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160161162163164165166167» / 254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TANNOY天朗扬声器用家专栏(二) [复制链接]

查看: 1107775|回复: 2538
1631#

回复:TANNOY天朗扬声器用家专栏(二)

天然磁铁VS人工磁铁

许多音响迷对早期Tannoy喇叭都有一种近乎着迷的喜爱,

除了单体与音箱设计优异,音质优美之外,还有一项原因

就是它的单体都用了Alnico天然磁铁。到底Alnico磁铁与现

在普遍使用的氧化铁、铁硼等人工磁铁有何不同之处?有

何神奇效果?此问题我请教了本刊主笔黄清辉老师。依据

他制作设计单体的经验表示,磁铁对于音质表现并不至于

造成影响,完全只是磁路系统能否提供适当的磁力而已,

至于为何大家会有[使用Alnico磁铁的单体声音特别好]这样

的印象?黄老师认为,这应该是整个单体的设计达到非常

理想的状况所致,也就是说,早在多年以前,Tannoy制作

振膜、单体的功夫就已相当到家,不论当年是不是使用Al

nico磁铁,它的声音表现应该都是一样好。


由此可知,Dual Concentric同轴单体是个多方完美配合、

在每个环节都精心设计下的产物,足可让Tannoy成为音响

产业的经典之一。
TOP
1632#

回复:TANNOY天朗扬声器用家专栏(二)

