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jize 在 2005-9-29 16:27:32 发表的内容 好玩好玩!真的好玩! 我的主张是:听音乐不要太较真,不然就不好玩了。 要是偶啊,什么准备都不作。这样去听,才会一切都有新鲜感,才会得到最好的第一印象。 有了准备,就有了干扰和误导,并不是件好事。所以我只建议你读读瓦格纳的传记就好了。至于那个故事,你有20个小时去消化,根本不会成任何问题。 |
绝对有道理. 传记也不看了, 瓦格纳的人品好像那么回事, 怕看了添堵.
其实最近也看了点资料, 越看越觉得不能再看了, 没新鲜感了.
肖伯那在<瓦格纳寓言>里就提到, 这个故事中间有不断的重复. 比如齐个弗里德见谁就和谁絮叨一遍自己的事迹, 估计想不消化那个故事都难啊.
现场舞台表演的效果要远优于DVD, 那我还看DVD干什么呢? 如果现场都看不下来, DVD更别看了.
忘了在哪看的了, 说指环打1876年第一次全本上演,到现在为止, 全世界都算上, 不过演了几十场.辛丰年老先生听了一辈子瓦格纳, 从没有机会看任何一部瓦格纳剧的现场, 以至于弄到本写瓦格纳舞台艺术的书, 如饥似渴啊, 对照里面的布景图片, 再回味自己听唱片的感觉, 两相对应, 特别是指环. 所以, 越发珍惜这个机会.
瓦格纳把自己的创作称为整体(总体)表现艺术(这个名词记不确切了, 回头再订正), 它的内涵不仅仅是音乐, 而是包括音乐, 剧情, 诗, 道具布景和服装在内的整体艺术. 所以, 仅仅欣赏音乐是不完全的, 或者说, 把瓦格纳的艺术创作只看到了一个局部, 是非常可惜的.
很多DX都提到瓦格纳的创作叫做乐剧(music drama), 但从他们的言谈中, 感觉在欣赏的时候, 还更多是从歌剧的角度去欣赏的, 但毕竟瓦格纳是"为剧场而创作的", 那就绝不单单是音乐的问题了.
我现在不是很担心去了现场看不下去了. 真是那样的话, 只能说明他的艺术不能引起我的共鸣, 毕竟不是每种艺术形式, 每种创作风格都能适合每一个人, 也就没什么可遗憾的了. 托尔斯泰当年看指环, 看到齐个弗里德屠龙的场面, 也终于坐不住拂袖而去; 尼采也正是看了拜罗艺特的指环首演, 而彻底走上批判瓦格纳的道路.
好看不好看, 到时看了. 就拿它当好莱坞大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