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345678910» / 24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华山论线!!!5款diy信号线试听结果(10月4日下午1点~5点) [复制链接]

查看: 36375|回复: 233
61#

先说说紫荆花限量特别版的基本声音特点

   该线的声音特性很多朋友已经有了详尽的描述。其风格可概括为:顺滑,通透爽甜,泛音丰富,2段延伸好。高频比较纤细飘逸,中频厚度适中,低频深而松软。人声的齿音清晰,全频段衔接很流畅,可以说如果你对真实的乐音接触不多且比较喜欢空灵的合成音乐,从维美角度上来讲,这条信号线是最讨好耳朵的一条!

    接下来是1600(36伏),这条信号线一开声,首先点头的是那位乐团任职的有20年烧龄的老师(该老师高中毕业后就开始自己研究音响并制作音响,已有20多年)和老鹰兄,1600的声音特点:平衡大气,质感强烈。高频有极好的光泽感和韧性,中频饱满润泽,感情充沛。低频下潜和量感很不错(但稍逊于紫荆花)。层次感和泛音优秀。想比紫荆花来说,染色稍少,但也基本属于中性带点美的染色的声音风格
TOP
62#

高音那条线漂亮?
TOP
63#

相位c2信号线是款无氧铜线,线材长度不到1米。据相位兄说这是其专门测试后得出的最佳长度。昨天老鹰兄收到线后连续煲了20个小时。 今天接上后首先放了首大合唱曲子《铁砧工人之歌》。一开声确实还是很不同凡响!低频的下潜和速度很好,量感稍少于紫荆花但速度感要好些,中频的厚度比我前段听的09要薄些,但中频解析力要好于09,密度也不错(我向来不认为厚度就等于密度),三角铁的敲击声比较清晰而清脆,这也体现出相位线材的显著特点之一。但不知是没煲开还是其他缘故,C2线的中高频颗粒感偏大,小提琴中高频演奏时衔接不太流畅,在小提琴中频g弦的演奏时,老鹰兄开玩笑说:这是松香沫得太多的声音. 在高频延伸方面c2明显要好于09,但今天听高频和其他几款线比较还是有些躁,。在播古璇时,古璇的声音显得比较直白,有些生涩感,不够柔润。也显得颗粒感偏大。听感上和1880,紫荆花,1600有一些距离。

    所以,我们和与其价位接近的1380作了ab比较,结果时,低频方面c2的下潜和层次感胜出,1380的声音风格秉承了winkll线材的特点,但想比起他的2款大哥,声音显得比较含蓄些,中频再winkll几款咸菜中是最厚的,润泽度很不错,但低频得下潜和层次以及分析力方面不如c2,低频弹性和c2以及1600,1880比只能算一般(c2的低频下潜要高于1600),在中频润度和高频细腻度上和1380有一定差距,比较起来声音显得过于直白。这种情况可能和没有完全煲开有关。看明天上海那边的试听情况是否一致:)
最后编辑残剑831
TOP
64#

紫荆花煲过95小时后有突变,主要表现在:速度明显变快,明显变的凝聚,对比明显加强,分隔度更高,声音变干净、清爽;低频的下潜和冲击力更是有点吃不消。
TOP
65#

今天视听的1600一直用的是36伏电,这款线对电压极为敏感。我的一位从没接触过hifi的朋友一听都能明显的听出不同电压似的声音表现。很不一样的!
TOP
66#

小乐虫 在 2005-10-4 21:00:11 发表的内容
wxs 在 2005-10-4 20:51:02 发表的内容
紫荆花煲过95小时后有突变,主要表现在:速度明显变快,明显变的凝聚,对比明显加强,分隔度更高,声音变干净、清爽;低频的下潜和冲击力更是有点吃不消。


紫荆花、威马银柳2号、WX1600在WXS兄的系统表现如何?


小乐虫兄:紫荆花(我用的是终极版)以及WINKLL1600在我系统里的听感与残剑老师前面描述的基本一致。紫荆花在95小时前是会感觉有点松散、口型偏大,钢琴低音区丰富的泛音确实有点看不到键盘的感觉,但95小时之后,可以说完全不是一回事:声音会变得凝聚、紧凑、有力;乐曲的起伏变化表现的十分到位,因而乐感不错,人声齿音虽略有强化却很亲切(并不太过),今天本地烧友安德森、LKJ来我家听了,都感觉播人声感情的表达不错,尽管紫荆化确实带美化的修饰(修饰的是音色)但其音乐的感染力确是比1600和威马银柳2要深刻,这一点,1600和威马银柳2要平直些;另外,紫荆花终极版的低频下潜力、冲击力明显比1600和威马银柳2强劲;紫荆花把音场撑的很开,尽管煲熟声音变紧凑凝聚了,但实体感还是不及1600和威马银柳2,紫荆花有种空灵的听感;1600的音像立体感最好;相对而言,威马银柳2带点胆味,比另外两线略厚声。现在我的系统上紫荆花与威马银柳2一前一后搭配使用。
TOP
67#

残剑831 在 2005-10-4 21:57:59 发表的内容


    噢!原来兄用的是终极版,那听感应该会比我们对比的限量特别版好不少。对比的这条特别版是1.25米的长度,grammy兄听后感觉比他煲了100多小时的1米限量版要好些,可能也和他的信号线方向性相反有关(grammy兄一直用于我们的那条线相反的方向听和煲,不过他一直是使用这个方向,不知道紫荆花是否有固定的方向性)


紫荆花因无屏蔽,故无方向性,以第一次使用定的方向一直保持此方向即可。
TOP
68#

累了一天。要休息了!其他几位兄弟要尽快来顶上啊:)  闪人!!
TOP
69#



补图!
最后编辑GRAMMY
TOP
70#

踏雪无痕 在 2005-10-5 15:46:15 发表的内容
几位兄弟已经说得很透彻了.
昨天晚上细细品味了几款线的听感,有以下几点感受:
1、以前确实没有在这样比较全面的器材上比较这么多的咸菜,因此,对咸菜的作用认识还是有限。只是在自己的系统上比较了几款差别比较大的咸菜,觉得咸菜的差别是可闻的。但昨天的试听,我深深感到,咸菜是各有风格的,咸菜的作用比我以前感到的还要大。
2、印象最深的是紫荆花和1880,两款咸菜都很有性格。1880真实,紫荆化传神。紫荆花的细节丰富,音场比较宽阔,正如残剑的感觉:高频比较飘逸,中频厚度适中,低频深而松软。听人声和弦乐最佳。全频的透明度很高,延伸的纵深有实在的距离感。声音传神唯美但不加盐添醋。1880的声音很忠实乐器的本色,特别是在老鹰的器材上,高中低频的量感与凝聚力相当出众,不娇不媚,真实而稳重地还原音乐,特别是钢琴的击弦触感。
3、个人感觉,要充分发掘和感受咸菜的特点,必须结合自身器材的特性,同时从自己的听音喜好出发。没有百搭的线。昨天回家后,在自己的S2A+雨后P3ES-2上,又反复听了试听时的几张CD,个人还是喜欢比较松软唯美的声音。呵呵


对紫荆花的描述相当精彩,我的听感几乎完全一致。煲熟前的紫荆花的低频是感觉有点松软,但煲过95小时后就变得凝聚而有点霸道了。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