自然宽松VS.精确层次感

接下来尝试喇叭摆位对这两对喇叭的影响。印象中,Tan

noy喇叭摆位的要求并不严苛,但是当我们尝试对调两对

喇叭的摆放位置,改变左右声道喇叭的距离时,音场表现

却起重大的变化。Yorkminster在左右喇叭距离拉开后,音

场豁然开朗,整体表现也更为轻松。至于Monitor Red虽然

状况类似,但是差异较不明显。


比较两对喇叭的音场表现,Monitor Red的音场较为宽松,

形体感也稍大一些,展现出大开大关格局气势。Yorkminst

er的音像则较为精练,轮廓线条明确,并且较为著重层次

感的表现。尤其在重播大编制音乐时,乐器线条特别清

晰,乐团各部乐器的层次表现也更为明确。不可否认,Y

orkminster的音场规模的确不及Monitor Red恢弘洒脱,但是

Yorkminster宽广的音场与轻松的规模感,依然是现代喇叭

所难以取代的。


截然不同的代频表现

同Tannoy Dual Concentric同轴单体的演进史中,我们可以

了解低频表现一直是 Tannoy改进的重点,而低频的表现

也的确是这两对喇叭差异最大之处。Yorkminster的低频质

感较为凝聚,定音鼓敲击的收放快速,控制良好,接近现

代音响的低频特质。Monitor Red的低音则饱满而有弹性,

定音鼓敲击的自然动质感,颇接近聆听现场演奏的感受。

在低频量感的表现上,Monitor Red或许是因为折叠式号角

音箱的辅助,低频比Yorkminster还要多。不过Yorkminster

较为精练的低频量感,或许更适合空间有限的聆听环境。


不变的温文儒雅


不论聆听蔡琴的老歌,或舒伯特的[阿贝鸠奈大提琴奏鸣

曲],两辑,我们都惊讶于萨克斯风音质的逼真感,并且在第一时

间感受到爵士乐的摇摆韵味,热情开朗的饶钵敲击、能量

充沛的铜管吹奏,与弹跳有劲的贝斯拨奏,在在展现出这

两对喇叭鲜明活生的一面。回顾Tannoy同轴单体的设计初

衷,本来就是为了获得更为精确的相位特性,并且消除频

段衔接所产生的音染。这场跨越时空的Tannoy新旧喇叭交

会,再一次证明了昨日的传奇,依然是今日的典范。


[GRFMEMORY/HE]。关于[WESTMINSTER],上一期已由

井上卓也先生介绍过,不过这一次为了能和以前的系统,

作一个全面的比较,所以也一并再次加以介绍。

全都是采用了传统的38cm高低音同轴单元

这三个型号,全都是采用了TANNOY传统的,38cm口径同

轴式2路单元[DUAL CONCENTRIC],不过三个型号并不是

采用同一种单元,[WESTMINSTER]和[CANTERBURY]所用

的单元,是用铝线钴磁合金做磁铁,低频和高频都是一

样,几乎全是继承了原有的设计。而另一个[GRF],所用

的却是以前用于监听扬声器的铁氧体磁铁,而且低频、高

频的磁路各自独立。

所有低频的锥盆,用的都是传统的纸浆制品,以前的制

品,用的都是滚筒边缘,而这一次的[HE型],全都变成了

硬质波纹边缘。另外,锥盆纸的设计,似乎也和以前不

同,根据资料所述,[WESTMINSTER ROYAL/HE]和[CANT

ERBURY15/HE]所用的锥盆纸,后面附有加强肋。其实,

1974年发售的HPD单元,取名为[GUARDACOUSTIC],也

曾经采用过这种纸盆。至于[GRFMEMORY/HE]所用的锥盆纸,资料没

有提及,故而相信只是改变了边缘而已。

总之,不论是波纹边缘,还是加强肋,都是TANNOY以前

采用过的方式,故而在制作上可说是驾轻就熟了。有趣的

是以前的监听扬声器一直都没有采用加强肋,而由HPD单

元开始,却既用波纹,又用加强肋,采用这种组合结构,

是TANNOY自成立以来的第一次。

早在HPD刚面世时,我曾经听过TANNOY的职员说,[以前

的监听扬声器,边缘的形状都是为了提高锥盆的减振效

果,而涂上减振材料,整个工序差不多要花1个小时。但

是HPD的滚筒状边缘,需要的时间只是3分钟而已,而且

又具有加强肋,减振效果等方面的性能,都比以前要好一

些]。既然如此,这一次恢复采用波纹状边缘,而且还变

得比以前更硬,并附有加强肋,其目的又何在呢?据资料

所述,主要是为了获得优良的瞬态特性,和抑制分裂振

动,不过最主要的相信还是为了取得更有真感的声音效

果。
听交响乐时,各种乐器重叠而成的音色,不仅充满细感,

同时也充满了分离感。合奏时的音色也和[CANTERBURY]

