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面讲到紫荆花的泛音极为丰富,这不仅是其高频的特点还包括中频和低频,所以在放小提琴和钢琴伴奏作品时,弦乐擦弦细节多,而且柔顺而不躁。钢琴的键盘敲击清脆,低音区泛音多。人声齿音极为明显(好像专门强化了)。但正是因为这样,在乐器演奏时实体感显得不是太好。钢琴敲击声清脆但圆润度不太够,大家形容说钢琴弦的声多了,挺动听。但木头键的味道少了。老鹰兄则认为其小提琴的音色显得有点飘,少了一种“心”的感觉。我的感觉是缺少了小提琴乐器本身音质的一种韧性,一种集中的感觉。在钢琴的低音区就更明显了!由于泛音多,使得听感上和1600,1880比较。紫荆花低频偏慢,好像演奏者稍微踩了点延音踏板,影响到了低频的层次感,在播放古璇时,人声比较靠前,听感很亲切,但由于我从事专业缘故,感觉口型偏大,齿音有强化的迹象,感觉离麦克很近唱出来的。因为听惯了比较真实的乐器和人声,我们几位搞音乐的就感觉声音有点不自然真实了。不过在播放大动态大合唱时,由于其低频下欠大而深,紫荆花的音场是5付线中最大的。
1600和紫荆花相比虽然也是带有一些美化染色成分,但弦乐实体感要更好,高频很集中,高频光泽感,能量感很不错,延伸也比较出色。钢琴在中高频的触键声和紫荆花有点像(紫荆花稍柔点,1600稍实在点),但在低频区的和玄弹奏就区别明显了,紫荆花的低音区比较起来显得松软些,和玄的层次感就不及1600好,听感比1600低频要慢些。1600的泛音控制量比较恰当,在人声方面1600的口型小于紫荆花,中频风格是饱满而不散,齿音量少于紫荆花而多于1880,在大动态方面由于下潜稍逊与紫荆花,声场没有其开阔,但乐器分离度不错。还有一点,1600的声场宽度小于紫荆花,但高度要稍高于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