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1516171819202122» / 30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关于《龙迹》,不得不说! [复制链接]

查看: 41770|回复: 290
181#

《龙迹》一个不平衡的声音!
TOP
182#

    您怎么就这么爱现呢?喜欢哗众取宠的也见得不少,但象您这样子的可还真少见!抱着个什么破烂软件?就学着别人对录音以及录音技艺指手划脚的,不就是某天被您发现了这个世界上还有一款叫做CoolEdit或是Auditon的音频编辑软件吗?
    您再一次的不懂装懂被揭穿了,实在有些难过呀!您去随便找一张喇叭花的唱片(后期产全数字规格的那些,如Michael Ruff打入所有榜单的一张);抓轨再研究一下吧!看看您所谓创新的——“剪刀”方式(听这名字起得就别扭的很)到底能否做出绝佳的录音来?
    天啊!这帮人到底想干什么呀?这种现象(仅存在于使用CoolEdit或新版本Audition以waveform views的形式展开)是真正96kHz/24bit录音Downmix至44.1kHz/16bit重播格式时的固有图形,也只有这样“对折与下拉”才有可能得到更充分的动态范围!!!
TOP
183#


[第三,关于录音方面。这是这张CD最严重的问题!首先从听感上,尽管敲击乐器的音质很不错,但是整体上来听我明显觉得这个录音的声音很硬,音量稍大便有刺耳的感觉。 ]???
TOP
184#

还好!

买碟的时候,我听了2首! 大约3分钟,已经觉得送给我也不要了!
TOP
185#

请MENN大侠以事论事,非常多谢。
TOP
186#

felixcat 在 2005-12-19 11:03:15 发表的内容
第三,关于录音方面。这是这张CD最严重的问题!首先从听感上,尽管敲击乐器的音质很不错,但是整体上来听我明显觉得这个录音的声音很硬,音量稍大便有刺耳的感觉。为此我把第一轨抓轨下来分析,真是一看吓一跳!——下图是该CD第一轨记录的左声道的时间-振幅波形图(由于图片大小的原因,这里只贴出乐曲9:00往后的那一部分)

[upload=jpg]Upload/2005121910294314704.jpg[/upload]

大家肉眼可见,音乐信号的最顶端和最低端,被混音工程师用“剪刀”强行咔嚓一下,整整齐齐剪掉了,请看下图红框框住的部分:

[upload=jpg]Upload/200512191036751687.jpg[/upload]

这种方式是极度恶劣的不负责任,没有任何专业精神的!尽管原录音母带的动态范围可能超出了CD格式的96分贝,但是工程师也不能用这种“剪刀”方式,把音乐信号塞进CD里呀!——这样处理,哪能有好的音效?!这就好比,想让高个子坐进小轿车里,我们发现他直着腰坐不进去。正确的方法是请他稍微把要弯一弯;但这张CD的做法是,二话不说拿把刀来,把他的头和脚硬生生地砍掉,然后再把他塞进车里!

(未完待续)


1、时间-振幅波形图(由于图片大小...
纵坐标上并非“振幅波形”,在这样的图上我们是“看”不到音乐信号的振幅的,必须通过计算。
2、smpl是什么?
图中右上角的smpl是采样值(采样点数),在横坐标的某一时间点上用44.1k频率采样有30k个值
这说明“龙迹”的信息量丰富。
3、关于“剪刀”,我认为这个提法是错误的
-----------------------------------
龙迹,我有一张金版,很不错的录音
但我的系统放不好它,大音量时很糟糕,是我系统的问题。
小音量时我喜欢。如果在大音量感觉气势磅礴的话,那恭喜朋友,系统让人羡慕。

这是放大的龙迹第一轨
[upload=jpg]Upload/2005122410152780942.jpg[/upload]
TOP
187#

阿龙 在 2005-12-24 14:32:30 发表的内容
刚才又听了一遍<龙迹>,还是觉得很好


握手!呵呵!到底有知音!《龙迹》在我系统大音量时,气势磅礴,高潮起伏。中国交响乐团在李心草指挥下,发挥的淋漓尽致,我认为是中唱少有的精品!
TOP
188#

刚听完。不错!
TOP
189#

松香味 在 2005-12-23 17:30:50 发表的内容
三十九度 在 2005-12-23 16:49:10 发表的内容
[  要评选2005国产唱片年度代表作的话,我相信《龙迹》一定是最热门的候选唱片之一。
瑞鸣唱片是一个非常特别的唱片公司,她自己没有录音室、录音师,但正因为这样,所有中国的音乐厅、录音室、录音师都可能是瑞鸣唱片的主角。
瑞鸣唱片之前的代表作我认为是三大当家花旦:《鼓动心弦》、《国色》、《竹宴》,现在加上《龙迹》,刚好组成瑞鸣的四大天皇。
瑞鸣唱片可以说是一个唱片投资人,她会利用最好的资源来为自己做唱片,例如这张《龙迹》,指挥:李心草,我自己最喜欢的国内指挥家;演奏:国交,中国的国家级交响乐团,代表着中国交响乐团最高水平;录音师:李大康,中国一级录音师、中国唱片总公司录音技术部主任、中国录音师协会理事;录音地点,北京音乐厅,中国第一座现代模式的、专为演奏音乐而设计建造的音乐厅;唱片:德国压碟的24 K金碟,发烧友认可的最高级CD唱片模式..........
《龙迹》一共7段音乐,所选的都是中国交响乐中非常好听的精品,其中最出色的就是第一段、关峡(国家一级作曲、国务院特殊津贴享有者、中国交响乐团团长)作曲的《第一交响序曲》,光听这段12分钟的音乐已经值回票价,她的旋律优美动听、气势磅礴、抑扬顿挫,录音质感突出、空间感逼真、动态震 撼]                                  是真是假???谁是谁非???


楼主讨论的是后期制作处理,到CD后出现的问题,没有否定母带录音的水平。

哦,原来E版写这段文字的时候听的是母带,不是CD啊
TOP
190#

menn 在 2005-12-24 1:52:16 发表的内容
    最后二,补充地问一句:“您那截图不会真是CoolEdit或Audition的吧?”哎!真希望您能理直气壮地跳将出来反驳我,可惜呀!您又棋差一着了,不是?到底是还是不是嘛,给个准确、直接的答复也就可以了。我只想知道您竭尽全力编造出来的一切仅仅是来源于这样一类的“业余”软件而已,并有义务通知大伙儿一声。


我之前贴子一早就说过我用的是CoolEdit 2.0版,难道每次我都要重述一遍?

软件业不业余你爱怎么说就怎么说,我看重的是结果准不准确。不要以为你把别人使用的软件,套上上述那一通模棱两可的骂,就能让大伙相信你是“权威”的。

你要推翻我的结论很简单,你找一张TELARC的纯DSD管弦乐录音制成的CD,只要它测出来的结果和《龙迹》都是那种样子,那么大家自然会信服。下面这是TELARC 80498中第11轨左声道的图形,同是DSD录音,您不妨评论一下!

[upload=jpg]Upload/200512247103448061.jpg[/upload]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