不同,洋溢出现代扬声器所特有的敏捷、华丽的感觉。定

位的准确度和音像的立体感,也给人留下了强烈的印象。


弦乐器方面的表现,如果从TANNOY的优美意识来说,带

有点过于强调表面部份,和细节部份的倾向。但是也同样

地充满了现代扬声那种高性能的特性。因此,在听钢琴乐

曲时,在气势上虽然没有前述较高级的两个机种那么强

烈,但是在声音的美艳和活力感方面,却超越了该两个机

种。

新系列对不同放大器的反应非常敏感。音质表现出了TANNOY的创新风格

能像这次那样,一次过地试听到三个TANNOY的新式机

种,机会不是很多,所以也顺便地准备了三套,音质倾向

各不相同的分体式扬声器。这样做的目的,并不是要进出

适合和新式TANNOY扬声器配套的放大器,而是要看看这

三个扬声器,对不同的放大器,分别是ACCUPHASE的C29

0V十A50V、McINTOSH的C100A十MC1000、NAGURA的P

L、P十VPA。在这里顺便一提,因为一直试听时用的都是

McINTOSH,所以就以其为标准,另外再选择了一个是固

态线路、一个是电子管式的最新机种。


经过试听之后发现,这三个机种的新式TANNOY,对放大

器的声音差别,反应特别敏感,不像以前的旧制种。以前

的旧制种,不论使用什么牌子的放大器,走出来的声音都

是TANNOY的风格为主,放大器的风格为次。但是这一次

的三个机种,只有[CANTERBURY]还带有点旧机种的习

性,其他的二个机种,声音内的TANNOY色彩并不太浓

厚,明显地可去年获得了[COMPONENT OF THE YEAR]大奖的TANNOY[T

URNBURRY/HE],今年以PRESTAGESERIES的全新型号

姿态昂然进入了市场。这个扬声器系统的最大特微之一

是,采用了硬质边缘的单元,故而名为[HE]。

TANNOY所称的硬质边缘(HARDEGGE),实际上也即是

一般称为Cor-rugation(波纹)状的边缘,和以往大型系统

所用的,以发泡塑胶制成U字形的那种柔软波纹边缘不

同,基本材料是棉布,通过加工成为波纹状之后,成为较

硬的物质。TANNOY是以前的监听扬声器,也曾经用过这

种波纹状的边缘,只不过今次特别地称之为[TARD]而已,

基本材料虽然是棉布,在用石碳酸浸过了之后,变得非常

监硬,像是用锥盆纸做边缘的类型一样。


TANNOY重新采用波纹状边缘单元的原因,主要是因为[KI

NGDOM]大受欢迎之故。后来[TURNBURRYHE]也继续使

用,以至于现在的PRESTIGE SERIES所有的系统,也都沿

用了波纹边缘,变成了[HE型]系统。在这里所介绍的,就

是其中的三个高级系统[WESTMINSTER ROYAL/HE]、[CA


NTERBURY 15/HE]和
TOP
1633#

回复:TANNOY天朗扬声器用家专栏(二)

到了所有的乐器一齐合奏的高潮部份时,旧制品的低音雄

厚,但是高音、中音的敏锐度和明亮度,却仿佛都给吸收

掉了一样,声音较为柔各,音域平衡像金字塔般,上尖下

宽。这一点,当然也正是一向给人所肯定的优点。新制品

却刚好相反,声音较为猛烈,每一个声音都充满了敏锐感

和光辉感,而且洋溢出新鲜的所息。听某些乐曲时,也同

时会有点不够柔和的感觉。


不同的当然不仅仅是低,低音单元的重播频带较广,可以

延伸到1KHz的水平,所以也影响到了中高音频的表现。

在听男女高音的歌声时,旧制品着重表现的声音的轮廓,

而不是核芯和肉感。新制品着重表现的却相反,是肉声感

和核芯,而不是轮廓。同时声音的动作反应敏锐,充满了

生气,表现出了新式扬声器的特点。

听弦乐曲时,旧制品充满甜美感,和仿如丝绸柔和、细致

的真感。新制品却是充满了张力,和丰润的感觉。高音的

粒子较粗、听起来感觉较为爽朗。而在听钢琴曲时,新制

品的声音鲜明而有活力,空间感强烈。但其反面,是乐器


的重量感,似乎有点对喇叭都能充分唱出音乐中细腻的感情,只不过两者诠释

感情的风格有所不同。Monitor Red的声底浓郁,唱起来轻

松自然,毫无拘束感,弱奏的表情特别丰富。Yorkminster

的声底较为清爽纤细,人声演唱能量凝聚,两者相较,很

容易发现前者的声音较感性,后者则是以较为精确理性的

方式,建构音乐的情感。


聆听Michael Hedges的[Taproot]专辑,两者重播钢弦吉他快

速拨奏的暂熊反应都颇为明快,线条也没有浑浊膨胀感。

但老实说,两者的表现都比不上陈老师另一对EV喇叭来

得火辣过瘾。潘先生称EV的表现是一种超越现场演奏的

[音乐式的快感],形容的极为贴切。陈老师则直言,豪放

刺激本来就是不是Tannoy所追求的方向,温文儒雅的气

质,与怎么听都不觉得吵的自然声底,才是Tannoy的最大

特色。


不论新旧,都不存在所谓老声


许多音响迷都把Tannoy的温文儒雅,归因于温暖晕黄的音

染,认为这是老器材共有的特质。老实说,在经历这次实


际试听之前,我也存有相同的刻板印象。但事实上,我所

听到的Monitor Red非但没闷,高频还极为飘逸延伸。聆听

慕特演奏的莫札特[小提琴协奏曲],不论新旧喇叭,琴音

都同样凝聚而能量充沛,但是线条一点也不显紧绷僵硬。

整体演奏鲜明活泼,气势昂扬,音色亮丽高贵,完全掌握

慕特炫技奔放的演奏风格。在小提琴的表现上,我们一致

感受到了Yorkminster与Monitor Red一脉相传的Tannoy传统

声底,在Yorkminster身上,我们依然可以嗅到那种沉稳而

不慢、活泼而不躁、亮丽而不刺耳、潇洒而不乱的独特韵

味。


聆听Cannonball Adderley的[Things Are Getting Better]专在现役的Tannoy产品线中,Presting系列可谓最接近Tanno

