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认为TAD300最大的特点在于它的声音不平衡.
我理解和接受的好的音箱频段结构应该是"金字塔"型的,即底盘宽大,中频饱满,高频细致,延伸好.但在德森的系统中,TAD300的声音是倒金字塔结构的.即高音特别夸张,量大,中频比较干瘦,低频缺乏.猛一听很醒神,高音里的东西特别多,好象空气感,解析力特别好.但就象一个10平方的房间里放了一部5匹的柜式空调,一开,那满房间的是空气感吗?不是,那是气流声.是过头了的一种表现.在正确的音乐还原中,大部分音乐这个频段的能量感是没有这么夸张,这么强的.也许这种分布,播放某些乐器如近距离录制的二胡等会特别过瘾,但其实这种趣味是不高的.唱片并不都是那么油光水滑,但也并不都是那么咭里杂拉的.度的把握很重要.我觉得TAD300在这方面太突出了.而中低频没有做均衡.很多书架箱比如贵族的TABLLE 50等,虽然3段规模感也不大,但平衡度就做得很不错.
而WM兄用的也是TAD300,却呈现出了另外一种面目,不过说实话,两者取其一,我倒还是更欣赏德森家的声音.因为德森至少把TAD300的特色发挥出来了,听了很过瘾.而WM兄前端用的是英国之宝506,欧博的胆机,这两者的特点是比较温和平顺,有一些传统的英国声的味道.缺点是高频的解析力,通透度和还原,表现能力都不强.所以我感觉这样推下来的TAD300是竹筒型的,听听好象也没什么不对,但过于平淡,缺乏起伏和动态变化,就象一个女人缺乏腰身一样,就少了很多意外之趣.