帐号 注册
密码 登录
登录或注册新用户,开通自己的个人中心
松香味
扑通一声
康师傅 在 2006-8-2 0:59:38 发表的内容 分析得非常确切,听了松兄的分析,我不再打算升级系统了。
卖油翁1 在 2006-8-2 0:17:45 发表的内容 松兄功力深厚,所说极是。对于良好的系统,我的看法是在中小音量时,声音要充分展开,毫无局促感;中大音量时,气势磅礴,但毫不刺耳!
Real
DVDA 在 2006-8-1 22:25:47 发表的内容 我的前级再动手前除您所指出的问题外,再有就是开大音量时喇叭会发出拖拉机声和大风声.(用了20多年的机).把前级电源的电容和线路板上的部分电容换了后`上述情况得到了彻底的改善.声音气势磅礴且干警清晰. 但新的问题出现了, 声音太凌厉而且往脸上冲. 过去能听到的毛毛声或烟雾声现在听不到了. 非常明显的是曲目之间的间断时间也变长了. 反正是一点乐感都没有. 正在头痛中........DIY 不是简单的换电肉.(自学第一课)
松香味 在 2006-8-2 2:54:34 发表的内容 Real 在 2006-8-2 0:57:18 发表的内容 卖油翁1 在 2006-8-2 0:17:45 发表的内容 松兄功力深厚,所说极是。对于良好的系统,我的看法是在中小音量时,声音要充分展开,毫无局促感;中大音量时,气势磅礴,但毫不刺耳! ----------------------想像里的鸟托邦!在听过多套比较到位高档系统基本无法接近。退一步,音乐厅现场也不常达到~~~Real 兄弟说的的确是事实,经过录音师的“润色”后“音乐味”往往都是更好,但不是更真实。一些发烧公司推出的名琴录音专集碟子,很多朋友不一定喜欢,我就非常喜欢,因为它基本上没有“润色”,它真。同一张专集碟子如果还有其他演奏曲目的录音,你会发现,同是用这些名琴演奏和录音,这些演奏曲目的录音经过录音师的“润色”后“音乐味”更好。——这就是为什么“音乐厅现场往往达不到录音的效果水平”的根本原因所在。
Real 在 2006-8-2 0:57:18 发表的内容 卖油翁1 在 2006-8-2 0:17:45 发表的内容 松兄功力深厚,所说极是。对于良好的系统,我的看法是在中小音量时,声音要充分展开,毫无局促感;中大音量时,气势磅礴,但毫不刺耳! ----------------------想像里的鸟托邦!在听过多套比较到位高档系统基本无法接近。退一步,音乐厅现场也不常达到~~~
卖油翁1
比尔 在 2006-8-2 11:35:27 发表的内容 我的高丘25垫在天朗箱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