y早期经典设计的产品。但是不可否认,对于最死忠的Tan

noy拥护者来说,1940年代末期到1970年的Tannoy同轴单

体,才是他们心目中的Tannoy精神象征。只是,就算是最

资深的Tannoy玩家,恐怕也没有机会实际比较过Tannoy新

旧喇叭的声音差异。在这次Tannoy特别企业中,编辑部特

别选定Presting系列喇叭,将其移往本刊顾问陈老师家

中,与陈老师所使用的12吋Monitor Red喇叭进行一对一的

下面对决,并邀请主笔潘定磊先生共同试听,解开Tannoy

新旧差异之谜。以下就是这次集体试听中所获得的重大发

现。


50年前的经典单体

再进行实际试听之前,我们有必要先了解本次的竞争对

手——陈老师所使用的Monitor Red喇叭。这对12吋Monitor

Red生产于六O年代初期,高音号角口外罩有一个橘色的

纤维材质防尘盖,这个防尘盖的材质较厚,稍微抑制了高

频泛音的表现,所以陈老师另外加了一个Jensen超高音,

以补足20kHz以上的频段。晚期Monitor Silver的防尘罩则改

为黑色,厚度也较薄,改善了这个问题。陈老师另有一只

15吋Monitor Silver单体,他曾比较过这两者的差异,Monito

r Silver的号角较深,因此指向性较为明显,声音也较为严

肃;Monitor Silver的高频延伸虽然略讯于Tannoy的声音塑

造,也扮演极为重要的地位。


塑造Tannoy声音的另一个关键—音箱

问题是,Tannoy原版的早期音箱数量稀少,而且极为昂

贵,二手市场中一对原版的GRF Corner音箱甚至叫价70—

80万元,而且即使买得到,也不保证状况良好,许多二手


音箱都被修改过,已经丧失


#45   大 中 小
TOP
1634#

回复:TANNOY天朗扬声器用家专栏(二)

以判别出三个机种的声音差别

McINTOSH不论听什么类型,声音都显得从容不迫,丰润

优美。TANNOY配McINTOSH,一向被认为是最佳的组

合,现在看来似乎仍然是如此。只不过和[CANTERBURY]

配套时,似乎是新式扬声器的机敏特性,表现得更为突

出,而新鲜感却淡薄了一些。但是整体来说,欲仍然是最

佳的组合。

至于ACCUPHASE、重播声的表情变化之大,达到了令人

吃惊的地步,声音的每个细节都是那么玲珑剔透,粒子分

明,而且细腻兼充满了能量感。高度地表现出了新式单元

的高性能特性。特别是在和[WESTMINSTER]相组合时,

声音最为美妙,像是在歌颂两者的良好素质般的感觉。这

种倾向,而配[CANTERURY]时,则显得有点表现不足,

只是配[WESTMINSTER]时,细致感最主迷人,音域平衡

绝妙。

真空管式的NAGURA是我还不太熟悉的放大器,感觉上没

有丝毫怀旧的倾向,是以创新和高素质为根本的制品。虽

然如此,其声音却仍然保留了真空管放大器,那种丰润、

美艳的色彩。提到TANNOY和真空管放大器的组合对象,


UESUGI的放大器往往是之外,还包含基音的多次谐波,即所谓的泛音,因此虽然

只拉了一个单音,其实所涵盖的音频范围仍然相当广。

解决的方式就是用两音路至多音路的方式,用数个大小不

同的单体一齐[唱]那个音,让它们各自负责不同的音频范

围,使声音获得完整重播,音场与音像的形塑也会有更好

的表现。但问题来了,由好机个点发出的一个音,不就离

[点音源]的理想越来越远了吗?

