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12345678» / 12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好音箱为什么那么贵? [复制链接]

查看: 18386|回复: 113
21#

大多数人买不起,懂点技术的人就算买得起也不会买。所以买的人就更加少了。价格也就更加高了。到最后就留给高价爱好者了。卖的是价格,买的也正好需要响应的价格。各取所需。
TOP
22#

爱音乐的国斗士 在 2005-10-18 12:39:30 发表的内容
          看来为丹那卖高价说好话的人还真不少,呵呵,其实我也是丹那用家,也是主动伸出脖子被人砍的那类。现在的音箱名牌不少,但象英国箱里大多是小作坊,产量小,维持高价是小规模产家最喜欢的。真正能拥有喇叭单元的自主开发到生产高质素音箱并且形成规模的产家不外:丹那、德国的意力,英国的b@w,法国的劲浪几家,而柏林之声之类的就超班了,他一年也不会卖千台以上,维持高价是必然!我可以预言,当再多几十家同样规模和素质象劲浪这样的厂家,现在中高档音箱的价格能下降30%以上!可是音箱虽然构造简单,但没有雄厚的基础很难长盛不衰,这也是这些厂家敢卖高价的真正理由。

是雄厚的设计基础和制造基础+音乐文化!
TOP
23#

一分价钱一分货,丹拿的产品线长,等级森严,信心的声音比轮廓听众系列要好,价格当然也要更贵些,他要拉开档次差距的。如果高档的卖中低价格,那么低档音箱只能当白菜卖了。
TOP
24#

发烧发烧,往往多的是十分钱一分货的事。但的确比三十分钱一分货好些。所以我们还是认为是“一分钱一分货”。
最后编辑胡敏强
TOP
25#

一个纯正的陈年普洱茶饼为什么叫价过千,甚至上万?撇开是否有炒卖之嫌,单单那些用料才那么几十元,如何衡量其价值好呢?不是茶迷对其可能不屑一顾,但其总有支持者和销量,这又是何故?因为这里面就有一个非物质劳动价值的问题。
TOP
26#

这样的例子太多了,一块名表可以买几百万,成本多少?一套名牌服饰可以卖几十万,成本几何?一支名笔卖几万,成本几何? 以成本来算物品应该卖多少价格才算合理是不可能的。
关键是消费者愿意出多少钱购买。如果这个世界上没有人愿意掏几百万买一块表,几十万买一套衣服,几万买一支笔,那么这些东西就不会被标上这些价格,而会以一个更低的价格出现,低到什末程度呢?就是有一批人能够接受这个价格为止。
所以说一样东西能卖多少价格,尤其是高端奢侈品,是由高端消费者的消费能力决定的,而不取决于这样东西的成本。举个例子,如果全世界最富有的发烧友能接受的音箱的价格是10万元人民币一对,那么现在市场上就不会有超过10w一对的箱子,而如果有一天世界上有不少于一万个发烧友能够接受1000万元一对的音箱,那么就立刻会有一大批标价1000万元的音响被生产出来。其实它和10万元音响的成本可能差不了多少。
TOP
27#

我们就等着那些大款玩烦了割肉吧,当年那些小日本的JJ不都割出来了吗
TOP
28#

爱乐168说:丹拿自己说了,材料成本2成多,其他是各种人工。在丹麦这样的国家,估计工人的工资比材料贵多了。


     我考虑过这问题,人工和研究开发费是分摊到每个产品的。再高的费用按丹那的销售量分摊下来能有多少啊!这话骗得了其他人,骗不了搞会计的。主要是高档产品之间没有形成竞争!每个名牌都拥有自己比较固定的消费者!不象低档产品那样,价格往死里压。好像都形成默锲。现在HIFI 界在走极端。要么是几十万的,要么是几千的。其实真正为厂家挣钱的是几万的器材。
TOP
29#

爱乐168 在 2005-10-18 12:54:53 发表的内容
如果人人都像接受DVD碟机和电脑那样接受HIFI音响,价格的下落是必然的,可惜这种局面可能是永远不会出现的。就算在收入和素质很高的欧美,高级HIFI音响也是作为奢侈品的。
HIFI音响成不了生活必需品,销量非常少,从业人员要想过和别人一样有素质的生活,每件产品需要附加的价值也就很高。


因为音响附加产值不及电脑多,电脑的附加产值不及复印机多,,所以它的利润比一般的多,(不过现在的电脑利润一落千丈了).
TOP
30#

人家单单一个劳动力就每小时十几美圆,更不要说其他上税、广告宣传、运输以及庞大漫长的营销网络等等等什么的了,价格便宜不起啊。再说了,价格便宜了恐怕国人看不上了,反而对销售不利。有的音箱厂家没有开发单元的能力,要买别人的单元,价格就更加贵了。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