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级旗舰 在 2005-10-8 22:34:02 发表的内容 引以前Raxel兄的一段话: "LP并不让我们更接近音乐.LP使用Analog技术,但并不等同于Analog.为什么录音室采用同样使用Analog技术的母带保存音乐,而不是LP?为什么从LP转制的CD,要比母带转制的CD音质差不少(不包括混音质量差的CD).为什么现在录音师采用24/96,24/192或者DSD等数码技术录音,而不是用模拟技术刻在LP上?如果说LP让我们更接近音乐,这不是嘲笑了整个Hifi界?现在发烧制作,仍然有采用模拟母带录音的,它或许的确比DSD等最新数码技术仍有些许优势,但模拟母带不等同于LP.TAS老编说的也是模拟录音技术.不能偷换概念.LP的确有历史优势,但比比采用最新数码录音技术的LP和CD/SACD/DVDA,或者全新模拟录音制作的LP和CD/SACD/DVDA,看看他们之间的差距. "
我也实在搞不懂为什么很多人把Analog的优点算在LP的头上?现在一些蚊型录音公司(如JUSTICE,AUDIOFON等)仍然坚持用Analog Master Tape录音,所出的CD声音非常出色。反关DAA,DDA的所谓数字录音的LP,反而要经过一次D/A变换过程,实际的效果嘛,嘿嘿!我宁可选择听相同录音的CD,SACD |
我的听感却使我得出相反的结论?
比如说很早就使用数码录音的CHANDOS,TELARC公司,它们的LP并没有让我觉得“不如CD”,PHILLIP在80年代录制的许多优秀唱片,比如说莫洛娃的几张小协,卡雷拉斯的《中美洲弥撒》等。
有幸听过几次专业的DAT母带机,听感上,我觉得声音的真实感要优于绝大部分LP声源。
但是否16BIT的CD就能代表16BIT数码声源的水平呢?就象LP不是模拟系统的最佳声源一样,答案是否定的。
专门和雨果的易有伍探讨过这个问题,他的意见是:不是数码录音的问题,数码录音的精度其实已超过人耳的敏感度。问题在于CD光碟这一形式问题——比如说不可避免的抖晃带来的误差,数码时钟的误差等。LP的失真是线性的,CD的失真是非线性的,而人的听觉系统对这些非线性的失真较为敏感,不同于电脑系统,它只统计失真率。所以,从理论上很优秀的CD,实际听感上并不优秀。反过来说,如果有人的耳朵是麦克风,大脑是电脑的话,他的听感将肯定会是CD优于LP。
其实在数码声源来临时,唱片公司有CD广碟和DAT卡带两个选择,最终选择了CD并不完全是出于声音的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