同轴设计

于是就有聪明的工程师,创造了[同轴单体]这样的东西,

将高音单体装在低音单体的中心,不就等到于装在同一条

轴线上,这样就可以由同一个点发出频宽更广的声音了。

不过同轴单体并不是由Tannoy所发明,在Tannoy之前已有

人先做出来。其方法是把高音振膜与低音振膜固定在同一

个音圈上,当音圈动作时,两个振膜就会一起振动发出声

音。

后来Tannoy做得更为完整,将高、低音振膜以不同的音圈

驱动,但仍装在同一条轴线上,并以分音线路做分频,推

出了所谓的Dual Concentric[双同轴]单体,这就是Tannoy从

1947年使用至今的核心技术。Dual Concentric有个最为特

别的地方,就是高音单体的音圈中心,是位在低音单体磁

铁的后方,透过一只高音号角贯通低音单体磁气回路的中

心,将声音传出,也就是说,Dual Concentric单体高音的

发声们的首选,和新式的TANNOY这种关系相信还会变得更

为密切。这个NAGURA同样也是真空管放大器和UESUGI

的不同处,是令至TANNOY的音色,变得更为华丽一些。

特别是和[WESTMINSTER]相组合时,彼此的反应显得最

为合拍。重播时的高音有点过于华丽之感,但是却没有任

何色染,低音的力度也恰到好处。尤其是在听钢琴曲时,气势感、空间感、自然的触感、色彩的丰富感、音色的甜美感和力度,每一个方面都是那么完美,真正的是无懈可机。
这一次试听的三个TANNOY新制品,每一个都有本身新鲜的一面。而整体的方向,似乎都是在追求更高层次的真实感,因此在声音方面无可否认地,是比旧制品较为寻辛辣一些。旧的制品,不论是选配具有什么倾向的放大器,也不论是重播任何类型的乐曲,声音始终都是充满了TANNOY的浓厚色彩。而新制品的这种辛辣的倾向,可以说是TANNOY力求摆脱这种强烈个性的一个突出的表现。至于能否接受TANNOY的这一种改变,那就要看各人的口味了。
其实,新TANNOY的声音,也不是突然之间转变,而是循序渐时的。力图摆脱个性束缚的倾向,一般都可以从其整体设计看得出来。这种倾向表现得最明显的是,以[WESTMINSTER ROYAL/HE],为基础,设计而成的[GRF MEMORY/HE],而[CANTERBURY/15]则不太明显。
声音倾向辛辣,也即是要求用户具有更高的感性。从这次试听的感觉来说,因为对放大器的反应较为敏捷,所以比较难于控制,但是一旦控制得当,其听音的真实感和格调,都会比旧制品要高得多。即是说,控制TANNOY的新型制品,比控制旧品更有挑战性。
被削弱的感觉。旧制品的重量感充足,但是相对地说,却

是演奏显得较为平淡,空间的立体感,和声音的鲜度也比

不上新制品。

以上大致辞上是新旧[WESTMINSTER ROYAL]的比较结

果。其他的型号,新旧制品的差异,相信也差不多是如

此。


框架有无接地,是音质差别的一项不可忽视的因素


这一次的[HE型],还有一个不同于旧制品的地方,那就是附有称为扬声器接地端子的接线端,可用来将接扬声器框

架,和功率放大器等器材的地线相连,籍以改善音质。资

料没有述及,为什么这样做可以改善音质,但据一些用过

的人说,的确是声音会好一些,但我因为对于这一些音响

方面的[怪招],一向都没有兴趣,所以未曾试过。


TANNOY为什么不认为这是一种[怪招],而将之视为一种

正统的技术,来加以使用,资料也没有述及,所以也无从

查考,该资料在述及这个端子的作用时,用词也颇谨慎,

只是说[有时可以改善音质]而已。这一次试听,抱着姑且

一试的心理去进行了比较,结果却是意外地发现,原来改善音质的效果竟然是

相当明显。接地之后,扬声器的声音分离感会有所提高,

中频到中高频的音色,也增添了一些暖和感,整体音质变

得更为自然、流畅。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效果,至今仍然还

弄不清楚,但却是一个事实,所以是一个不可忽视的有用

[怪招]。

CANTABURY具有TANNOY的浓厚色彩G R FMEMORY快

捷、敏锐




在体积上,[WESTMINSTER ROYAL/HE],和[CANTERBUR

Y15/HE]有相当大的差别。音箱结构也不同,一个是复合

号角,一个是低音反射式,所以即使所用的都是同一种单

元,重播出来的音乐气氛,当然也不一样。试听[CANTER

BURY]时,明显地可以感觉到,被振动的空气量,和重播

时的宽裕度方面,都比前者差一些。就音场方面来说,像

是出尽了全力才得以形式一定的宽阔感,令人感觉到大型

号的角的扬声器,在功能上始终是较为优胜一些。但是请

别误会,并不是说[CANTERBURY]的音场感不足,完全没

有那种感觉。


像前述的大提琴或大鼓的低音,反而是这个
TOP
1635#

回复:TANNOY天朗扬声器用家专栏(二)

