中推进是他所擅长的,
有时候有点拖沓之嫌但是瑕不掩瑜的。
TOP
8#

穆拉汶斯基在众多指挥中是最酷的
他率领的列宁格勒火力也是最猛的
老柴的四五六充满威严被誉为难以超越的
要是再多一些内省也许还能更完美的
TOP
9#

阿巴多是我喜欢的
上次和一个意大利朋友谈指挥时,他就很欣赏的提到他
阿巴多的指挥是很流畅,富于动感的
阿巴多的音乐舞蹈性很强的
阿巴多的综合是很强的
阿巴多是集合很多优点的
所有他的碟子我都收的
可惜他已经不能再指挥啦
TOP
10#

解释一下关于阿巴多的第一句话:
被柏林爱乐的乐手选中是幸运的,
后来与乐团不和进而对其唱片销量有一定影响,偏又在此时得大病,实属不幸,
最后他的成就及指挥风格得到肯定和认可则又是幸运的。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