而是循序渐时的。力图摆脱个性束缚的倾向,一般都可以从其整体设计看得出来。这种倾向表现得最明显的是,以[WESTMINSTER ROYAL/HE],为基础,设计而成的[GRF MEMORY/HE],而[CANTERBURY/15]则不太明显。
声音倾向辛辣,也即是要求用户具有更高的感性。从这次试听的感觉来说,因为对放大器的反应较为敏捷,所以比较难于控制,但是一旦控制得当,其听音的真实感和格调,都会比旧制品要高得多。即是说,控制TANNOY的新型制品,比控制旧品更有挑战性。
TOP
1636#

回复: TANNOY天朗扬声器用家专栏(二)

[quote] 原帖由 [b]sanhu[/b] 于 2008-4-27 10:29:00 发表
钴磁比粉磁强在什么地方 [/quote]



[table][tr][td]天然磁铁VS人工磁铁

许多音响迷对早期Tannoy喇叭都有一种近乎着迷的喜爱,

除了单体与音箱设计优异,音质优美之外,还有一项原因

就是它的单体都用了Alnico天然磁铁。到底Alnico磁铁与现

在普遍使用的氧化铁、铁硼等人工磁铁有何不同之处?有

何神奇效果?此问题我请教了本刊主笔黄清辉老师。依据

他制作设计单体的经验表示,磁铁对于音质表现并不至于

造成影响,完全只是磁路系统能否提供适当的磁力而已,

至于为何大家会有[使用Alnico磁铁的单体声音特别好]这样

的印象?黄老师认为,这应该是整个单体的设计达到非常

理想的状况所致,也就是说,早在多年以前,Tannoy制作

振膜、单体的功夫就已相当到家,不论当年是不是使用Al

nico磁铁,它的声音表现应该都是一样好。


由此可知,Dual Concentric同轴单体是个多方完美配合、

在每个环节都精心设计下的产物,足可让Tannoy成为音响

产业的经典之一。
[/td][/tr][tr][td][/td][/tr][/table]
TOP
1637#

回复:TANNOY天朗扬声器用家专栏(二)

复刻版的ARDEN 是不是就是粉磁ARDEN?
各位对钢磁 阿顿 评价如何?
NAIM  CDX2;NAIM  NAC202 (+NAPSC);NAIM  NAP200;HARBETH  SHL5
TOP
1638#

回复:TANNOY天朗扬声器用家专栏(二)

建议巧巧把完整的杂志扫描帖图,因为现在这样前后顺序比较混乱,我有这些杂志还好了解,但其他朋友就可能读得比较辛苦。多说了,请别见怪,谢谢!
TOP
1639#

回复:TANNOY天朗扬声器用家专栏(二)

朽朽提供的资料很全面细致,对新.老款天朗箱的不同看法应是一个很有力的裁评。历史在发展,科技不断进步,天朗巳八十高龄,技术更高超,产品更全面成熟,这是必然的。
        本人过去先后ˇ用了九对ˇ箱子不满足,现进了新天朗使用一年多时间,,一直未达到理想的声音。这期间也听过老款天朗,其中频的表现确实谜人,但不全面,没有满足感。三分器材,七分调试这话应当真,一年多的调试过程走了几次弯路,也从中摸学了点技巧,现巳逐步朝自己想找的声音发展。自已亲身感受到,也正如朽朽提供的资料中所说,新天朗箱反映特灵敏,它对器材及线材非常挑踢,所以,器材到位后应在各条线材的搭配上下功夫,一经对路,新天朗的表现还是全面的。
        当然喜新喜旧,各人所爱,都无可非议,只要听得舒服.高兴就好。
        本人建议:此栏目应多讨论发表一些搭配调试天朗的经验.教训.技巧等实实在在的内容,尤其是新款箱,必经绝大部分烧友及今后要买箱的烧友用的都是新箱。老在新.老款箱上争议意义不大。
TOP
1640#

白云兄现在的器材材用的是架皇吗?

想知道效果如何?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